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物理教案 > 高中物理教案 > 高二物理教案 > 電壓表和電流表(通用13篇)

電壓表和電流表

發布時間:2023-08-21

電壓表和電流表(通用13篇)

電壓表和電流表 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電流表(表頭)的原理.

  2、知道什么是滿偏電流和滿偏電壓.

  3、知道電流表和電壓表內阻對測量的影響.

  (二)能力目標

  1、會改裝電壓表和 電流表.

  2、能使用改裝過的電壓表或電流表進行電路測量

  (三)情感目標

  通過的改裝認識到事物的發展變化是與外界環境因素由關系的.

  教學建議

  1、本節要求對的改裝進行原理上的教學,所以最好能利用一定的時間先引導學生進行串并聯知識的復習和討論,充分講清楚串聯的分壓原理和并聯的分流原理.

  2、為了把電表改裝的道理講清楚,引入了表頭的內阻、滿偏電流和滿偏電壓等概念.對于表頭的概念,可以向學生展示未經改裝的表頭,即靈敏電流計,利用未經改裝的靈敏電流計對弱小電壓和電流先行進行測量,讓學生知道,表頭也可以進行電壓和電流的測量,只不過是量程太小,通常滿偏電壓和電流只有幾十毫伏和幾毫安,滿足不了測量的需要,因此需要將表頭進行擴大量程.

  3、本節通過兩個例題說明改裝的原理,教學中務求使學生理解原理,而不要死記公式.要著重說明,所謂擴大量程到若干伏或若干安(注意區別于擴大了多少伏或多少安),究竟是什么意思.這一點弄清楚了,可以避免學生只記住一般擴大量程的公式來套用.

  4、在講解擴程原理時一定要強調盡管量程是擴大了,可以測量的電流的電壓加大了,但是流經表頭的電流和表頭兩端的電壓卻沒有擴大,電流的擴大部分是通過并聯電阻流過去的,電壓的擴大部分是加在串聯的分壓電阻兩端的.

  教學設計方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電流表(表頭)的原理.

  2、知道什么是滿偏電流和滿偏電壓.

  3、會改裝電壓表和 電流表.

  4、知道電流表和電壓表內阻對測量的影響.

  5、能使用改裝過的電壓表或電流表進行電路測量

  二、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改裝原理.

  難點:改裝后的電流表與電壓表與原來電表之間的關系(內阻,量程)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舊知識

  1、串并聯電路的電阻、電流、電壓關系

  請同學們填寫下表:

  根據以上關系不難發現串聯電路的分壓作用和并聯電路的分流作用,電阻的分壓和分流比例與電阻的大小之比有關,請分析以下實例

  1、在電動勢為3V,內阻為0.4Ω的電源兩端并聯上兩個阻值分別為6Ω和9Ω電阻,求通過兩個電阻的電流的大小.

  2、如圖所示電路圖中,當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片向上移動時,的讀數如何變化?

  引入新課:

  在實驗中使用的,實際上是由表頭和電阻串聯或并聯而成的,表頭實際上就是一個小量程的電流表,有時稱之為靈敏電流計,常用的表頭主要組成部分為永久磁鐵和放在永久磁鐵中的可以轉動的線圈組成的,其工作原理是當線圈中有電流通過時,通電線圈在永久磁鐵所形成的磁場中受到磁場力的作用而偏轉,隨著電流的增大,線圈的偏轉角度增大,于是指針所指示的測量值就大.

  通過表頭的電流增大時,顯然說明表頭兩端的電壓也隨之增大.所以我們可以在表頭上描繪出相應的刻度,從而用來測量電流和電壓.

  表頭的內阻 一般是不會改變的,當表頭內通過的電流增大到一定的值時,指針會偏轉到最大,此時的電流稱之為滿偏電流,用 表示,顯然此時表頭兩端的電壓也是最大的,稱為滿偏電壓,用 來表示,根據歐姆定律可知 = ·

  教師在講解完表頭的有關名稱和原理之后,可以向學生展示一塊靈敏電流計,并用該表頭來測量一些大小不同的電流值和電壓值,學生會發現該表頭的測量范圍很小,根本滿足不了實際電路中電流和電壓值,所以需要對表頭進行改裝.

  改裝方法講解:

  電壓表=表頭+串聯的分壓電阻

  電流表=表頭+并聯的分流電阻

  根據以上圖示利用復習提問部分的串并聯關系對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結構進行簡單的說明和解釋,之后用以下兩個例子來說明如何用表頭來改裝.

  探究活動

  1、歐姆表的刻度值是不均勻分布的,請你用一個電流表改裝成一個歐姆表,并將刻度標志在改裝后的表盤上。

  2、用歐姆表探索黑箱內的電器元件。

  3、用萬用電表檢測電路故障。

  4、實驗設計:測量的內阻

電壓表和電流表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電流表(表頭)的原理.

  2、知道什么是滿偏電流和滿偏電壓.

  3、知道電流表和電壓表內阻對測量的影響.

  (二)能力目標

  1、會改裝電壓表和 電流表.

  2、能使用改裝過的電壓表或電流表進行電路測量

  (三)情感目標

  通過的改裝認識到事物的發展變化是與外界環境因素由關系的.

  教學建議

  1、本節要求對的改裝進行原理上的教學,所以最好能利用一定的時間先引導學生進行串并聯知識的復習和討論,充分講清楚串聯的分壓原理和并聯的分流原理.

  2、為了把電表改裝的道理講清楚,引入了表頭的內阻、滿偏電流和滿偏電壓等概念.對于表頭的概念,可以向學生展示未經改裝的表頭,即靈敏電流計,利用未經改裝的靈敏電流計對弱小電壓和電流先行進行測量,讓學生知道,表頭也可以進行電壓和電流的測量,只不過是量程太小,通常滿偏電壓和電流只有幾十毫伏和幾毫安,滿足不了測量的需要,因此需要將表頭進行擴大量程.

