《陳情表》能力檢測
一.選出注音有誤的一項( )
A.險釁(xìn) 夙(sù)遭閔兇 門衰祚(zuò)薄
B.床蓐(rù) 煢(qióng)煢孑(jié)立 猥(wěi)以微賤
C.逋(pū)慢 隕(yǔn)首 猶蒙矜(jīn)育
D.拔擢(zhuó) 寵命優渥(wò) 終鮮(xiǎn)兄弟
二.給下列紅色字注音
A.外無期( )功強( )近之親。
B.既無伯叔,終鮮( )兄弟,門衰詐薄,晚有兒息。
C.臣以險釁( ),夙( )遭閔( )兇。
D.尋蒙國恩,除臣洗( )馬。
E.寵命優渥,豈敢盤桓( )
F.日薄( )西山,氣息奄奄。
三.下列各句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
①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②臣具以表聞
③猥以微賤,當侍東宮
④優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⑤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⑥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
⑦是以區區不敢廢遠
⑧謹拜表以聞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⑤⑦ D.②④⑥
四.解釋下列紅色的詞語
A.臣以險釁,夙( )遭閔兇( )
B.生孩六月,慈父見( )背
C.門衰詐薄,晚有兒息( )
D.尋蒙國恩,除( )臣洗馬
E.聽( )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
F.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G.欲茍順私情,則告訴( )不許
H.臣之辛苦( )
I.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
五.選出紅色詞詞義相同的一項
A.拜臣郎中 謹拜表以聞
B.猶蒙矜育 不矜名節
C.未曾廢離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D.慈父見背 不見復關,泣涕漣漣
六.找出對紅色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1.A.臣以險釁(罪過) B.門衰詐薄(福分)
C.形影相吊(安慰) D.劉夙嬰疾病(嬰兒)
2.A.逮奉圣相(及,至) B.沐浴清化(此指蒙受)
C.臣以供養無主(主人) D.猥以微賤(謙詞)
3.A.臣具以表聞(詳盡) B.詔書切峻(急切嚴厲)
C.責臣逋慢(逃脫,輕慢) D.則劉病日篤(情義深)
4.A.本圖宦達(顯達) B.寵命優渥(厚)
C.日薄西山(淺薄) D.豈敢盤桓(徘徊)
5.A.聽臣微志(準許) B.庶劉僥幸(或許)
C.保卒余年(終) D.不勝犬馬怖懼之情(勝利)
七.紅色詞與其他詞構詞方式不同的一項( )
A.有所希冀 B.過蒙拔擢
C.躬親撫養 D.晝夜勤作息
八.填寫下句
A.內無應門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
B.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既無伯叔,終鮮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母孫二人,更相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遷移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子列子窮,容貌有饑色,客有言之鄭子陽者曰:“列御寇蓋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國而窮,君無乃為不好士乎?”鄭子陽即令官遺之粟,子列子出見使者,再拜而辭,使者去。
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聞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樂。今有饑色。君過而遺先生食。先生不受,豈不命也哉??”子列子笑謂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遺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其卒,民果作難而殺子陽。
1.“子列子窮”與下面哪一項中“窮”意義相同( )
A.欲窮其林 B.人窮則及本
C.所識窮乏者得我 D.黔驢技窮
2.對“君過而遺先生食”中“過”的解釋正確的一項:( )
A.經過 B.指出過錯
C.做事過分 D.探訪
3.“不厭其煩”的“其”與下面哪一項中的“其”意義相同:( )
A.其后,民果作難
B.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
C.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D.況其在富貴乎
4.下列“君”字,用于敬稱的是( )
①居君之國而窮 ②君無乃不好士乎
③君過而遺先生食 ④君非自知我也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5.對“以人之言而知我”中“以……而”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根據……就 B.因而……地
C.用……才 D.根據……才
6.子列子不受子陽之粟的原因是( )
A.子列子通乎性命之情,自甘淡泊,不愿無功受祿,因此不受子陽之粟。
B.子列子預見民將作難而殺子陽,為避免禍及全家,因此不受子陽之粟。
C.子列子認為子陽是無道之人,一定不認為自己是知心朋友,所以不受饋贈之粟。
D.子列子自守節操,不愿茍取,見得恩義,所以不受子陽之粟。
參考答案
一.C
二.A jī qiǎng B.xiǎn C.xìn sù mǐn D.xiǎn E.huán F.bó
三.C D
四.A.早時;憂患 B.用在動詞前,表示對第一人稱有所動作。 C.子 D.授予官職 E.準許 F.成人自立 G.申訴 H.辛酸苦楚 I.安慰
五.C
六.1.D 2.C 3.D 4.C 5.D
七.D
八.
