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說課稿 > 高中說課稿 > 高中說課稿范文 > 高中語文《哀江南》說課稿(通用3篇)

高中語文《哀江南》說課稿

發布時間:2023-07-31

高中語文《哀江南》說課稿(通用3篇)

高中語文《哀江南》說課稿 篇1

  一、教學理念

  首先是教學重心要轉移。教學重心要從以教師為主轉變為以學生為主,使學生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現在我們的教育中將引起的轉變是重心的轉移,這是一種變革、一種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學中從地球中心轉移到太陽中心一類的革命。在這里,兒童變成了太陽,教育的措施要圍繞他們組織起來”。

  實現教學重心的轉移,就要如《語文課程標準》所言“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主體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具體的人,是一個個有豐富的精神生活、蘊涵著生命潛能的人。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盡可能把學生和自己的距離拉近,使之感到親近;和教材拉近距離,使之感到親和;跟教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拉近距離,使之共振共鳴。

  語文教學要淡化教師的講,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教師的講,主要是引導,引導的方法主要是點撥。在課文的關鍵之處、聯結之處、過渡銜接之處,以及表達的精彩之處,教師要善于“畫龍點睛”“指點迷津”,使學生舉一反三。學生的自主學習,主要指變過去掌握結論式的學習為探究性學習、反思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就是個性化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個性化行為”,揭示了閱讀活動的本質。個性化閱讀又是一種體驗性閱讀。

  總之,所有的課都應強調適合學生實際水平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整體把握的能力。讓學生在通讀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點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特定的意義。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

  二、教材

  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教材中閱讀部分的能力要求是呈階梯狀逐次遞增的:第一階段(高一)重在理解;第二階段(高二)重在鑒賞;第三階段(高三)重在研討和評價。這一篇《哀江南》處于第二階段的末尾和第三階段的開始,是由鑒賞到評價,由課內到課外的遷移的橋梁。

  《桃花扇》是清代戲曲家孔尚任用他的血淚作目,經歷了十余年,增改了三次寫下的歷史名篇,是清代戲曲的壓卷之作。它借李香君和侯方域的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來抒發興亡之感。本文出自《桃花扇》的最后一出,由戲曲中的人物——蘇昆生所唱的七首曲詞組成,旨在描寫南明滅亡后南京各處的凄涼景象,展現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蘇昆生,面對物是人非的現實場景,產生了巨大的情感落差,發而為黍離悲聲。這種感觸,不是蘇昆生獨有的,而是那個變幻的時代產生的民族悲聲。《哀江南》之所以引起強烈的共鳴,那是因為這種民族悲聲里,包含著千百年來志士仁人的對歷史的興衰的探索。也正是這個原因,《桃花扇》超越了同時代的其他寫男女愛情故事的戲曲。

  七首曲詞,六首側重寫景,最后一首直抒胸臆。詩詞鑒賞的重點,往往落在表達技巧和精煉的語言上。本篇《哀江南》是安排在高中語文的第四冊,而第三冊里剛學過古典詩詞,高二學生完全有能力用詩詞鑒賞的方法鑒賞、品評文中的曲詞。

  ②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2、鑒賞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

  3、鑒賞課文借景抒情的藝術手法,了解課文先鋪寫景物后直抒胸臆的寫法及其表達效果。

  ③重難點:本文的重點就是揣摩、體會蘊藏在曲詞中的思想感情,品味優美感人的詞語的表達作用。教學難點是運用借景抒情等藝術手法表現優美意境的作用。

  三、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新課標強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動性、實踐性,弱化對學生帶有強制性的訓練。強調學生在主動實踐過程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在教授這篇自讀課文時,要從實際出發,確定教法:

  1、指導誦讀。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不僅能讀準字音,明確節奏;更要能體會準確的用詞,感受優美的意境,品味深沉的情感。

  2、示范鑒賞。共同鑒賞第一首曲詞《北新水令》,并以此作為示范,引導學生自行完成其他曲子的欣賞。

  3、總結方法。學生馬上又從高二進入高三,這樣的學情也要求教師在日常課堂的教學中,幫助學生總結方法,自覺鍛煉和提高知識的遷移能力。

  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教師要少講,但必要的點撥還是應該有的;學生要多思、多說、多體悟。

