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三政治一輪復習哲學學案 第六課 求索真理歷程
13.國家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從原來國家經濟“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提法的變化說明
a.世界是物質的,同時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反作用 b.事物都是對立統一的
c.價值觀對人們的實踐活動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d.認識總是要隨著實踐變化而變化發展
14.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代表大會首次把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這是因為
a.正確的認識高于實踐 b.科學發展觀來源于實踐,是正確的認識
c.正確認識、科學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d.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要求
15.19xx年,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否定了前人的大陸均衡說、陸橋說,卻被大多數學者斥為“ 荒誕的怪論”。20世紀50年代,支持大陸漂移說的新證據越來越多,大陸漂移說重新活躍起來。在此基礎上,科學家通過進一步探討,創立了后來成為主流的海底擴張說和板塊構造說。人們對大陸漂移說認識的轉變佐證了
①認識具有反復性,人們追求真理的過程總是曲折的
②認識具有無限性,人們追求真理是永無止境的過程
③認識具有創新性,認識的進步以推翻已有理論為前提
④認識具有相對性,任何真理性認識都包含著謬誤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6.下列與“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b.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c. 與之山中事,需問打樵人 d.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17.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人們對它充滿無限遐想。為了解木星的形成、進化和結構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國預計于XX年8月發射新的木星探測器“朱諾”。對木星的科學探測活動將進一步佐證
①人類的好奇、興趣和遐想是推進有關木星認識的直接動力
②現代科技和探測手段的發展推動有關木星認識的深化發展
③實踐發展提出的客觀需要是推進有關木星認識的根本動力
④嚴密的邏輯和精心的準備能確保木星探測實踐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新時期我國農村改革是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展開、遞次推進的,它經歷了從“大包干”到稅費改革,再到包括鄉鎮機構和管理體制等在內的綜合改革過程,從而大大促進了我國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國農村改革的歷程表明
①實踐是客觀見之于主觀活動 ②人類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
③認識的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④只有參加社會實踐才能獲得正確認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