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記現代漢語的字形(通用2篇)
識記現代漢語的字形 篇1
教學建議
“識記現代漢字的字形”,一直是高考的必考內容,今后可能會隨著語基題的淡化而淡化,如上海高考已不再涉及,但識記現代漢字的字形仍應是教學的任務之一,不可放松。何況高考是從語基、默寫、作文三個方面對考生進行考查,而且后兩者更易造成失分,高考名句名篇填空錯一字則不得分,作文中每錯三個字扣1分。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重視,并使學生的注意面開闊些,不僅能辨識錯別字,而且能正確書寫常用的使用頻率高的漢字。
①要引導學生掌握《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的3000多個常用字,特別是掌握一些容易混淆寫錯的漢字字形,這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最佳的應考措施。這部分可參考資料備課匯編中“常見別字”。
②引導學生通過訓練,歸納出造成錯別字的幾種原因類型,并掌握辨析的方法。尤其應引導學生掌握一些常用詞語的含義,從詞語的含義入手辨析漢字,是最有效的方法。
③引導學生了解《簡化字總表》,不寫繁體字,不寫不規范的簡化字,同時能掌握數字的正確書寫。
④恰到好處地補充一點有關漢字的知識,如漢字結構、造字法、筆畫筆順、形聲字等,目的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漢字字形的辨析和書寫,比如了解偏旁的意義,注意形聲字的形旁的意義。
本專題中的幾個欄目,均圍繞近年高考所涉及的幾種類型和以上的意圖設計的。為更好地幫助和方便學生自己歸納,形成知識網絡和解題能力,每個欄目都盡可能地按錯別字的類型進行分類設題。希望教師能明了這個意圖進行指導。
問題磁場使用指導
一、使用指導
本欄目的目的是要讓學生聚焦于本專題的復習重點,初步了解形成錯別字的類型和辨析的角度和方法。四個問題,一個問題一種錯別字的類型,一種辨析的角度和方法,并為后面的“案例探究”,打基礎做鋪墊。教師要明確這個意圖,注意引導學生不能僅僅完成每個問題的第一個任務就了事,重點是后面的問題,要通過獨立思考和互相討論,達到設題意圖。
二、問題磁場
1.請將“勵”“歷”“厲”“礪”填入下面各詞語的括號內,想一想如何區分這四個字?
磨( ) 勉( ) ( )精圖治 ( )兵秣馬
( )練 砥( ) 再接再( ) 正言( )色
[點撥]同音字是漢語的一個特點,是造成錯別字的主要原因,應該從字義的角度來防止誤寫。勵:勸勉的意思,如勉勵、勵精圖治。歷:經過,如歷練。礪,磨刀石,如磨礪、砥礪。厲:①使鋒利,如厲兵秣馬、再接再厲;②嚴格,如厲行節約;③嚴肅,如正言厲色。
2.請在下列各詞語的括號中選擇正確的字,并說說括號內兩個字容易混淆的原因是什么?
針(炙、灸) (戍、戌)邊 病入膏(肓、盲)
打(諢、渾) 游(弋、戈) 完(璧、壁)歸趙
[點撥]應選的字依次是:灸、戍、肓、諢、弋、璧。造成容易混淆寫錯的原因是字形相似,少一筆多一筆、筆畫不同、偏旁不同就會變成另一個字,所以要認真辨析筆畫,讀準字音,注意字義。
3.找出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加以改正,并試歸納出造成別字的幾種類型。
翔實 既使 急燥 撲溯迷離 一愁莫展
痙孿 風靡 偏辟 鳩占雀巢 膽顫心驚
冷寞 傾軋 云宵 盅惑人心 仗義直言
[點撥]造成別字原因主要有四類。①音同或音近致誤:“籌”誤為“愁”,“即”誤為“既”,“執”誤為“直”;②形似致誤:“朔”誤為“溯”,“蠱”誤為“盅”;③音同義近致誤:“鵲”誤為“雀”,“戰”誤為“顫”;④音同形近致誤:“攣”誤為“孿”,“躁”誤為“燥”,“僻”誤為“辟”,“漠”誤為“寞”,“霄”誤為“宵”。
4.下面詞語中加點字和括號內的字哪些是可以通用的?這樣的一類詞語能再舉幾個嗎?
