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游》教學設計
最后通過對本節課內容的回顧,歸納寫作方法,先破后立,從而明確莊子散文善用比喻、想象奇特的特點。
由學生概括、歸納、最后再由教師明確。
齊背第2段,齊讀第2、3段。
五、布置作業
熟背課文,做練習三。
第二課時(53)
[教學要點]總結文言知識,通過比較,進一步理解莊子散文風格,并對本課小結。
[教學步驟]一、檢查學生熟背課文情況
1.單獨背、齊背
2.小組比賽
二、分類歸納總結文言知識
投影:
1.通假字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寫出本字。
(1)三飡而反 (2)小知不及大知 (3)此小大之辯
(4)而征一國者 (5)旬有五日 (6)御六氣之辯
2.特殊句式
找出下面特殊句式譯成現代漢語,并掌握其用法。
奚以……為
答案:1.(1)“飡”同“餐” “反”通“返” (2)“知”通“智” (3)辯”通“辨” (4)“而”通“耐” (5)“有”通“又” (7)“辯”通“變”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哪用得著高飛九萬里再往南去呢?
3.一詞多義,結合完成練習三。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1)志
例句 出處 釋義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陳涉世家》 志向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訓儉示康》 立志
齊諧》者,志怪者也 《逍遙游》 記述、記載
博聞強志 《屈原列傳》 記住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桃花源記》 標記、做標記
(2)名
例句 出處 釋義
北冥有魚,其名曰鯤 《逍遙游》 名稱、名字
名之者誰 《醉翁亭記》 命名、起名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逍遙游》 聲名
人雖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口技》 說出、指出
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 《赤壁之戰》 名義
(3)圖
例句 出處 釋義
而后乃今將圖南 《逍遙游》 圖謀
圖窮匕首見 《荊軻刺秦王》 地圖
如有離違,宜別圖之 《赤壁之戰》 謀劃、籌劃
乃強起扶杖,執圖諧寺后 《促織》 圖畫
無使滋蔓,蔓難圖也 《鄭伯克段于鄢》 謀取、設法對付
(4)置
例句 出處 釋義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 《逍遙游》 放上、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