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鴨(二)》教案(通用3篇)
《丑小鴨(二)》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3-6段,能按問題找到對應的課文段落。
2、能按要求讀懂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段。
3、能區分倒影和倒映的意思。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明確學習目標
二、學習3-4段
1、自讀3-6,思考:哪幾段是寫丑小鴨離家后的不幸遭遇。
2、自讀3、4段,先自學生字,再填空:
來到哪里遇到什么不幸?
水草地野鴨( )
( )里小鳥( )獵狗( )
( )叢中天氣( )
3、再讀課文3、4段,填空:
離開了水草地
白天( )晚上( )
( )在蘆葦叢中]
4、朗讀指導。
5、丑小鴨離開家之后有哪些不幸遭遇?
三、學習5、6段
1、哪幾段是寫丑小鴨發現自己變成了天鵝,很快樂?
2、自讀,學習生字。
3、學習第5段,鞏固單元學習提示。
A、齊讀,思考:這一段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B、回顧按事情發展寫的段,應該怎樣讀?
C、自讀,思考:這段話共有幾句?哪幾句說同一方面的內容?這段話先說什么,再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4、學習第6段。
A、默讀,用~~~劃出說明丑小鴨快樂的句子。
它撲撲翅膀,向湖邊飛去,忽然看見鏡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個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長長的脖子,美麗極了。
B、訓練有表情地朗讀。
5、丑小鴨發現自己長成了美麗的天鵝,為什么那么快樂?
四、作業
1、課作5。
2、齊讀3-6段。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背誦、默寫5、6段。
2、懂得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學會正確對待現實生活中的丑小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二、理解、學用“極了”寫句子。
1、課后作業第4題。
2、體會“極了”的意思。
3、用“極了”說一句話。
三、背誦、默寫5、6段。
1、背誦。
2、默寫。
3、同桌互批。
4、訂正。]
四、總結明理
1、齊讀全文。
2、安徒生為什么要讓大家讀《丑小鴨》的故事?
3、你覺得自己是丑小鴨嗎?為什么?
4、如果你覺得自己是丑小鴨,常常不受人喜歡,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5、假如,我們班上有只丑小鴨,學了課文后,你覺得應該怎樣對待他?為什么?
6、小結:
樹立信心,戰勝困難,頑強生活,幸福的日子一定會到來。
《丑小鴨(二)》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現丑小鴨變成白天鵝后的快樂心情,從中受到啟迪。
3.理解課文,體會事物都是在發展變化的,只要堅持追求美好理想,處境是會改變的。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想象、領會故事所表達的積極意義。
教學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引入
1.在上篇課文中我們認識了一只( )的丑小鴨。
2.小朋友們,多大的痛苦,多大的不幸,丑小鴨都默默忍受著,堅強生活著,他終于挨過了寒冷而又饑餓的冬天。
二、初讀課文
1.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輕聲練讀課文,有不會讀的字可以查字典或互相問問,把課文讀通。
2.讓學生對照生字表把本課生字及其所組成的詞語勾畫出來。經過反復拼讀,力求讀準字音。
3.出示長句子指名生認讀。
4.多種形式讀通課文。
5.冬天過后的丑小鴨又怎樣了?
三、精讀感悟
1.課件演示第一句話:柳樹發芽,桃樹開花,春天來了。春天美嗎?試著讀出春天的美麗。
2.課件演示并旁白:丑小鴨來到湖邊,看見三只白天鵝在戲水,他多么高興啊,于是情不自禁地說——啊,多美的鳥!……
(1)簡單的一句話里包含著丑小鴨復雜的心情,他贊美天鵝、羨慕天鵝,但一想到自己的丑,他又感到深深的失落,可是他想接近白天鵝的愿望又是那么強烈。
(2)學生自由練習,體會丑小鴨復雜的心情。
3.課件演示并旁白:為了看清這些美麗的大鳥,丑小鴨飛到水里,向白天鵝游去,沒想到天鵝拍著翅膀歡迎他。丑小鴨低頭往水里一看,居然看到一個美麗的倒影。雪白油亮的羽毛,又長又軟的脖子,豐滿有力的翅膀,美麗極了。
男、女生比賽,讀出他的美。
4.是呀,太美了,美的讓丑小鴨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自己。這是多么令人激動和興奮的時刻,讓我們一起分享受他的快樂吧!