攀援(緣) 縹(飄)緲 辭(詞)不達意
筆畫(劃) 撫(拊)掌 固(故)步自封
駕馭(御) 附(傅)會 嫉(疾)惡如仇
[點撥]此題括號內外字都可通用,而以括號外的為常用。這類詞語還有不少,高考中常用作干擾,由于平時不太注意這類詞,容易誤判,復習時應引起注意。
案例探究使用指導
一、使用指導
本欄目承接前一個欄目引出的問題進行探討,解答部分著重以易失誤點的分析引出規范解題的思路和方法。三個案例按“音同義近字”“音同形似字”和綜合類的順序分類設題,并涉及兩種題型,即一種是詞語,一種是整個句子。使用時應提醒學生,先自己認真探究,再看后面的解題和探究。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或點撥或補充。
二、案例探究
[案例1]下面句字中沒有錯別字的一句是
a.三天的時間里,把欄目標志、片頭改過來又改回去,這在央視的歷史上是決無僅有的。
b.音樂界、教育界一些知名人士大聲急呼:讓好兒歌盡快走向我們少年兒童。
c.如果那里的勞動力素質普遍偏低,引進幾個人才也是杯水車薪,無計于事。
d.這一帶山清水秀,沒有任何污染,是人們度假休閑的理想場所。
[解題思路]題目要求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句,那么可采用排除法,而四個句子語言都比較淺顯,不難發現設題點均在成語上。a項中“決無僅有”應為“絕無僅有”;b項中“大聲急呼”應為“大聲疾呼”;c項中“無計于事”應為“無濟于事”。
[參考答案]d
[評點與探究]此題考查對音同義近字形的辨析,而要“考查”的范圍是整個句子,這就使得注意域擴大了,與只給出詞語的題型相比,難度增加了。解題時要先縮小范圍,把注意力集中在可能有錯別字的詞語上細加辨析。此題容易誤選,一是易“望義生文”,好像“決無”“急呼”“無計”沒有錯,而“山清”似乎不合情理,主觀臆斷為“山青”,因而失分。其實成語的字形是約定俗成的,不能想當然,應當從成語的意義著手辨認字形,如“無濟于事”的意思是“對事情沒有益處”,“山清水秀”應視作互文,“山水清秀”的意思。二是“度假”的“度”也有一定的干擾,常有人誤寫成“渡”。
[案例2]下面詞語中只有一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a.薈萃 脫潁而出 不徑而走 摩肩接踵
b.緝私 針砭時弊 貪臟枉法 協從不問
c.矯健 嘻笑怒罵 紛至踏來 積毀銷骨
d.惦量 功虧一簣 草菅人命 萬事俱備
[解題思路]按題目要求的意思,其他三組可能有好幾個錯別字也可能沒有錯別字,難度增大了。a項中“潁”應為“穎”,“徑”應為“脛”; b項中“臟”應為“贓”,“協”應為“脅”;c項中“嘻”應為“嬉”,“踏”應為“沓”;d項中只有“惦”應為“掂”。
[參考答案]d
[評點與探究]此題考查音同形似字形的辨析,且需要辨別的字較多,超過16個,容易失分。這些容易混淆的字均是形聲字,宜結合詞語的含義,從形旁入手進行辨析。如“貪贓枉法”與財物有關,所以應是貝字旁的“贓”;“脫穎而出”指果實的芒從口袋中鉆出,與植物有關,所以應是禾旁的“穎”;“不脛而走”與腳有關(脛,小腿),所以應是肉旁的“脛”;“掂量”由詞義知與手有關,所以應是從手的“掂”;“嘻”象聲詞,形容笑的聲音,“嬉”指玩耍,所以結合成語的意思應是“嬉”。
此題容易誤選b項,主要是因為許多考生不清楚“脅從不問”的含義,誤以為“脅”應為“協”所致。“脅從不問”,指被威脅強迫而跟隨做壞事的可以不治罪,所以“脅”是正確的,如果是協助做壞事的便是同犯了,哪能不治罪呢?
[案例3]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XX年高考全國卷)
a.部署 備受青睞 恰如其分 可望而不可即
b.報道 伶牙利齒 群賢畢至 一年之計在于春
c.揣度 共商國是 唾手可得 冒天下之大不違
d.通諜 猝不及防 大相徑庭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解題思路]此題易混字較多,解題應從同音、形似、意義三個方面入手辨析,即先從同音、形似二個方面注意每個詞語,找出它的同音字或形似字,如a項“部署—布暑”“備—倍”“睞—淶”“分—份”“即——及”,再從詞語的含義入手加以辨析,這樣就不易失分。b項中“伶牙利齒”的“利”應為“俐”,c項中“冒天下之大不違”的“違”應為“韙”(不韙:不對),d項中“諜”應為“牒”。
[參考答案]a
[評點與探究]此題考查對同音、形似和義近字形的辨析。考查的面較廣,雖然錯別字只有三個,但容易混淆的字卻不少。除了運用上面的方法細心進行比較辨析外,還可從成語結構入手加以分析,像“伶牙利齒”為并列式結構,前后結構相同意義相近,“牙、齒”并舉,為類義詞,“伶、利”也應是并舉,為類義詞,可判斷“利”應為“俐”。
此題的難點在a項,因為不僅“備受”容易誤為“倍受”,“恰如其分”中“分”容易誤為“份”,更主要的是“可望不可即”一般都寫成“可望不可及”,所以會認為“即”是錯的。其實,“及”“即”在這個成語中是通用的,而且“可望不可及”更常用些。因此,要注意一些有通用現象的詞語。另外,“共商國是”中的“國是”也容易誤為“國事”,雖然不影響此題的正確選擇。
