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事做起(通用12篇)
從小事做起 篇1
曾經有一位諾貝爾獎獲者,在被問及是什么促使他成功時,他做了出人意料的回答,“我在幼兒園里學到了一生中最為重要的東西:要謙讓,講衛生,東西放整齊,做錯事要致歉,要仔細觀察事物。”
“如此細小的東西,也值得去注意?如此微渺的細節,也能成就大業?”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可我想,這也許就是大多數人為什么只是普通人的原因吧。“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漠視細節的努力,縱是豪氣沖天,壯志凌云,又何以奢望成就豐功偉績。
我們現在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想要形成良好的性格、習慣,為一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就必須認真對待學習、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不忽略每一個細節。“勿以善小而不為”,撿一片廢紙,幫助一位殘疾人,奉獻一次愛心……“小事”是涓涓細流中的沙金,只有積少成多才能煥發光芒。“勿以惡小而為之”,不經意地嘗試毒品,不為人知的順手牽羊……“小事”也可能是生活中的病毒。由此可見,“小事”是把鋒利的“雙刃劍”,只有注重小節,才能用好這把“雙刃劍”。
“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古代的先哲已為我們闡明了道理。齊白石妙筆丹青,纖毫畢現,終成一代大師,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大家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唯有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引起質變,量變是事物變化的必要前提。因此我們要,重視量的積累,最終方得質的飛躍。,一路豪歌向天涯,路,就在腳步下,小,終能成大!
從小事做起 篇2
活動目的:
針對個別同學在言談舉止有不符校園文明的現象,使同學們認識自己的行為習慣,意識到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并在生活與學習中不斷學習應用和改進,做一個表里一致,內秀外美的文明學生。
活動形式:
討論,個人匯報,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主題:
出示隨手扔紙片、地面糖紙、等的圖片讓學生分析。
主持人:圖片中的事是我們大家司空見慣的,已經熟視無睹了,甚至可以說是麻木了的,但這件事又不得不引起我們對文明、對道德的深思。
二、想一想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還有哪些不文明的現象
舉止和語言兩方面。
針對近一階段給學生起外號、拿學生缺點開玩笑等現象進行討論。
三、我們怎么辦
主持人:文明始終是我們社會發展的主流。相信大家在平時也見過不少體現了我們良好道德素質的事情,下面就請同學們積極發言,談談你見過的好人好事,也可以提出你對道德方面某些事情的看法,或者談談你有何感受,或者說說我們該怎么辦。
學生活動:參與討論,踴躍發言。
主持人:我們已經聽過了許多同學的精彩發言,下面我們請老師來談談!班主任發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真正強大,除了要有先進的`物質文明,還要她的國民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我們中學生就是祖國的未來,我們都希望為國家的富強貢獻力量,可是僅有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具備良好的社會公德。只有這樣,我們才是文明的現代人,我們的社會才是個文明的現代社會。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嚴于律己,做文明學生。
從小事做起 篇3
主題班會—自省、慎獨——從小事做起,以德律已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缺乏公德的事例和好人好事,并在班會課上討論。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主題:(媒體輔助:畫面——可愛的棕熊和受傷的棕熊) 主持人:大家知道圖中兩只棕熊的來歷嗎?在1971年,羅馬尼亞政府把一對棕熊作為回贈禮物送給了我們祖國,圖中這兩只活潑可愛的棕熊就是棕熊大使的子孫們。眾所周知,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但是,竟然有人為了驗證熊的嗅覺是否靈敏,毫無人性地用火堿、濃硫酸去殘害它們。你們看,這只棕熊的舌頭已經被燒成了重傷,另外一只棕熊的前腳掌也燒得血肉模糊。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一幕啊!大家知道這事件的罪魁禍首是誰嗎?他竟然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劉海洋。 主持人:是啊!頭上有無數榮譽光環的劉海洋竟然做出如此缺乏公德的事情,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為了不讓類似的慘劇再次發生,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日常行為中做起,培養良好的公民道德,做到——以德律己。 二、道德規范知多少:(媒體輔助:展示題目) 學生活動:分四個組,每組必答4題,搶答10題,評出優勝組。 三、文明,就差這一點 主持人:或許我們認為某些事情已是司空見慣的,已是熟視無睹了,甚至麻木了。可是只要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些事里有著許多與文明不合拍的東西。文明,就差這一點! 媒體輔助:展示幾幅發人深思的漫畫圖片,指出社會上一些缺德的事例。 學生活動:參與討論,聯系實際列舉我們生活中一些缺乏公德的例子。 四、我們怎么辦? 主持人:文明始終是我們社會發展的主流。相信大家在平時也見過不少體現了我們良好道德素質的事情,下面就請同學們積極發言,談談你見過的好人好事,也可以提出你對道德方面某些事情的看法,或者談談你有何感受,或者說說我們該怎么辦。 