  3、本節通過兩個例題說明改裝的原理,教學中務求使學生理解原理,而不要死記公式.要著重說明,所謂擴大量程到若干伏或若干安(注意區別于擴大了多少伏或多少安),究竟是什么意思.這一點弄清楚了,可以避免學生只記住一般擴大量程的公式來套用.

  4、在講解擴程原理時一定要強調盡管量程是擴大了,可以測量的電流的電壓加大了,但是流經表頭的電流和表頭兩端的電壓卻沒有擴大,電流的擴大部分是通過并聯電阻流過去的,電壓的擴大部分是加在串聯的分壓電阻兩端的.

  教學設計方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電流表(表頭)的原理.

  2、知道什么是滿偏電流和滿偏電壓.

  3、會改裝電壓表和 電流表.

  4、知道電流表和電壓表內阻對測量的影響.

  5、能使用改裝過的電壓表或電流表進行電路測量

  二、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改裝原理.

  難點:改裝后的電流表與電壓表與原來電表之間的關系(內阻,量程)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舊知識

  1、串并聯電路的電阻、電流、電壓關系

  請同學們填寫下表:

  根據以上關系不難發現串聯電路的分壓作用和并聯電路的分流作用,電阻的分壓和分流比例與電阻的大小之比有關,請分析以下實例

  1、在電動勢為3V,內阻為0.4Ω的電源兩端并聯上兩個阻值分別為6Ω和9Ω電阻,求通過兩個電阻的電流的大小.

  2、如圖所示電路圖中,當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片向上移動時,的讀數如何變化?

  引入新課:

  在實驗中使用的,實際上是由表頭和電阻串聯或并聯而成的,表頭實際上就是一個小量程的電流表,有時稱之為靈敏電流計,常用的表頭主要組成部分為永久磁鐵和放在永久磁鐵中的可以轉動的線圈組成的,其工作原理是當線圈中有電流通過時,通電線圈在永久磁鐵所形成的磁場中受到磁場力的作用而偏轉,隨著電流的增大,線圈的偏轉角度增大,于是指針所指示的測量值就大.

  通過表頭的電流增大時,顯然說明表頭兩端的電壓也隨之增大.所以我們可以在表頭上描繪出相應的刻度,從而用來測量電流和電壓.

  表頭的內阻 一般是不會改變的,當表頭內通過的電流增大到一定的值時,指針會偏轉到最大,此時的電流稱之為滿偏電流,用 表示,顯然此時表頭兩端的電壓也是最大的,稱為滿偏電壓,用 來表示,根據歐姆定律可知 = ·

  教師在講解完表頭的有關名稱和原理之后,可以向學生展示一塊靈敏電流計,并用該表頭來測量一些大小不同的電流值和電壓值,學生會發現該表頭的測量范圍很小,根本滿足不了實際電路中電流和電壓值,所以需要對表頭進行改裝.

  改裝方法講解:

  電壓表=表頭+串聯的分壓電阻

  電流表=表頭+并聯的分流電阻

  根據以上圖示利用復習提問部分的串并聯關系對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結構進行簡單的說明和解釋,之后用以下兩個例子來說明如何用表頭來改裝.

  探究活動

  1、歐姆表的刻度值是不均勻分布的,請你用一個電流表改裝成一個歐姆表,并將刻度標志在改裝后的表盤上。

  2、用歐姆表探索黑箱內的電器元件。

  3、用萬用電表檢測電路故障。

  4、實驗設計:測量的內阻

電壓表和電流表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實驗使學生會用伏安法測電阻的方法.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正確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方法.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提高學生的實驗素質.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科學態度和團結協作的集體觀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用伏安法測電阻是電學中的一種基本測量,屬歐姆定律變換式的具體應用,對于加深歐姆定律和電阻概念有重要作用,同時又給學生提供初中常用電學器材綜合使用的機會,有利于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根據課題設計實驗電路圖,掌握正確的操作順序是本節的重點,根據電路圖進行實物接線并且排除接線過程中出現的種種故障是難點所在.

  教法建議

  本節擬采用先討論,后設計方案,再進行實驗的方法進行學習.

  考慮到中學生的思維特點,由淺入深地加以引導,循序漸進地提出下面的幾個問題:

  (1)怎樣用電壓表、電流表測電阻的值?電路圖是什么?

  (2)需測哪些物理量?

  (3)怎么算出電阻?這個算出的值有誤差嗎?

  (4)怎么減小誤差?

  (5)怎么才會取得多組數據.

  按以上思維過程,學生很容易想到用變用器去改變待測電阻中通過的電流及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變阻器也就呼之欲出了,突出了變阻器在此實驗中的中心作用.

  教學設計方案

  導入  新課

  1.檢查學生完成預習作業 情況并按下面的實驗報告加以糾正.

  實驗目的用電壓表、電流表測電阻.

  實驗原理  變形 

  實驗器材  學生電源、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待測電阻、單刀開關各一個,導線若干.

  實驗電路圖

  實驗步驟

  (1)按電路圖連接電路.

  (2)檢查無誤后,閉合開關S,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分別讀出電流表、電壓表的讀數,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3)其出三次R的值,求出R的平均值.

  電壓U(V)

  電流I(A)

  電阻R( )

  1

  2

  3

  實驗記錄表格

  待測電阻R的平均值

  2.教師強調實驗注意事項

  (1)連接電路時提示學生

  ①開關要處于斷開位置.

  ②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電阻值的位置.

  ③電源電壓選用4V.

  ④電壓表選用3V量程,電流表選用0.6A

  ⑤注意認清電壓表、電流表的“+”、“-”接線柱.

  (2)指導學生連接電路時強調:

  先連“主電路”即由電阻R、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單刀開關、電源組成的串聯電路,檢查無誤后再接電壓表.

  3.進行分組實驗

  (1)教師巡回指導、檢查學生分組實驗的情況,及時解決實驗中發生的問題.

