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杯子的設計》教學設計(精選7篇)
小學美術教案《杯子的設計》教學設計 篇1
單元課題:設計.應用
課標要求與教材分析
《美術課程標準》以學生的活動方式來劃分學習領域,注重了美術課程與學生經驗的緊密聯系,注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無疑這是新課程以來的重大變化。設計應用承擔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設計•應用”的課程內容占到了30%。“設計•應用”課到底承擔什么作用,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
常銳倫先生認為:“所謂設計是指根據實際需要,將構成作品的材料、元件或單元,通過策劃、安排構成協調統一的整體,旨在功能適用、舒適,又給人以美觀,且取得與環境與人相協調的藝術效果。”“應用即實用于生活,強調設計要聯系生活實際需要。聯系實際應用的設計,需要動手制作的實踐。這是預想、策劃、創意、制作等整體構成的統一,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訓練。”顯然,設計并非是一味去創造新的東西。關鍵是要從人的需要角度出發,培養人的一種創新意識,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課是人美版小學美術實驗教材第九冊中的第十四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分析、觀察能力。了解設計與應用之間的關系,明確“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啟發學生通過各種設計的手段,從實際出發進行杯子的設計,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學情分析
學生多對設計的理解有偏差,設計并不是要創造新的東西,而關鍵是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建立。創新設計就是要體現個人的特色,本課圍繞創新進行課堂設計,較好的完成了創新這一設計理念的表達。
目前學生自主性學生比較差,不能從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本課的教學設計當中采用了小組學習的方式。各組分別對杯子的造形、材質、功能、進行討論、分析、概括。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得到的,教學設計采用這樣的方式達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在學習中體驗設計與生活的關系,以及設計的方法和 設計的知識,并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理念。
2、 技能目標:在通過設計操作和材料的使用,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標:了解設計的服務對象,培養創新的意識
課時課題:杯子的設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杯子各部分的結構、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知識。
2、技能目標:運用了解的知識,設計出方便實用又美觀的杯子。
3、情感目標:了解設計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的設計意識,培養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觀察、分析杯子各部分的功能,養學生的設計意識。
難點:運用設計意識設計出實用又美觀的杯子。
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學方法:情景設置法,談話法、講授法、觀察法、隨堂欣賞法、比較欣賞法等
手段:視聽教學手段、人工智能教學手段
使用教材的構想
《課標》中指出“設計•應用”領域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制作,傳遞、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正因為設計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所以,設計應用課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特別是對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 .
《杯子的設計》課堂設計以學生探究為切入點,通過師生的互動交流,感受不同的杯子設計的微妙之處,從而體驗設計者表達的設計思想,使學生了解杯子各部分的結構、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知識,運用所學知識,設計出方便實用美觀的杯子。了解設計與應用之間的關系,明確“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啟發學生通過各種設計的手段,從實際出發進行杯子的設計,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逐步培養學生分析、觀察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分目標:語言交流直接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引出課題,明確學習內容)
教師設問內容: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
我們來一起做個小游戲,請你在我的描述猜出一件物品,(投影逐一出現)
1、這是一件日常生活用品,
2、我們天天都在使用它
3、他有各種形狀,顏色也豐富多彩
4、我們喝水時也要用到它
學生行為:猜謎并逐漸靠近答案。(杯子)
師:好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杯子的設計(出題)
二、第一環節 賞析探究
(分目標:小組探究,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生動直觀的讓學生了解杯子的功能)
1、合作學習 小組探究
問題設計:他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小小的杯子我們每天都在使用,但很少有人會注意它。那就請你仔細看看黑板上的這個杯子,(用手指示貼著的杯子他由那幾部分組成的呢?)
學生行為:杯體、杯把、有的有蓋子…….
教師追問:杯子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呢?
學生行為:杯體盛水,杯把手握,蓋子可以保溫也可以防止灰塵……
2、小組分析
問題設計:今天我給每組同學都準備了一個各有特點的杯子,那你找一找這些杯子特點在哪里?它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呢?請小組一起找一找會有什么新發現呢?
(小組分析各種杯子特點和功能)
問題設計:
同學們討論的真熱鬧,哪組愿意和大家說一說你們組的杯子特點在哪?
第一層次:學生行為:匯報(第一組)我們組的杯子是個保溫杯,它可以保溫。
問題設計:
1、我們都知道鋼是很容易導熱的,那這個保溫杯為什么會保溫呢?