  四、學法

  這是一篇帶血的吟唱,學生一定要通過讀、誦讀、吟讀真正走入曲詞的氛圍,切己的去感受,與作者形成共鳴。在此基礎上,再運用學過的知識積極的打開思路去鑒賞。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要多思、多說、多體悟。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桃花扇》是清代戲曲家孔尚任用他的血淚作目,經歷了十余年,增改了三次寫下的歷史名篇,是清代戲曲的壓卷之作。這個愛情故事,突破了中國古代才子佳人有情人皆成眷屬的皆大歡喜的結局,而是讓男女主人公在高人國仇家恨的指點下雙雙入道。顯然,“愛情”在這里,僅僅是個載體,它承載著作者更為深沉的思索,正如評論者所評“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

  a、整體把握——題目暗示

  《哀江南》出自《余韻》,是《桃花扇》的名篇,是全劇的點睛之筆。研讀課文,我們從題目入手。

  把握題目中的關鍵字

  理解題目所含內容

  b、整體把握——賓白提示(分角色朗讀賓白)

  c、整體把握——誦讀指導(指導畢,分角色朗讀課文)

  d、整體把握——結尾總結

  2、重點曲詞研讀,深入理解(思考討論)

  3、總結升華:

  《哀江南》這套曲子先鋪寫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自開篇頭兩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師傅蘇昆生游南京的蹤跡為線索,由遠而近,從城郊寫到孝陵,從故宮寫到秦淮,從板橋寫到舊院,描寫南明滅亡后南京各處的凄涼景象,展現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在景物描寫中蘊含了懷念故國的無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這六支曲子集中筆墨寫景,一氣貫穿,層層蓄勢,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爆發,動人心魄。

  4、共鳴思考:

  歷史的滄桑之感和切膚之痛,非身歷其境者,通常很難有刻骨銘心的體驗,面對國破山殘的現實場景,蘇昆生產生巨大的情感落差,發而為“黍離”悲聲。南明滅亡,江山易主,這是不爭的事實,唱曲人不信、難信而又不得不信,更見亡國之情的痛切。這肝腸寸斷的聲聲悲歌,不僅使全劇的悲愴情感達到高潮,而且留下了綿綿不絕的余韻,讓我們對千古興亡的歷史作出自己的評判和思考。它已經超出了一般的遺民之思,這正是《哀江南》的美學意蘊之所在。

  逝去的已為陳跡,一個凄迷的王朝背影已漸行漸遠。欣賞這凄美的曲詞,汲取其文字的滋養,這遠不是我們學習的全部。

  警醒、借鑒、奮進—面對歷史,我們應有這樣的態度。

  5、擴展練習:

  選取其他描寫南京的詩作與《哀江南》一曲比較寫景抒情的方式。這一部分旨在延伸教材內容,拓展研究課題,同時,也是落實和檢測課內所學。

  (三)自我評價:

  對整個教學過程,我是這樣評價的:從理解到鑒賞,再到鞏固的三大板塊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上由淺到深的規律,整個的設計科學合理。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調動學生的情趣,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設身處地的感知課文,理解課文,進而鑒賞課文,教學效果非常不錯。

高中語文《哀江南》說課稿 篇2

  一、教學理念

  首先是教學重心要轉移。教學重心要從以教師為主轉變為以學生為主,使學生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現在我們的教育中將引起的轉變是重心的轉移,這是一種變革、一種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學中從地球中心轉移到太陽中心一類的革命。在這里,兒童變成了太陽,教育的措施要圍繞他們組織起來”。

  實現教學重心的轉移,就要如《語文課程標準》所言“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主體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具體的人,是一個個有豐富的精神生活、蘊涵著生命潛能的人。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盡可能把學生和自己的距離拉近,使之感到親近;和教材拉近距離,使之感到親和;跟教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拉近距離,使之共振共鳴。

  語文教學要淡化教師的講,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教師的講,主要是引導,引導的方法主要是點撥。在課文的關鍵之處、聯結之處、過渡銜接之處,以及表達的精彩之處,教師要善于“畫龍點睛”“指點迷津”,使學生舉一反三。學生的自主學習,主要指變過去掌握結論式的學習為探究性學習、反思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就是個性化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個性化行為”,揭示了閱讀活動的本質。個性化閱讀又是一種體驗性閱讀。

  總之,所有的課都應強調適合學生實際水平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整體把握的能力。讓學生在通讀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點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特定的意義。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

  二、教材

  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教材中閱讀部分的能力要求是呈階梯狀逐次遞增的:第一階段(高一)重在理解;第二階段(高二)重在鑒賞;第三階段(高三)重在研討和評價。這一篇《哀江南》處于第二階段的末尾和第三階段的開始,是由鑒賞到評價,由課內到課外的遷移的橋梁。