  (2)指導學生正確讀出電流表、電壓表上的數值.

  (3)注意觀察,盡可能要求每個學生都參加操作.

  (4)掌握實驗進展,記錄下實驗做得好的小組.

  4.實驗總結

  (1)選幾組匯報實驗結果.

  (2)指出實驗中的優點、缺點,特別是實驗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作為今后的教訓.

電壓表和電流表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實驗使學生會用伏安法測電阻的方法.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正確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方法.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提高學生的實驗素質.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科學態度和團結協作的集體觀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用伏安法測電阻是電學中的一種基本測量,屬歐姆定律變換式的具體應用,對于加深歐姆定律和電阻概念有重要作用,同時又給學生提供初中常用電學器材綜合使用的機會,有利于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根據課題設計實驗電路圖,掌握正確的操作順序是本節的重點,根據電路圖進行實物接線并且排除接線過程中出現的種種故障是難點所在.

  教法建議

  本節擬采用先討論,后設計方案,再進行實驗的方法進行學習.

  考慮到中學生的思維特點,由淺入深地加以引導,循序漸進地提出下面的幾個問題:

  (1)怎樣用電壓表、電流表測電阻的值?電路圖是什么?

  (2)需測哪些物理量?

  (3)怎么算出電阻?這個算出的值有誤差嗎?

  (4)怎么減小誤差?

  (5)怎么才會取得多組數據.

  按以上思維過程,學生很容易想到用變用器去改變待測電阻中通過的電流及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變阻器也就呼之欲出了,突出了變阻器在此實驗中的中心作用.

  教學設計方案

  導入  新課

  1.檢查學生完成預習作業 情況并按下面的實驗報告加以糾正.

  實驗目的用電壓表、電流表測電阻.

  實驗原理  變形 

  實驗器材  學生電源、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待測電阻、單刀開關各一個,導線若干.

  實驗電路圖

  實驗步驟

  (1)按電路圖連接電路.

  (2)檢查無誤后,閉合開關S,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分別讀出電流表、電壓表的讀數,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3)其出三次R的值,求出R的平均值.

  電壓U(V)

  電流I(A)

  電阻R( )

  1

  2

  3

  實驗記錄表格

  待測電阻R的平均值

  2.教師強調實驗注意事項

  (1)連接電路時提示學生

  ①開關要處于斷開位置.

  ②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電阻值的位置.

  ③電源電壓選用4V.

  ④電壓表選用3V量程,電流表選用0.6A

  ⑤注意認清電壓表、電流表的“+”、“-”接線柱.

  (2)指導學生連接電路時強調:

  先連“主電路”即由電阻R、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單刀開關、電源組成的串聯電路,檢查無誤后再接電壓表.

  3.進行分組實驗

  (1)教師巡回指導、檢查學生分組實驗的情況,及時解決實驗中發生的問題.

  (2)指導學生正確讀出電流表、電壓表上的數值.

  (3)注意觀察,盡可能要求每個學生都參加操作.

  (4)掌握實驗進展,記錄下實驗做得好的小組.

  4.實驗總結

  (1)選幾組匯報實驗結果.

  (2)指出實驗中的優點、缺點,特別是實驗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作為今后的教訓.

電壓表和電流表 篇5

  (一)教學目的

  1.會用伏安法測電阻。

  2.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做好實驗的科學態度。

  (二)實驗器材:

  每組配備干電池三節,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各1件,待測電阻一只(5歐或10歐,其電阻值用不透明白膠布粘封,并標以Rx字樣。要求學生暫不揭開。),導線若干條。

  (三)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問:請敘述歐姆定律的內容,計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學生回答略)

  問: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學生回答略)

  引出本節。板書:〈第三節 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2.進行新課

  (1)問:本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答:學會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2)問:實驗的原理是什么?

  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就可以根據歐姆定律計算出它的電阻。

  (3)問:誰能設計一個用伏安法測定電阻的實驗電路?

  學生板演(參見課本上的圖8—1)。教師講評。

  (4)問:用伏安法測電阻需要哪些實驗器材?

  學生回答,接著檢查和認識自己小組的實驗器材。注意認清哪個元件是待測定值電阻Rx。

  (5)問:做這個實驗需要哪些步驟?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①按電路圖連接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是斷開狀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電阻值位置。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要連接正確。電壓表使用0~3伏量程,電流表使用0~0.6安量程。

  ②檢查電路連接無誤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改變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觀察電壓表的示數為l伏、2伏和3伏時電流表的讀數;將三組電壓和電流的對應值填入自己設計的實驗記錄表格中。

  ③根據記錄的三組實驗數據分別算出未知電阻的三個值。為了減小誤差,算出電阻的平均值,作為被測電阻的阻值。即

  ④實驗要求:積極動手,按要求操作,記錄數據、計算結果要實事求是。實驗完畢要整理好儀器。

  以上內容,邊講邊板書,只寫提綱、內容留待學生課后作業 填寫。

  板書: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電路:

  4.實驗器材:

  5.實驗步驟:

  6.實驗記錄:

  7.測量結果:Rx=〉

  (6)學生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結

  (1)學生報告測量結果。揭開定值電阻Rx上的封條,核對自己測試結果的正確性。

  思考:你測量的電阻值為什么和定值電阻上標出的數值不完全相同?

  答:由于實驗電路和儀表造成的誤差。

  要求實驗結果與待測電阻值相差較大的學生,下課后留下,教師幫助分析解決問題。

  (2)進行實驗講評,表揚實驗認真的小組和個人,指出巡視中發現的問題以教育全體及當事人。(注意:應以表揚為主。)

  (3)檢查儀器是否收拾好,按要求擺放。

  4.布置作業 :完成本節實驗報告。

  (四)說明:本節實驗要引導學生按實驗的目的,完成電路設計、器材選用、實驗步驟、設計表格等項要求,以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注:本教案依據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冊。

電壓表和電流表 篇6

  教學目的

  1.通過分組實驗,使學生學會用伏安法測導體的電阻。加深對電阻概念的理解。

  2.進一步提高綜合使用電學儀器進行電學實驗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伏安法測電阻。

  教具

  學生電源,直流電流表,直流電壓表,滑動變阻器(50Ω,1.5A),電鍵,繞線電阻(5Ω、10Ω各一個),導線。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l)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分別是什么?

