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高中語文教案 > 高三語文教案 > 諫太宗十思書 ..

諫太宗十思書 ..

諫太宗十思書 ..


洗盡鉛華

教學目的:
1.掌握本文的主要觀點和對比論證的方法
2.掌握“安”“信”“求”“治”等多義詞的用法
3.掌握“以”“所”“哉”等虛詞的用法
4.領會突出運用比喻、排比的方法,語言形象,說理有力的特點
5.背誦課文,了解作家作品

教學重點:
掌握文言虛詞的含義和用法,掌握本文的主要觀點

教學難點 :
對比和比喻論證的方法;排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方法:串講—誦讀—練習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解題;介紹作家作品;寫作背景;分析第一段

教學過程 :

一.解題、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

1.解題:
諫—勸諫;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個皇帝,是我國歷史上最有成就的開明君主之一,在他統治時期,出現了安定富強的政治局面,史稱“貞觀之治”;十思—是本文內容,即十條值得深思的情況;疏—奏疏,古代臣下向君主議事進言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

2.作者與作品:
魏征(繁寫體為“徵”),字玄成,唐朝下曲陽人。隋末,因避亂而出家做道士,后參加李密反隋的起義軍,李密失敗后降唐,太宗時拜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世人稱魏鄭公。死后贈司空,謚文貞。
唐太宗曾賜手詔,贊魏征道:“昔晉武帝滅吳之后,志意驕怠,何曾(人名)位極臺司,不能直諫,乃私語于孫,自矜明智,此不忠之大者也。得公之諫,朕知過矣。當置之幾案,以比弦韋(自警)。”魏征死后,太宗又對侍臣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征沒,朕亡一鏡矣!”。魏征從政十六七年,上書言事二百多次,達十萬言,起奏疏收在《魏鄭公諫錄》、《貞觀政要》中。

3.寫作背景:
隋朝在農民起義中覆滅,給唐朝統治者敲響了警鐘。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說:“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唐朝初年,為了緩和階級矛盾,積極納諫。太宗起初聽不進魏征直諫,發誓要殺他,后來他悟出這是為了國家長治久安,便越聽越愛聽。這篇奏疏是魏征貞觀十一年寫各哦唐太宗的。當時,經過戰爭后的修養生息,經濟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來,加上對外戰爭連年勝利,邊防鞏固,唐太宗逐漸驕奢忘本,大修廟宇宮殿,四處游玩,勞民傷財,就在魏征呈上此文的當年,太宗先下令修飛仙宮,后來又詔令修建老君廟、宣尼廟。二月巡游洛陽宮,六月巡游明德宮,十月獵于洛陽苑,十一月又巡游懷州,狩于濟源,為此民怨沸騰。魏征“頻上四疏,以陳得失”(此為第二疏),太宗猛醒,還寫了《答魏征手詔》稱贊他。

二.通讀全文,初步預習。

1.下列加點字注音釋義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臣聞求木之長(chang,生長)者
B 必浚(jun,疏通,深挖)其泉源
C 蓋在殷(yin,深)優
D 慮壅(yong,堵塞)
E 則思正身已黜(chu,罷免)惡

2.自讀課文,找出對偶句、排比句、比喻句,用紅、藍、黑三色畫橫線。(略)

3.畫出下列句式,并解釋:
(1)斯亦……也(2)雖……而況……乎
(3)豈……乎(4)何必……哉

三.分析第一段:

1.補充注釋:
(1.臣聞求木之長者 求:追求,想要。 之:取消獨立性。
(2.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根,今—事物的本質。
(3.欲流之遠者 流:泉流,名詞。
(4.必積其德義 其:他們。
(5.源不深而望流之遠 而:卻
(6.根不固而求木之長 固:穩固
(7.臣雖下愚 雖:雖然(不能講成“即使”,此句自謙)。
(8.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神器:帝位。重、大:形容詞作名詞,重權、重位。
(9.不念居安思危 念:考慮。
(10.戒奢以儉 以:用,實行,厲行。
(1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亦:也。以:而,卻。
(12.塞源而欲流長也 流:水流,名詞。

2.學生齊讀本段,然后自譯成通順的現代漢語。

3.分析回答問題:

(1.第一段中有那些比喻句?包含了什么觀點?

答:比喻句:“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觀點:(1).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2).居安思危,戒奢以儉

(2.本段用了什么論證方法?其作用何在?

