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變的價格
課題(影響價格的因素)課時安排:1課時課型授新課備注:教 學 目 標知識目標:識記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的含義、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的含義、價值規律的基本含義;理解供給變動及需求變動對價格變動和差異的影響、商品價格與價值的關系、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能力目標:要懂得價格隨各種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是一種正常的經濟現象,是市場發揮資源配置作用的表現;要懂得價格變動和差異不是隨意的,而是價值規律起作用的體現;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強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提高解釋和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勞動價值論,養成尊重他人勞動、平等待人的精神;通過影響價格變動和差異因素的學習,養成自主性和獨立精神。 教學重難點重點: 供求影響價格、價值決定價格、價值規律及其表現形式 難點:勞動生產率與價值量的關系教學方法講授法 合作探究法教具多媒體教 學 過 程一、影響價格的因素讓大家課前分頭到市場、商店、網絡等地了解某類商品的價格變化情況,預習教材并聯系教材分析引起價格變動和差異的因素。在上課前8分鐘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調研的情況。 第一小組:在上星期的幾場秋風秋雨中,氣溫急劇下降,但卻刮“熱”了秋裝的銷售,價格都有不同幅度的漲幅。說明氣候會影響價格。 第二小組:中秋節臨近,各家超市月餅品種齊全,價格也較高。每到中秋節一過,各家商家總是紛紛大幅降價銷售。說明時間、民族的習俗會影響價格。 第三小組:羽絨服在東北賣得火爆,在海南降價也少有人買。說明地域會影響價格。 第四小組:石油輸出國組織宣布減產原油,導致世界性的油價上漲,從XX年的平均29美元/桶上漲到目前約70美元/桶。說明生產會影響價格。 第五小組:為了遏制藥價虛高現象,9年多來,我國連續19次降低藥品價格,共涉及1000多種化學藥品和300多種中成藥。說明國家政策也會影響價格。 教師評價學生的匯報,并歸納:氣候、習俗、地域、生產、時間、國家政策等因素都會引起價格的波動和差異。那么,上述諸多因素在影響價格時是通過何種途徑來實現的呢?有何共同點呢? 學生討論并回答。 教師評價學生的回答并歸納:上述因素實際上都是通過改變商品的供給與需求來影響價格的,導致不同時候的價格變動和不同地區的價格差異。那么,供求又是如何影響價格的呢?1、供求影響價格播放供不應求和供過于求的兩組畫面,合作探究:供求是如何影響價格的?⑴供不應求時,價格上漲,容易形成賣方市場(賣者處于主導地位)。⑵供過于求時,價格大跌,容易形成買方市場(買者處于主導地位)。 教學過渡:供求變化會引起價格的變動和差異,但是,價格的漲落并不是無限的,比如自行車的價格再漲也不會比一輛汽車的價錢高。為什么會出現這一結論?學生探究、回答。教師歸納:原因在于商品的價值。2、價值決定價格教師復習提問:什么是商品的價值?什么是商品的價格?如何去衡量商品價值的大小?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第一課講到,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價格是用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的價值。在貨幣產生之前,商品價值通過另一種商品來表現;在貨幣產生之后,商品的價值通過貨幣來表現,這也就是價格。既然價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它的多少就應該取決于商品的價值大小。所以說價格高低從根本上說是由價值決定的,價值大則價格高,反之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