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教案(精選3篇)
《看一看》教案 篇1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26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活動讓學生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不一樣,最多能看到物體的3個面.
2,讓學生知道哪個是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能正確辨認人在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簡單物體的形狀.
3,發展學生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1,知道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體的3個面.
2,能正確辨認人的正面,側面,上面.
教學難點:能正確辨認人的正面,側面,上面.
課前準備:多媒體電腦教學平臺,windows2000運行環境,flash5.0,authorware5.0,長方體,正方體幾何模型各一個,學生每人準備小長方體和小正方體一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師:在一個遙遠的地方那里生活著一頭非常美麗的大象,天線寶寶們都想看看大象長什么樣子,于是他們來到了大象生活的地方,四個天線寶寶看到了大象.回到家后天線寶寶向太陽寶寶介紹了大象.丁丁說:"大象是大大的眼睛,長長的鼻子,兩個耳朵象蒲扇";比茜說:"大象是兩根柱子上頂著門,門上有一條擺來擺去的長鞭";拉拉說:"大象是四根柱子上有一座墻壁";小波說:"大象像小波的外形".太陽寶寶說:"我聽說,那里生活著1頭大象,你們怎么看到了4頭大象呢" 四個寶寶異口同聲的說:"只有1頭大象呀!".這是怎么回事呢 (屏幕動畫逐一呈現他們所看到的圖象)(動畫,圖片,聲音,旁白,文本)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不要急,只要我們認真學完這一節課的知識,就知道這是怎么回事了.那么,我們今天學什么呢 今天呀,老師和你們一起去看一些物體.(板書:三 觀察物體 看一看(一)讓學生讀一讀課題)
同學們可能會想,老師和我們去看什么呢 現在,老師先和同學們看一看這我手上的長方體(出示長方體)
1,認一認(讓學生知道哪是物體的正面,側面,上面)
(1)出示長方體實物,讓學生嘗試說一說長方體的上面,側面和正面.
(2)組織學生互相說,然后請有困難的學生說一說,其他學生幫助他們.
(3)教師變換長方體實物的位置.學生分別指出它的正面,側面,上面.
(4)小結:物體的上面,側面,正面是人為規定的,一般朝上的那一面稱為上面,面對觀察者的那面稱為正面,兩側的面稱為側面.
(5)同桌互相指著說一說長方體實物的上,側,正面.
2,看一看(讓學生體驗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在變換長方體實物位置的過程中,問各組的學生看到的長方體的形狀是什么樣的 看到了幾個面 請不同組的同學回答.
三,實踐活動
1,讓學生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看講臺,最多只能看到講臺的三個面,并能具體地說出在哪個位置能看到哪個面.
先讓學生自己想一想,再判斷站在不同位置看講臺最多能看到幾個面,然后再通過實踐驗證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通過學生的發言,得出結論: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們已經發現,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看到的面的個數也不一樣,每個位置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2,連一連
組織學生完成書26頁連一連.(圖片出示)
先請學生獨立完成,再互相說一說,屏幕出示正確答案.(圖片,動畫,聲音,旁白,)
3,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小組內合作學習,分別從不同位置觀察學習桌.(從角部,前面,側面觀察時可以半蹲著.)
注意,教師應引導學生有序地觀察:先引導某個小組的學生站在一個角度觀察后,再幫助他們調換位置,使其他組的成員知道觀察的方法.(播放輕快的音樂)
五,解決問題
同學們,現在你們知道天線寶寶們看到的是同一頭大象,為什么他們看到的大象樣子都不同呢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六,鞏固練習
課本27頁練一練第1題.(圖片出示)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評議,屏幕出示正確答案(圖片,動畫,聲音,旁白)
七,知識拓展
填一填
在上面寫出得數是18的乘法算式,右側面寫出得數是24的乘法算式,在前面寫出得數是8的乘法算式.(每面至少寫2個)(文本和圖片出示)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評議,屏幕出示正確答案(圖片,動畫,聲音,旁白,文本)
八,課堂總結
我們觀察物體,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看到的面的個數也不一樣,每個位置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九,課外作業
書本27頁練一練第2,3題,寫在書本上.
《看一看》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看一看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物的前、后、左、右幾個面,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個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通過實際操作,判斷從不同方向看到的單一物體的形狀,初步發展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積極參與觀察活動,在觀察活動中體會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實物的前、后、左、右幾個面,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個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通過實際操作,判斷從不同方向看到的單一物體的形狀,初步發展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會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形狀。
教學難點:
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今天是小紅生日,媽媽帶她到公園照相,她可高興了,可是她看到照片后卻不高興了。你們想知道為什么嗎?(這些照片為什么沒有照到小紅的臉呢?)
你能幫她解答嗎?
說得真不錯!因為人或物體都有各個不同的面,要拍到或者觀察某一面,就要找好位置才行。
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怎樣觀察物體。(出示課題)
二、觀察事物,探究新知。
1.本位觀察。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請來了一位客人(出示存錢罐),請大家按自己現在的位置來觀察,說說你在什么位置看,看到了哪一面,是什么樣子,請和你的前后左右同學說一說。
誰來說一說:你看到了存錢罐的哪一面?這是它的什么面?你在它的什么位置觀察?
誰跟他一樣的?請站起來。為什么觀察到的面是一樣的呢?
2.換位觀察。
下面,請同桌之間各選擇自己喜歡的位置觀察存錢罐,看看你們看到的與剛才看到的一樣嗎?同桌間說一說。
對!我們要仔細觀察物體,因為觀察的方向不同,所以看到物體的面也不一樣。
下面我們試一試,四個人一組來觀察桌子上的小玩具。 請你們四個人先從同一個方向觀察,然后再換不同方向觀察,最后再找一名代表來說一說你們的觀察結果。
三、深入了解,加深印象。
剛才我們觀察了玩具,下面看看書本中的淘氣和笑笑在觀察什么?
出示“練一練”第1題圖。下面哪幅圖是淘氣看到的?為什么?
小組內說一說,然后集體訂正。
四、多種練習,鞏固知識。
1.比比誰的反應快。老師在大屏幕上出示洋娃娃的不同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出示的是哪一面,然后快速說出來。
2.課件出示校園圖,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
五、課堂小結
回憶下,本節課我們一起學了些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看一看》教案 篇3
《看一看》(一)是一節觀察課,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對從各個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不同形狀有所了解,因此,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結合日常生活中息息相關的物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玩一玩的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
優點:
1、能夠引導學生觀察身邊常見的事物,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輕松獲取知識。
2、在學生的觀察過程中,教師善于給學生以積極的情感支持,增加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
3、能借助事物以不同方法講解同一數學概念,使學生形成形象而深刻的認識。
4、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缺點:
1、聯系實際,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力度略顯欠缺。
個別學生在口述時說話不完整,應加強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