學生活動:參與討論,踴躍發言。 主持人:我們已經聽過了許多同學的精彩發言,可是,老師們又是怎么看的呢?下面就請老師們也從老師的角度發表一下你的看法吧! 主持人邀請老師參與討論。 主持人:我們的經濟生活好起來了,物質條件充裕起來了。但是,你是否認為一個民族的進步含義就是指人們脫下破衣裳穿上了洋裝了呢?是否不僅吃米飯,還吃麥當勞的中國人就與世界接軌了呢?是否會講一口流利的外語就能走向世界了呢? 主持人:當然不是。一個穿洋裝卻隨地丟垃圾的人還是遮不住他的猴子尾巴,一個能講一口流利外語卻道德敗壞的人依然是社會渣滓。同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真正強大,除了要有先進的物質文明,還要它的國民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 主持人:隨著國家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我們都希望為國家的富強貢獻力量,可是僅有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具備良好的社會公德。只有這樣,我們才是文明的現代人,我們的社會才是個文明的現代社會。 主持人:俗語有云,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陽的光輝。同樣的,我們隨便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乃至一個眼神,可能就在世界人民面前折射出我們中國人的文明程度,可能讓人一眼就看透了這個民族的本質。我們要吸取劉海洋事件中的教訓,努力提高我們的道德水平。正如劉頌豪院士所說的做一個在社會上“加分數”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以德律己。(畫面:講究公德,請從身邊小事做起!) 五、班主任寄語:(畫面:班主任寄語) 同學們,大家都列舉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缺乏公德的例子,也講了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好人好事。在公德方面,我們班做得很好,比如:我們班的自習課紀律很好,每位同學都在認真學習;教室衛生整潔,有一個安靜的舒適的休息環境;我們班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很和諧,大家都合作愉快;等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所有這些做法,看似簡單,但體現了道德建設的真諦,就是從行為養成入手,公德本身并不是空泛的,而是具體的,這些具體的事情,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展現著一個班、一個學校的學生的總體素質,展現著一個城市市民的總體素質,展現著一個地方公民的道德水平。要做一個合格的公民,就必須遵守社會公德,必須從身邊小事做起。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我們成為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好公民,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更加美麗。 主持人:相信同學們已經立志要做一個有道德、講文明的好公民、好學生,那么,讓我們拿出勇氣,莊重地許下諾言!身為一名福田中學的即將畢業的中學生,相信我們今天的承諾,會成為我們終生的追求!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的人,為福中增光,為母校添彩! 六、結束,再見。
從小事做起 篇4
高三(8)班班主任 盛宏英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缺乏公德的事例和好人好事,并在班會課上討論。
活動過程 :
一、創設情景,引入主題:(媒體輔助:畫面——可愛的棕熊和受傷的棕熊)
主持人:大家知道圖中兩只棕熊的來歷嗎?在1971年,羅馬尼亞政府把一對棕熊作為回贈禮物送給了我們祖國,圖中這兩只活潑可愛的棕熊就是棕熊大使的子孫們。眾所周知,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但是,竟然有人為了驗證熊的嗅覺是否靈敏,毫無人性地用火堿、濃硫酸去殘害它們。你們看,這只棕熊的舌頭已經被燒成了重傷,另外一只棕熊的前腳掌也燒得血肉模糊。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一幕啊!大家知道這事件的罪魁禍首是誰嗎?他竟然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劉海洋。
主持人:是啊!頭上有無數榮譽光環的劉海洋竟然做出如此缺乏公德的事情,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為了不讓類似的慘劇再次發生,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日常行為中做起,培養良好的公民道德,做到——以德律己。
二、道德規范知多少:(媒體輔助:展示題目)
學生活動:分四個組,每組必答4題,搶答10題,評出優勝組。
三、文明,就差這一點
主持人:或許我們認為某些事情已是司空見慣的,已是熟視無睹了,甚至麻木了。可是只要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些事里有著許多與文明不合拍的東西。文明,就差這一點!
媒體輔助:展示幾幅發人深思的漫畫圖片,指出社會上一些缺德的事例。
學生活動:參與討論,聯系實際列舉我們生活中一些缺乏公德的例子。
四、我們怎么辦?
主持人:文明始終是我們社會發展的主流。相信大家在平時也見過不少體現了我們良好道德素質的事情,下面就請同學們積極發言,談談你見過的好人好事,也可以提出你對道德方面某些事情的看法,或者談談你有何感受,或者說說我們該怎么辦。
學生活動:參與討論,踴躍發言。
主持人:我們已經聽過了許多同學的精彩發言,可是,老師們又是怎么看的呢?下面就請老師們也從老師的角度發表一下你的看法吧!
主持人邀請老師參與討論。
主持人:我們的經濟生活好起來了,物質條件充裕起來了。但是,你是否認為一個民族的進步含義就是指人們脫下破衣裳穿上了洋裝了呢?是否不僅吃米飯,還吃麥當勞的中國人就與世界接軌了呢?是否會講一口流利的外語就能走向世界了呢?