識記現代漢語的字形 篇2
(二)正確識記現代漢語的字形
字形考查歷來是難點,其原因并不在題目本身有多難,而是因為考生在這上頭漏洞太多。平時要認真對待,多積累,高考主要考查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較高、錯誤率較高的詞語,要把握住這一點。同時還要掌握一些實用的方法,提高識記的正確率和效率。常見的方法有如下一些:
1、抓住“義”,據義辨形。任何一個漢字都是音、形、義三者的統一體,要正字,就應抓住三者的關系,以義為綱,據義辨形。簡言之,就是從理解詞義入手,去辨別字形,掌握字形。
了解“針砭”的“砭”是古代治病的石頭針,就不會誤為“貶”;了解“責無旁貸”的“貸”是推卸的意思,就不會誤為“代”;了解“伏法”指犯人被執行死刑,就不會誤為“服”;了解“各行其是”是“各自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的意思,就不會誤為“各行其是”;了解“繳槍不殺”中的“繳”是“迫使交出”,就不會誤為“交”;了解“莫名其妙”的“名”是“說出”的意思,不會誤為“明”等等。
還應注意常用成語的來源。不了解成語典故的出處,容易出錯。有些成語中的字,由于在源頭上就有了固定寫法,固定意思,不能改動。比如“舉一反三”的“反”,它的原意就是“回返”的意思,而“返”字是后起字,取代了“反”字的“回返”義項,但我們不能因此寫成“舉一返三”。再如“墨守成規”不能寫作“默”,因其出自墨子守城的故事;“再接再厲”,本是指兩雞相 斗,嘴啄禿了,就在石頭上磨,磨尖了再去啄;古代的“礪”寫作“厲”,磨刀石的意思,不能寫成“勵”。“破釜沉舟”說的是項羽攻打秦軍的故事,“釜”一種燒飯的鍋,不能寫成“斧”。“班門弄斧”的“班”指魯班,不能寫成“搬”等。
2、抓住“形”,據義取字。漢字中的絕大多數是形聲字,許多音同(音近)形體也近的字,都有共同的聲旁,區別只在形旁。所以,抓住形旁加以辨析,可以大大提高對形似字的分辨能力。如“燥”“躁”“澡”,前者有“火”,就有“干燥”、“燥熱”;“躁”字有“足”,就有“躁動”、“暴躁”、“急躁”;后者有“水”,就有“洗澡”、“澡盆”。“狐”“弧”“孤”,“狐”為反犬旁,與獸有關,就有“狐貍”、“狐疑”;“弧”弓旁,與弓箭有關,就有“弧度”、“弧形”;“孤”子旁,與小孩有關,就有“孤兒”、“孤獨”。
再如:以“目”為形旁的的字都和眼睛有關(瞠目、眼瞼jiǎn、盲目、欺瞞),而以“月(肉)”(作左偏旁的“月”不屬此類)作形旁的字都和肉體有關(膏肓、胸膛、體育)。像“枇、秕”、“稍、梢”、“輯、揖”、“籍、藉”、“羸、贏、嬴、蠃”等,只要了解形旁的意思并留意形旁,就不難區別、不會弄錯。
3、利用詞語前后的對應關系來掌握。有許多成語相應位置上的語素意義相同、相關或相反,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去掌握它,如“名門望族”,“名”“望”相同,指有名望的家族,不能寫成“名門旺族”。“貌合神離”,“離”“合”相對,不能寫成“和”。“惹是生非”,“是”“非”相對,不能寫成“事”。“沽名釣譽”,“名”“譽”相同,不能寫成“明”。“大智若愚”,“智”“愚”相對,不能寫能“志”。“奴顏婢膝”,“奴”“婢”相同,不能寫成“卑”。“山清水秀”,“清”“秀”相同,不能寫成“青”。“一張一弛”,“張”“弛”相對,“張”指拉緊弓弦,“弛”指弓弦松弛,不能寫成“馳”。
此外,還應留意一些有通用現象的一些詞語。因為高考時常會用來作干擾,如1997年全國高考題中出現了“穿鑿附會”,這個詞也作“穿鑿傅會”;1999年全國高考題中出現了“詞不達意”和“攀緣”,而一般寫作“辭不達意”和“攀援”;XX年全國高考題中出現了“可望而不可即”,而一般寫作“可望而不可及”。這類詞語不少,如“流言蜚語”也寫作“流言飛語”,“訂單”也寫作“定單”;“含意”也作“涵義”,“勾心斗角”也寫作“鉤心斗角”,“金剛怒目”也作“金剛努目”,“留連”也寫作“流連”,“詞藻”也作“辭藻”,“蹣跚”也作“盤跚”,“磐石”也作“盤石”,“婉轉”也作“宛轉”等。
備考創新訓練使用指導
一、使用指導
本欄目按同音字辨析、音同義近字字形辨析、音同形似字字形辨析、形似字字形辨析和綜合類字形辨析的順序,歸類編排。便于教師的指導,更有利于學生解題意識和能力的形成。
二、備考創新訓練
1.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反響 不同凡響 亟待 迫不急待
b.截流 開源節流 連篇 浮想聯翩
c.行跡 形跡可疑 渙然 煥然冰釋
d.食言 失言而肥 賬目 一葉障目
[解析]此題考查同音字字形的識記,題目的特點使用了另一個同音詞語進行干擾。a項中“迫不急待”應為“迫不及待”;b項中“煥然冰釋”應為“渙然冰釋”;d項中“失言而肥”應為“食言而肥”。
[答案]b
2.下列各組詞語中,只有一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a.霎那 婉言相勸 利害 變本加利
b.聞名 聞過飾非 成器 莫可明狀
c.竭誠 撣精竭慮 顧及 愛屋及烏
