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交流中傳播
【教學目標】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和文化傳播的方式和特點,了解文化的傳播與借鑒對文化發展的重要性。在實際生活中傳播中國文化,自覺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教學重難點】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
【教學方法】情景討論法、小組探究法、分析講授法、活動啟發法。
【新課教學】:
(一)、生活中的文化傳播
探究活動1:
XX年8月29日夜,在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由中國著名電影導演張藝謀和著名大型廣場演出導演陳維亞聯合執導的東方文化的精品,集納中國文化精萃的《從奧林匹亞到萬里長城》演出,將東方文明在雅典這西方文化的源頭完美展現。
在短暫的8分鐘里,14名秀麗的中國女孩穿著民族服裝,拿著琵琶、二胡等中國民族樂器率先出場,全場歡聲雷動。28個武術學校的高手,踩著高蹺舉著約4米高的大紅燈籠,張燈結彩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在中國民樂的伴奏下,舞蹈演員李倩身穿白色服裝,手持紅綢,表演了充滿活力的紅綢舞,將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寓含的熱情和歡樂展示得淋漓盡致。享譽天下的“中國功夫”通過舞蹈形式加以演繹,別有韻味。一群少兒京劇演員,將中國文化標志之一的京劇,通過色彩斑斕的服裝和精彩生動的表演展現出來,贏得滿場喝彩。一位5歲的北京小女孩站在大紅燈籠上,輕唱著廣為流傳的中國民歌“茉莉花”,并以“welcome to beijing”向世界發出邀請……
8分鐘的演出,震撼了雅典。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億觀眾,也通過電視直播感受到了中國的邀請,中國的激情。
(1) 在《從奧林匹亞到萬里長城》的表演中,選擇琵琶、二胡及武術、民歌等藝術形式,旨在向世界人民傳遞一種什么樣的信息?
(2)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屬于文化傳播?
(3)你能歸納出文化傳播主要有哪幾種方式嗎?
◇ 探究提示:
(1)傳遞了中國文化,中國的邀請,中國的激情。
(2)生活中朋友聚會、參加娛樂活動、在家上網看電視等,都屬于文化傳播。
(2)文化傳播主要方式有:商業活動、人口遷徙、教育、文化娛樂活動等。
1.文化傳播的含義
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那么何為文化傳播?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
遞知識、信息、觀念、情感和信仰,以及與此相關的所有社會交往活動,都可視為文化傳播。
2.文化傳播的途徑
(1)商業活動
(2)人口遷徙
◇課堂探究:我同歷史上出現過幾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清你根據學過的歷史知識,指出它們對文化變遷產生的影響。
◇探究提示:中國古代,由于天災人禍不斷,人口的流動始終沒有停止過。兩晉之際,由于漢族統治階級內亂和少數民族內遷,山東、山西淪為主戰場。永嘉之亂后的人口流動,是中國歷史上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一次高潮。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二高潮發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亂以后,大批北方人涌入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兩宋之際,靖康之亂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遷高潮。隨著大批北人南遷,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經濟重心的南移也帶來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以風俗習慣為例,南遷的北人給南方帶去了很多新的風俗習慣,促進了南北風俗的融合,如南宋都城•臨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開的酒館也往往仿效汴京舊俗,在門前張掛爐子燈;茶館則學北方張掛名人畫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吃蒸餅的時候習慣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為北方風塵較大,但南方人也跟著學,去了皮才吃,總之,人口的遷徙,對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變遷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