  《桃花扇》是清代戲曲家孔尚任用他的血淚作目,經歷了十余年,增改了三次寫下的歷史名篇,是清代戲曲的壓卷之作。它借李香君和侯方域的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來抒發興亡之感。本文出自《桃花扇》的最后一出,由戲曲中的人物——蘇昆生所唱的七首曲詞組成,旨在描寫南明滅亡后南京各處的凄涼景象,展現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蘇昆生,面對物是人非的現實場景,產生了巨大的情感落差,發而為黍離悲聲。這種感觸,不是蘇昆生獨有的,而是那個變幻的時代產生的民族悲聲。《哀江南》之所以引起強烈的共鳴,那是因為這種民族悲聲里,包含著千百年來志士仁人的對歷史的興衰的探索。也正是這個原因,《桃花扇》超越了同時代的其他寫男女愛情故事的戲曲。

  七首曲詞,六首側重寫景,最后一首直抒胸臆。詩詞鑒賞的重點,往往落在表達技巧和精煉的語言上。本篇《哀江南》是安排在高中語文的第四冊,而第三冊里剛學過古典詩詞,高二學生完全有能力用詩詞鑒賞的方法鑒賞、品評文中的曲詞。

  ②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2、鑒賞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

  3、鑒賞課文借景抒情的藝術手法,了解課文先鋪寫景物后直抒胸臆的寫法及其表達效果。

  ③重難點:本文的重點就是揣摩、體會蘊藏在曲詞中的思想感情,品味優美感人的詞語的表達作用。教學難點是運用借景抒情等藝術手法表現優美意境的作用。

  三、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新課標強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動性、實踐性,弱化對學生帶有強制性的訓練。強調學生在主動實踐過程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在教授這篇自讀課文時,要從實際出發,確定教法:

  1、指導誦讀。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不僅能讀準字音,明確節奏;更要能體會準確的用詞,感受優美的意境,品味深沉的情感。

  2、示范鑒賞。共同鑒賞第一首曲詞《北新水令》,并以此作為示范,引導學生自行完成其他曲子的欣賞。

  3、總結方法。學生馬上又從高二進入高三,這樣的學情也要求教師在日常課堂的教學中,幫助學生總結方法,自覺鍛煉和提高知識的遷移能力。

  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教師要少講,但必要的點撥還是應該有的;學生要多思、多說、多體悟。

  四、學法

  這是一篇帶血的吟唱,學生一定要通過讀、誦讀、吟讀真正走入曲詞的氛圍,切己的去感受,與作者形成共鳴。在此基礎上,再運用學過的知識積極的打開思路去鑒賞。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要多思、多說、多體悟。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桃花扇》是清代戲曲家孔尚任用他的血淚作目,經歷了十余年,增改了三次寫下的歷史名篇,是清代戲曲的壓卷之作。這個愛情故事,突破了中國古代才子佳人有情人皆成眷屬的皆大歡喜的結局,而是讓男女主人公在高人國仇家恨的指點下雙雙入道。顯然,“愛情”在這里,僅僅是個載體,它承載著作者更為深沉的思索,正如評論者所評“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

  A、整體把握——題目暗示

  《哀江南》出自《余韻》,是《桃花扇》的名篇,是全劇的點睛之筆。研讀課文,我們從題目入手。

  把握題目中的關鍵字

  理解題目所含內容

  B、整體把握——賓白提示(分角色朗讀賓白)

  C、整體把握——誦讀指導(指導畢,分角色朗讀課文)

  D、整體把握——結尾總結

  2、重點曲詞研讀,深入理解(思考討論)

  3、總結升華:

  《哀江南》這套曲子先鋪寫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自開篇頭兩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師傅蘇昆生游南京的蹤跡為線索,由遠而近,從城郊寫到孝陵,從故宮寫到秦淮,從板橋寫到舊院,描寫南明滅亡后南京各處的凄涼景象,展現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在景物描寫中蘊含了懷念故國的無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這六支曲子集中筆墨寫景,一氣貫穿,層層蓄勢,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爆發,動人心魄。

  4、共鳴思考:

