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侯列傳》教案
6.b a項“兵事”的意思是“有關軍事方面的事”;c項“暴露”的意思是“在露天之下,觸冒風雨寒暑”;d項“歸寢”的意思是“返回寢宮”。
7.a a項第一句中的“而”表并列關系,不譯;第二句中的“而”表遞進關系,意思是“而且,并且”。b項中兩個“以為”都是動詞,意思是“認為”。c項中兩個“既”都是副詞,意思是“已經”。d項中兩個“為”都是表反詰語氣的助詞,相當于“呢”。
8.b b項中的“之”稱代的是司馬穰苴自己,可譯為“我”。
9.d ①句說的是景公任命司馬穰苴為將軍 讓他率領軍隊去抵抗燕、晉兩國的軍隊,還沒有表現出有什么才干來;⑥句說的是景公和大夫們的事,無從表現司馬穰苴的才干。其他幾句都符合題干的要求。
10.a a句所說司馬穰苴提出讓德高望重的莊賈做監軍與原文有出入。
11.(1) 穰苴就放倒了計時的木表和漏壺中的水,進入軍營,巡視軍隊,整頓士兵,宣布紀律。
(2 )依照軍隊的法令,約定時間卻遲到了人該怎么處置 仆,是使動用法,可譯為“放倒”;表,木表,是古代立木桿看日影的計時工具。漏,銅壺滴漏,也是古代的計時工具;決漏,是把銅壺中的水放出去。行軍,是巡視軍隊的意思。勒,是整頓的意思。申明,是宣布的意思。約束,指約束士兵的軍規。
12.古代所謂的豪杰之士,必定有超過常人的節操,以及常人在情感上不能忍耐的氣度。普通人一旦受到侮辱,就拔出寶劍跳起來,挺身去決斗,這可談不上勇敢。世界上有堪稱“大勇”的人,當突然面臨意外時不驚慌失措,當無故受到侮辱時,也不憤怒,這是因為他們的抱負很大,而他們的志向又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