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走的玩具》教案(精選3篇)
《會走的玩具》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通過用硬紙或卡紙制作玩具的練習,培養學生由平面到立體的形象思維能力。
2、掌握玩具會走的原理及會走的玩具的制作過程。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使原先站立玩具的變成立體的會走的玩具。
難點:會走的玩具各部位的安排。
教學準備:
學具:彩色卡紙、剪刀、雙面膠、彩色筆、油畫棒、剪刀,鉛畫紙等制作工具。
教具:會走的玩具5個,范畫用具同生,錄音機磁帶。
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組織教學:
1. 背誦古詩,穩定課堂秩序。
2、檢查學習用具的準備情況和擺放位置。
二、導入新課:
我們小朋友經常去玩具店,肯定認識了不少玩具,老師知道你們一定非常喜歡,告訴老師你最喜歡什么玩具?(生答:汽車、飛機、火車、凱蒂貓、奧特曼、小人偶、小白兔、獅子等等)。除了這些,我們還能在許多書上看到許多小玩具圖片,比如藍精靈、機器貓、唐老鴨,還有什么?(生答:還有米老鼠、大灰狼、獅子王等等)老師也喜歡玩具,而且我也會做各種各樣的小玩具,今天我把它們都請過來了,小朋友想見見它們嗎?("想"生齊答)
三、欣賞:
1、(拿出裝有范作的包)看,它們都藏在這只包里呢!(將包小心翼翼地放在講臺上,并做側耳聽狀)聽,這里面有聲音:“大雄”,讓我出來,我要吃鐵板燒。(將機器貓取出展示給學生看)小朋友,這兒有吃鐵板燒嗎?("沒有"生答)(師又作聽狀)聽,還有聲音。“多啦A夢、多啦A夢,外面好玩嗎?你可別把我扔在包里。”(將大雄取出展示)“有沒有好玩的道具,多啦A夢”。“大雄別吵了,讓我再睡一會兒,看我眼睛還睜不開來呢?”(取出圣旦老人)“快,快,排好隊,請大家排好隊,車子就要來了!(取出車子)嗯,大伙兒都到齊了,請大家排好隊。看小朋友歡迎不歡迎我們。(面對學生),我們小朋友要是歡迎的話,就以熱烈的掌聲表示好嗎?(學生鼓掌)
2、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些玩具與我們平時做的,畫的有什么不同?(生答:它們都能站著也能走,能站能走。)對了,那我們就叫它們“會走的玩具”好嗎?(板書課題:會走的玩具)
四、新授:
1、我的玩具為什么會走呢?你發現了嗎?誰到上面來仔細觀察一下。(師:示范玩具車子、圣旦老人、人)
學生:因為車子有輪子、人有腳。還要有推力或外力的作用。
2、引導學生欣賞會走的玩具:
3、教師講解會走的玩具的制作方法:(以會走的玩具公雞為例)
a、 設計草圖。
b、 選擇合適的色彩卡紙,剪出各部分—身子、翅膀、嘴巴、雞冠等。
c、 將各部分進行粘貼組合,完成作品。 d、將做好的玩具涂上顏色花紋。(板書:涂)
e、把手伸進身子裸空位置,指頭當腳進行行走。這樣一只會走的玩具就做出來了。會了嗎?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書上都做了些什么會走的玩具。(欣賞)
4、欣賞 你喜歡這里的哪一只,為什么?(生答略)
五、練習
學生利用手中的紙和廢棄材料,做一個會走的玩具。教師巡回指導。
1、中間停一下,引導學生分析可以做多只腳在前或后的小動物玩具或做多個轉動輪子的汽車等。
2、注意衛生和用刀安全。
3、學生在音樂聲中做作業。
六、講評作品:比一比誰做得有趣、好看又會走。
總結:小朋友今天上課都很認真,大家做的會走的玩具可愛極了。沒做玩的同學下節課我們再繼續完成。下面老師再讓你們看一些會走的玩具。(出示圖片)
這些都玩具廠商專門為小朋友做的。同學們你會做嗎?除了它你還能設計一個新的會走的玩具嗎?(回去)做一個拿給大家看好嗎?今天這一課就到這兒。
七、收拾學具,打掃衛生。
施教時間:12月7日——12月9日
第二課時
一、 組織教學:背誦古詩
二、 欣賞激趣,導入新課。
三、復習上一節課知識:
1、 制作方法步驟:
A、設計草圖。
B、選擇合適的色彩卡紙,剪出各部分。
C、將各部分進行粘貼組合,完成作品。
D、裝飾玩具。
2、 怎樣才會走。
四、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1、用什么方法才會走。
2、玩具需要什么部件才會走。
3、會走玩具各部位的要怎樣安排。
4、注意衛生和用刀安全。
五、展示小組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紹探究成果。學生互相評價:并評出制作小能手。
六、大家說說本節課的學習心得。
札記:在課前準備階段,學生找到了許多會走的小玩具,比如肯德基的指套足球、民間的“推著走”等等。在玩玩具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發現其會走的規律,然后再想自己的玩具準備怎樣“走”,再設計之前就把原理掌握好。
施教時間:12月12日——12月14日
《會走的玩具》教案 篇2
教學目的:1、利用廢舊材料,設計制作會走的玩具。 會走的玩具——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
