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事實材料的選擇和運用教案
講課人:黃州區一中 方和平 課件制作:胡成鵬
教學目標:讓學生學習并掌握材料選用、運用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教學方式:講練結合
教學手段:多媒體
導入:一個個古磚有次序地排列成就了長城之壯美,
一塊塊壘石有規則地組合形成了金字塔之雄奇,
一則則材料按文意巧妙的聚合而構成文章之優美。
寫應試作文猶如建造一座大廈,這座大廈要建得雄偉壯觀,金壁輝煌,建筑師就必須具有選材、用材的能力。
今天我將和同學們一塊兒學做建筑師,看看議論文這座大廈的材料的選擇和運用問題。
首先看練習第一題(幻燈)四川高考滿分作文《在忘記與銘記的兩岸》,這篇作文之所以得了滿分,原因有多方面,但選材是功不可沒的。
問題1、這篇滿分作文選用了哪些材料?選材有什么特點?
題目分解:①這篇滿分作文選用了哪些材料?一分鐘瀏覽全文,看誰答得又快又準。
學生答后明確:選用了蘇東坡、陶潛、易安居士、海子、三毛、凡·高等6人的材料。另外用了席慕容的名句,暗用莊子典故、李商隱的詩句。
出示(幻燈),②選材有什么特點?
總結學生所講,出示議論文材料選用的要求:
幻燈片:
新穎(1、時代性2、新奇)(關注社會、親近時代;獨特視角、創新精神)
典型(1、古今中外2、代表性)(時間跨度大,空間跨度大;領域不同)
豐富(1、引用豐富2、事例豐富)(積累豐厚、知識淵博)
選好了材料,為議論文寫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但會選材畢竟不等于會用材。特別是事實類材料。我們一起來看看議論文事實材料的運用。
2、(幻燈)問:議論文對事實材料的運用有什么要求?
學生思考回答后(幻燈)明確:(1)圍繞觀點;(2)語言精煉、概括;(3)扣觀點評議論證。
以“寬容”為話題,要論證“名人往往具有寬容的美德”這一觀點。下面的一則材料要進行怎樣的加工?(停留5秒鐘)
李斯特(匈牙利鋼琴家)義收學員
有個姑娘要開音樂會,在海報上說自己是李斯特的學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碰巧來到了這個城市,姑娘聽說后驚恐萬狀,跑到李斯特的住處,抽泣著請求李斯特的寬恕,并說冒稱他的學生是出于生計。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彈給他聽,并加以指點,最后爽快地說:“大膽地上臺演奏,你現在已是我的學生。你可以向劇場經理宣布,晚會最后一個節目,由老師為學生演奏。”第二天,李斯特在音樂會上為她彈了最后一曲。
分解①參照要求具體分析:作為議論文,先要明確這則材料存在什么問題:
(1)可論證的觀點有一個以上;(2)敘述不夠概括;(3)沒有分析評議。
②怎樣針對問題進行修改
(1)抓住能突出觀點的關鍵人物。
(2)概述,突出關鍵人物,略提其他人事,一般不描寫。
(3)評議論述,意在扣觀點。
(幻燈片)總結這位的同學的修改
有個姑娘迫于生計,冒稱是李斯特的學生要開音樂會,李斯特得知真相后,不但沒有責怪她,反而收他為徒,對她的演奏細心地加以指點,并為她的音樂會演奏了最后一曲。(概述)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李斯特的寬容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技藝精湛的鋼琴家的大度,一個名人的涵養。(分析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