d.貶值 事得其反 敗訴 甘敗下風
[解析]此題考查同音字字形的識記。a項中“霎”應為“剎”,“利”應為“厲”。b項中“聞”應為“文”,“明”應為“名”。 c項中“撣”應為“殫”。d項中“事”應為“適”,“甘敗下風”應為“甘拜下風”。
[答案]c
3.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誤的一項是
a.翱翔 滄海桑田 蹉商 眼花繚亂
b.雛形 首屈一指 沏茶 銷聲匿跡
c.貽誤 利令智昏 謄印 名副其實
d.震撼 璀璨奪目 詛咒 不卑不亢
[解析]此題考查同音字字形的識記。a項中“蹉商”應為“磋商”。此外,注意“名副其實”也作“名符其實”。
[答案] a
4.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a.倏忽 凝練 死有余辜 流言誹語
b.謄寫 憔悴 夸夸奇談 自慚形穢
c.笙簫 寒喧 劍拔弩張 殘羹冷炙
d.諦聽 惆悵 左睇右盼 苦思冥想
[解析]此題考查同音字字形的識記。a項中“流言誹語”應為“流言蜚語”或“流言飛語”;b項中“夸夸奇談”應為“夸夸其談”;c項中“寒喧”應為“寒暄”。
[答案]d
5.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a.身體力行 蛻化變質 燃眉之急 英雄倍出
b.與日俱增 岌岌可危 萬里平疇 惡慣滿盈
c.不可企及 抱殘守缺 適得其反 劍拔弩張
d.貿然從事 窮兵黷武 通情達禮 趾高氣昂
[解析]此題考查同音字字形的識記。“英雄倍出”應為“英雄輩出”;“惡慣滿盈”應為“惡貫滿盈”;“通情達禮”應為“通情達理”。
[答案]c
6.下列成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按部就班 趁心如意 生殺與奪
b.窮形盡相 曲高合寡 出奇致勝
c.鋌而走險 真知灼見 深負眾望
d.捉襟見肘 孤注一擲 耳濡目染
[解析]此題考查同音字字形的識記。a項中“步”應為“部”(按部就班:指按照部署,依次進行)。“趁”應為“稱”(稱:適合。稱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b項中“合”應為“和”。“致”應為“制“(制勝:取勝。原指作戰時運用奇兵奇計,出敵不意,制服敵人,取得勝利。現在也指用別人意想不到的策略來取勝)。c項“負”應為“孚”(孚,使人信服。深孚眾望:很使群眾信服)。
[答案]d
7.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廣大 發揚光大 宏大 規模洪大
b.代勞 以逸待勞 付出 入不敷出
c.膚淺 認識浮淺 乞求 奢望企求
d.生氣 互通聲氣 必須 必須用品
[解析]此題考查同音字字形的識記,辨析時要注意不要被命題人故意設置的同音詞的干擾。a項中“洪大”應為“宏大”;c項中“浮淺”應為“膚淺”;d項中“必須用品”應為“必需用品”。
[答案]b
8.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組
a.心酸 辛酸往事 義氣 義氣用事
b. 簡練 精兵減政 倉皇 兵慌馬亂
c.綿亙 亙古未有 蜂涌 臃腫不堪
d.追究 既往不咎 反復 翻來覆去
[解析]此題考查同音義近字字形的識記。a項中“義氣用事”應為“意氣用事”;b項中“精兵減政”應為“精兵簡政”,“兵慌馬亂”應為“兵荒馬亂”;c項中“蜂涌”應為“蜂擁”。
[答案]d
9.下列橫線上,依次應填入的正確漢字是
①因家 廠要擴大規模,故需要先招聘一部分業務員。
②這是一部 揚正氣的作品,令一切庸俗趨附之作相形見絀。
③他非常用心地寫作,以 忘記了吃飯。
④他不注意休息和體育鍛煉,以 腦神經衰弱。
a.俱 弘 至 致 b.具 宏 至 致
c.俱 弘 致 至 d.具 宏 致 至
[解析]此題考查音同義近字字形的識記又兼具詞語運用的考查。宜從意義入手辨析,“具”與“俱”不難區別,“弘”與“宏”在此句中是通用的。“以至”和“以致”,均用在后半句話的開頭,表示前半句話引出的結果,區別在“以致”多指不好的結果,故③句應用“以至”,④句應用“以致”。
[答案]a
10.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的字,正確的一項是
①他打了預防針以后,有點頭暈,醫生說:“這種反 是正常的。”
②這是一部 新聞、資料、采訪為一體的新聞報道式的電視劇。
③隨地吐痰不文明,是一種違 社會公德的行為。
④他是梨園世家出 耳濡目染,各種戲路子都熟了。
a.應 溶 犯 身 b.映 融 犯 生
c.映 溶 反 生 d.應 融 反 身
[解析]此類題考查音同義近字字形的識記又兼具考查的詞語運用。反應:打針或服藥所引起的嘔吐、發燒、頭痛、腹痛等癥狀。反映:把情況、意見等告訴上級或有關部門。融:融合;調和。溶:溶化;溶解。違犯:違背和觸犯(法規 等)。違反:不遵守;不符合(法則、規程等)。出身:指個人早期的經歷或由家庭經濟情況所決定的身份。出生:胎兒從母體中分離出來。
[答案]d
11.依次填寫下列句子橫線上的字,正確的一組是
①今天這么悶熱,好 要下雨啦?