5.丑小鴨太美了,難怪三只白天鵝會拍著翅膀歡迎他,難怪湖邊的小孩會齊聲贊美他。這是他從沒想到的,他激動地無法掩飾自己的快樂,你們看——(課件演示)他揚起翅膀,伸長脖子,發出幸福的呼喊。
6.小朋友們,站起來吧,你們就是丑小鴨,你們就是白天鵝,揚起有力的翅膀,發出幸福的呼喊吧!
學生齊讀丑小鴨的呼喊。
7.誰來當一當表演家,把丑小鴨的這種幸福演出來呢?
8.丑小鴨現在為什么那么快樂呢?(可聯系前邊的內容說一說。)
9.丑小鴨那么快樂,興奮,湖邊的孩子們看了又有什么反應呢?
10.“新來了一只天鵝,一只美麗的天鵝。”孩子們在湖邊叫起來。
(1)孩子們喜歡這只天鵝嗎?你可以從哪個詞語中看出來?
(2)是啊,孩子們非常喜歡他,情不自禁的叫了起來,哪些同學愿意來當湖邊的孩子,我們站起來一起歡迎天鵝的到來。(集體表演讀)
四、總結拓展
1.從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2.聯想:丑小鴨變成白天鵝后,會怎樣呢?
第二課時
一、總結明理
1.齊讀全文
2.安徒生為什么要讓大家讀《丑小鴨》的故事?
3.你覺得自己是丑小鴨嗎?為什么?
4.如果你覺得自己是丑小鴨,常常不受人喜歡,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5.假如,我們班上有只丑小鴨,學了課文后,你覺得應該怎樣對待他?為什么?
6.小結:
樹立信心,戰勝困難,頑強生活,幸福的日子一定會到來
二、拓展練習
1.編排課本劇,演一演,評一評。
2.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
《丑小鴨(二)》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訓練,引導學生了解漢字規律,幫助學生記憶漢字,積累用語言,提高閱讀能力和口語交際等語文實踐能力。
【重點難點】
1. 鞏固識字、積累詞句。
2. 正確地說話,寫話通順。
【教學準備】
字卡,小黑板、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3課時。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語海暢游
1、漢字真有趣。可以讓學生說說兩種部首構成的字的差異,再讀讀列出的漢字,想想能否再找幾個帶有這些部首的字,挑幾個寫下來。
[出示題中十個漢字的生字卡片,學生自由搶讀,看誰認得快、讀得準。]
2. 小老師帶讀,學生思考:這些字在結構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 指名回答。教師小結:
(1)這些字的結構相同,都是左右結構;
(2)上面五個字偏旁都是“兩點水”,下面五個字偏旁都是“三點水”;
(3)漢字里面有“兩點水”,大部分與天氣冷有聯系;“三點水”大部分與水有關系。
4. 指導書寫:“兩點水”和“三點水”在漢字里一般是位于字的左方,書寫時不能超過豎中線;
5. 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6. 隨機選擇幾份學生的作業投影展示,全班評價。
7. 拓展:含有“兩點水”的字不太多。你還認識哪些含有“三點水”的漢字?(例:汗、汁、江、池、河、淚、游、泳)
(二)、 連一連,讀一讀。
1. 學生自由朗讀本題中三兩部分的內容,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
2. 學生逐一描述小蝌蚪、青蛙、大熊貓、白天鵝的外形特點。
3. 學生仿照例子獨立連線,并將句子讀通順。
4. 教師提示:這道連線題需要為每句完整的話連兩條線,所以連線前要看清楚哪三個部分是一句話中的內容;連線時要細心,不要連錯了;連線后要默讀句子進行檢查。
5. 指名朗讀,逐句分析正確答案。
6. 小老師帶讀四句連好線的句子。
7. 教師引導學生發現題中句子的表達方式。
(1)課件出示第一縱行動物名和第三縱行內容,提問:“誰干什么?”