  歷史的滄桑之感和切膚之痛,非身歷其境者,通常很難有刻骨銘心的體驗,面對國破山殘的現實場景,蘇昆生產生巨大的情感落差,發而為“黍離”悲聲。南明滅亡,江山易主,這是不爭的事實,唱曲人不信、難信而又不得不信,更見亡國之情的痛切。這肝腸寸斷的聲聲悲歌,不僅使全劇的悲愴情感達到高潮,而且留下了綿綿不絕的余韻,讓我們對千古興亡的歷史作出自己的評判和思考。它已經超出了一般的遺民之思,這正是《哀江南》的美學意蘊之所在。

  逝去的已為陳跡,一個凄迷的王朝背影已漸行漸遠。欣賞這凄美的曲詞,汲取其文字的滋養,這遠不是我們學習的全部。

  警醒、借鑒、奮進—面對歷史,我們應有這樣的態度。

  5、擴展練習:

  選取其他描寫南京的詩作與《哀江南》一曲比較寫景抒情的方式。這一部分旨在延伸教材內容,拓展研究課題,同時,也是落實和檢測課內所學。

高中語文《哀江南》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哀江南》是高中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古戲曲單元的自讀課文,安排兩課時。

  本文是著名的傳奇劇作《桃花扇》結尾的一套北曲。這套曲子,通過教曲師傅蘇昆生在南明滅亡后重游南京所見的凄涼景象,話興亡之感,抒亡國之痛,表達了強烈的故國哀思。

  它由七支曲子組成,前六曲鋪寫景物,寓情于景;最后一曲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自開篇頭兩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師傅蘇昆生游南京的蹤跡為線索,由遠而近,從城郊寫到孝陵,從故宮寫到秦淮,從板橋寫到舊院,描寫南明滅亡后南京各處的凄涼景象,展現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在景物描寫中蘊含了懷念故國的無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這六支曲子集中筆墨寫景,一氣貫穿,層層蓄勢,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爆發,動人心魄。

  整套曲子,語言準確、生動、形象。例如,“舞丹墀燕雀常朝”,一個“舞”字,寫出燕雀在丹墀上跳來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個“朝”字,又把這種情形與臣子拜見天子的莊嚴禮儀聯系起來,給人以今昔對比的聯想,表現了昔日神圣宮廷的今日極端衰敗景象;“剩一樹柳彎腰”的“剩”字,意味深長,表明柳樹不僅只有一株,是孤獨之柳,而且是昔日眾多柳樹中的殘存之柳、僅存之柳,使人想見當年絲絲綠柳夾岸垂翠的美景,飽含今非昔比、感時傷懷的無限凄涼。

  尾聲一曲,多用對偶、排比,兼用三個散句,既句式整齊又駢散結合,錯落有致,讀起來一氣貫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擊節。

  二、教學目的與重難點

  1、通過誦讀品味曲詞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

  2、學習借景抒情的藝術表現手法

  3、體會作品表現的興亡之感

  品味語言和學習借景抒情的藝術表現手法是教學的重難點。

  三、教學方法

  1、引導學生朗讀曲詞,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品味語言。

  2、選取重點曲子作深入分析,并以此作為示范,引導學生自行完成其他曲子的欣賞。

  3、通過與詩歌進行比較閱讀,了解借景抒情的藝術表現手法在戲曲和詩歌中的不同特點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二、介紹作者、劇情

  三、介紹傳奇與雜劇的區別

  四、整體感知

  1、字詞正音

  2、指導學生集體朗讀和自由誦讀

  3、在熟讀全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握主體內容

  (1)七支曲子可分幾部分,各寫什么內容?

  明確:三部分。第一支曲子是引子,寫蘇昆生重到南京所見的戰后郊外的凄涼景象。為全文定下濃郁、悲愴的基調。第二支曲子至第六支曲子,寫蘇昆生憑吊昔日國都的各處地方,抒發亡國之痛。第七支曲子是尾聲,為寫蘇昆生總吊南京,慨嘆南京今昔景象的變化,痛悼南明的滅亡,唱出強烈的亡國之痛。

  (2)蘇昆生憑吊了哪些地方?是按什么順序進行的?

  明確:重點突出了明孝陵、明故宮、秦淮河畔、長板橋和舊院。蘇昆生是按自己覽游南京的蹤跡為線索,由遠而近,描寫了南明滅亡后南京各處的凄涼景象,展現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

  (3)課文中哪些語句能點明全篇的主旨?