②字典詞典中同一個條目內按意義列舉的項目叫 項。
③這枚公章是從一九九九年六月 用的。
④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個人的才能只不過是 海一粟。
a.象 意 起 蒼 b.像 意 啟 蒼
c.像 義 啟 滄 d.象 義 起 滄
[解析]此類題考查同音義近字字形的識記。象:形狀;模擬。像:指人或事物形成的形象;或在形象上有某些共同點。與“項”構成詞的只能是“義”。啟用:開始使用;起用:任用。
[答案]c
12.下面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下崗 改弦更張 一脈相承 相輔相承
b.曝光 開源節流 潛移默化 膾炙人口
c.炒作 慘無人道 世貿組織 獲益非淺
d.嘉賓 要言不繁 含英咀華 門可落雀
[解析]此題考查音同義近字字形的識記。a項中“相輔相承”應為“相輔相成”;c項中“非”應為“匪”;d項中“繁”應為“煩”,“落”應為“羅”。
[答案]b
13.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震災 開倉賑災 包涵 飲鳩止渴
b.品位 輕歌曼舞 豐瘐 急待解決
c.驅除 祛除疾病 正軌 走上正規
d.申明 聲明理由 事故 人情世故
[解析]此題考查音同(音近)義近字字形的識記。b項中“瘐”應為“腴”,c項中“規”應為“軌”,d項中“聲明理由”應為“申明理由”。
[答案]a
14.下列各組詞語中,只有一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a.凋蔽 裝禎 綴句成文 貽笑大方
b.就范 鎖屑 言簡意賅 欲蓋彌彰
c.冷寞 安詳 驍勇善戰 莫衷一是
d.臨摩 榮譽 勵行節約 莞爾而笑
[解析]此題考查音同形似字形的識記。a項中“蔽”應為“敝”,“禎”應為“幀”。b項中“鎖”應為“瑣”,“該”應為“賅”。c項中“寞”應為 “漠”。d項中“摩”應為“摹”,“勵”應為 “厲”。
[答案]c
15.下列四組詞語都有錯別字,其中有兩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a.牢騷 要挾 立桿見影 禁若寒蟬
b、桑梓 親怩 眾志成誠 五采繽紛
c.懊腦 痙攣 出神入化 溫文爾雅
d.婉惜 砥勵 堅忍不拔 針砭時弊
[解析]此題考查音同形似字字形的識記。a項中“桿”應為“竿”,“禁”應為“噤”。b項中 “怩”應為“昵”,“采”應為“彩”,“眾志成誠”中的“誠”應為“城”。c項中“腦”應為“惱”。d項中“婉”應為“惋”,“勵”應為“礪”,“忍”應為“韌”。
[答案]a
16.下列各組詞語中書寫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斑瀾 寧謐 貽然自得 咄咄逼人
b.搭訕 淵源 矯枉過正 莫衷一是
c.廖廓 排泄 進退維谷 長篇累牘
d.剪采 思忖 作繭自縛 發憤圖強
[解析]此題考查音同形似字字形的識記。a項中“貽然自得”應為“怡然自得”;c中“廖廓”應為“寥廓”;d項中“剪采”應為“剪彩”。
[答案]b
17.下列四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暴漲 辨駁 被水一戰 爭闖名牌
b.牟利 蔥籠 嶄露頭腳 感情不合
c.爆滿 泊位 性格不和 聞名遐爾
d.瞻養 彩排 姍姍來遲 故伎重演
[解析]a項中“辯”(辨別、分辨)應為“辯”(辯解、辯論);“被”應為“背”(背水一戰:背水,背向水,表示后無遲路。比喻決一死戰)。 “闖”應為“創”(“闖”意重在情態的勇猛; “創”意重在從無到有,強調初次做)。b項中“腳”應為“角”。c項中,“和”應為“合”(合得來:相投或能夠相處)。
[答案]d
18.下面幾句話中錯別字最多的一句是
a.一個未經塵市的人,一個未經風雨的 人,一個用朦懂目光看一切的人,我們稱之為孩子。
b.作文發展等級中的“深刻透徹”,是指能 透過現象看本質,揭示原因,預感事物的去向和結果等。
c.1999年1月,澳大利亞和美國分別進行 了手移殖。但能不能移殖頭和記憶,將面臨嚴重的論理問題。
d.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逆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須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