  (2)歐姆定律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測定導體電阻大小的方法,這種方法叫什么?

  本節課將通過分組實驗,學習用伏安法測定導體的電阻。

  (二)講授新課

  (板書)三、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問: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是什么?

  (板書)1.實驗原理

  分別用電壓表和電流表側出電路中某一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根據歐姆定律就可以算出這個導體的電阻。

  (板書)2.實驗電路。

  問:(1)采用伏安法測定某一導體的電阻,需要使用哪些器材?每種器材在電路中起什么作用?

  2.設計實驗電路,畫出電路圖,如圖所示。

  3.要比較方便地改變導體兩端的電壓,以獲得三次不同的電壓值和相應的電流值,電路中應安裝什么裝置?怎樣將它連入電路?(此問題機動)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給出完整的實驗電路圖(如右圖)。

  講解學生分組實驗的注意事項:

  (1)為便于實驗操作,要考慮器材在桌上的碼放位置。

  (2)實驗時,電源電壓取4伏,電壓表的量程取3伏,電流表的量程取0.6安。

  (3)先用阻值為5歐的繞線電阻做被測電阻進行實驗,調節滑片的位置,使電壓表的示數分別為1伏、2伏和3伏,觀察每次的電流值,以求出各次電阻值和電阻的平均值,然后換用阻值為10歐的電阻重做上述實驗。

  (4)其它注意事項同往常一樣。

  出示實驗數據記錄表。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檢查。

  實驗完畢,整理儀器。請幾個實驗組的同學匯報實驗數據,教師將實驗數據填入表中。

  討論:

  (1)觀察表中的數據,在測定某一個被測電阻的實驗中,電壓、電流、電阻的數據各具有什么特點?

  (2)加在某一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不同,通過它的電流也不同,但三次測定的電阻值卻相同(或基本相同),這說明了什么?這又是為什么呢?

  (三)鞏固知識

  1.有的同學根據公式R=U/I得出下面的結論:導體的電阻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中的電流成反比,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若不對,錯在哪里?

  2.某導體兩端加2伏的電壓時,通過該導體的電流為0.4安,該導體的電阻是多少歐?若將此導體兩端的電壓加大到5伏,這個導體的電阻多大?若該導體兩端不加電壓時,通過這個導體的電流多大?此時導體電阻多大?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 

  1.完成實驗報告。

  2.課本習題。

  3.預習:串聯電路電流的關系和電壓的關系分別是什么?

  (曹廣建)

  【評析】

  這個實驗教案是完整的,可行的,行文和講課中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1.伏安法測電阻是一個很重要的實驗,以后的應用也比較多,因此要進一步強調這個實驗的重要性和用這個方法測電阻的實用性。

  2.要通過這個實驗進一步說明電流表、電壓表的使用方法。

  3.實驗中要向學生說明自己聯好電路后一定要經過教師檢查方可按下電鍵實驗。

  4.通過實驗進一步證實電阻值不隨U,I變的物理實質,讓同學進一步體會數學中的公式和物理中的公式不能等同理解,要強調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義,不要犯電阻的大小跟電壓成正比,跟電流成反比的錯誤。

電壓表和電流表 篇7

  (一)教學目的

  1.會用伏安法測電阻。

  2.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做好實驗的科學態度。

  (二)實驗器材:

  每組配備干電池三節,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各1件,待測電阻一只(5歐或10歐,其電阻值用不透明白膠布粘封,并標以rx字樣。要求學生暫不揭開。),導線若干條。

  (三)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問:請敘述歐姆定律的內容,計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學生回答略)

  問: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學生回答略)

  引出本節。板書:〈第三節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2.進行新課

  (1)問:本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答:學會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2)問:實驗的原理是什么?

  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就可以根據歐姆定律計算出它的電阻。

  (3)問:誰能設計一個用伏安法測定電阻的實驗電路?

  學生板演(參見課本上的圖8—1)。教師講評。

  (4)問:用伏安法測電阻需要哪些實驗器材?

  學生回答,接著檢查和認識自己小組的實驗器材。注意認清哪個元件是待測定值電阻rx。

  (5)問:做這個實驗需要哪些步驟?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①按電路圖連接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是斷開狀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電阻值位置。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要連接正確。電壓表使用0~3伏量程,電流表使用0~0.6安量程。

  ②檢查電路連接無誤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改變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觀察電壓表的示數為l伏、2伏和3伏時電流表的讀數;將三組電壓和電流的對應值填入自己設計的實驗記錄表格中。

  ③根據記錄的三組實驗數據分別算出未知電阻的三個值。為了減小誤差,算出電阻的平均值,作為被測電阻的阻值。即

  ④實驗要求:積極動手,按要求操作,記錄數據、計算結果要實事求是。實驗完畢要整理好儀器。

  以上內容,邊講邊板書,只寫提綱、內容留待學生課后作業填寫。

  板書: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電路:

  4.實驗器材:

  5.實驗步驟:

  6.實驗記錄:

  7.測量結果:rx= 〉

  (6)學生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結

  (1)學生報告測量結果。揭開定值電阻rx上的封條,核對自己測試結果的正確性。

  思考:你測量的電阻值為什么和定值電阻上標出的數值不完全相同?

