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討論:
1/精子和卵細胞的核融合是自發的嗎?是否需要什么條件?
2/為什么雄果蠅和雌家蠶表現為完全連鎖?
3/脊索和脊髓有什么區別?
4/為什么植物不吸收所有顏色的光,這樣就可以提高光合效率了嗎。
5/親水性物質為什么能吸水?
6/氧化磷酸化與光合磷酸化有什么區別?
7/光呼吸與有氧呼吸的區別?
8/物竟天擇,一定是適者生存嗎?
9/人的體細胞一定是46條染色體嗎?
10/動物細胞培養液中為什么要加動物血清?
11/什么叫生長抑素,有什么作用?
12/制備單克隆抗體時,在小鼠體內培養的細胞群,為什么要從腹水中提取?
13/科學實驗證明,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可以提高作物產量,但營養價值不高,味道不鮮美,為什么?
14/胚胎移植時它也是外來物,為什么不會受到排斥?
15/人營養嚴重缺乏時,會出現水腫,為什么?
16/人傷心流淚時有助于有毒物質的排除嗎?
17魚腥藻是自生還是共生固氮?
18/抗體能否多次利用?
19/紡錘絲是由什么組成的?
[1]
- 第二章第二節蘑菇 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1.了解蘑菇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了解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真菌對自然界的意義和與人類的關系。 2.通過觀察蘑菇的形態、顏色,繼續培養觀察能力;通過概括真菌的主要特征,培養分析綜合能力。...
- 第二章第二節蘑菇 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1.了解蘑菇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了解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真菌對自然界的意義和與人類的關系。 2.通過觀察蘑菇的形態、顏色,繼續培養觀察能力;通過概括真菌的主要特征,培養分析綜合能力。...
- 第三章病毒 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的:1.知識方面(1)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病毒的形態結構特點。(2)通過學習讓學生識記病毒的生命活動特點。(3)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病毒對植物、動物和人體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作用。...
- 第三章病毒 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的:1.知識方面(1)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病毒的形態結構特點。(2)通過學習讓學生識記病毒的生命活動特點。(3)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病毒對植物、動物和人體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作用。...
- 第三章病毒 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的:1.知識方面(1)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病毒的形態結構特點。(2)通過學習讓學生識記病毒的生命活動特點。(3)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病毒對植物、動物和人體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作用。...
- 第三章病毒 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的:1.知識方面(1)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病毒的形態結構特點。(2)通過學習讓學生識記病毒的生命活動特點。(3)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病毒對植物、動物和人體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作用。...
- 第三章病毒 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的:1.知識方面(1)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病毒的形態結構特點。(2)通過學習讓學生識記病毒的生命活動特點。(3)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病毒對植物、動物和人體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作用。...
- 第六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四節 激素調節
- 《生物圈》教學設計(精選5篇)
生物圈大慶市五十五中學 袁玉芬 教學目標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圍。②說出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③嘗試收集和分析資料。④認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我們應當了解和愛護這個家。...
- 高中生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