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羅庚》教案
小結:通過剛才的歸納我們不僅可以看出華羅庚看出他對數學研究的突出貢獻,而且
可以看出他精益求精、開拓創新的精神。
8. 重點分析課文p33頁華羅庚在西南聯大的艱辛生活,引導學生學習其愛國精神:
(1) 引導學生思考:造成其生活艱辛的原因[日本列強侵華]
(2) 簡介當時的時代背景[日本列強侵華,殺燒搶奪,無惡不作,給我國人民帶來了空前的劫難]
(3) 分析華羅庚的詩句“寄旅昆明日……”:該詩使用暗喻的修辭手法:“金甌”喻當時國破家亡的現狀,“狐虎”、“鷹zhan ”喻日本侵略者,這里把人喻成物,表達的是一種鄙視和不滿之情,還流露出對時局的憂慮,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憂國憂民之情。
那么這位愛國人士為祖國做了哪些貢獻呢?(讓生回答)[數學研究和教育事業]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三個小標題的內容,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容概刮出他在這兩方面的貢獻:
數學研究:典型域、《堆壘素數論》、《數論導引》
運籌學、優選法
教育事業:關心中學教育事業 [積極提倡在中學生中開展數學競賽]
培養人才 [陳景潤、萬哲先、王元等出類拔萃]
9. 為了數學事業的后繼有人,華羅庚除了專心研究,還致力于人才的培養,下面我們重點分析他對陳景潤的培養:
(1).“華羅庚看了……沒有暴跳如雷,也沒有置若罔聞,而是如獲至寶。”[可見華羅庚的虛懷若谷]
(2).“推薦”、“親自指導”等詞語可見他對人才的愛惜。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正因為有了華羅庚,現當代的中國數學研究才能譽滿全球。
10.總結: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不管是青年、中年,還是老年,從默默無聞到名譽天下,華羅庚都一如既往地摯愛著數學。對數學的摯愛就如一條線軸貫串著他的一生。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點
1.理解本文所引用到的華羅庚話語
2.分析本文在組織材料和語言上的特點
(二)教學過程
1.導入語: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華羅庚》一文,文章中第一個小標題的內容講的是華羅庚的自學,其實自學也是為了后來的研究事業打下基礎,第二和第三個小標題的內容概刮起來可以說是他在事業上的成就;所以本文主要介紹的是華羅庚的事業史。全文通過其事業史這一個側面,為我們展現了華羅庚的人生歷程,讓我們從中了解到華羅庚的精神面貌與高尚品格,以至于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著。可以說,華羅庚不愧為一位偉人。
2.教學過程:
(1)如果在我們教室里掛一句華羅庚的名言,同學們會從文章中所引用到的華羅庚話語中推薦出哪一句呢?(以此培養學生分析句子的能力)
1) 引導學生觀察教室所掛的名言,歸納出名言的特點
2) 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名言的定義:
名言:顧名思義,即為著名的話。一般都是論述精辟、哲理性強,能給人以某種啟發或鼓勵的話。
3) 讓學生自由發揮,推薦自己所喜歡的句子,并說出自己的見解
1) p31“神奇妙算古名詞……”強調勤奮
2) p33“寄旅昆明日……”知識分子的憂國憂民情懷
3) p34“我們決不能等待著真正需要科學的時候,在開始研究科學。”重視科學,有高瞻遠矚的精神。此句與p36“向在城市里,今來大地邊……”充分體現了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
4) p34“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歸去來兮!”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