2、是什么材質的?
3、兩層的設計可以有效的保溫,對嗎?
4、那你再看看這個東西是做什么的呢?(過濾網)
學生行為:觀察分析杯子的設計可以總結出,材料的特性。以及杯子濾網的設計可以讓茶葉喝不到嘴里。
5、那你覺的這個杯子誰用最合適呢?
教師導語:你觀察的真仔細,我們下面看看其他組又會有什么發現
第二層次:學生行為:匯報 (第二組)我們組的杯子是個玻璃杯,
問題設計:
1、為什么要用玻璃材質?
學生行為:分析玻璃的材質特點,根據已有經驗得出玻璃的特點就是透明,可以看見里面的東西
2、那你再看看這個東西是做什么的呢?(杯體的刻度)
學生行為:察是刻度,聯系其他學科的知識,聯系到像科學課里面用的燒杯一樣
3、為什么要在杯子上面設計刻度呢?
學生行為:再次引發思考,聯系生活實際總結得出,想要服液體藥物的人需要這樣的設計。
第三層次:學生行為:匯報(第三組)我們組的杯子是個可以伸縮的,
問題設計:
1、為什么要這樣伸縮設計呢?
2、適合什么情況下使用呢?
3、這是什么材料呢?這種材料有什么特點呢?
4、那你再看看為什么要在蓋子部分設計個小盒子呢?
學生行為:學生分析材料,和伸縮的設計中包含的要素。最后逐步分析觀察杯蓋里面的設計,里面可以放藥品,在旅游時方便喝藥。
第四層次:學生行為:匯報(第四組)我們組的杯子是個套杯,里面有5個杯子
問題設計:
1、你認為這個杯子適合什么時候使用呢?
2、那你再看看在蓋子里藏著什么秘密呢?(起瓶器)
學生行為:通過分析聯想,指出人多聚會或者郊游使用, 并發現杯蓋中隱藏的起子,可以方便外出喝酒使用。
第五層次:學生行為:匯報(第五組)我們組的杯子是個小孩喝水的杯子
問題設計:1、你怎么知道杯子是小孩子使用呢?
2、為什么要設計兩個把呢?
學生行為:通過引導分析觀察,兩個把的設計是為了方便小孩拿穩當,這樣的設計符合服務對象的特點。
第六層次:學生行為:匯報(第六組)我們組的杯子是卡通的杯子
問題設計:1、為什么要把杯把設計成彎的,而且上面凹凸不平呢?
2、你覺的這個杯子適合誰用啊?
學生行為:分析觀察分析發現花紋的設計,可以防止滑落……..
無論是保溫杯子,還是套杯,他們的設計都考慮了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逗具備了實用的功能。
板書:實用的功能。
問題設計:(手指大屏幕)大家往這里看,其實這6個杯子,都有個共同點,你找到了嗎?
問題設計:你說的沒錯,可他們在結構上也有個共同點,為什么大多數杯口為什么是圓形而不是其他形呢?(引發學生思考)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圓形更適合我們的嘴唇,這樣我們喝水才更方便。
學生行為:學生發現杯子都是圓口的,進一步引發思考為什么要設計成圓形的兒女不是其他形狀。
教師總結:看來無論是杯子的結構還是個部分的功能,都是根據人的需要來設計,這樣的設計才是 以人為本的設計, 是嗎?
問題設計:
方便實用的杯子就能受到顧客的歡迎,那么只要方便實用就夠了嗎?我們在設計時還應該考慮到什么? (師手拿一個沒有花紋的白色杯子)
學生行為: 還應該有花紋、顏色…….
師:就是讓它們更加美觀,對吧
板書:美觀
你們考慮的真周到,我們也應該注意他的 造型 色彩 圖案 要美觀
板書: 造型 色彩 圖案
4、 欣賞設計開拓思路
(分目標:欣賞古今各類設計作品,開拓思維思路,)
師:老師也帶來一些這樣美觀的杯子我們一起來看看請看大屏幕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實我們的古人就十分注重杯子的裝飾
這是新新石器時代折線紋彩陶杯、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陽婦好墓的象牙雕夔鋬(kuí pàn)杯、玉云形杯 唐朝
這些杯子都有很美的圖案,而且他們使用的的材料也不盡相同
隨著時代的發展杯子的也悄悄發生著變化,請你仔細觀察他們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
師:這是水果造型的、還有你們最喜歡的卡通造型,看這是什么造型的?