2、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和協作精神(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
3、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設計和制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教學難點:如何種使玩具走起來
教學學具:師:舊掛歷紙、包裝紙、蠟筆、水彩筆、剪刀、膠水、彩色紙等各種繪畫和手工材料。生:制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檢查用具
三、導入
1、出示會走的玩具,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導出課題。
師:小朋友門,老師這兒有一個小玩具,同學們仔細觀察和思考:小玩具和我們以前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討論、回答。
四:授新
1、總結學生發言,引導學生思考。我們的小玩具會走,可是它為什么會走呢,還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讓小玩具走起來么?仔細觀察,四人小組討論。
2、示范說明集中會走的玩具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師:真好,通過同學們的觀察,大家發現了,要玩具走動,必須是腹部貼地挪動身體。而我們今天制作會走的玩具的小秘密是什么呢?
師:你們觀察得很仔細,非常好,知道了它,我們就能制作出會走的玩具了。
3、欣賞其他學生作品,開拓學生的思維。
師:可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們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玩具,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玩具和制作方法。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還有不同的裝飾方法。(畫、撕剪啊、拼貼等造型手段進行美化。)
五、布置作業:
師:小朋友們,我們已經知道制作會走的玩具的方法,想不想馬上動手制作玩具嗎?拿出你們的材料,開動自己聰明的腦筋,做出一個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會走的玩具。四人小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誰的玩具走的,最長。比一比誰的作品和別人不一樣,最有創意。
六、制作
七、拓展:
今天我們初步學習制作會走的玩具,而且我們把一些廢品裝飾后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玩具,生活中還有許多的“廢品”有待我們發現進行裝飾,充分利用成為有用的物品。
《會走的玩具》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用硬紙或卡紙制作玩具的練習,培養學生由平面到立體的形象思維能力。
2、掌握玩具會走的原理及會走的玩具的制作過程。
教學重難點:
1、使原先站立玩具的變成立體的會走的玩具。
2、會走的玩具各部位的安排。
教具學具:自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我們小朋友經常去玩具店,肯定認識了不少玩具,老師知道你們一定非常喜歡,告訴老師你最喜歡什么玩具?
除了這些,我們還能在許多書上看到許多小玩具圖片,比如藍精靈、機器貓、唐老鴨,還有什么?
老師也喜歡玩具,而且我也會做各種各樣的小玩具,今天我把它們都請過來了,小朋友想見見它們嗎?
2、欣賞:
師: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些玩具與我們平時做的,畫的有什么不同?對了,那我們就叫它們“會走的玩具”好嗎?(板書課題:會走的玩具)
3、新授:
我的玩具為什么會走呢?你發現了嗎?
學生:因為車子有輪子、人有腳。還要有推力或外力的作用。
4、引導學生欣賞會走的玩具:
5、教師講解會走的玩具的制作方法:(以會走的玩具公雞為例)
(1)設計草圖。
(2)選擇合適的色彩卡紙,剪出各部分—身子、翅膀、嘴巴、雞冠等。
(3)將各部分進行粘貼組合,完成作品。
(4)將做好的玩具涂上顏色花紋。
(5)把手伸進身子裸空位置,指頭當腳進行行走。
三、學生制作,教師輔導
四、小結:表揚優秀作業
五、拓展:最后我們再欣賞一些玩具,這些都玩具廠商專門為小朋友做的。同學們你會做嗎?除了它你還能設計一個新的會走的玩具嗎?回去做一個拿給大家看好嗎?
六、收拾學具,打掃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