[解析]a項中“市”應為“世”,“朦”應為 “懵”。b項中“去”應為“趨”。c項中“殖”應為“植”,“論”應為“倫”。d項中“逆”應為“膩”,“須”應為“需”,“顏”應為“言”。
[答案]d
19.下列詞語中有兩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a.典型 心廣體胖 船玄 先發制人
b.保拇 座享其成 古樸 沁人心脾
c.鴻燕 寬宏大量 輻射 振聾發聵
d.場院 改邪歸正 俸祿 金璧輝煌
[解析]a項中的“玄”應改為“舷”。b項中 的“拇”應改為“姆”,“座”應改為”坐”。c項中的“燕”應改為“雁”。d項中“璧”應改為“碧”。
[答案]b
20.下列句子中,有兩個錯別字的一句是
a.人們欣慰地發現,自然和人的和諧在這里達到極至。
b.他的報告不哆嗦,不乏味,會場上秩序井然,頻頻暴發出熱烈的掌聲。
c.他調到財物科僅一個月就得心應手了。因為他必竟當過幾年會計。
d.昨晚新華社記者楊明作客新浪網聊天室,與網友們就黑哨問題進行了開成布公的交流。
[解析]a項中“極至”應為“極致”。b項誤錯別字。c項中“必竟”應為“畢竟”。d項中“作客”應為“做客”,“開成布公”應為“開誠布公”。
[答案]d
備課資料匯編
一、近三年高考題分析
◆XX年全國高考第2題
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戳穿 力挽狂瀾 曖昧 食不果腹
b.震撼 融匯貫通 喧囂 響徹云霄
c.深奧 死不瞑目 氣慨 雍容華貴
d.凋蔽 嘩眾取寵 輟學 憤世嫉俗
[解析]此題考查形似字和同音字的識記。“氣慨”應為“氣概”,“匯”應為“會”,“凋蔽”應為“凋敝”。答案:a
◆XX年北京春季高考第2題
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百戰不怠 安詳 莫齒不忘 前途渺茫
b.責無旁代 詭計 一張一馳 成績斐然
c.恰如其分 取締 喋喋不休 大壩合龍
d.味同嚼臘 參與 束之高擱 無人問津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音同形似字字形的識記。a項中的“怠” 應為“殆”,“莫”應為“沒”;b項中的“代”應為“貸”,“馳”應為“弛”;d項中的“臘”應為“蠟”,“擱”應為“閣”。此題“大壩合龍”使用頻率不高,易為“合攏”干擾。答案:c
◆XX年全國高考第2題
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留戀 流連忘返 厲害 利害得失
b.質疑 不容置疑 符合 隨聲附合
c.變換 變幻莫測 旁證 旁征博引
d.株連 珠聯璧合 大意 微言大義
[解析]此題考查同音字字形的識記。“隨聲附合”應為“隨聲附和”。因為其中“和”是“唱和”的意思,而且事實上也根本沒有“附合”這樣一個詞語。這一題的其他幾組詞語中盡管也包含音同或音近而字形不同的詞語,但都沒有錯別字。答案:b
◆XX年北京春季高考`第2題
下列各組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巴金作為民族良心和品質的旗幟而受到人們的祟敬。
b.濃郁的情韻和深刻的哲理水乳交溶,增強了文章的藝術魅力,強烈地感染著讀者。
c.廈門因承諾將跨國零售集團采購會辦成一次非羸利的會議而獲得了最多的選票。
d.這部傳記,以獨特的筆觸、樸實醇厚的語言為世人展示了將軍們鮮為人知的人生境遇。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形似字字形的識記。a中“祟敬”應為“崇敬”,b中的“水乳交溶”應為“水乳交融”,c中“羸利”應該改為“贏利”。 答案:d
◆XX年北京高考第2題
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沿用 融會貫通 針砭時弊 飲鴆止渴
b.編篡 肺腑之言 開門楫盜 暴殄天物
c.訣別 事必恭親 旁征博引 頤指氣使
d.焦躁 苦思冥想 應接不暇 裨官野史
[解析]此題考查形似和同音字字形的識記。b項“開門楫盜”,根據成語語義“開了門使強盜進來”,“楫”應該改為“揖”,作“作揖”之意;c項中的“事必恭親”,根據成語語義“凡事必定親自去做”,“恭”應該改為“躬”,親自的意思,而不是“恭敬”之意;d項中的“裨官野史”的“裨”(補益),顯然是形近字之誤,而應為“稗”:微小,或非正式的。答案:a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