主持人:當然不是。一個穿洋裝卻隨地丟垃圾的人還是遮不住他的猴子尾巴,一個能講一口流利外語卻道德敗壞的人依然是社會渣滓。同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真正強大,除了要有先進的物質文明,還要它的國民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
主持人:隨著國家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我們都希望為國家的富強貢獻力量,可是僅有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具備良好的社會公德。只有這樣,我們才是文明的現代人,我們的社會才是個文明的現代社會。
主持人:俗語有云,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陽的光輝。同樣的,我們隨便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乃至一個眼神,可能就在世界人民面前折射出我們中國人的文明程度,可能讓人一眼就看透了這個民族的本質。我們要吸取劉海洋事件中的教訓,努力提高我們的道德水平。正如劉頌豪院士所說的做一個在社會上“加分數”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以德律己。(畫面:講究公德,請從身邊小事做起!)
五、班主任寄語:(畫面:班主任寄語)
同學們,大家都列舉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缺乏公德的例子,也講了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好人好事。在公德方面,我們班做得很好,比如:我們班的自習課紀律很好,每位同學都在認真學習;教室衛生整潔,有一個安靜的舒適的休息環境;我們班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很和諧,大家都合作愉快;等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所有這些做法,看似簡單,但體現了道德建設的真諦,就是從行為養成入手,公德本身并不是空泛的,而是具體的,這些具體的事情,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展現著一個班、一個學校的學生的總體素質,展現著一個城市市民的總體素質,展現著一個地方公民的道德水平。要做一個合格的公民,就必須遵守社會公德,必須從身邊小事做起。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我們成為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好公民,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更加美麗。
主持人:相信同學們已經立志要做一個有道德、講文明的好公民、好學生,那么,讓我們拿出勇氣,莊重地許下諾言!身為一名福田中學的即將畢業的中學生,相信我們今天的承諾,會成為我們終生的追求!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的人,為福中增光,為母校添彩!
六、結束,再見。
從小事做起 篇5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缺乏公德的事例和好人好事,并在班會課上討論。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主題:
主持人:大家知道在1971年,羅馬尼亞政府把一對棕熊作為回贈禮物送給了我們祖國,如今中國有了許多棕熊大使的子孫們。眾所周知,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但是,竟然有人為了驗證熊的嗅覺是否靈敏,毫無人性地用火堿、濃硫酸去殘害它們。你們看,有的棕熊的舌頭已經被燒成了重傷,有的棕熊的前腳掌也燒得血肉模糊。大家知道這事件的罪魁禍首是誰嗎?他竟然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劉海洋。
主持人:是啊!頭上有無數榮譽光環的劉海洋竟然做出如此缺乏公德的事情,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為了不讓類似的慘劇再次發生,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日常行為中做起,培養良好的公民道德,做到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二、道德規范知多少:(媒體輔助:展示題目)
學生活動:分四個組,每組必答4題,搶答10題,評出優勝組。
三、文明,就差這一點
主持人:或許我們認為某些事情已是司空見慣的,已是熟視無睹了,甚至麻木了。可是只要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些事里有著許多與文明不合拍的東西。文明,就差這一點!
媒體輔助:展示幾幅發人深思的漫畫圖片,指出社會上一些缺德的事例。
學生活動:參與討論,聯系實際列舉我們生活中一些缺乏公德的例子。
四、我們怎么辦?
主持人:文明始終是我們社會發展的主流。相信大家在平時也見過不少體現了我們良好道德素質的事情,下面就請同學們積極發言,談談你見過的好人好事,也可以提出你對道德方面某些事情的看法,或者談談你有何感受,或者說說我們該怎么辦。
學生活動:參與討論,踴躍發言。
主持人:我們已經聽過了許多同學的精彩發言,可是,老師們又是怎么看的呢?下面就請老師們也從老師的角度發表一下你的看法吧!
主持人邀請老師參與討論。
主持人:我們的經濟生活好起來了,物質條件充裕起來了。但是,你是否認為一個民族的進步含義就是指人們脫下破衣裳穿上了洋裝了呢?是否不僅吃米飯,還吃麥當勞的中國人就與世界接軌了呢?是否會講一口流利的外語就能走向世界了呢?
主持人:當然不是。一個穿洋裝卻隨地丟垃圾的人還是遮不住他的猴子尾巴,一個能講一口流利外語卻道德敗壞的人依然是社會渣滓。同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真正強大,除了要有先進的物質文明,還要它的國民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
主持人:隨著國家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我們都希望為國家的富強貢獻力量,可是僅有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具備良好的社會公德。只有這樣,我們才是文明的現代人,我們的社會才是個文明的現代社會。
主持人:俗語有云,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陽的光輝。同樣的,我們隨便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乃至一個眼神,可能就在世界人民面前折射出我們中國人的文明程度,可能讓人一眼就看透了這個民族的本質。我們要吸取劉海洋事件中的教訓,努力提高我們的道德水平。正如劉頌豪院士所說的做一個在社會上“加分數”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以德律己。(畫面:講究公德,請從身邊小事做起!)
