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女》教案
俟:(sì )等待。 孌(luán ):美好。 懌(yì):喜愛。 荑(tí ):茅草芽。 洵(xún ):誠然,實在。其:形容詞詞頭,無實義。 有:形容詞詞頭,無實義。 “說”通“悅”。 “歸”通“饋”,贈送。 (三)文本解析1、文意疏通:(1)通過對重點字詞的提問完成對文意的疏通。邶風·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其:形容詞詞頭。姝:美麗。俟:等候。城隅:城上的角樓。愛:隱藏,遮掩。見:出現。踟躕:心里遲疑,要走不走的樣子。孌:美好。彤管:紅色的管簫。管,也有人說是茅草。有:形容詞詞頭。煒:鮮明有光的樣子。說懌:喜愛。歸荑:贈送荑草。洵:的確,確實。匪:通“非”。貽:贈送。(2)按照“信、達、雅”的要求對全詩進行翻譯。靜女多么美麗啊,在城角等我。但你卻藏起來不見我,急得我抓耳撓腮。靜女多么美好啊,贈給我彤管。彤管顏色鮮亮,喜歡你的美麗。你從野外采來荑草送給我,這荑草真是美麗而且與眾不同。并不是荑草本身美麗,而是因為是美人贈送的。2、對全詩的整體把握,通過對學生的提問實現。以誰的角度寫? 青年男子在什么環境下所寫? 苦苦等待的時刻寫出什么情感? 互相傾心采用什么手法? “賦”3、分節對文本解析:(1)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請同學為這一小節加小標題:男子贈物思考:在等不到情人的時候, 《氓》 和《靜女》中主人公的反應有沒有相似的地方?從中可見他們對愛情的態度怎樣?由同學討論得出結論。同是盼望著約會中遲到的戀人,《靜女》中的男子是“搔首踟躕”,焦急和煩躁全然沒有掩飾,而《氓》中的姑娘卻“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抑制不住的眼淚泄露了深埋心底的愛情。 關于細節描寫:(女子)愛而不見,(男子)搔首踟躕。細節描寫的表達效果:刻畫人物形象:女子,調皮;男子,急躁。表達思想感情:熱戀中男女真切、自然的感情(2)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關于贈物的例子之一: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思考:靜女兩次贈物,男子更喜歡哪一個?為什么?第一次:彤管 說懌女美 外在美 第二次:荑草 洵美且異 內涵美荑草是靜女跋涉遠處郊野親手采來的,物賤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陸凱《贈范曄》詩之“折梅逢驛使,贈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達。并且這初生的潔白荑草恰似他們的愛情,純潔、高尚。(3)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