1、考查還是在別字上做文章,同音字、形似字是考查的熱點。
2、詞語和成語一并考查。詞語字形的考查以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比較高的為主,成語字形的考查以常見成語為主。
3、用句子作材料和用詞語組合作材料命題交替進行,而以后者為重點。
二、數字的書寫
數字是表示數目的文字。漢字的數字有小寫大寫兩種,小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大寫: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億。阿拉伯數字是1234567890。
一般書寫規則如下:
①合同、協議書、收條、匯款單等實用文體中涉及到錢物的具體數目時,數字一般用漢字大寫形式。
②表示次序的詞(如第一、第四)中出現數字,用漢字小寫形式。
③兩個數字連用以表示概數時,用漢字小寫形式,如七八天、十二三歲、五六年。
④數字作為語素構成定形的詞、短語,用漢字小寫形式。如:老一套、三心二意、某部五連二排六班、相差十萬八千里。
⑤星期幾一律用漢字小寫。
⑥夏歷(農歷)和歷史上的紀年用漢字小寫。如正月初五、秦文公四十四年、咸豐十年。
⑦公歷、年、月、日、時刻用阿拉伯數字。如:1997年7月1日凌晨3點20分,魯迅(1881—1936)。注意:年份不能簡寫,如“1997年”,不能寫作“97年”;“1984—1997年”不能寫作“1984-97年”。
⑧記數與計量用阿拉伯數字。5位以上的數字,尾數零多的,可改為以萬、億作單位數。一般情況下不以十、百、千、萬、百萬等作單位。如:345000000公里可改寫為3.45億公里,不能寫作3億4千5百萬公里或3億4500萬公里。
⑨引文標注中版次卷次頁碼,一般用阿拉伯數字。
三、有關漢字知識
1.漢字特點
(1)漢字是表意文字,具有音、形、義統一的特點。如“悶”字,“門”表音,“心”表義。
(2)表現形式為方塊字。
2.漢字演變
從古至今:甲骨文(商)→金文(周) →小篆(秦) →隸書(漢) →楷書(漢末) →草書、行書
3.漢字結構
左右結構:如群、剛、婚、偉等
上下結構:如杰、軍、塹、壟等
半包圍結構:如庸、匣、匍等
全包圍結構:如圍、固、國等
4.偏旁與部首
偏旁是漢字的結構單位,組成漢字的能夠各自獨立的部分,統稱偏旁。如“槍”就有“木”和“倉”兩個偏旁。
部首是字典、詞典等書中的首字,它基本上具有表示義類的作用。如“溪”的“氵”為部首。
5.同音字
(1)讀音相同,字形相似。如挑、逃、桃等。
(2)讀音相同,字形不同。如彈、覃、談等。
6.形似字
字的形體相近,意義不同。如巳—已—己,盲—育。辨別方法:①筆畫不同。如天—天。②結構不同。如士—土。⑦筆數不同。如侯—候。④部首、偏旁不同。如:桓—垣。
7.漢字造字法
(1)象形:用線條描繪實物的形狀(主要是名 詞)。表人體如,人、女、心;表動物如,犬、牛、羊;表植物如,木、禾、米;表服飾、器皿如,刀、巾、戈;表天文、地理如,月、山、氣等。
(2)指事:用象征符號表義。象形符號有刃、寸、日等;純符號有上、下、一、今等。
(3)會意:兩個及兩個以上獨體合成一個新的意義。如旦、休、好、林、森、坐、焚、暴、駁等。
(4)形聲:形符和聲符組合而成。形符有表意作用,聲符有表音作用。漢字中形聲宇最多,約占90%,因此學習漢字要掌握好形聲字。
四、常見別字(括號內是可能誤寫的別字)
和藹(藹)可親 脈搏(膊)微弱 一張一弛(馳)
稍事耽(擔)擱 唉(哀)聲嘆氣 赤膊(博)上陣
一籌(愁)莫展 管理檔(擋)案 針砭(貶)時弊
安(按)裝機器 按部(步)就班 相形見絀(拙)
黯(暗)然銷魂 部(布)署已定 川(穿)流不息
循規蹈(導)矩 飛揚跋(拔)扈 慘(殘)無人道
簽字蓋戳(戮) 縱橫捭(俾)闔 殘(慘)酷無情
戳(戮)穿陰謀 中流砥(抵)柱 稗(裨)官野史
酒中摻(滲)水 義不容辭(詞) 玷(沾)污清白
可見一斑(班) 為虎作倀(帳) 刺刺(剌)不休
掉(調)以輕心 班(搬)門弄斧 橫渡(度)長江
自暴(曝)自棄 天崩地坼(折) 出類拔萃(粹)
歡度(渡)春節 英雄輩(倍)出 清澈(徹)見底
鞠躬盡瘁(粹) 墮(墜)落腐化 并行不悖(背)
瞋(嗔)目叱之 咄咄(拙)逼人 民生凋敝(蔽)
稱(趁)心如意 披星戴(帶)月 三番(翻)兩次
遮天蔽(避)日 墨守成(陳)規 以逸待(代)勞
反(翻)復無常 大有裨(稗)益 計日程(成)功
殫(憚)精竭慮 翻(反)云覆雨 原物璧(壁)還