五、班主任寄語:(畫面:班主任寄語)
同學們,大家都列舉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缺乏公德的例子,也講了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好人好事。在公德方面,我們班做得很好,比如:我們班的自習課紀律很好,每位同學都在認真學習;教室衛生整潔,有一個安靜的舒適的休息環境;我們班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很和諧,大家都合作愉快;等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所有這些做法,看似簡單,但體現了道德建設的真諦,就是從行為養成入手,公德本身并不是空泛的,而是具體的,這些具體的事情,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展現著一個班、一個學校的學生的總體素質,展現著一個城市市民的總體素質,展現著一個地方公民的道德水平。要做一個合格的公民,就必須遵守社會公德,必須從身邊小事做起。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我們成為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好公民,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更加美麗。
主持人:相信同學們已經立志要做一個有道德、講文明的好公民、好學生,那么,讓我們拿出勇氣,莊重地許下諾言!身為一名實驗中學的高中學生,相信我們今天的承諾,會成為我們終生的追求!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的人,為福中增光,為母校添彩!
六、結束,再見。
從小事做起 篇6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缺乏公德的事例和好人好事,并在班會課上討論。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主題:
(媒體輔助:畫面可愛的棕熊和受傷的棕熊) 主持人:大家知道圖中兩只棕熊的來歷嗎?在1971年,羅馬尼亞政府把一對棕熊作為回贈禮物送給了我們祖國,圖中這兩只活潑可愛的棕熊就是棕熊大使的子孫們。眾所周知,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但是,竟然有人為了驗證熊的嗅覺是否靈敏,毫無人性地用火堿、濃硫酸去殘害它們。你們看,這只棕熊的舌頭已經被燒成了重傷,另外一只棕熊的前腳掌也燒得血肉模糊。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一幕啊!大家知道這事件的罪魁禍首是誰嗎?他竟然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劉海洋。 主持人:是啊!頭上有無數榮譽光環的劉海洋竟然做出如此缺乏公德的事情,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為了不讓類似的慘劇再次發生,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日常行為中做起,培養良好的公民道德,做到以德律己。
二、道德規范知多少:
(媒體輔助:展示題目)
學生活動:分四個組,每組必答4題,搶答10題,評出優勝組。
三、文明,就差這一點 主持人:
或許我們認為某些事情已是司空見慣的,已是熟視無睹了,甚至麻木了。可是只要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些事里有著許多與文明不合拍的東西。文明,就差這一點! 媒體輔助:展示幾幅發人深思的漫畫圖片,指出社會上一些缺德的事例。 學生活動:參與討論,聯系實際列舉我們生活中一些缺乏公德的例子。
四、我們怎么辦?
主持人:文明始終是我們社會發展的主流。相信大家在平時也見過不少體現了我們良好道德素質的事情,下面就請同學們積極發言,談談你見過的好人好事,也可以提出你對道德方面某些事情的看法,或者談談你有何感受,或者說說我們該怎么辦。 學生活動:參與討論,踴躍發言。 主持人:我們已經聽過了許多同學的精彩發言,可是,老師們又是怎么看的呢?下面就請老師們也從老師的角度發表一下你的看法吧!主持人邀請老師參與討論。 主持人:我們的經濟生活好起來了,物質條件充裕起來了。但是,你是否認為一個民族的進步含義就是指人們脫下破衣裳穿上了洋裝了呢?是否不僅吃米飯,還吃麥當勞的中國人就與世界接軌了呢?是否會講一口流利的外語就能走向世界了呢? 主持人:當然不是。一個穿洋裝卻隨地丟垃圾的人還是遮不住他的猴子尾巴,一個能講一口流利外語卻道德敗壞的人依然是社會渣滓。同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真正強大,除了要有先進的物質文明,還要它的國民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 主持人:隨著國家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我們都希望為國家的富強貢獻力量,可是僅有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具備良好的社會公德。只有這樣,我們才是文明的現代人,我們的社會才是個文明的現代社會。 主持人:俗語有云,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陽的光輝。同樣的,我們隨便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乃至一個眼神,可能就在世界人民面前折射出我們中國人的文明程度,可能讓人一眼就看透了這個民族的本質。我們要吸取劉海洋事件中的教訓,努力提高我們的道德水平。正如劉頌豪院士所說的做一個在社會上加分數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以德律己。
五、班主任寄語:
(畫面:班主任寄語) 同學們,大家都列舉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缺乏公德的例子,也講了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好人好事。在公德方面,我們班做得很好,比如:我們班的自習課紀律很好,每位同學都在認真學習;教室衛生整潔,有一個安靜的舒適的休息環境;我們班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很和諧,大家都合作愉快;等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所有這些做法,看似簡單,但體現了道德建設的真諦,就是從行為養成入手,公德本身并不是空泛的,而是具體的,這些具體的事情,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展現著一個班、一個學校的學生的總體素質,展現著一個城市市民的總體素質,展現著一個地方公民的道德水平。要做一個合格的公民,就必須遵守社會公德,必須從身邊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我們成為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好公民,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更加美麗。 主持人:相信同學們已經立志要做一個有道德、講文明的好公民、好學生,那么,讓我們拿出勇氣,莊重地許下諾言!身為一名福田中學的即將畢業的中學生,相信我們今天的承諾,會成為我們終生的追求!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的人,為福中增光,為母校添彩!
