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序》必修五
下人笑答:“博士凡寫文章前,不堪精思,先磨墨數升,一飲而盡,然后蒙被大睡,稱為腹稿。然后,一躍而起,寫成文章,不改一字。王博士今日只飲酒,假若飲墨,其文章更好。”
眾人聽完,面面相覷,將王勃譽為神人。
傳說,王勃大筆揮毫作了《滕王閣序》不待辭別,攜了下人,便匆匆離席下樓,直奔江邊而去。
眾人正告退之際,閻都督又喝一聲:“慢,請諸位回來。怎么結尾一詩,末一句空一字未寫?”
眾人近前,果見詩空一字。
閻公說:“只怕是我等輕慢了王詩人,故空一字作難大家來猜,大家就猜猜罷。”眾文人面面相覷。
便有人說:“檻外長江 自流”,所空的字就是“獨”字,也有的說是“船”字。問到吳子章,他冥思苦想了良久,也只是說“水”字。
閻公露不喜之色,說;“獨字太淺,不合王郎詩境;船字太俗,不足論;水字太露,毫無詩意。”眾人直琢磨到天亮,竟沒有猜出付佳句來。
閻公問:“此時王勃船到何處?”
衙衛答:“最快到了豐城。”
閻都督命令:“你快馬先追王郎,千金求其一字。”衙衛得了都督之命,快馬加鞭,追上王勃,衙衛說明來意,王勃但笑,久之,說“王勃乃一介書生,豈敢戲弄都督大人!我將這一字寫在你手心上,你定要握緊拳頭,見了都督方可伸掌,否則此字會不翼而飛。:便索了一支筆,并不蘸墨,就在衙衛手心里畫了一陣,令其握拳,拜別。
只說衙衛回府,就閻都督面前伸開手巴掌,竟空無一字。閻公自語:“怎么會空空如也,空空如也呢?千金難買一字啊!”猛然一驚,莫非是一“空”字。
“妙哉!好一個‘空’字!”眾文人齊聲附和稱贊。
閻都督拍案稱絕:“‘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這個‘空’字用得妙,萬千感慨,盡在這個‘空’字上。”
滕王閣千載盛譽不衰的原因究竟何在呢?本文開首所引清代詩人尚 《憶滕王閣》五言古詩的詩句作了極好的回答。原因就在于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寫了一篇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秋日登洪俯滕王閣餞別序》。據傳,神童子安即席揮毫,“年十有四,時譽斯歸”(楊炯語)。此文有如石破天驚,頓令滕王閣名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