答:喻證法——把積德安國這個抽象的道理用固本求長、浚源欲遠這種生活常識進行比喻,使論述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而易懂;

正反對比論證法——采用強烈、鮮明的對比使勸諫對象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思國之安必積德義的道理。

(3.起義句中前兩個分句對第三個分句起什么作用?

答:前兩個分句說的是事物常理,可以順其自然地引出所要闡明的觀點,也能對觀點起到論證說明的作用。

(4.魏征雖是大膽直諫,但在勸諫中也講究方式方法,言語也中聽,你能說明這樣的特點嗎?

答:首先是用了比喻手法,使勸諫生動形象化;再就是借貶低自己來抬高君主,使對方耳聽直言心悅誠服。

(5.本段三句話各是從什么角度來闡述自己的看法的?

答:第一句正面引出主要觀點,闡明積德義的重要性;第二句從反面論述自己的主要觀點,闡明積德義的必要性;第三句從皇帝自身地位的角度來闡明不積德義的嚴重后果,進一步論證治理國家,必積德義。

4.板書內容,做背誦指導:

四.作業 :翻譯并背誦第一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分析二、三段

教學過程 :

一.齊讀背誦第一段。

二.分析第二段。

1.補充注釋:
(1.凡百元首 元首:指帝王。
(2.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 繁:多。蓋:大概。
(3.豈取之易守之難乎 取:攻取。守:保衛。
(4.蓋在殷優,必竭誠以待下 蓋:因為。以:來。
(5.既得志 既:已經。得志:實現愿望。
(6.則縱情以傲物 以:而,表并列。物:別人。
(7.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骨肉:至親之人。行路:名詞。
(8.雖董之以嚴刑 雖:即使。之:代人民。以:用。
(9.振之以威怒 振:同“震”,威嚇。
(10.貌恭而不心服 貌:表面。而:然而。

2.齊讀本段,然后自由翻譯全段。

3.分析內容。

(1.這一段作者概括了什么歷史教訓?

答:歷代統治者能善始,卻不能善終。

(2.作者認為他們這樣的歷史教訓原因在“取易守難”嗎?

答:不是。在于統治者得天下之后“縱情”“傲物”。

(3.作者魏征對以嚴法治國持什么看法?我們現在強調健全法制,你認為可行嗎?

答:魏征對“嚴法治國”既沒有推崇,也沒有反對,只是認為“法制”不是問題的關鍵,根本還在于統治者對天下黎民要竭誠相待。我們強調健全法制,實際也是為了使天下變成一個公平合理的社會,這與魏征主張“竭誠以待”是一致的,那當然是可行的。

(4.作者在本段所闡述的主要看法是什么?

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5.本段采用的是什么論證方法?

答:對比——善始與善終;竭誠待下與縱情傲物。比喻——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6.從本段所述來看,作者的思想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這表現在于何處?

答:“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宣揚了皇權神授論,這與他的封建忠君思想分不開。

4.板書內容:

三.分析第三段。

1.補充注釋:
(1.誠能見可欲 誠:(如果)真的。
(2.則思知止以安人 思:想到。安:使動用法。
(3.念高危 高危:(地位)高高在上充滿危機。
(4.懼滿溢 懼:擔心。
(5.則思江海下百川 下:動詞居于……之下。
(6.樂盤游 樂:意動用法,以……為樂。
(7.則思三驅以為度 以為:以(之)為。度:限度。
(8.則思虛心以納下 虛:使動用法,使……謙虛。
(9.懼讒邪 讒:動詞作名詞,說別人壞話的人。邪:形容詞作名詞,邪惡的人。
(10.則思正身以黜惡 正:使動用法,使……端正。
(11.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無:同毋,不要。
(12.總此十思,宏茲九德 宏:使動用法,使……光大。
(13.簡能而任之 簡:選拔。能:形容詞作名詞,賢能的人。
(14.擇善而從之 善:形容詞作名詞,好的建議。
(15.則智者盡其謀 盡:形作動,用盡。
(16.信者效其忠 效:獻出。

2.分析內容:
(1.第三段提出了哪“十思”?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是怎樣的?
答:十思:略;境界:智者盡其謀……垂拱而治。
(2.“十思”的核心內容是什么?這十思各從哪些角度去談論治國之道?
答:核心:正己安人。角度:一二思—戒奢侈;三四思—戒驕躁;五六思—戒放縱;七八思—戒蒙蔽;九十思—戒主觀。
(3.“何必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役哉”一句以反問結束全文,可以收到怎樣的效果?
答:作者以反問的形式啟發太宗,講明了十思的現實意義,可以更加堅定他實行開明政治的決心。

3.板書內容:

四.總結全文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用了哪些論證方法進行論證?