這個造型真巧妙,電腦鍵盤也跑到杯子上了,我不得不為這個設計師豎起大拇指。
我們看這些杯子多么與眾不同啊,你看 你再看
這些杯子除了方便使用,造型美觀它也許會有深刻的含義在里面
你看看這組杯子有什么特點呢?(點擊家庭的杯子)
學生行為:觀察得出一組杯子是家庭套杯,這樣的家庭實用的杯子,爸爸大杯子,媽媽用中杯子,孩子用小杯子
師:你說的真好,真的老師看到了這三個杯子就想到了自己溫馨的家,看這小小的杯子給人多么美的享受啊。
實用美觀的杯子就能受到我們的歡迎,那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設計,又有什么創新之處。
三、教師示范
(分目標:教師示范有助學生了解較有難的步驟,互動中解決難題,再次突破本課難點)
問題設計:我日常實用杯子時總希望無論何時都能喝到溫水,又希望自己的杯子很有個性。你能幫我想想我應該怎么樣設計嗎?
學生行為:提供建議共同完成設計。保溫、加熱、散熱……
師:你的想法很新穎很獨特 很有見解,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你的想法真實用 ,你的想法真奇特,以后我也會試試
我也想了許多的解決辦法,你們來看,(示范)
同樣造型的杯子我們可以加上不同裝飾,會有不同的效果。
我僅這張圖紙去生產,可能還缺點什么,你幫我看看缺什么啊?
學生行為:指出顏色,樣子……
師:你們說的都很重要,老師用圖示的方法表示出來,就會更加清楚明白
再給他來點裝飾 這樣一張設計草圖就完成了。我相信這支多功能筆肯定會受到眾多人的歡迎。
四、作業設計
1、設計建議:設計一個方便有美觀的杯子。并注意環境衛生。
2、學生創作設計。
五、展示評價
教師行為: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五位同學的設計。先請這位同學來介紹一下 你的設計。
師:你真是個富有愛心的孩子。我們來看下一位同學的設計。
學生行為:介紹自己的作品相互提出建議意見
我設計的是個大炮形的杯子,我很喜歡兵器,這里的炮管是個吸管,坦克車里面可以放飲料…….
教師總結:我們今天的設計,有方便使用的功能,有的有新穎的造型,還有鮮艷的色彩,我真的很佩服你們,我相信在若干年后,你們中間一定會出現很多的設計大師。謝謝大家
希望你擁有發現美的眼睛,把設計作為一種生活的方式 ,體驗其中的樂趣,設計出快樂生活、幸福的人生,同時也希望在坐的老師工作順利,生活美滿!謝謝大家
小學美術教案《杯子的設計》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在學習中體驗設計與生活的關系,以及設計的方法和 設計的知識,并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理念。
2、 技能目標:在通過設計操作和材料的使用,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標:了解設計的服務對象,培養創新的意識
課時課題:杯子的設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杯子各部分的結構、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知識。
2、技能目標:運用了解的知識,設計出方便實用又美觀的杯子。
3、情感目標:了解設計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的設計意識,培養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觀察、分析杯子各部分的功能,養學生的設計意識。
難點:運用設計意識設計出實用又美觀的杯子。
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學方法:情景設置法,談話法、講授法、觀察法、隨堂欣賞法、比較欣賞法等
手段:視聽教學手段、人工智能教學手段
使用教材的構想
《課標》中指出“設計應用”領域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制作,傳遞、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正因為設計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所以,設計應用課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特別是對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 .
《杯子的設計》課堂設計以學生探究為切入點,通過師生的互動交流,感受不同的杯子設計的微妙之處,從而體驗設計者表達的設計思想,使學生了解杯子各部分的結構、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知識,運用所學知識,設計出方便實用美觀的杯子。了解設計與應用之間的關系,明確“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啟發學生通過各種設計的手段,從實際出發進行杯子的設計,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逐步培養學生分析、觀察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分目標:語言交流直接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引出課題,明確學習內容)
教師設問內容: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
我們來一起做個小游戲,請你在我的描述猜出一件物品,(投影逐一出現)
1、這是一件日常生活用品,
2、我們天天都在使用它
3、他有各種形狀,顏色也豐富多彩
4、我們喝水時也要用到它
學生行為:猜謎并逐漸靠近答案。(杯子)
師:好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杯子的設計(出題)
二、第一環節 賞析探究
(分目標:小組探究,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生動直觀的讓學生了解杯子的功能)
1、合作學習 小組探究
問題設計:他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小小的杯子我們每天都在使用,但很少有人會注意它。那就請你仔細看看黑板上的這個杯子,(用手指示貼著的杯子他由那幾部分組成的呢?)