  答:由于實驗電路和儀表造成的誤差。

  要求實驗結果與待測電阻值相差較大的學生,下課后留下,教師幫助分析解決問題。

  (2)進行實驗講評,表揚實驗認真的小組和個人,指出巡視中發現的問題以教育全體及當事人。(注意:應以表揚為主。)

  (3)檢查儀器是否收拾好,按要求擺放。

  4.布置作業:完成本節實驗報告。

  (四)說明:本節實驗要引導學生按實驗的目的,完成電路設計、器材選用、實驗步驟、設計表格等項要求,以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注:本教案依據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冊。

電壓表和電流表 篇8

  教學目的

  1.通過分組實驗,使學生學會用伏安法測導體的電阻。加深對電阻概念的理解。

  2.進一步提高綜合使用電學儀器進行電學實驗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伏安法測電阻。

  教具

  學生電源,直流電流表,直流電壓表,滑動變阻器(50Ω,1.5A),電鍵,繞線電阻(5Ω、10Ω各一個),導線。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l)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分別是什么?

  (2)歐姆定律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測定導體電阻大小的方法,這種方法叫什么?

  本節課將通過分組實驗,學習用伏安法測定導體的電阻。

  (二)講授新課

  (板書)三、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問: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是什么?

  (板書)1.實驗原理

  分別用電壓表和電流表側出電路中某一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根據歐姆定律就可以算出這個導體的電阻。

  (板書)2.實驗電路。

  問:(1)采用伏安法測定某一導體的電阻,需要使用哪些器材?每種器材在電路中起什么作用?

  2.設計實驗電路,畫出電路圖,如圖所示。

  3.要比較方便地改變導體兩端的電壓,以獲得三次不同的電壓值和相應的電流值,電路中應安裝什么裝置?怎樣將它連入電路?(此問題機動)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給出完整的實驗電路圖(如右圖)。

  講解學生分組實驗的注意事項:

  (1)為便于實驗操作,要考慮器材在桌上的碼放位置。

  (2)實驗時,電源電壓取4伏,電壓表的量程取3伏,電流表的量程取0.6安。

  (3)先用阻值為5歐的繞線電阻做被測電阻進行實驗,調節滑片的位置,使電壓表的示數分別為1伏、2伏和3伏,觀察每次的電流值,以求出各次電阻值和電阻的平均值,然后換用阻值為10歐的電阻重做上述實驗。

  (4)其它注意事項同往常一樣。

  出示實驗數據記錄表。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檢查。

  實驗完畢,整理儀器。請幾個實驗組的同學匯報實驗數據,教師將實驗數據填入表中。

  討論:

  (1)觀察表中的數據,在測定某一個被測電阻的實驗中,電壓、電流、電阻的數據各具有什么特點?

  (2)加在某一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不同,通過它的電流也不同,但三次測定的電阻值卻相同(或基本相同),這說明了什么?這又是為什么呢?

  (三)鞏固知識

  1.有的同學根據公式R=U/I得出下面的結論:導體的電阻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中的電流成反比,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若不對,錯在哪里?

  2.某導體兩端加2伏的電壓時,通過該導體的電流為0.4安,該導體的電阻是多少歐?若將此導體兩端的電壓加大到5伏,這個導體的電阻多大?若該導體兩端不加電壓時,通過這個導體的電流多大?此時導體電阻多大?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 

  1.完成實驗報告。

  2.課本習題。

  3.預習:串聯電路電流的關系和電壓的關系分別是什么?

  (曹廣建)

  【評析】

  這個實驗教案是完整的,可行的,行文和講課中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1.伏安法測電阻是一個很重要的實驗,以后的應用也比較多,因此要進一步強調這個實驗的重要性和用這個方法測電阻的實用性。

  2.要通過這個實驗進一步說明電流表、電壓表的使用方法。

  3.實驗中要向學生說明自己聯好電路后一定要經過教師檢查方可按下電鍵實驗。

  4.通過實驗進一步證實電阻值不隨U,I變的物理實質,讓同學進一步體會數學中的公式和物理中的公式不能等同理解,要強調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義,不要犯電阻的大小跟電壓成正比,跟電流成反比的錯誤。

電壓表和電流表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實驗使學生會用伏安法測電阻的方法.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正確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方法.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提高學生的實驗素質.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科學態度和團結協作的集體觀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用伏安法測電阻是電學中的一種基本測量,屬歐姆定律變換式的具體應用,對于加深歐姆定律和電阻概念有重要作用,同時又給學生提供初中常用電學器材綜合使用的機會,有利于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根據課題設計實驗電路圖,掌握正確的操作順序是本節的重點,根據電路圖進行實物接線并且排除接線過程中出現的種種故障是難點所在.

  教法建議

  本節擬采用先討論,后設計方案,再進行實驗的方法進行學習.

  考慮到中學生的思維特點,由淺入深地加以引導,循序漸進地提出下面的幾個問題:

  (1)怎樣用電壓表、電流表測電阻的值?電路圖是什么?

  (2)需測哪些物理量?

  (3)怎么算出電阻?這個算出的值有誤差嗎?

  (4)怎么減小誤差?

  (5)怎么才會取得多組數據.

  按以上思維過程,學生很容易想到用變用器去改變待測電阻中通過的電流及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變阻器也就呼之欲出了,突出了變阻器在此實驗中的中心作用.

  教學設計方案

  導入  新課

  1.檢查學生完成預習作業 情況并按下面的實驗報告加以糾正.

  實驗目的用電壓表、電流表測電阻.

  實驗原理  變形 

  實驗器材  學生電源、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待測電阻、單刀開關各一個,導線若干.

  實驗電路圖

  實驗步驟

  (1)按電路圖連接電路.

  (2)檢查無誤后,閉合開關S,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分別讀出電流表、電壓表的讀數,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3)其出三次R的值,求出R的平均值.

  電壓U(V)

  電流I(A)

  電阻R( )

  1

  2

  3

  實驗記錄表格

  待測電阻R的平均值

  2.教師強調實驗注意事項

  (1)連接電路時提示學生

  ①開關要處于斷開位置.