答:中心論點—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方法—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2.本文語言有何特點?

答:駢散結合,極富氣勢,華美流暢。

3.完成課后練習(略)

五.誦讀課文,當堂背誦。

六.自出練習題一頁(教師提示包含的知識點)。

[1]

諫太宗十思書 .. 相關內容:
  • 韓軍教《念奴嬌·赤壁懷古》.

    師:哪位同學說說蘇軾?生:蘇軾是宋代詞人。生:蘇軾是八大家。師:應該說是八大家之一。哪八大家?說說。生:蘇洵、蘇轍……生(插話):歐陽修、王安石……生(插話):韓愈、柳宗元、曾鞏。師:他們是什么方面的八大家?生:文學。...

  • 《勸學》. ..

    一、教學要求1. 認識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堅持不懈的道理。2. 了解本文比喻論證的寫法。3. 掌握、積累“勸、學、青、中、疾、致、假、絕、興、功、強、用”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于、者、而”3個文言常用虛詞;學習、復習...

  • 《莊周買水》簡案..

    侯朝暉劉征一、教學目標 : 1、了解本文的寓意。2、理解文中活用的典故和人物形象所賦予的時代內容。3、學習寓言式雜文的寫法。二、教學重點、難點:1、理解典故和人物形象所賦予的時代內容。2、理解文章所包含的寓意。...

  • 《師說》簡案..

    侯朝暉韓愈內蒙古烏蘭浩特市第四中學侯朝暉教學目標:一、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二、掌握、積累“師”1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復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三、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 再訪不朽者——《世間最美的墳墓》教學方案..

    四川省綿陽南山中學 蒲體超[教學目標]1、在學會整體感知、理清思路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概括要點、提取精要的能力;(用時約20分鐘)2、進行初步的審美訓練,以期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 祝福(.)..

    張連生祝 福(一)教學要求1.準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人物悲劇的社會根源,認識封建禮教的罪惡本質。2.學習本文綜合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塑造人物的方法。3.體會并理解本文環境描寫的作用,理解本文倒敘手法的作用。...

  • 邊城(.)..

    張連生邊城【一】學習目的:了解小說主旨。欣賞.如詩如畫的邊城風景。學習重點:1.小說主旨。2.如詩如畫的邊城風景。學習難點1.小說怎樣表達普通生活中的愛。2.環境對人物心理活動有怎樣的影響。...

  • 荷花淀(.)..

    張連生荷花淀[一]教學目的品味散文式的格調和詩歌般的意境/體味人物對話教學重點1.景語和情語。2.人物對話和景物描寫。教學難點1.散文式的格調。2.詩歌般的意境。...

  • 藥教案(精選12篇)

    一、教學目的: 1 、了解小說所反映的辛亥革命時期的中國社會。 2 、了解小說明、暗兩條線索。 3 、認識小說中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 4 、深刻認識小說主題。 二、教學重點: 小說的情節、人物和主題。...

  • 高三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豆文化传媒www网站入口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 538精品视频在线 | 国产成人MV在线播放 | 久久系列 |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www | 日本三级黄网站 | 久久国产热精品波多野结衣av | 久久人人97超碰国产公开结果 | 在线观看精品91福利 | 性xxxxxx|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麻豆 | 玩偶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天天日天天谢天天视2019天干 | 亚洲骚妇图片网 | 91精品亚?一区二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在线 | a级爱爱视频| 色偷偷日本 | 亚洲国产精品自拍视频 | 啊v在线免费观看 |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视频 |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欧美 | 一起艹在线观看 | a毛片网| 伦乱天堂 | 欧美在线免费观看一区 | 美女午夜福利4K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99久久久久久久 | 4p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有码+日韩+在线观看 | 午夜成人爽爽爽视频在线观看 | 色狠狠AV老熟女 | 久青草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 欧美亚洲小视频 | 黄色片小视频 |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 | 亚洲一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一级美女 | 欧美国产日本在线 | 日韩AV无码午夜免费福利制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