A.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B.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C.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D.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九.1.C 2.D 3.A 4.A 5.D 6.D
“反應男”和他的哥兒們
高二(五)班 孫陽
晚自習前,教學樓門口,總有那么一圈人,個個跑來竄去,一只紅色的毽子飛舞在他們之中,輕快地若隱若現。
剛上高一,我就注意到了他們(那時他們上高三)。于是,我喜歡在教學樓前停步,注視他們的默契:接接傳傳,沒有爭搶,沒有躲閃,不用提示,沒有失誤,那和諧的氛圍真是妙不可言。于是,我渴望加入他們。我說:“加我一個行嗎?”他們說:“歡迎。”還說很榮幸能收高一的小孩當徒弟。我說我可不是小孩可別小看了我。
于是,我有資格站到他們的圈子里,模仿大師的每一個動作。我推測那個長得很奇怪很像猴子的人是他們的隊長,因為他動作格外敏捷;因為他總能與人里應外合,多險的“球”他都能救起來;因為他是那只紅毽子的主人。不知他大名叫什么,大伙都喊他“中華反應男”。他發球時沖著大家大喊“注意集中力!”面對空中的毽子,他念著“接應!接應!”小碎步倒過去,或踢,或勾,或墊,或頂,瞬間反應完畢,身體的哪個部位他都能用上。
因為我的加入,“反應男”的高超反應技能獲得了大好的展示機會——我踢出的毽子不是按照我想要的方向走的,而且我出腳時也不知道用了多大的勁兒。有一次,“反應男”停止反應了,因為我踢出的毽子直飛向電話亭下正打電話的那人的腦袋。幸虧“反應男”的毽子比較軟……“反應男”說“你怎么能使那么大的勁兒,那已經超過我的反應半徑了。”然后他封我“中華大力女”。
那個圈里,“反應男”有個哥兒們,“哥兒們”圓頭圓腦。“反應男”常跟我們介紹那人說:“他什么都得聽我的!”那人點頭哈腰:“是,是。”學校發胸卡的那天,那人竟戴上了“數學組教師”的牌兒!他是“反應男”的哥兒們,盡管一幫人向他鞠躬道“老師好”。
后來,我不上晚自習了,也很少再跟他們踢毽,也不知道他們在高考前的哪一天才停止了這項活動。高考前,我很想找“反應男”,跟他說,祝他考好,可是我沒再見到他。他們都畢業了,教學樓門口空空的。我想他們靈活的身影,想他們喊我“大力女”的聲音……
那天,我又看見有人在那里踢毽了。走近一看,居然是“反應男”和他的那個哥兒們。我說:“太好了,你居然回來了!你考上哪兒了?”他說:“我就是上清華——沒上成,在家待業!”我不知道該說什么。曾經和他站在一個圈兒里的人都上大學去了,只留下他和他的哥兒們。也許上天就是讓他再多陪他的哥兒們一年。也許他很難過,但他的哥兒們一定會陪他撐過去的。
現在,每天中午“反應男”都專門到學校找他的哥兒們,他們踢上一會兒。看著他們的身影,有時我覺得凄涼,但我也懂得了“溫暖”的含義。
【評語】
沒有曲折的情節,沒有激動人心的場面,如此平凡的校園中的一個小角落竟讓“我”久久難以忘懷。踢毽的默契中寄托的是情感:高三時相互營造的一抹輕松,孤獨時的陪伴,困難時的支撐……“我”把這些記錄下來,因為“我”真的被校園中這段深沉的友誼所打動。是共同的愛好使他們成了哥兒們,還是他們因為彼此間無言的承諾而堅持著這個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