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多變的價格
基礎知識結構
一 影響價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響價格
1、間接影響因素:氣候、時間、地域、生產、文化等許多因素會影響價格。
2、直接影響因素——供求。間接因素對價格變動的影響實際上通過改變商品的供給或者需求來實現。
3、供求影響價格:價值決定價格,供求影響價格,通過市場競爭形成價格。供過于求時,價格下降;供不應求時,價格上升。
(1)買方市場:
(2)賣方市場:
(二)價值決定價格
1、價值決定價格:
價值決定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商品的價值量越小,價格越低。可見,在一般情況下二者成正比。
2、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該商品的價值量:
(1)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含義、內容:
(2)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對每個商品生產者的意義:
用高于或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生產的商品,都只能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出售。因此,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處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則處于不利地位。這就促使商品生產者努力縮短生產商品所用的個別勞動時間,提高勞動生產率。
3、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1)勞動生產率含義:
(2)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商品價值量既可以指價值總量,也可以指單位商品價值量;勞動生產率既可以指社會勞動生產率,也可以指個別勞動生產率。要進一步理解,讀下表:
鋼筆制造業 該部門一個工人原來 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 個別勞動生產率再提高一倍
一定時間內 8小時 8小時 8小時
使用價值量 8支 16支 32支
勞動生產率 每小時1支 每小時2支 每小時4支
單位商品價值量 1元(價格) 0.5元 0.5元
商品價值總量 8元 8元 16元
根據表格,總結出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如下:
①不管社會勞動生產率怎樣變化,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價值總量不變;
②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單位時間內生產出來的產品數量即使用價值量越多。因此,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商品的使用價值量成正比關系;
③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意味著同一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增加,在價值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就會減少。所以,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成反比關系;
④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變,意味著這個商品生產者在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商品價值總量增加。所以,一個商品生產者創造的價值總量與他的個別勞動生產率成正比關系;
4、個別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個別勞動生產率、社會勞動生產率、單位商品價值量、商品價值總量之間的關系: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個別勞動時間 單位商品價值量 商品價值總量 單位時間內生產的使用價值量
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 減少(反比) 不變(無關) 減少(反比) 不變(無關) 增加(正比)
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 不變(無關) 減少(反比) 不變(無關) 增加(正比) 增加(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