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教案(精選4篇)
《回家的路上》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參考交通圖的表達方式,繪畫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圖。
2.能夠畫出一路上標志性的建筑、景、物。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繪畫方法,大膽、自由地表達回家路上的人、景、 物。
教學難點:
畫面大膽、自由、生動,富于創造力。
課前準備:
學生:繪圖工具(油畫棒、水彩筆、水彩、水粉顏料、記號筆等)。
教師:準備與學生相同的材料及范圖數張。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你會看地圖嗎?地圖是怎樣給人們指路的?
老師可以給大家看看本地的交通圖,然后,找找“我們學校”所在的位置。請學生描述一下從學校回家的線路,把轉彎的地方如:立交橋、鐵路道口、十字路口描繪得詳細些,教師提醒介紹那些標志性建筑或物體。
二、發展階段
1.討論:
我們要表現的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圖與交通圖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
2.談談創作思路。
3.出示學生作品。
提供建議:先畫學校,在按照回家的路線一點一點的延伸出去,一直畫到你的家,形狀可以不規則。
最后根據需要添畫人、景,也可用剪貼的方法。
三、收拾與整理
將自己的工具收拾好,將課桌整理干凈。
四、課后拓展
將學校畫在畫面的中央,然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畫出不同往家行走的線路圖。
《回家的路上》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參考交通圖的表達方式,繪畫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圖。
2.能夠畫出一路上標志性的建筑、景、物。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繪畫方法,大膽、自由地表達回家路上的人、景、物。
教學難點:
畫面大膽、自由、生動,富于創造力。
課前準備:
學生:繪圖工具(油畫棒、水彩筆、水彩、水粉顏料、記號筆等)。
教師:準備與學生相同的材料及范圖數張。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你會看地圖嗎?地圖是怎樣給人們指路的?
老師可以給大家看看本地的交通圖,然后,找找“我們學校”所在的位置。請學生描述一下從學校回家的線路,把轉彎的地方如:立交橋、鐵路道口、十字路口描繪得詳細些,教師提醒介紹那些標志性建筑或物體。
二、發展階段
1.討論:
我們要表現的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圖與交通圖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
2.談談創作思路。
3.出示學生作品。
提供建議:先畫學校,在按照回家的路線一點一點的延伸出去,一直畫到你的家,形狀可以不規則。
最后根據需要添畫人、景,也可用剪貼的方法。
三、收拾與整理
將自己的工具收拾好,將課桌整理干凈。
四、課后拓展
將學校畫在畫面的中央,然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畫出不同往家行走的線路圖。
《回家的路上》教案 篇3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參考交通圖的表達方式,繪畫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圖。能夠畫出一路上有標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清晰地口述出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辯認方向。
2、引導學生完整地畫出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及路上主要景物。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
師:小朋友,在我們生活的城市中有許多道路,每條路都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我們學校所在的路是什么路嗎?
2、新授:
(1)我們從自己住的地方來上學,你住的地方又是什么路呢?
(2)平時我們上學、上街、去玩都會經過許多道路,這些路四通八達,你是怎樣記得這些路的?
(路牌、兩邊的建筑、路口等)
師小結:對,這些有特點的標志和建筑都可以幫助我們記得各條道路,那如果你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或是有外地朋友來,可以用什么辦法記得道路和地點呢?
3、畫地圖可以讓我們對身邊的道路和環境記得更牢,首先你要能說出身邊環境中的一些明顯的重要的道路和轉彎,還有比較大的建筑物,讓我們從學校到家的過程畫起吧。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以學校為中心,畫出往各人家的路線,出了校門往何處去,畫出主要的標志性建筑和路口的景物,重點畫出家與學校。
四、作業講評:請學生介紹學校到家的路線圖。
五、拓展:嘗試畫出從家到公園或親戚家的路線圖。
《回家的路上》教案 篇4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參考交通圖的表達方式,繪畫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圖。
2.能夠畫出一路上有標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學重、難點:
1.是否喜歡這種繪畫題材。
2.是否能將從學校到家的路線交代清楚。
3.繪畫語言是否具有創意。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交通地圖、旅游地圖,范作。
2.學生準備紙、筆、膠水、剪刀,收集一些房產廣告紙、建筑物、風景圖片。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
施教時間:11月10日
活動一:
教師出示自己準備的青島市區大地圖,問:地圖是怎樣給人們指路的?請學生從大地圖上找一找“我們的學校在地圖上的位置”。
請學生描述一下學校回家的線路,把轉彎的地方(特別是三岔路口、十字路口)描述的詳細一些,教師要提醒大家這一路上有哪些標志性建筑或物體。如:家世界、熱電廠的大煙囪。
活動二:
觀察教材上的學生作品及交通或旅游地圖,討論:我們要表現的從學校到家的線路圖與交通圖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然后交流。
請學生談創作思路。教師啟發學生:
先畫學校,再按照回家的路線一點一點延伸出去,一直畫到你的家,紙不夠可以拼接,作品完成后的形狀可以是不規則的。
活動三:
學生繪畫自己家到學校的路線圖。
如果有的學生將路線圖畫在一張完整的作業紙上,那么可以建議他們先將學校與家的位置定好,然后,先用單線輕輕的畫出線路,確定后再具體描繪。
學生繪畫,教師指導。
活動四:
作業展示,布置學生按照居住的區域分成幾個小組,下節課按照小組來進行路線圖的繪畫。
第二節
施教時間:11月11日——11月14日
活動一:
學生按照上節課布置的分組坐好。各組派代表起來按照從遠到近的順序說一說自己上學的途中所看到的標志性的建筑或物體以及交叉路口的具體的情況。
活動二:
分配各組的任務:教師帶領住在學校旁邊的幾座樓上的同學畫學校周邊的幾條小區內的路;住在從港口醫院到遼陽西路區域的學生一起畫這一部分的路線圖;住在軍休五所、三所以及伊春路的同學畫這一部分的路線圖;住在海城賓館以及哈爾濱路周邊的同學畫這一部分的路線圖;住在通榆路周邊的同學畫這一部分的路線圖。
每組發一張四開的紙,小組分路段共同來繪制這一部分的路線圖,根據需要可以添加人物與景物(可以用剪貼或繪畫的方式)
活動三:
各組將自己畫的路線圖以學校為中心按照實際的方向粘到一起。
活動四:
展覽我們共同制作的“青師附小學區圖”大家一起分享創作的快樂。
課后拓展:畫出從不同方向回家的路線,還可以畫出路上看到的事情。
札記:
讓學生按照居住的區域分成幾個小組,按照小組來進行路線圖的繪畫,是我在備課時的突發奇想。這一招兒果然靈,學生們非常樂于和住的近的同學合作,而且大家一起回憶,畫出的路線圖內容非常豐富、翔實,也更有趣味性。合作拉近了同學的心,相信他們以后在一起上學、放學的路上會更加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