  ②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電阻值的位置.

  ③電源電壓選用4V.

  ④電壓表選用3V量程,電流表選用0.6A

  ⑤注意認清電壓表、電流表的“+”、“-”接線柱.

  (2)指導學生連接電路時強調:

  先連“主電路”即由電阻R、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單刀開關、電源組成的串聯電路,檢查無誤后再接電壓表.

  3.進行分組實驗

  (1)教師巡回指導、檢查學生分組實驗的情況,及時解決實驗中發生的問題.

  (2)指導學生正確讀出電流表、電壓表上的數值.

  (3)注意觀察,盡可能要求每個學生都參加操作.

  (4)掌握實驗進展,記錄下實驗做得好的小組.

  4.實驗總結

  (1)選幾組匯報實驗結果.

  (2)指出實驗中的優點、缺點,特別是實驗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作為今后的教訓.

電壓表和電流表 篇10

  (一)教學目的

  1.會用伏安法測電阻。

  2.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做好實驗的科學態度。

  (二)實驗器材:

  每組配備干電池三節,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各1件,待測電阻一只(5歐或10歐,其電阻值用不透明白膠布粘封,并標以Rx字樣。要求學生暫不揭開。),導線若干條。

  (三)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問:請敘述歐姆定律的內容,計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學生回答略)

  問: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學生回答略)

  引出本節。板書:〈第三節 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2.進行新課

  (1)問:本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答:學會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2)問:實驗的原理是什么?

  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就可以根據歐姆定律計算出它的電阻。

  (3)問:誰能設計一個用伏安法測定電阻的實驗電路?

  學生板演(參見課本上的圖8—1)。教師講評。

  (4)問:用伏安法測電阻需要哪些實驗器材?

  學生回答,接著檢查和認識自己小組的實驗器材。注意認清哪個元件是待測定值電阻Rx。

  (5)問:做這個實驗需要哪些步驟?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①按電路圖連接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是斷開狀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電阻值位置。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要連接正確。電壓表使用0~3伏量程,電流表使用0~0.6安量程。

  ②檢查電路連接無誤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改變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觀察電壓表的示數為l伏、2伏和3伏時電流表的讀數;將三組電壓和電流的對應值填入自己設計的實驗記錄表格中。

  ③根據記錄的三組實驗數據分別算出未知電阻的三個值。為了減小誤差,算出電阻的平均值,作為被測電阻的阻值。即

  ④實驗要求:積極動手,按要求操作,記錄數據、計算結果要實事求是。實驗完畢要整理好儀器。

  以上內容,邊講邊板書,只寫提綱、內容留待學生課后作業 填寫。

  板書: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電路:

  4.實驗器材:

  5.實驗步驟:

  6.實驗記錄:

  7.測量結果:Rx=〉

  (6)學生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結

  (1)學生報告測量結果。揭開定值電阻Rx上的封條,核對自己測試結果的正確性。

  思考:你測量的電阻值為什么和定值電阻上標出的數值不完全相同?

  答:由于實驗電路和儀表造成的誤差。

  要求實驗結果與待測電阻值相差較大的學生,下課后留下,教師幫助分析解決問題。

  (2)進行實驗講評,表揚實驗認真的小組和個人,指出巡視中發現的問題以教育全體及當事人。(注意:應以表揚為主。)

  (3)檢查儀器是否收拾好,按要求擺放。

  4.布置作業 :完成本節實驗報告。

  (四)說明:本節實驗要引導學生按實驗的目的,完成電路設計、器材選用、實驗步驟、設計表格等項要求,以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注:本教案依據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冊。

電壓表和電流表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實驗使學生會用伏安法測電阻的方法.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正確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方法.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提高學生的實驗素質.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科學態度和團結協作的集體觀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用伏安法測電阻是電學中的一種基本測量,屬歐姆定律變換式的具體應用,對于加深歐姆定律和電阻概念有重要作用,同時又給學生提供初中常用電學器材綜合使用的機會,有利于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根據課題設計實驗電路圖,掌握正確的操作順序是本節的重點,根據電路圖進行實物接線并且排除接線過程中出現的種種故障是難點所在.

  教法建議

  本節擬采用先討論,后設計方案,再進行實驗的方法進行學習.

  考慮到中學生的思維特點,由淺入深地加以引導,循序漸進地提出下面的幾個問題:

  (1)怎樣用電壓表、電流表測電阻的值?電路圖是什么?

  (2)需測哪些物理量?

  (3)怎么算出電阻?這個算出的值有誤差嗎?

  (4)怎么減小誤差?

  (5)怎么才會取得多組數據.

  按以上思維過程,學生很容易想到用變用器去改變待測電阻中通過的電流及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變阻器也就呼之欲出了,突出了變阻器在此實驗中的中心作用.

  教學設計方案

  導入  新課

  1.檢查學生完成預習作業 情況并按下面的實驗報告加以糾正.

  實驗目的用電壓表、電流表測電阻.

  實驗原理  變形 

  實驗器材  學生電源、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待測電阻、單刀開關各一個,導線若干.

  實驗電路圖

  實驗步驟

  (1)按電路圖連接電路.

  (2)檢查無誤后,閉合開關S,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分別讀出電流表、電壓表的讀數,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3)其出三次R的值,求出R的平均值.

  電壓U(V)

  電流I(A)

  電阻R( )

  1

  2

  3

  實驗記錄表格

  待測電阻R的平均值

  2.教師強調實驗注意事項

  (1)連接電路時提示學生

  ①開關要處于斷開位置.

  ②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電阻值的位置.

  ③電源電壓選用4V.

  ④電壓表選用3V量程,電流表選用0.6A

  ⑤注意認清電壓表、電流表的“+”、“-”接線柱.

  (2)指導學生連接電路時強調:

  先連“主電路”即由電阻R、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單刀開關、電源組成的串聯電路,檢查無誤后再接電壓表.