從小事做起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中學生在校禮儀,具體細致地了解在校學生應該做到的禮儀細則,去指導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
2、學生通過學習在校禮儀,能夠指導學生走好人生之路,做個社會有用之人。
重點和難點:
運用禮儀指導學習和生活,學會良好的人際交往。
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室
教學過程:
(二)言談
言談作為一門藝術,也是個人禮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禮貌:態度要誠懇、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要平和沉穩;尊重他人。
2、用語:敬語,表示尊敬和禮貌的詞語。如日常使用的"請"、"謝謝"、"對不起",第二人稱中的"您"字等。初次見面為"久仰";很久不見為"久違";請人批評為"指教;麻煩別人稱"打擾";求給方便為"借光";托人辦事為"拜托"等等。要努力養成使用敬語的習慣。現在,我國提倡的禮貌用語是十個字:"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個字體現了說話文明的基本的語言形式。
(三)儀態舉止
1、談話姿勢:談話的姿勢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和文明素質。所以,交談時,首先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理等不禮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勢,是一種靜態的美。站立時,身體應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兩個前腳掌上,挺胸、收腹、收頒、抬頭、雙肩放松。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眼睛平視,面帶笑容。站立時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場合不宜將手插在褲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那樣不但顯得拘謹,給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儀態的莊重。
3、坐姿:坐,也是一種靜態造型。端莊優美的坐,會給人以文雅、穩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確的坐姿應該: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應兩膝并攏;男性膝部可分開一些,但不要過大,一般不超過肩寬。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場合,入座時要輕柔和緩,起座要端莊穩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亂響,造成尷尬氣氛。不論何種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鐘"。若堅持這一點,那么不管怎樣變換身體的姿態,都會優美、自然。
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動作,走姿是一種動態的美。"行如風"就是用風行水上來形容輕快自然的步態。正確的走姿是:輕而穩,胸要挺,頭要抬,肩放松,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
從小事做起 篇8
活動目的:
通過主題班會活動,使學生繼承優良傳統美德,增強愛國情感,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初步樹立社會責任感。把禮儀常規貫穿到歌謠、小品、朗誦等各種表演形式之中,讓學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懂得禮儀對于每個學生成長的重要性。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班主任: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新一代的少年兒童,我們更不能忘記傳統,應該力爭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讓文明之花常開心中,把文明之美到處傳播!現在我宣布:《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活動開始
(一)、家庭文明禮儀。
主持人: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文化源遠流長。作為禮儀之邦,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故事至今仍深深地教育著我們。
下面請聽歷史故事:《孔融讓梨》。
主持人:看到這個小故事,同學們覺得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么對待我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學生自由發言。
主持人:如果家里來了客人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下面請欣賞小品《家里來客了》。
(二)、校園文明禮儀
主持人: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文化源遠流長。“禮學”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自古以來,講究做人要懂得禮貌謙讓,因此中國被稱為“文明禮儀之邦”。
主持人:中國古代的禮儀規范不斷發展改革形成了我們的現代文明禮儀。在校園這個既莊嚴又活潑、既緊張又文明的環境中,我們少先隊員不僅要學好文化知識,還要講禮貌,懂禮儀,做一個文明少年。禮儀舉止包含了許多內容,你知道那些校園禮儀嗎?誰愿意說給大家聽?學生自由發言。
(校園禮儀:正確的走姿、正確的站姿、正確的坐姿;同學之間交往的禮儀、課堂禮儀、課間禮儀、遞物與接物。)
1、我們在學校內要做到哪些?
說:在我個人認為要做到校園文明禮儀有三大點:首先,在學校要尊重老師。在個人方面要做到不打架、不罵人、儀容儀表要符合學校規范。在同學之間要做到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她說得很對,我們作為學生在學校內要遵守校規校紀。
2、我們升國旗是我們要做到哪些禮儀?
說:升國旗時我們應該立正站好,向國旗行注目禮,我們要尊重國旗,要知道自己是一名中國人升國旗時,要想想我國體育健兒奪得奧運冠軍時升國旗的樣子----目不轉睛的看著國旗冉冉生起,要知道為了這一面國旗有多少人為此付出了生命國旗代表著我們的國家,升國旗是一件神圣而莊嚴的事,我們不應該當作兒戲,不應該說話打鬧而要尊重它愛護它。就像所說我們在升國旗時一定要嚴肅。
現場采訪:中國少年報的記者聽說你們這里在開展文明禮儀活動,特來采訪各位同學,歡迎嗎?
(場景一)當你想向同學借筆時,你該怎么說?怎么做呢?