  明確:“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

  第二課時

  一、選取第一、第七支曲子作精講

  1、讀第一支曲子,思考:前兩句在全篇中有什么作用?“殘軍留廢壘,瘦馬臥空壕”中“殘”“廢”“瘦”“空”四個詞有何修飾作用。

  參考:“山松野草帶花挑”,描寫蘇昆生肩挑柴草、信步走來的形象,點出他在南明滅亡后隱居山林的樵夫身份。“猛抬頭”三字不僅可以使人想見蘇昆生心懷亡國之痛、低頭沉思的情形,而且陡然一轉,表現了他的感情的急劇變化,使人仿佛看到他突然發現“秣陵重到”的情態。“重到”的“重”字,提起全篇,表明了南明滅亡之前和滅亡之后、往昔和今日的時間界限,引出蘇昆生目睹的南明滅亡之后南京的凄涼景象,定下了全篇今非昔比、懷舊傷今的寫景抒情基調。

  “殘軍留廢壘,瘦馬臥空壕”,寫的是蘇昆生“重到”南京后第一眼看到的景象。這里一連用“殘”“廢”“瘦”“空”四個詞作修飾語。以“殘”修飾“軍”,使人想見敗軍潰逃的情形,這是虛寫,是因“廢壘”這一眼前實景而引起的聯想;“殘軍”與“瘦馬”也是虛實相對,前者為眼前之未見,后者為眼前之所見;昔日用于戰爭的“壘”“壕”,如今已“廢”“空”,又襯之以臥在空蕩蕩的城壕中的瘦弱之馬,更顯凄涼。這些描寫生動具體,寥寥數字,就真切地呈現了南京城郊戰后傷痕累累的`凄涼景象。

  2、讀第七支曲子,思考:里面用了哪些對偶句、排比句?有何表達效果?

  ①對偶句

  金陵玉階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

  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

  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②排比句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

  作用:這段曲詞大量運用排比句,句式整齊,節奏鮮明,語勢貫通,使曲詞具有聲情并茂的強烈效果。

  二、引導學生自讀,品味語言(學生有可能提到詞句評析參考)

  (1)“橫白玉八根柱倒”一句中,一個“橫”字,一個“倒”字,寫出了景象的凄涼。“橫倒”是無順序地亂倒,可見是遭受戰爭創傷的見證。又加上“倒”的是白玉柱,又隱隱可見當年的繁華。由眼前景聯想到當年景,自不免悲從中來,亡國之恨頓生。

  (2)“舞丹墀燕雀常朝”一個“舞”字寫出燕雀在丹墀上跳來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個“朝”字,又把這種情形與臣子拜見天子的莊嚴禮儀聯系起來,給人以今昔對比的聯想,表現了昔日神圣宮廷今日卻極端衰敗的景象。

  (3)“剩一樹柳彎腰”一個“剩”字,意味深長,表明柳樹不僅只有一株,是孤獨之柳,而且是昔日眾多柳樹中的殘存之柳、僅存之柳,使人想見當年絲絲綠柳夾岸垂翠的美景,飽含今非昔比,感時傷懷的無限凄涼。如將“剩”改為“留”或“見”都不好。“剩”與“留”意思相近,但“剩”一般是被動的,而且有“殘存”“殘余”的意思;“留”可以是被動的,也可以是主動的。“見”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給人今昔對比的變遷感。用“剩”字比用“留”字或“見”字更貼切地表達了唱曲人的故國情懷。

高中語文《哀江南》說課稿(通用3篇) 相關內容:
  • 高中語文《囚綠記》說課稿范文(精選14篇)

    以下是高中語文《囚綠記》說課稿,僅供參考。一、文本理解,重、難點確定。《囚綠記》是普高語文必修2第一單元第3課。這一單元是學習寫景狀物散文,本篇是自讀課文。...

  • 高中語文《項鏈》教案(精選16篇)

    教學目的:1、通過對瑪蒂爾德形象的理解,認識那個虛榮浮華的資本主義社會。2、通過賞析小說主題思想、結構藝術、人物形象描寫技巧,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3、通過賞讀,使自己進一步認知人生。...

  • 高中語文《邊城》教學設計范文(通用17篇)

    教學目標1、學會專業的、探究性的閱讀小說。2、了解沈從文描繪的湘西風情,品味洋溢著詩情畫意和濃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描寫。3、把握對人物的描寫,如翠翠、祖父。探尋人性之美。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品味民俗風情之美,探尋人性之美。...

  • 高中語文《項鏈》教學設計(通用16篇)

    教學目的:一、學習對小說情節進行分析說明,學習小說中通過心理描寫反映人物性格,表現主題的方法。二、了解女主人公瑪蒂爾德悲劇產生的原因,并說明這一藝術形象在今天仍然具有的認識價值。...

