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生物與生物科學的研究對象;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生物科學的發展及高中生物學學習的主要內容;了解生物科學的研究方法;了解生物科學學習的意義和目標。
能力目標
在對生物特征的分析和討論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對生物科學研究方法的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基本的科學探究意識和能力;在對生物科學發展的討論中,培養學生收集、處理和表達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標
在生物科學發展過程的討論中,激發學習生物科學的興趣;在對生物科學研究基本方法的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在問題的討論和科學研究方法的探究過程中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章節地位和作用
本節為起始課,既是整個高中生物學學習的起點,同時生物的基本特征也是高中生物學學習的主要內容,因此應該是全書學習內容的概括,在整個高中學習占具有統領作用。
重點分析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是高中生物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既涵蓋了生物學研究的基本內容,也是高中生物學的主要教學內容。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命本身的特征和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兩個方面,生命本身的特征主要是新陳代謝和生殖,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主要是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適應。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將有助于形成總體的概念,對高中的生物學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是教學的重點。
(二)生物科學的研究方法
生物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中所包含的科學研究基本程序,既是學習和探究生物學問題的基本方法,也是解決問題的基本思維方法。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提出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驗證假設和得出結論等基本程序,在具體的問題探究過程中體會和學習這些基本方法,是本節教學的重點。
(三)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是課的重要目標,激發出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將非常有利于高中生物學的學習,課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能否激發出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因此是教學的重點內容。
難點分析
(一)生物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生物學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屬于中沒有的內容,因此在教學上對教師的要求較高,在教學中可采用案例法,即以一個需要研究的生物學問題的研究過程來體驗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
(二)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是本節教學的難點,教師可以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語言表達等各個方面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完成高中生物學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法建議
(一)學生基礎較好的學校或班級
可采用討論與學生自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以討論為主的綜合課。通過對幾個典型問題的討論,學習生物科學的研究對象;通過幾個生物新技術發展事例的討論,認識生物科學將成為二十一世紀領先發展的科學;通過討論,認識學習生物科學的社會意義以及生物科學普及教育的目標。
第二課時:以討論為主的綜合課。在第一節課的基礎上,總結生物的基本特征;在學生對一個典型問題的探究過程中,體會生物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通過自學認識生物科學的發展史、認識生物學學習的方法和要求。
(二)普通學校
可采用講解與討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講解生物學的研究對象、生物科學將成為二十一世紀領先發展的科學和生物科學普及教育的目的和意義。教師列舉、展示、講解生物科學研究的事例、生物科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事例、生物學現象的趣事等,主要目標是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以及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第二課時:講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生物科學的發展史、學習生物學的方法等。教師歸納總結生物的基本特征,在對一個實際問題的探究過程中歸納生物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最后引領學生閱讀教材學習生物科學的發展史和學習生物學的方法。
第 1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