(場景二)如果你不小心碰掉了同學的文具盒,你該怎么辦?你的鉛筆盒被碰掉了,你生氣嗎?
(場景三)中午當你在食堂盛湯時特別擁擠你該怎么辦呢?
(場景四)如果你在上樓道時,有同學被撞到了怎么辦?
(場景五)如果你回到家發現忘了老師安排的家庭作業你怎么向老師打電話詢問呢?
主持人:這是我們常用的校園禮儀,對于我們小學生,《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請聽朗誦《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三字歌》
主持人:我們共同生活在這所美麗的校園里,共同學習在這個三年級二班這個大家庭中,大家和諧相處。在前段日子里,我們班里出現了這樣幾幕感人的情景,請看小品《同學之間》。
小結:文明禮儀似一縷春風,哺育了我們,似陽光雨露流進孩子們幼小的心田,滋潤著你們茁壯成長,直到長成參天大樹。新人是美麗的,生命是美好文明禮貌是立足之本。我真心希望這朵朵禮儀之花永遠綻放!
(三)、社會文明禮儀
在學校要講文明,那么在沒人監督的時候,在公共場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說:在不同的公共場所對我們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說在乘車時應遵守乘車秩序,尊重司售人員,尊老愛幼;在影劇院時不大聲喧嘩,不亂扔廢棄物;在參加大型活動時要聽從現場安排,入場時不要擁擠,進場后不隨便走動,不亂扔垃圾等。
從小事做起 篇9
自省、慎獨——從小事做起,以德律已
高三(8)班班主任 盛宏英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缺乏公德的事例和好人好事,并在班會課上討論。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主題:(媒體輔助:畫面——可愛的棕熊和受傷的棕熊)
主持人:大家知道圖中兩只棕熊的來歷嗎?在1971年,羅馬尼亞政府把一對棕熊作為回贈禮物送給了我們祖國,圖中這兩只活潑可愛的棕熊就是棕熊大使的子孫們。眾所周知,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但是,竟然有人為了驗證熊的嗅覺是否靈敏,毫無人性地用火堿、濃硫酸去殘害它們。你們看,這只棕熊的舌頭已經被燒成了重傷,另外一只棕熊的前腳掌也燒得血肉模糊。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一幕啊!大家知道這事件的罪魁禍首是誰嗎?他竟然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劉海洋。
主持人:是啊!頭上有無數榮譽光環的劉海洋竟然做出如此缺乏公德的事情,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為了不讓類似的慘劇再次發生,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日常行為中做起,培養良好的公民道德,做到——以德律己。
二、道德規范知多少:(媒體輔助:展示題目)
學生活動:分四個組,每組必答4題,搶答10題,評出優勝組。
三、文明,就差這一點
主持人:或許我們認為某些事情已是司空見慣的,已是熟視無睹了,甚至麻木了。可是只要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些事里有著許多與文明不合拍的東西。文明,就差這一點!
媒體輔助:展示幾幅發人深思的漫畫圖片,指出社會上一些缺德的事例。
學生活動:參與討論,聯系實際列舉我們生活中一些缺乏公德的例子。
四、我們怎么辦?
主持人:文明始終是我們社會發展的主流。相信大家在平時也見過不少體現了我們良好道德素質的事情,下面就請同學們積極發言,談談你見過的好人好事,也可以提出你對道德方面某些事情的看法,或者談談你有何感受,或者說說我們該怎么辦。
學生活動:參與討論,踴躍發言。
主持人:我們已經聽過了許多同學的精彩發言,可是,老師們又是怎么看的呢?下面就請老師們也從老師的角度發表一下你的看法吧!
主持人邀請老師參與討論。
主持人:我們的經濟生活好起來了,物質條件充裕起來了。但是,你是否認為一個民族的進步含義就是指人們脫下破衣裳穿上了洋裝了呢?是否不僅吃米飯,還吃麥當勞的中國人就與世界接軌了呢?是否會講一口流利的外語就能走向世界了呢?
主持人:當然不是。一個穿洋裝卻隨地丟垃圾的人還是遮不住他的猴子尾巴,一個能講一口流利外語卻道德敗壞的人依然是社會渣滓。同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真正強大,除了要有先進的物質文明,還要它的國民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
主持人:隨著國家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我們都希望為國家的富強貢獻力量,可是僅有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具備良好的社會公德。只有這樣,我們才是文明的現代人,我們的社會才是個文明的現代社會。
主持人:俗語有云,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陽的光輝。同樣的,我們隨便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乃至一個眼神,可能就在世界人民面前折射出我們中國人的文明程度,可能讓人一眼就看透了這個民族的本質。我們要吸取劉海洋事件中的教訓,努力提高我們的道德水平。正如劉頌豪院士所說的做一個在社會上“加分數”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以德律己。(畫面:講究公德,請從身邊小事做起!)
