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第一輪文學常識典故復習18
【徐妃半面妝】《南史•梁元帝徐妃傳》:“徐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帝見則大怒而出。”①喻僅及一半,未得全貌。唐李商隱《南朝》:“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妝。”另參見人體部•頭面“半面”。
【徐娘】《南史•梁元帝徐妃傳》:徐妃常與人淫通,“季江每嘆曰:‘柏直狗雖老猶能獵,蕭傈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尚多情。”'o喻年紀雖大但風韻猶存的婦女。唐劉禹錫《夢揚州樂妓和詩》:“花作蟬娟玉作妝,風流爭似舊徐娘。”另參見人事部•壽考“徐娘老”。
【夢蘭】參見植物部•花卉“國香”。o喻受恩寵,或指懷孕。唐杜甫《同豆廬峰貽主客李員外賢子輩知字韻》:“夢蘭他日應,折桂早年知。”
【梅妝】《太平御覽》卷九七o引《宋書冫“(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會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妝,后人多效之。”o喻女子華美妝飾,或喻梅花。唐李商隱《對雪二首》之二:“侵夜可能爭桂魄,忍寒應欲試梅妝。”另參見人體部•頭面“額妝”、植物部•花卉“妝梅朵”。
【婕妤卻輦】參見文明部•禮樂“辭輦”。明孫華《長樁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賦四十韻》:“捷好常卻輦,鉤弋作技拳。”
【綠珠】參見人事部•病死“金谷墮樓”。唐駱賓王《艷情代郭氏贈盧照鄰》:“綠珠猶得石崇憐,飛燕曾經漢皇寵。”
【韓娥】參見文明部•歌舞“余音繞梁”。o泛指歌女。唐貫休《酷吏詞》:“韓娥唱一曲,錦段鮮照屋。”
【魯女】參見人事部•情俞憂葵”。唐李白《書懷贈南陵常贊府》:“將無七擒略,魯女惜因葵。”
【湘妃】參見人事部•情感“江娥啼竹”。唐韋應物《黿頭山神女歌》:“湘妃獨立九疑暮,漢女菱歌春日長。”【湘妃】參見人事部•情感“江娥啼竹”。唐杜甫灘破行》:“湘妃漢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無。”
【謝女】《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日:‘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o詠才女。唐劉禹錫《柳絮》:“索回謝女題詩筆,點綴陶公漉酒巾。”另參見天文部•氣象“雪似鹽”、植物部•木本“謝家輕絮”、器用部•飲食“雪比鹽”、文明部•詩詞“道蘊詩”。
【楚宮腰】參見人體部•肢體“楚腰”。唐李商隱《碧瓦》:“無雙漢殿鬢,第一楚宮腰。”
【酬騄駬】參見人事部•雅逸“駿馬換小妾”。唐劉禹錫《裴令公見示消樂天寄奴買馬絕句》:“若把翠娥酬領駒,始知天下有奇才。”
【虞姬】參見人事部•情感“項別騅”。金蕭貢《楚歌》:“楚歌一夜四面發(fā),泣別虞姬歌數閾。”
【解語花】參見人物部•婦女“解語花”。宋黃庭堅《飲潤父家》:“一醉解語花,萬事畫地餅。”【解語花】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解語花》:“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葉白蓮數枝盛開,帝(唐玄宗)與貴戚宴賞焉。左右皆嘆羨,久之,帝指(楊)貴妃示于左右曰:‘爭如我解語花?”'o喻美人聰慧可人。清趙翼《題女史駱佩香秋燈課女圖》:“一個嬌娃解語花,崎窗親課秋宵讀。”另參見植物部•花卉“解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