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樂-高中音樂獲獎教案
爵士樂
廣東省廣雅中學 宋曼蕾
第三屆全國中小學音樂錄像課評比一等獎教案
[教材] 人音教版普通高中《音樂》第六單元——爵士音樂
[年級] 高中一年級
[課時] 一課時
[教學目標]
讓學生自主收集有關爵士音樂文化的資料(文字、音響),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與交流,共同探討爵士音樂的風格特點,并了解其相關文化及藝術價值;引導學生用開放的心態,正確審視美國黑人爵士音樂文化,增強學生對多元文化的接納與包容的意識。
[教學重點]
由于某些歷史與社會的原因,學生對爵士音樂接觸比較少,沒有太多的感性認識,雖然通過大量的資料收集,但仍缺乏對音樂本身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引導學生感受和體驗音樂,讓學生初步了解爵士音樂的音樂特點(特別是即興性),鼓勵學生進行簡單的即興創作和表演活動。
[教學準備]
一、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多渠道(互聯網,書籍,報刊,傳播媒體,音響等)收集有關“爵士樂”的資料,并自選展示作業的形式(手抄報,文稿,網頁,課件等),用文字和音響配合說明——什么是爵士樂?
二、教師需準備一些有關的資料,并制成相關課件,隨時與學生進行交流或補充。
三、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座,以方便進行講座和交流。
[教學過程]
一、聽辨導入(3分鐘)
1、 對比聽賞:
管弦樂《北風吹》 爵士樂《北風吹》
師:請大家分辨一下,兩段音樂有什么不同?
2、 學生談對音樂的理解
3、 引出課題:“什么是爵士樂?”
(說明:對比聽賞可以反饋出學生經過學習后對爵士樂的理解,并自然導入課題)
二、交流與探討(25分鐘)
1、 學生的交流
①學生展示各自的作業(手抄報、網頁資料、課件及喜愛的音樂等),并互相交流。
②由課代表主持,按組自選介紹的內容,并選出代表進行作業展示:爵士樂的起源,使用的樂器,發展與流派,演奏形式,風格與特點,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說明:此環節可以讓學生相互介紹了解彼此的作業情況)
2、 學生分組展示并作介紹
由于沒有在介紹的內容上做硬性的規定,教師應靈活掌握,根據學生介紹的情況、內容,及時、靈活地進行交流、切磋和補充。著重在以下三方面作適當引導、交流:
⑴、感受、體驗布魯斯與拉格泰姆的音樂特點:
空虛布魯斯(1923年“布魯斯女王貝西。史密斯原版錄音)
① 學生根據派發的歌譜,隨音樂哼唱,并模仿長號的吹奏。
② 學生談感受:憂郁、悲傷;難唱、變化音多、節奏復雜、難掌握。
③ 學唱一兩句,體驗黑人喧泄情感的方式。
④ 引導學生對比哼唱課件展示的譜例,感受降三音、降七音的音樂色彩。
⑤ 學生總結:“布魯斯“的風格特點。
“楓葉”拉格泰姆(作者:“拉格泰姆之王”,司各特。喬普林scott joplin)
① 說出聆聽的感受——適合跳舞的舞曲音樂。
② 引導學生隨音樂做律動,找出重音基本節奏。
③ 學唱主題音樂,幫助學生掌握拉格泰姆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