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
教學目標:一、理清故事線索,把握人物性格特點。
二、加深理解賦、比、興和浪漫主義手法在抒情上的藝術效果。
三、落實實詞,側重于一詞多義、偏義復詞、古今異義。
教學重點:
學會通過賞析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去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語一: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先秦的《詩經》起源,就拉開了中華詩歌的悠久歷史和傳統;中國是一個浪漫的民族,她有很多流傳久遠、深入人心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而且大多以愛情為主題,表現的是“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這種最樸素的愿望,如果生不能結為夫婦,死后也要同墳臺。這樣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如“白蛇傳”、“梁祝化蝶”、“牛郎與織女”、“董永與七仙女”、“田螺姑娘”等。
導語二:在標題下面寫下兩行字:一個斷人心腸的故事,一曲唱絕千古的悲歌。其實文章就是一曲悲歌,一段悲劇“悲劇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僅僅是悲劇,而是永遠的生活”,大家熟悉的感天動地的梁祝化蝶就是這種悲劇的延續,而千年過去了,這樣的悲劇并沒有隨著古人沉痛的悲告而終結,勞燕分飛的《釵頭鳳》仍在上演著……
投影:陸游《釵頭鳳》,師生齊讀,教師簡介陸游與唐婉的愛情悲劇。
“一個叫沈園的地方,一個叫陸游的詩人,娶了一個叫唐婉的女子,伉儷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對神仙眷屬。然而,這一切,并不隨陸母之意,逼迫夫妻離異。幾年后的一個春日,陸游滿懷郁悶踽踽獨游,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陸游滿懷傷感,詞成《釵頭鳳》一首,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郁而亡。”(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有著不同的不幸,我們的文章演繹的是怎樣的一段愛情呢?讓我們隨著錄音走進課文——
(悲劇的魅力,在于它毀滅的美。)
二、釋題
1、最早的長篇敘事詩,與北朝的《木蘭詩》并稱“樂府雙璧”。
2、漢樂府
原指漢武帝劉徹設立的“樂府”,就是掌管音樂的官府。它的任務是制定樂譜,采集歌詞和訓練樂工。后來,把樂府官署所采集、創作的歌詞也稱“樂府”或“樂府詩”,就成了一種音樂性的詩體名稱了,其中屬于漢代的叫“漢樂府”。
漢樂府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極高,與《詩經》、《楚辭》可鼎足而三。另一方面,在中國詩歌史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繼承、發展了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傳統、精神,哺育了后代詩壇。
3、詩歌發展脈絡
《詩經》→楚辭→樂府民歌
三、自讀全詩,感知把握
要求:
1、落實字音、詞義,特別是一詞多義(“相”、“謝”、“適”)及古今異義、偏義復詞、通假字。
2、理清情節線索,根據故事發展階段,擬定四字小標題。
3、鑒賞人物語言,體會人物性格特征。
四、學習、探究
(一)字、詞落實
1、一詞多義
謝家來貴門:辭別 始適還家門:出嫁
謝 阿母謝媒人:謝絕 適 處分適兄意:依照
多謝后世人:告訴 適得府君書:剛才
相見常日稀:互相 何乃太區區:愚拙
及時相遣歸: 我 區區
兒已薄祿相:命相、相貌 感君區區懷:真情摯意
相 會不相從許:你 君既若見錄:我
好自相扶將:她 見 (例:見笑、見諒)
登即相許和:他 漸見愁煎迫:被
2、古今異義
汝豈得自由:自作主張 可憐體無比:可愛 不久當歸還: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