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三政治一輪復習哲學學案 第六課 求索真理歷程
19. 一個科學研究小組對5000只“冰川豹蛛”進行測量后發現,1996-XX年間,這種蜘蛛的體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當地每年的解凍期提前了20-25 天,這支持了他們的猜想,劇烈的氣候變化對當地蜘蛛的生長產生了影響。該研究小組負責人表示這種影響的后果很復雜,一下子無法估計出來,這一說法體現了
① 事物間的聯系是客觀的,無條件的 ② 事物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
③ 世界總有一些秘密不能為人所理解 ④ 人的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
a.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泰戈爾說:“真理之川從他的錯誤之溝渠中流過。”這說明
a.真理與謬誤相互區別 b.真理與謬誤相比較而存在
c.真理與謬誤相互融合 d.真理以謬誤為基礎而存在
21.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天圓地方”、“圓球體”、“扁球體”和“不規則扁球體”的漫長過程。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體現的哲理是
a.創新是對既有理論的突破和拋棄 b.認識在實踐中多次反復而無限發展
c.意識隨著客觀世界的變化而變化 d.對同一確定對象會有多個真理性認識
22.16世紀末,伽利略通過比薩斜塔所做的自由落體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關于物體的降落速度與物體的重量成正比的說法。這一事例說明
a.認識是實踐發展的動力 b.真理與謬誤是認識過程的兩個階段
c.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d.感性認識只有上升到理性認識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
三.簡析題(24分):
23. 網絡是近年來從廣域網絡計算發展而來的一種技術。針對大多pc計算能力的閑置,通過網絡技術,可以在全球互聯網范圍內,把這些閑散的計算能力整合起來,進行一些超大規模的計算,還可以存儲一些行業的大型數據庫,實現更高意義上的全球資源共享。把網絡“打造”成一臺虛擬的巨大超級計算機,目前仍然是一個理論上的說法,還需進一步加以研究,并逐步擴展技術應用范圍。
試運用哲學有關知識,分析上述材料。
24.材料一 20世紀80年代以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組織數百位科學家經過長期的觀測、調查、實驗和分析探討,先后發布了四個“氣候評估報告”。1990年報告稱“近百年氣候變化可能是自然波動,或人為活動,或二者共同影響的結果”;1995年報告指出,人類活動對地球氣候和氣候系統的影響已經可以“被檢測出來”;XX年報告認為,“新的更強證據表明,過去50年觀測到的大部分氣候變暖可能歸因于人類活動”;XX年報告強調,“人類活動很可能是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并將這種可能性從XX年的約66%提升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