  3.進行分組實驗

  (1)教師巡回指導、檢查學生分組實驗的情況,及時解決實驗中發生的問題.

  (2)指導學生正確讀出電流表、電壓表上的數值.

  (3)注意觀察,盡可能要求每個學生都參加操作.

  (4)掌握實驗進展,記錄下實驗做得好的小組.

  4.實驗總結

  (1)選幾組匯報實驗結果.

  (2)指出實驗中的優點、缺點,特別是實驗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作為今后的教訓.

電壓表和電流表 篇12

  教學目的

  1.通過分組實驗,使學生學會用伏安法測導體的電阻。加深對電阻概念的理解。

  2.進一步提高綜合使用電學儀器進行電學實驗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伏安法測電阻。

  教具

  學生電源,直流電流表,直流電壓表,滑動變阻器(50Ω,1.5A),電鍵,繞線電阻(5Ω、10Ω各一個),導線。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l)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分別是什么?

  (2)歐姆定律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測定導體電阻大小的方法,這種方法叫什么?

  本節課將通過分組實驗,學習用伏安法測定導體的電阻。

  (二)講授新課

  (板書)三、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問: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是什么?

  (板書)1.實驗原理

  分別用電壓表和電流表側出電路中某一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根據歐姆定律就可以算出這個導體的電阻。

  (板書)2.實驗電路。

  問:(1)采用伏安法測定某一導體的電阻,需要使用哪些器材?每種器材在電路中起什么作用?

  2.設計實驗電路,畫出電路圖,如圖所示。

  3.要比較方便地改變導體兩端的電壓,以獲得三次不同的電壓值和相應的電流值,電路中應安裝什么裝置?怎樣將它連入電路?(此問題機動)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給出完整的實驗電路圖(如右圖)。

  講解學生分組實驗的注意事項:

  (1)為便于實驗操作,要考慮器材在桌上的碼放位置。

  (2)實驗時,電源電壓取4伏,電壓表的量程取3伏,電流表的量程取0.6安。

  (3)先用阻值為5歐的繞線電阻做被測電阻進行實驗,調節滑片的位置,使電壓表的示數分別為1伏、2伏和3伏,觀察每次的電流值,以求出各次電阻值和電阻的平均值,然后換用阻值為10歐的電阻重做上述實驗。

  (4)其它注意事項同往常一樣。

  出示實驗數據記錄表。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檢查。

  實驗完畢,整理儀器。請幾個實驗組的同學匯報實驗數據,教師將實驗數據填入表中。

  討論:

  (1)觀察表中的數據,在測定某一個被測電阻的實驗中,電壓、電流、電阻的數據各具有什么特點?

  (2)加在某一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不同,通過它的電流也不同,但三次測定的電阻值卻相同(或基本相同),這說明了什么?這又是為什么呢?

  (三)鞏固知識

  1.有的同學根據公式R=U/I得出下面的結論:導體的電阻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中的電流成反比,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若不對,錯在哪里?

  2.某導體兩端加2伏的電壓時,通過該導體的電流為0.4安,該導體的電阻是多少歐?若將此導體兩端的電壓加大到5伏,這個導體的電阻多大?若該導體兩端不加電壓時,通過這個導體的電流多大?此時導體電阻多大?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 

  1.完成實驗報告。

  2.課本習題。

  3.預習:串聯電路電流的關系和電壓的關系分別是什么?

  (曹廣建)

  【評析】

  這個實驗教案是完整的,可行的,行文和講課中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1.伏安法測電阻是一個很重要的實驗,以后的應用也比較多,因此要進一步強調這個實驗的重要性和用這個方法測電阻的實用性。

  2.要通過這個實驗進一步說明電流表、電壓表的使用方法。

  3.實驗中要向學生說明自己聯好電路后一定要經過教師檢查方可按下電鍵實驗。

  4.通過實驗進一步證實電阻值不隨U,I變的物理實質,讓同學進一步體會數學中的公式和物理中的公式不能等同理解,要強調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義,不要犯電阻的大小跟電壓成正比,跟電流成反比的錯誤。

電壓表和電流表 篇13

  (一)教學目的

  1.會用伏安法測電阻。

  2.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做好實驗的科學態度。

  (二)實驗器材:

  每組配備干電池三節,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各1件,待測電阻一只(5歐或10歐,其電阻值用不透明白膠布粘封,并標以Rx字樣。要求學生暫不揭開。),導線若干條。

  (三)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問:請敘述歐姆定律的內容,計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學生回答略)

  問: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學生回答略)

  引出本節。板書:〈第三節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2.進行新課

  (1)問:本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答:學會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2)問:實驗的原理是什么?

  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就可以根據歐姆定律計算出它的電阻。

  (3)問:誰能設計一個用伏安法測定電阻的實驗電路?

  學生板演(參見課本上的圖8—1)。教師講評。

  (4)問:用伏安法測電阻需要哪些實驗器材?

  學生回答,接著檢查和認識自己小組的實驗器材。注意認清哪個元件是待測定值電阻Rx。

  (5)問:做這個實驗需要哪些步驟?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①按電路圖連接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是斷開狀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電阻值位置。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要連接正確。電壓表使用0~3伏量程,電流表使用0~0.6安量程。

  ②檢查電路連接無誤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改變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觀察電壓表的示數為l伏、2伏和3伏時電流表的讀數;將三組電壓和電流的對應值填入自己設計的實驗記錄表格中。

  ③根據記錄的三組實驗數據分別算出未知電阻的三個值。為了減小誤差,算出電阻的平均值,作為被測電阻的阻值。即

  ④實驗要求:積極動手,按要求操作,記錄數據、計算結果要實事求是。實驗完畢要整理好儀器。

  以上內容,邊講邊板書,只寫提綱、內容留待學生課后作業 填寫。

  板書: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電路:

  4.實驗器材:

  5.實驗步驟:

  6.實驗記錄:

  7.測量結果:Rx=〉

  (6)學生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結

  (1)學生報告測量結果。揭開定值電阻Rx上的封條,核對自己測試結果的正確性。

  思考:你測量的電阻值為什么和定值電阻上標出的數值不完全相同?

