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講 多變的價格
【重要提示】可以借助糧食、食鹽與轎車、等離子電視等具體例子來理解生產必需品需求量與高檔耐用品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差異。(3)相關商品價格的變動會影響消費者對既定商品的需求(1)替代商品價格的變動會影響消費者對該商品的需求量呈反方向變化。①互為替代品的含義:如果兩種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同一需要,這兩種商品就互為替代品。②在互為替代的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消費者將減少對該商品的需求,導致對另一種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種商品價格下降,消費者將增加對該商品的需求,導致對另一種商品需求量減少。(2)互補商品價格的變動會影響消費者對該商品的需求量呈正方向變化。①互補商品的含義:如果兩種商品必須組合在一起才能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這兩種商品就是互補商品。②在有互補關系的商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不僅使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同時也使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反之,一種商品價格下降、需求量增加,會引起另一種商品需求量隨之增加。(二)對生產經營的影響1.調節生產規模。這實際上是價格變動對供給量的影響:當某種商品供過于求時,價格下降,生產者獲利減少因而壓縮生產規模,減少該產品的供給量;當供不應求時,價格上漲,獲利增加因而擴大生產規模,增加該產品的供給量。2.提高勞動生產率。對企業來講,只有通過自主創新、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等手段來提高自身的勞動生產率,才能縮短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給自己的產品提供降價空間,在價格競爭乃至生存競爭中更具優勢。3.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消費者購買商品是為了獲得使用價值。在市場經濟中,生產者要想方設法提供優質的或多元化的產品,從而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從中獲得更多的利潤。重難點突破重難點1 商品的價值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知識歸納】1.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的意義(1)商品的價值,只能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同一商品的生產者,如果率先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其個別勞動生產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則意味著在競爭中就處于有利地位;反之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2)如果生產某種商品的個別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則意味著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則該商品的價值量降低,商品的價格降低。這就是為什么商品上市初期價格很高而經過一段時間價格回落的道理。2.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意義: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意味著社會財富(產品數量)的增加,同時意味著單位商品價值量降低,商品價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商品的價值與勞動生產率的匯總比較條件單位商品價值量同一勞動同一時間創造的使用價值總量(即產品數量)同一勞動同一時間創造的商品價值總量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1倍↓1倍
↑1倍
不變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1倍
不變
↑1倍
↑1倍通過圖表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社會勞動生產率和單位商品價值量成反比,和商品價值總量無關。(2)個別勞動生產率和單位商品價值量無關,和商品價值總量成正比。
【例1】(XX年全國高考單項選擇)海信集團十多年來投入技術研發資金15億元,注重提高勞動生產率,自主研發出我國第一款高清晰、高畫質數字視頻媒體芯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率先打破國外壟斷。這表明,商品生產者如果率先改進技術設備,提高勞動生產率,在同一時間內生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