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三政治一輪復習:經濟生活綜合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經濟問題?
(2)聯系材料,分析說明把“蛋糕”分好的經濟意義。
4.伴隨a市城市改造建設的不斷推進,走上了快速“翻新”的發展道路。該市某校高一(1)班開展了以“拆遷、城建與科學發展觀”為主題的綜合探究活動,讓我們一起參與其中。同學們通過走訪、閱讀文獻資料、訪問政府網站等形式,了解到以下信息:
材料一: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和國家擴大內需的工作方針,政府提出了努力謀求搶抓機遇,加快發展,通過做大城市規模,做美城市環境,做強城市基礎,做好新農村建設,致富一方百姓來實現化危為機,轉危為安的工作要求。
(1)、請運用科學發展觀的有關道理解讀a市政府的工作要求。
①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2分)該市提出要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是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有效舉措。 ②科學發展觀的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該市在推進城市建設中把致富一方百姓作為主要的工作要求,就是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③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該市在城市建設中做美環境,做好新農村建設,就是統籌城鄉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④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該市做強城市基礎是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重要措施,體現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基本要求。
材料二:城市“翻新”的過程中,政府努力做好拆遷戶的安置工作,通過實施國有土地房屋拆遷貨幣化安置,努力保證群眾利益的最大化。在拆遷騰出的土地上,政府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城鄉布局優化,創建“企業集聚、產業集群、資源集約”的新格局。
(2)、結合材料二,從《經濟生活》角度說明政府財政在城市“翻新”中有哪些作用?
①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政府在城市“翻新”過程中,通過財政支出進行國民收入的再分配,惠及困難群眾、低收入群體,推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②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政府通過財政支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城鄉布局優化,創建經濟新格局,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
③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政府通過財政支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城鄉布局優化,創建經濟新格局,有利于當地國民經濟的平穩運行。
材料三:在城市“翻新”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如部分開發商在進行拆遷時,對部分不肯搬遷的拆遷戶采用暴力手段強制拆遷,激化了社會矛盾,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3)結合材料三,分析政府可以采用哪些宏觀調控的手段避免再次出現開發商的這一違法行為? 政府可以采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避免再次出現這一違法行為。
5.材料一:我國經濟總量及主要資源消耗占全球的比重
gdp占全球的比重
原油
原煤
鐵礦石
鋼材
氧化鋁
水泥
4.1%
7.4%
31%
30%
27%
25%
40%
注:現階段,我國每創造1美元的gdp,消耗掉的能源約為美國的3倍,日本的6.6倍,而我國目前50%以上的鐵礦石、60%以上的氧化鋁和40%的原油要依靠進口。
材料二:我國企業的科技研究、開發和投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