五、班主任寄語:(畫面:班主任寄語)
同學們,大家都列舉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缺乏公德的例子,也講了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好人好事。在公德方面,我們班做得很好,比如:我們班的自習課紀律很好,每位同學都在認真學習;教室衛生整潔,有一個安靜的舒適的休息環境;我們班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很和諧,大家都合作愉快;等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所有這些做法,看似簡單,但體現了道德建設的真諦,就是從行為養成入手,公德本身并不是空泛的,而是具體的,這些具體的事情,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展現著一個班、一個學校的學生的總體素質,展現著一個城市市民的總體素質,展現著一個地方公民的道德水平。要做一個合格的公民,就必須遵守社會公德,必須從身邊小事做起。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我們成為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好公民,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更加美麗。
主持人:相信同學們已經立志要做一個有道德、講文明的好公民、好學生,那么,讓我們拿出勇氣,莊重地許下諾言!身為一名福田中學的即將畢業的中學生,相信我們今天的承諾,會成為我們終生的追求!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的人,為福中增光,為母校添彩!
六、結束,再見。
從小事做起 篇10
曾經有一位諾貝爾獎獲者,在被問及是什么促使他成功時,他做了出人意料的回答,“我在幼兒園里學到了一生中最為重要的東西:要謙讓,講衛生,東西放整齊,做錯事要致歉,要仔細觀察事物。”
“如此細小的東西,也值得去注意?如此微渺的細節,也能成就大業?”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可我想,這也許就是大多數人為什么只是普通人的原因吧。“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漠視細節的努力,縱是豪氣沖天,壯志凌云,又何以奢望成就豐功偉績。
我們現在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想要形成良好的性格、習慣,為一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就必須認真對待學習、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不忽略每一個細節。“勿以善小而不為”,撿一片廢紙,幫助一位殘疾人,奉獻一次愛心……“小事”是涓涓細流中的沙金,只有積少成多才能煥發光芒。“勿以惡小而為之”,不經意地嘗試毒品,不為人知的順手牽羊……“小事”也可能是生活中的病毒。由此可見,“小事”是把鋒利的“雙刃劍”,只有注重小節,才能用好這把“雙刃劍”。
“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古代的先哲已為我們闡明了道理。齊白石妙筆丹青,纖毫畢現,終成一代大師,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大家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唯有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引起質變,量變是事物變化的必要前提。因此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重視量的積累,最終方得質的飛躍。從小事做起,一路豪歌向天涯,路,就在腳步下,小,終能成大!
從小事做起 篇11
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班會,使學生認識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從小養成良好的道德意識和各種文明習慣
2、配合學校禮儀活動,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采用小品表演、講故事討論等多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 3、使學生在參與活動及討論的過程中,達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禮儀、做文明禮儀使者的活動中。
活動準備:
布置學生做好準備,編排情景劇,設計問答題、搶答題。學生每人準備一句文明禮貌用語。
活動過程:
一、儀式
中隊長宣布隊會儀式開始
1、報告人數
1、各小隊向中隊長報告,本小隊原有人數x人,實到x人,報完畢。
2、中隊長向輔導員報
3、輔導員預祝本次隊會圓滿成功告人數。
4、中隊長:全體立正,奏樂,出旗,敬禮
5、禮畢,唱隊歌
6、中隊長宣布五(2)中隊“文明從小事做起”主題班隊會正式開始。
二、活動開始
主持人甲:踏著歡樂的節拍,
主持人乙:踏入文明的時代。
甲:做個文明的好少年,
乙:那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甲:文明人要有良好的行為,
乙:文明人要有良好的習慣。
甲:做到這一些,需要克服很多困難,
乙:做到這一些,養成教育是關鍵。
合:老師、同學們,早上好!“文明習慣,從小事做起”,五年一班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甲:文明禮貌的良好習慣是一個人美好內心世界的自然流露,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
乙:養成教育不僅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頭戲,也是與我們每個學生身心發展至關重要的一件大事。
(一)、情景劇:
甲:講文明,講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社會的美好形象是靠每一個公民良好的精神面貌、彬彬有禮的言行舉止來共同塑造的。要塑造一個人的美好形象,首先要從小事做起。下面,請看情景劇《文明與可恥》。
乙:看了剛才的小品,同學們有何感想呢下面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看法。
(主持人指名發言,并做簡評)
甲:當然啦,講文明,講禮貌不僅掛在口頭上,更要把它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不但要做到語言美,還要做到行為美,下面請欣賞情景劇《對不起、沒關系》
乙:是啊,一聲“對不起”,作用了不起;一聲“沒關系”,團結我和你!生活里,人際交往中,學會道歉,是我們從小學做人的很重要的一項道德修養。我們要學會真誠地說聲“對不起”,力爭做個文明少年。
(二)講文明禮儀的故事《孔融讓梨》
甲:中國是一個文明禮儀之國,在古代就有很多圣人就留下了許多這樣的故事,下面請聽《孔融讓梨》的故事。
乙:融四歲、能讓梨,香九齡能溫席,我們踏在新時代的道路上,一定能做到講究文明,禮儀。
(三)、討論回答問題:
甲:語言美、行為美是養成文明習慣的重要內容。養成文明習慣,還要求我們做什么呢(組織學生討論,發言
。重點明確:愛護課桌椅,愛護花草樹木,不亂扔紙屑垃圾,遵守課間紀律都是講文明的表現。通過本環節的設計,使學生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養成哪些好的文明習慣。)
乙:看來大家都能認識到如何做一名講文明的好學生,更能知道從小事做起!