學生行為:杯體、杯把、有的有蓋子…….
教師追問:杯子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呢?
學生行為:杯體盛水,杯把手握,蓋子可以保溫也可以防止灰塵……
2、小組分析
問題設計:今天我給每組同學都都準備了一個各有特點的杯子,那你找一找這些杯子特點在哪里?它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呢?請小組一起找一找會有什么新發現呢?
(小組分析各種杯子特點和功能)
問題設計:
同學們討論的真熱鬧,哪組愿意和大家說一說你們組的杯子特點在哪?
第一層次:學生行為:匯報(第一組)我們組的杯子是個保溫杯,它可以保溫。
問題設計:
1、我們都知道鋼是很容易導熱的,那這個保溫杯為什么會保溫呢?
2、是什么材質的?
3、兩層的設計可以有效的保溫,對嗎?
4、那你再看看這個東西是做什么的呢?(過濾網)
學生行為:觀察分析杯子的設計可以總結出,材料的特性。以及杯子濾網的設計可以讓茶葉喝不到嘴里。
5、那你覺的這個杯子誰用最合適呢?
教師導語:你觀察的真仔細,我們下面看看其他組又會有什么發現
第二層次:學生行為:匯報 (第二組)我們組的杯子是個玻璃杯,
問題設計:
1、為什么要用玻璃材質?
學生行為:分析玻璃的材質特點,根據已有經驗得出玻璃的特點就是透明,可以看見里面的東西
2、那你再看看這個東西是做什么的呢?(杯體的刻度)
學生行為:察是刻度,聯系其他學科的知識,聯系到像科學課里面用的燒杯一樣
3、為什么要在杯子上面設計刻度呢?
學生行為:再次引發思考,聯系生活實際總結得出,想要服液體藥物的人需要這樣的設計。
第三層次:學生行為:匯報(第三組)我們組的杯子是個可以伸縮的,
問題設計:
1、為什么要這樣伸縮設計呢?
2、適合什么情況下使用呢?
3、這是什么材料呢?這種材料有什么特點呢?
4、那你再看看為什么要在蓋子部分設計個小盒子呢?
學生行為:學生分析材料,和伸縮的設計中包含的要素。最后逐步分析觀察杯蓋里面的設計,里面可以放藥品,在旅游時方便喝藥。
第四層次:學生行為:匯報(第四組)我們組的杯子是個套杯,里面有5個杯子
問題設計:
1、你認為這個杯子適合什么時候使用呢?
2、那你再看看在蓋子里藏著什么秘密呢?(起瓶器)
學生行為:通過分析聯想,指出人多聚會或者郊游使用, 并發現杯蓋中隱藏的起子,可以方便外出喝酒使用。
第五層次:學生行為:匯報(第五組)我們組的杯子是個小孩喝水的杯子
問題設計:1、你怎么知道杯子是小孩子使用呢?
2、為什么要設計兩個把呢?
學生行為:通過引導分析觀察,兩個把的設計是為了方便小孩拿穩當,這樣的設計符合服務對象的特點。
第六層次:學生行為:匯報(第六組)我們組的杯子是卡通的杯子
問題設計:1、為什么要把杯把設計成彎的,而且上面凹凸不平呢?
2、你覺的這個杯子適合誰用啊?
學生行為:分析觀察分析發現花紋的設計,可以防止滑落……..
無論是保溫杯子,還是套杯,他們的設計都考慮了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逗具備了實用的功能。
板書:實用的功能。
問題設計:(手指大屏幕)大家往這里看,其實這6個杯子,都有個共同點,你找到了嗎?