  答:由于實驗電路和儀表造成的誤差。

  要求實驗結果與待測電阻值相差較大的學生,下課后留下,教師幫助分析解決問題。

  (2)進行實驗講評,表揚實驗認真的小組和個人,指出巡視中發現的問題以教育全體及當事人。(注意:應以表揚為主。)

  (3)檢查儀器是否收拾好,按要求擺放。

  4.布置作業 :完成本節實驗報告。

  (四)說明:本節實驗要引導學生按實驗的目的,完成電路設計、器材選用、實驗步驟、設計表格等項要求,以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注:本教案依據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冊。

電壓表和電流表(通用13篇) 相關內容:
  • 實驗:用電壓表測電壓教案示例(精選3篇)

    (北京第八中學 章浩武)(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冊(二)教學目的1.會按照電壓表使用規則正確使用電壓表,會選擇電壓表的量程和試觸,會正確讀出電壓表的示數。2.會用電壓表測量電池的電壓。...

  • 電壓表教案示例(通用2篇)

    (北京101中學 張寧謀)(一)[教材]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冊(二)[教學目的]認識電壓表,掌握電壓表的使用規則。(三)[教學重點]電壓表的使用規則。(四)[教學方法]在實驗中邊講邊觀察,并作簡單的測試實驗。...

  • 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教案示例(通用2篇)

    教學目的1.通過分組實驗,使學生學會用伏安法測導體的電阻。加深對電阻概念的理解。2.進一步提高綜合使用電學儀器進行電學實驗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教學重點和難點伏安法測電阻。...

  • 電壓表教案(精選7篇)

    (一)教學目的1、會用伏安法測電阻。2、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做好實驗的科學態度。(二)實驗器材:每組配備干電池三節,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各1件,待測電阻一只(5歐或10歐,其電阻值用不透明白膠布粘封,并標以Rx...

  • 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精選5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通過實驗使學生會用伏安法測電阻的方法.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正確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方法.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提高學生的實驗素質.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科學態度和團結協作的集體觀點.教學建議教材分析用...

  • 實驗:用電壓表測電壓(通用5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掌握電壓表的使用.2、理解串聯電路、并聯電路的電壓關系.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實驗能力.情感目標:培養認真細致的實驗作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學建議教材分析從知識上看,這是一節探索性實驗課,是...

  • 電壓表(精選15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知道的用途和表示符號;2、掌握的量程、刻度方法、連接方法及調“零”方法.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2、會正確使用并能正確地讀出的示數.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儀器、認真細心、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學建議教材...

  • 第三節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教案之一

    (一)教學目的1.會用伏安法測電阻。2.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做好實驗的科學態度。(二)實驗器材:每組配備干電池三節,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各1件,待測電阻一只(5歐或10歐,其電阻值用不透明白膠布粘封,并標以rx字樣。...

  • 實驗:用電壓表測電壓教案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掌握電壓表的使用.2、理解串聯電路、并聯電路的電壓關系.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實驗能力.情感目標:培養認真細致的實驗作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建議教材分析 從知識上看,這是一節探索性實驗課,...

  • 實驗:用電壓表測電壓教案示例

    (一)[教材]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冊 (二)[教學目的]1.練習正確使用電壓表。2.研究串、并聯電路中電壓的關系。(三)[教學重點]正確使用電壓表。(四)[教學方法]學生分組實驗。...

  • 實驗:用電壓表測電壓教案示例之一

    實驗:用電壓表測電壓教案示例之一(北京第八中學 章浩武)(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冊(二)教學目的1.會按照電壓表使用規則正確使用電壓表,會選擇電壓表的量程和試觸,會正確讀出電壓表的示數。...

  • 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教案二

    教學目的 1.通過分組實驗,使學生學會用伏安法測導體的電阻。加深對電阻概念的理解。 2.進一步提高綜合使用電學儀器進行電學實驗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教學重點和難點 伏安法測電阻。...

  • 第三節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教案之一

    (一)教學目的 1.會用伏安法測電阻。 2.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做好實驗的科學態度。(二)實驗器材: 每組配備干電池三節,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各1件,待測電阻一只(5歐或10歐,其電阻值用不透明白膠布粘封,并標以Rx字樣...

  • 電壓表教案示例之一

    (北京市第八中學 章浩武)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冊 (二)教學目的 1.知道電壓表是測量電路兩端電壓的儀表和電壓表在電路中的符號。 2.能正確讀出電壓表的示數。...

  • 實驗:用電壓表測電壓教案示例之一

    (北京第八中學 章浩武)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冊 (二)教學目的 1.會按照電壓表使用規則正確使用電壓表,會選擇電壓表的量程和試觸,會正確讀出電壓表的示數。 2.會用電壓表測量電池的電壓。...

  • 高二物理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人精午夜精国 | 99er在线观看视频 | 黄色一毛片 | 一本大道嫩草av无码专区 | 又爽又色又高潮的免费软件 |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影院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仙武帝尊动漫在线观看 | 久久99精品热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网站 | 91靠逼软件 | 久草在线视频新时代视频 | 免费日韩av片 |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a∨在线观看 国产系列视频二区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男女啪啪抽搐一进区 | 开心婷婷五月激情综合社区 |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色婷婷亚洲精品制服丝袜1区 | 精品传媒一区二区三区A片 99久久国产视频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懂色一区二区二区av免费观看 | 免费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视频 | 片黄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一区二区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乱极品 |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99热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可以看 | 内射老妇BBX | 纳粹荒淫史 | 看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 | 污污视频免费在线看 | 色呦呦免费看 | 国产人成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