故作矜持(恃) 肆無忌憚(彈) 妨(防)礙交通
剛愎(腹)自用 鞭笞(苔)三百 虎視眈眈(耽)
冷不防(妨) 既(即)然如此 修葺(茸)一新
奮(憤)發圖強 即(既)使如此 勞動鍛煉(練)
軍事訓練(煉) 杯盤狼藉(籍) 紕(批)漏百出
感情融洽(恰) 喬(巧)裝打扮 破釜(斧)沉舟
豐功偉績(跡) 一枕黃粱(梁) 一竅(巧)不通
入不敷(付)出 模范事跡(績) 寥寥(廖)無幾
不計(記)其數 書寫潦(了)草 頃(傾)刻之間
提綱挈(攜)領 感人肺腑(府) 嘉(佳)賓滿座
一一列(例)舉 罄(磐)竹難書 言筒意賅(該)
緘(箴)口不言 瀏(流)覽一遍 卑躬屈(曲)膝
英雄氣概(慨) 草菅(管)人命 怙惡不悛(俊)
卑躬(恭)屈膝 事過境(景)遷 慘遭屠戮(戳)
入場券(卷) 辜(姑)負好意 兢兢(競)業業
戮(戳)力同心 尚待商榷(確) 一鼓(股)作氣
不脛(徑)而走 優待俘虜(擄) 明知故(固)犯
針灸(炙)療法 高官厚祿(錄) 當仁(人)不讓
灌(貫)輸知識 赳赳(糾)武夫 語無倫(侖)次
任勞任(忍)怨 羽扇綸(倫)巾 前倨(踞)后恭
脈絡(胳)分明 人參鹿茸(葺) 發揚光(廣)大
龍盤虎踞(據) 漫(滿)山遍野 矯(嬌)揉造作
性格粗獷(曠) 規規矩矩(距) 無禮謾(漫)罵
孺(儒)子可教 步入正軌(規) 狙(阻)擊敵人
風靡(糜)一時 耳濡(儒)目染 行蹤詭(鬼)秘
工程竣(峻)工 望風披靡(糜) 含辛茹(如)苦
陰謀詭(鬼)計 甜言蜜(密)語 方枘(柄)圓鑿
短小精悍(捍) 煞(剎)費苦心 貌合(和)神離
顆(棵)粒歸倉 碑帖臨摹(摩) 歃(插)血為盟
隨聲附和(合) 空(恐)前絕后 自尋煩惱(腦)
潸(潛)然淚下 和(合)盤托出 膾(燴)炙人口
禮尚(上)往來 曲高和(合)寡 臘(蠟)梅盛開
強弩(努)之末 喜上眉梢(捎) 萬事亨(享)通
味同嚼蠟(臘) 嘔(謳)心瀝血 稍(少)縱即逝
寬宏(洪)大量 心狠手辣(棘) 打架斗毆(歐)
有恃(持)無恐 聲音洪(宏)亮 陳詞濫(爛)調
金甌(毆)無缺 挑撥是(事)非 哄(轟)堂大笑
無恥讕(濫)言 堅如磬(盤)石 可做藍(籃)本
如法炮(泡)制 首(手)屈一指 精神渙(煥)散
蓬(篷)蓽生輝 授(受)予獎章 慘絕人寰(環)
書聲瑯瑯(朗) 披(批)沙揀金 軍事部署(暑)
病人膏育(盲) 身體羸(贏)弱 嗜酒成癖(僻)
富麗堂皇(黃) 大多雷(類)同 無獨有偶(隅)
辰巳(己)午未 張皇(慌)失措 利(厲)害得失
心杯叵(巨)測 心灰(恢)意冷 變本加厲(利)
名列前茅(矛) 到處傳誦(頌) 言談恢(灰)諧
再接再厲(勵) 艱苦樸(撲)素 毛骨悚(竦)然
風雨如晦(誨) 厲(勵)行節約 前仆(撲)后繼
鬼鬼崇祟(崇) 渾(混)身是膽 風聲鶴唳(淚)
風塵仆什(撲) 列出提(題)綱 迫不及(急)待
星羅棋(旗)布 恬(括)不知恥 義憤填(添)膺
學識修(休)養 綠草如茵(蔭) 鋌(挺)而走險
休(修)養生息 化學反應(映) 通貨膨脹(漲)
如火如荼(茶) 氣喘吁吁(噓) 反映(應)意見
動輒(轍)得咎 癡心妄(忘)想 申酉戊(戍)亥
式樣新穎(潁) 計劃縝(慎)密 枉(妄)費心機
一切就緒(序) 優(憂)柔寡斷 委(痿)靡不振
栩栩(詡)如生 良莠(秀)不齊 仗義執(直)言
互相推諉(委) 寒暄(喧)客套 記億猶(尤)新
甘冒不韙(諱) 喧(渲)賓奪主 怨天尤(憂)人
出奇制(致)勝 徇(殉)私舞弊 手頭寬裕(余)
從中斡(干)旋 循(尋)序漸進 壓榨(詐)平民
濫竽(芋)充數 莫衷(中)一是 運籌幃幄(握)
揠(偃)苗助長 向隅(偶)而泣 接踵(蹤)而來
戊戌(戍)政變 偃(揠)旗息鼓 捉襟見肘(胄)
瑕(暇)瑜互見 此系贗(膺)品 元(原)氣大傷
自顧不暇(遐) 敷衍(演)塞責 世外桃源(園)
土著(著)居民 聲聞遐(暇)邇 杳(沓)無音信
斷壁頹垣(桓) 招搖撞(裝)騙 神情安詳(祥)
專程謁(竭)見 緣(沿)木求魚 梳妝(裝)打扮
向(想)往光明 銷贓(臟)滅跡 綴(掇)句成文
驍(饒)勇善戰 打躬作揖(楫) 口干舌燥(躁)
呱呱墜(墮)地 通宵(霄)不眠 演繹(譯)歸納
心浮氣躁(燥) 直上重霄(宵) 苦心孤詣(旨)
鼓噪(躁)而進 真知灼(卓)見 報銷(消)車費
巍然屹(圪)立 嘖嘖(責)稱贊 擢(捉)發難數
脅(協)從不問 一勞永逸(易) 讀書札(扎)記
恣(姿)意胡為 歪風邪(斜)氣 貽(遺)笑大方
故作姿(恣)態 大學肄(肆)業 敲詐(榨)勒索
惡意詛(咀)咒 睡眼惺(醒)松 綠樹成蔭(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