  •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5篇)

    一、教學目標1.識記文章中的關鍵文言詞語并理解特殊句式的用法,掌握文章大意并梳理文章思路。2.學生通過朗讀法和小組討論,學習本文的中心論點和修辭手法,掌握論證技巧。3.學生體會孟子的仁政和民貴君輕的思想及其對于治國安邦的意義。...

  • 高中語文《琵琶行》說課稿模板(精選12篇)

    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高中語文《琵琶行》說課稿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說教材本詩是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寫的一首歌行體的敘事長詩,是我國古代敘事詩和音樂詩中的千古絕唱,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卓越的藝術技巧。...

  • 高中語文《雨巷》教學設計匯編(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 理解意象,通過意象來把握意境的營造2. 把握本課思想內容,在課堂上背熟一部分課文3. 體會文中丁香姑娘的象征意義教學重點,難點1.朦朧詩的特點2.把握作者情感3.丁香姑娘的含義4.真正做到課堂背誦教學方法1.朗讀法:朗讀課文,...

  • 精選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精選15篇)

    各位領導專家老師:我是,今天非常榮幸有這么一個展示的機會,謝謝你們!希望得到你們的指導。我說課的題目是《花未眠》,我說課的內容分別是說教材,說教學法,教學程序設計等。...

  •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4篇)

    我于9月13日舉行了校內教學大比武《荷塘月色》第二課時課堂教學。《荷塘月色》是第三單元“走進自然”單元主題的一篇課文,它意蘊深厚,是幾代人傳誦傳教的名篇,可算是現代文學的經典了。...

  • 高中語文《病梅館記》說課稿模板(通用2篇)

    一、關于教材《病梅館記》是高中語文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外自讀課。作者龔自珍。由于作者是晚清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先驅者之一,因此本文將淺顯易懂的易和思想內容深刻、藝術性強的難融為一體,從而使學生課外自...

  • 高中語文優秀教案范例(精選15篇)

    教學目標:初步了解什么是語文、高中語文課本的特點、學習高中語文的方法和要求教學過程:一、歡迎你們:歡迎大家來到新洲一中陽邏校區。這兒將會成為未來三年大家生活和學習的地方,但愿這兒也能成為三年后的未來的日子里時時入夢鄉的地...

  • 高中語文《拿來主義》公開課教案(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了解并掌握雜文的特點;2、理解魯迅對待中外文化遺產的態度【教學設想】雜文,作為一種獨特的文體,在中學教材中所剩無幾《拿來主義》是一篇比較集中體現雜文特點的佳作,因此,在教學內容的確定上需要刪繁就簡,瞄準雜文...

  • 實用的高中語文說課稿模板(精選10篇)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幾號考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下面,我將會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等部分來進行我的說課。一、說教材教材簡析:本篇課文是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必修幾第幾冊第幾單元第幾課的課文,是一篇什么體...

  • 高中語文《飲酒》優秀教案設計(通用13篇)

    一、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感悟詩歌意境,體會詩人悠然灑脫的心境,讀出詩歌的情感。2.將誦讀與傳統吟誦相結合,通過品讀詩句,體會詩人的思想情感。3.體悟陶淵明擺脫世俗名利的羈絆,回歸自然田園,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態度。...

  • 高中語文《我不是個好兒子》教案匯總(精選2篇)

    課前播放閻維文的《母親》一、導入:同學們,課前我們欣賞了一組溫馨的畫面,還有閻維文一首深情的《母親》,歌詞中說: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

  • 高中說課稿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观看欧美日韩亚洲 | www.超碰97.com| 欧美日韩日本国产 | 亚洲经典日韩欧美国产一区 | 99热99这里只有精品 |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九一 | 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 | 学生妹人人摸碰 | 免费无码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 1区视频 | 暗呦交小u女国产精品视频 轻轻草在线视频 | 黄色av网站在线看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孕妇 |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区 | 欧洲激情网 | 99久久国语露脸国产精品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 | 48久久国产精品性色aⅴ人妻 |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 欧美巨大另类极品videosbest | 亚洲精品狼友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网站在小说 | 久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 欧美多人片高潮野外做片黑人 | 天天插日日操 | 特级黄色毛片在放 | 亚洲欧美成人精品香蕉网 | 国产成人8x视频网站入口 | 日本免费网站看大片视频 | 亚洲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国产一区h|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野战 | 精品多毛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 |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97 | 成人在线视频国产 | 国产AV国片精品有毛 | 久久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