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三復習資料匯總1
則思三驅(qū)以為度(介詞,把)
雖董之以嚴刑(介詞,用)
具告以事(介詞,把)
請以劍舞(介詞,用)
不然,籍何以至此(介詞,憑)
項王未有以應(連詞,來)
貴以近知遠(介詞,根據(jù),按照)
以益所見(連詞,來)
而:
去今之墓而葬焉(連詞,表承接)
其疾病而死(連詞,表修飾)
死而湮沒不足道者(連詞,表承接)
則噪而相逐(連詞,表修飾)
而仆之(連詞,表承接)
買五人之頭而函之(連詞,表承接)
今急而求子(連詞,表承接)
夜縋而出(連詞,表修飾)
朝濟而夕設版焉(連詞,表轉(zhuǎn)折)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連詞,表轉(zhuǎn)折)
功成而德衰(連詞,表因果)
擇善而從之(連詞,表承接)
則思謙沖而自牧(連詞,表目的)
勞苦而功高如此(連詞,表并列)
項王按劍而跽(連詞,表修飾)
拔劍切而啗之(連詞,表承接)
焉:
激于義而死焉(兼詞,于之,在這件事上)
去今之墓而葬焉(代詞,代五義士)
吳之民方痛心焉(語氣詞,無實義)
子亦有不利焉(語氣助詞,表陳述)
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代詞,為什么)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代詞,哪里)
朝濟而夕設版焉(兼詞,于之,在那里)
之:
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shù)溃ㄖ~,的)
五人之當刑也,意氣揚揚(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鉤黨之捕遍于天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卒以吾郡之發(fā)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佯狂不知所之者(動詞,去,往)
人皆得以隸使之(代詞,代他們)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前為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后一個代詞,指代石碑)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是寡人之過也(的)
何厭之有(賓語前置的標志)
因人之力而敝之(前一個助詞,的;后一個代詞,指代秦君)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代詞,代這件事)
將焉取之(代詞,代土地)
豈取之易(天下)
擇善而從之(它)
代百司之職(的)
思國之安(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董之以嚴刑(人民)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到)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野語有之曰(代詞,代后面所說的俗語)
我之謂也(賓語提前的標志)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的)
其:
以旌其所為(代詞,指代五義士,作定語成分)
斂貲財以送其行(代詞,代周順昌)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詞,代自己)
發(fā)其志士之悲哉(代詞,代他們)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指示代詞,那)
以其無禮于晉(代詞,指代鄭文公)
君知其難也(代詞,這)
又欲肆其西封(代詞,指代晉國)
失其所與(代詞,指代自己)
吾其還也(表商量語氣,相當于“還是”)
且: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連詞,表并列,又)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連詞,表遞進,況且)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將)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尚且)
于:
激于義而死焉(介詞,表被動)
至于今,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shù)溃ń樵~,向)
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介詞,在)
不能容于遠近(介詞,表被動)
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介詞,在)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對)
貪于財貨(對于)
長于臣(比)
得復見將軍于此(在)
為:
以旌其所為(做)
吾社之行為士先者(作為)
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是)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