(三)、文明從小事做起搶答題
甲:下面進行的是“文明習慣,從小事做起”知識競賽。這里有幾道搶答題,請同學們踴躍搶答,我們為答題正確者準備了一些小獎品。
題目:1。請說出三句文明禮貌用語。
2。保持校園潔凈要怎樣做
3。如何對待孤寡、殘疾人、弱小者
4。你在上學的路上撿到了10元錢,而路上又沒有其他人,你會怎么做
5。你在操場邊走著,忽然一顆足球踢到你的身上,面對踢你的同學,你該怎么辦
甲:文明習慣,從小事做起!養成教育包括的內容非常廣泛,滲透性也很強,體現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校內外生活的一切方面和過程,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乙:養成教育,重在養,貴在成。
甲:“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乙:它需要我們進一步慎思之,篤行之,真正地將道德要求、行為規范,內化為我們的優良品質,外化為我們的自覺行為,這才是我們開展養成教育的真諦之所在!
(四)、拍手兒歌
甲:在我們的生活中,使用禮貌用語是多么重要啊!前不久,班委會布置大家收集一些簡單的文明用語,誰能說說在我們生活中,我們是怎樣使用禮貌用語的。(主持人指名學生自由說)
乙:大家說得真好!現在,我們把這些文明用語也請到了這里,讓我們聽聽它們的“自我介紹”吧! (兩名學生領誦,禮貌用語全體說)小學生,懂禮貌,禮貌用語記得牢,感謝別人說“謝謝“,早晨見面說“您早”,表示道歉“對不起”,別后重逢說“您好”,
向人問事用“請問”,分手離別說“再見”,別人工作或休息,禁止說笑莫打擾。
罵人本來不道德,打架更是不禮貌,隨地吐痰不文明,果皮紙屑不亂扔,我們都要講文明,人人才會夸你棒,夸你棒。
甲:同學們,讓我們以這次班會為契機,通過對各種行為規范的體驗,養成各種文明習慣,提高我們的素質,凈化我們的心靈,以文明之我,建設文明之班級,文明之校
乙:有了文明禮儀,社會才能和諧。就讓我們在歌曲《歌聲與微笑》中結束我們的主題班會吧
合:讓我們插上文明的翅膀,飛向藍天,飛向美好的未來。
三、輔導員講話:
通過這次隊會,希望同學們一起向不文明行為告別,自覺遵守文明行為規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吧!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名文明的小學生,為學校增光添彩!
四、活動結束
中隊長:請全體起立跟隨輔導員呼號
輔導員: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
呼號:(隊員)時刻準備著!
中隊長:退旗,奏樂!
中隊長宣布隊會結束:五二班《文明從小事做起》隊會到此結束。
從小事做起 篇12
活動目的:
1、通過同學們的活動參與,明確好習慣在我們生活、學習中的重要性。
2、使同學們對“守則規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并以此約束自己的行為。
3、引導、教育同學們做文明守紀的學生。
活動準備:
1、準備節目。
2、制作相關的課件。主持人朱亞文,安一涵準備串聯詞。
3、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
過程:
主持人朱亞文:尊敬的老師!
主持人安一涵: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好!
主持人朱亞文:針對我們班同學們的日常行為習慣的種種陋習,我們精心準備了“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主題班會。
主持人安一涵:下面我宣布,四(2)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主持人朱亞文:首先我們一起來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1、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2、尊敬父母,關心父母身體健康,主動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聽從父母和長輩的教導,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動打招呼。
3、尊敬老師,見面行禮,主動問好,接受老師的教導,與老師交流。
4、尊老愛幼,平等待人。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不欺負弱小,不譏笑、戲弄他人。尊重殘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習慣。
5、待人有禮貌,說話文明,講普通話,會用禮貌用語。不罵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間先敲門,經允許再進入,不隨意翻動別人的物品,不打擾別人的工作、學習和休息。
6、誠實守信,不說謊話,知錯就改,不隨意拿別人的東西,借東西及時歸還,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考試不作弊。
7、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優點,不嫉妒別人。遇到挫折和失敗不灰心,不氣餒,遇到困難努力克服。
8、愛惜糧食和學習、生活用品。節約水電,不比吃穿,不亂花錢。
9、衣著整潔,經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頭,早晚刷牙,飯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擺放整齊,學會收拾房間、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務勞動。
10、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不逃學,有病有事要請假,放學后按時回家。參加活動守時,不能參加事先請假。
11、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大膽提問,回答問題聲音清楚,不隨意打斷他人發言。課間活動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