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三政治文化在交流中傳播復習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識記文化傳播的途徑,大眾傳媒的作用;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熟練使用大眾傳媒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增強作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習重、難點】
文化交流、傳播的必要性
【知識鏈接】
通過上一節(ji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應該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特點,互相交流、共同發(fā)展。這一節(jié)我們進一步探究文化是如何交流、傳播的問題。
【自主梳理與課堂探究】(注:d級問題理科學生不作要求)
二、文化在交流中傳播
(一)生活中的文化傳播(文化傳播的涵義和途徑)
1、文化傳播的涵義
人們通過一定方式傳遞知識、信息、觀念、情感和信仰,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社會交往活動
2、文化傳播的方式和途徑
有:(1) 商業(yè)貿易
(2) 人口遷徙
(3) 教育
【特別提醒】不要將文化傳播的途徑誤認為只有商貿活動、人口遷徙和教育三種,這三種是主要途徑,要與一般途徑區(qū)別開來。
[實例探究]1、兩宋時期,中國與阿拉伯地區(qū)保持者頻繁的貿易交往,兩地區(qū)的文化也隨之交流傳播。這說明:( c ) (a級)
a、商貿活動就是文化活動 b、文化傳播具有多種方式和途徑
c、商貿活動有文化傳播功能 d、文化傳播具有多種媒介和手段
2、下列文化傳播方式中對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的是:( d ) (a級)
a、商業(yè)貿易活動 b、漢代“絲綢之路”
c、人口遷徙 d、教育,特別是各國之間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
(二)大眾傳媒:現(xiàn)代文化傳播的手段(文化傳播手段的時代特點)
1、傳媒及其發(fā)展階段
(1)含義: 文化傳播媒介
(2)發(fā)展階段: 大體經(jīng)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wǎng)絡等發(fā)展階段
2、何為大眾傳媒?其以什么為標志?有什么特點和功能?
(1)含義: 面向大眾的文化傳播媒介,包括報刊、廣播、電視、網(wǎng)絡等
(2)標志: 印刷媒體的推廣
(3)特點和功能: 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
【特別提醒】傳媒的發(fā)展并不是依次取代的關系,即新的傳媒的出現(xiàn),并不意味著舊傳媒的消失。不同傳媒共同存在,在文化傳播中各自發(fā)揮著自己的作用,現(xiàn)代文化傳播手段被稱為大眾傳媒,是多種傳媒的總稱。
[實例探究]1、如今,依托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光纖通信技術、網(wǎng)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這表明:( d ) (a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