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說課稿范文
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高中語文《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說課稿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第一冊第一單元第三課《中國當代詩三首》中的第三首詩歌,第三課是一篇自讀課文。
第一單元的學習內容是中國當代詩歌和外國詩歌。詩歌是一種高度概括、反映社會生活,飽含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語言精練而形象性強,并具有一定的節奏韻律的文學樣式。因此,詩歌教學應該重視從詩歌語言文字所描繪的形象出發,結合作者生平,作品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聯系生活經驗,通過想像和聯想,體會詩中的詩情和意趣。
2、教材內容和特點: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海子的抒情詩。它寫于1989年3月14日,也就是詩人自殺前的兩個月。海子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的詩歌創作追求“詩和真理合一的大詩”;他難于融合到世俗生活,所以他用詩歌歌唱著他的靈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正是詩人理想追求的體現。從思想上來看,海子向往世俗平淡的幸福,但是他又不愿墜入世俗,他固守著自己的精神家園。這種矛盾的思想增加了這首詩的思想厚度,也增加了學生理解的難度;從詩歌藝術上來說,這首詩的語言質樸、純真,意象單純,明凈,這也是海子詩歌中最溫暖的詩作。不過,在純樸、歡快的背后,卻又有揮之不去悲涼感。塵世的幸福與海子無關,詩人最后還是擺脫不了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兩個月后,他選擇在臥軌自殺。
教學《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時,要讓學生了解詩人思想的復雜性,體會詩人的精神追求。
二.說目標和重難點
新課標要求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同時,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重視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要關注學生的思想情感以及價值觀,進而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結合本單元的單元教學目標,本節課教學所要達到的總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分析詩歌,把握詩歌語言美和意境美;還要教會學生學會分析詩歌的情感,從而更好的把握詩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在次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詩人的生命選擇,從而引發學生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具體說來,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和技能:(1)、了解海子以及它的創作風格(2)、熟讀、最好能夠背誦本首詩歌
2、過程和方法:(1)、掌握詩歌分析的基本方法學習詩人如何有層次地表達情感(2)、學會結合詩人的生平和創作風格理解詩中揮之不去的悲涼感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結合詩人的生平經歷,感受詩人的詩歌追求,思考詩人的精神追求。正確看待詩人的生命選擇。
根據新課標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要求,結合本首詩歌的特點,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
1、教學重點:讓學生掌握分析詩歌的方法,了解詩人如何有層次地表達情感
2、教學難點:把握詩中詩人的復雜情感和思想,思考詩人的生命選擇
三.說學情
高一學生有一定的文學修養,本詩語言質樸、純真,學生可以比較輕松地理解詩歌的內容。但是本詩所蘊含的思想又是十分復雜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適當補充關于海子的生平和創作的資料,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金山中學的學生基礎扎實,而且思辨能力較強,對詩人的生命選擇的探討容易激發學生思考的欲望。不過,在授課時,要尊重學生不同的意見,同時要做好引導工作,因此,在授課前,教師在課前要做充足的準備。
四.說學法和教法
1、說學法
新課標要求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本課是自讀課文,所以更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學習方法上,本節課主要采用朗讀品析法,自主評價法,問題探究法相結合的學習策略。朗讀分析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詩歌的內涵,自主評價法和問題探究法是探討詩歌復雜思想情感內涵的有效方法。
2、說教法
本課是自讀課文,所以本次教學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借助多媒體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
a、播放胡畔演唱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說明:詩歌具有音樂美。這首歌曲是由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首詩配樂而成的,把詩中揮之不去的悲傷感表現得更淋漓盡致。
b、使用ppt為學生提供關于海子的生平和創作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