引導學生發現:沒有第二縱行的內容,句子也通順。
(2)課件逐一出示中間部分內容,提問:“誰怎么樣干什么?”感受語言表達的具體與生動。
(3)還可指導學生創造性地模仿造句。如:孔雀展開像扇子一樣的羽毛走來走去。
(三)讀句子,看誰讀得好。
1. 學生自由朗讀題中四句話,注意讀準漢字的發音,說說自己的發現。
2. 指名讀句子,集體評議。
3.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嗎、吧、呢、呀”,學生認讀。
4. 學生標記出四句話中所用的標點符號。
5.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句子,說說“?”和“!”和“嗎、吧、呢、呀”在句子中的搭配。
6. 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小結:
(1)問號“?”一般與“嗎”、“呢”搭配,表示疑問的語氣,
(2)感嘆號“!” 一般與“吧”、“呀”搭配,表示感嘆的語氣。
7. 學生齊讀四句話,注意讀出恰當的語氣。
8. 學生練習說話,恰當使用用以上四個字,教師相機評價。
二、 背一背《公民道德歌》。
1. 學生自由讀兒歌,借助漢語拼音,讀準不認識字的字音。讓學生自由讀準“年、燦、史、人”等音。
2. 教師帶讀兒歌,學生跟讀,注意生字的讀音。
3. 這首兒歌是什么意思?(學生回答,教師適時點評)
4. 朗讀指導: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讀這支兒歌,要讀出贊美和自豪的感覺。
5. 學生齊讀、嘗試背誦。(引導讀得神氣,讓人引以為豪)
三、 總結
【教學反思】
本節課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訓練,引導學生了解漢字規律,幫助學生記憶漢字,效果良好。
第2課時
讀一讀成語故事《畫龍點睛》。
這是對本單元學習內容的有效補充,學生在感受神話、寓言、童話等文學題材后,讀一讀成語故事,更能體會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的魅力。教學中,讓學生借助注音自讀自悟,無需做過多的講解,學生在朗讀中明白成語故事的來歷。課后引導學生查一查其他成語故事,給小朋友介紹一下。
1. 學生自由朗讀短文《畫龍點睛》,給不認識的字做標記,并借助漢語拼音讀準這些字的字音。
2. 課件播放全文錄音(素材中無錄音),學生邊聽邊注意不認識的字如何發音,檢查自己的拼讀是否準確。
3. 教師帶讀,學生跟讀,要求學生模仿教師的語氣和感情,讀出感情。
4. 數一數,這篇短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學生回答)
5. 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6. 《畫龍點睛》講的是一個什么故事?(指名回答,教師評價)
(古時候有位畫家,為畫好的龍點上眼睛,龍就活了)
“畫龍點睛”是一個成語,這個故事就是成語的來歷。
7. 課件播放畫龍點睛的動畫片視頻(素材中無視頻),學生結合課件感知短文的意思。
【教學反思】
這是對本單元學習內容的有效補充,學生在感受神話、寓言、童話等文學題材后,讀一讀成語故事,更能體會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的魅力。教學中,讓學生借助注音自讀自悟,無需做過多的講解,學生在朗讀中明白成語故事的來歷。課后引導學生查一查其他成語故事,給小朋友介紹一下。
第3課時
★語文大課堂
1. 教師板書題目,學生齊讀題。
2. 課件出示圖片“讀書會.jpg”,學生看書上的提示明白題目的要求,借助圖畫激發學生表達的興趣。
3. 這次的“語文大課堂”要我們做哪幾件事情?(學生回答)課件出示提綱
(1)你最喜歡看的書是什么書名?
(2)這本書哪些地方寫得有意思?
[教師提示:我們在學習前面的內容時,曾布置過一些閱讀作業,按照要求,同學們應該已經讀過了《格林童話》、《炎帝擊石生火》、《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安徒生童話》等書籍。你可以從中選擇一些來參加今天的讀書會。]
4、想一相,自己最喜歡哪本書,書名是什么?哪些地方寫得有意思?
5. 說一說:指導學生用幾句話表達:可以自己先說,再與同桌說,然說給全班同學聽。
(1)同桌互相說,教師巡視。
(2)小組內說,選出說得好的在班上說。大家評一評,看誰說得好告別注意鼓勵學生,保護學生表達式的積極性。
(3)集體交流、反饋,教師引導正面評價。
6. 寫一寫:
(1)教師提要求。
在此基礎上,把你說的,同學們最感興趣的話寫下來。
(2)學生動筆寫,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3)選擇學生練習投影展示,教師評導。
7. 教師小結:
讀書可以讓我們增長知識、增加才干,還能陶冶我們的情操。希望小朋友們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照樣子說一說”來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小學生富有想象力,老師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激發了學生的說話寫話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