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 論
緒 論 知識目標:1.了解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對象;
2.了解生物學的研究內容和發展方向;
3.了解當代生物科學的新進展;
4.掌握學習高中生物學的要求和方法;
5.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生物的基本特征,掌握辨別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重點:
1. 生物的基本特征;
2. 生物學的發展簡史。
難點:
1.如何運用生物的基本特征來解釋常見的生物學現象;
2.區別應激性和適應性、應激性和遺傳性、應激性和反射。閱讀提示:
什么叫生物?生物和非生物有何區別?
講解提綱:
【ⅰ】生物的基本特征:
1. 生物都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物質基礎:是指所有生物都是由原生質構成的,其主要成分是: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是生物性狀的體現者;
核 酸:是遺傳物質,是生物性狀的控制者。
結構基礎:所有生物都有嚴整的結構,根據生物體的組成可分為:
細 胞 生物:絕大部分的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的共同結構是由
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組成;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非細胞生物:如病毒和類病毒,它們是雖然沒有細胞結構,但它們也有嚴整的結構。
2. 生物體都有新陳代謝作用
(1) 概念:生物休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和生物體內物質和能量的轉變過程。
(2) 圖解:
物質和能量
生物體 外界環境 (3) 兩個方面:
同化作用:外界物質 自身組成物質,儲存能量;(合成代謝)
異化作用:自身組成物質的一部分氧化分解,并將代謝終產物排出體外,釋放能量;(分解代謝)
(4) 兩個過程:
物質代謝、能量代謝
(5) 概述性總結:
a. 新陳代謝過程是生物體的自我更新過程;
b. 新陳代謝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c. 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
d. 是生物和非生物的最根本的區別;
e. 進行新陳代謝的前提保證是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3. 生物體都有應激性
(1) 概念:
生物體對外界的各種刺激都有一定的反應。
(2) 完成結構:
單細胞動物:原生質
多細胞動物:神經系統和體液
植物:激素
(3) 舉例:
動物:向光性,
植物:向水性、向肥性、向地性、背地性、向光性。
(4) 作用:
趨向于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能夠適應周圍環境。
(5) 比較:
應激性和反射的區別:
反射是通過神經系統來完成的,而低等動物和植物卻沒有神經系統。
應激性和適應性的區別:
應激性是適應性的一個方面,適應性是長期對環境的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而應激性卻是在短期內就能表現出來的!
4. 生物體都有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現象
(1) 概念:
生長:細胞學基礎是:細胞數目的增多,是細胞分裂的結果;
細胞體積的增大,是細胞生長的結果。
新陳代謝基礎是:同化作用超過了異化作用。
發育: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最后趨于成熟的過程。
基礎是:細胞分化。
生殖:生物體產生后代的過程。
(2) 三者關系:
生長和發育
生物體 幼體 成體
生 殖
5. 生物體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遺傳:相同,各個物種基本上保持穩定;
變異:不同,使生物物種向前進化發展。
強調:同種生物進行比較。
6. 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指導學生舉例,如蚯蚓等等
【ⅱ】當代生物科學的新發展
微觀 宏觀
分子生物學 生物學 生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