問題設計:你說的沒錯,可他們在結構上也有個共同點,為什么大多數杯口為什么是圓形而不是其他形呢?(引發學生思考)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圓形更適合我們的嘴唇,這樣我們喝水才更方便。
學生行為:學生發現杯子都是圓口的,進一步引發思考為什么要設計成圓形的兒女不是其他形狀。
教師總結:看來無論是杯子的結構還是個部分的功能,都是根據人的需要來設計,這樣的設計才是 以人為本的設計, 是嗎?
問題設計:
方便實用的杯子就能受到顧客的歡迎,那么只要方便實用就夠了嗎?我們在設計時還應該考慮到什么? (師手拿一個沒有花紋的白色杯子)
學生行為: 還應該有花紋、顏色…….
師:就是讓它們更加美觀,對吧
板書:美觀
你們考慮的真周到,我們也應該注意他的 造型 色彩 圖案 要美觀
板書: 造型 色彩 圖案
4、 欣賞設計開拓思路
(分目標:欣賞古今各類設計作品,開拓思維思路,)
師:老師也帶來一些這樣美觀的杯子我們一起來看看請看大屏幕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實我們的古人就十分注重杯子的裝飾
這是新新石器時代折線紋彩陶杯、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陽婦好墓的象牙雕夔鋬(kuí pàn)杯、玉云形杯 唐朝
這些杯子都有很美的圖案,而且他們使用的的材料也不盡相同
隨著時代的發展杯子的也悄悄發生著變化,請你仔細觀察他們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
師:這是水果造型的、還有你們最喜歡的卡通造型,看這是什么造型的?
這個造型真巧妙,電腦鍵盤也跑到杯子上了,我不得不為這個設計師豎起大拇指。
我們看這些杯子多么與眾不同啊,你看 你再看
這些杯子除了方便使用,造型美觀它也許會有深刻的含義在里面
你看看這組杯子有什么特點呢?(點擊家庭的杯子)
學生行為:觀察得出一組杯子是家庭套杯,這樣的家庭實用的杯子,爸爸大杯子,媽媽用中杯子,孩子用小杯子
師:你說的真好,真的老師看到了這三個杯子就想到了自己溫馨的家,看這小小的杯子給人多么美的享受啊。
實用美觀的杯子就能受到我們的歡迎,那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設計,又有什么創新之處。
三、教師示范
(分目標:教師示范有助學生了解較有難的步驟,互動中解決難題,再次突破本課難點)
問題設計:我日常實用杯子時總希望無論何時都能喝到溫水,又希望自己的杯子很有個性。你能幫我想想我應該怎么樣設計嗎?
學生行為:提供建議共同完成設計。保溫、加熱、散熱……
師:你的想法很新穎很獨特 很有見解,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你的想法真實用 ,你的想法真奇特,以后我也會試試
我也想了許多的解決辦法,你們來看,(示范)
同樣造型的杯子我們可以加上不同裝飾,會有不同的效果。
我僅這張圖紙去生產,可能還缺點什么,你幫我看看缺什么啊?
學生行為:指出顏色,樣子……
師:你們說的都很重要,老師用圖示的方法表示出來,就會更加清楚明白
再給他來點裝飾 這樣一張設計草圖就完成了。我相信這支多功能筆肯定會受到眾多人的歡迎。
四、作業設計
1、設計建議:設計一個方便有美觀的杯子。并注意環境衛生。
2、學生創作設計。
五、展示評價
教師行為: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五位同學的設計。先請這位同學來介紹一下 你的設計。
師:你真是個富有愛心的孩子。我們來看下一位同學的設計。
學生行為:介紹自己的作品相互提出建議意見
我設計的是個大炮形的杯子,我很喜歡兵器,這里的炮管是個吸管,坦克車里面可以放飲料…….
小學美術教案《杯子的設計》教學設計 篇3
本課教學,利用大量的圖片展示各種年代、用途、造型、材質的杯子,穿插對局部設計意圖的觀察,了解設計與應用之間的關系,發現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在設計時是要與使用相聯系的。同時,啟發學生從實用的角度出發,用設計的思想進行杯子的設計,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設計能力。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的內容。教師詳細介紹設計的理念和方法,指導學生有目的地觀察,了解設計與應用之間的關系,為學生掌握設計方法,設計出新穎作品提供了有力保障。 美術學習中,借助素材呈現展示,能有效開闊學生的視野。教師對新穎獨特的杯子圖片加以分門別類地展示,能更好地拓寬學生的設計思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展示多種功能的杯子圖片,更是為了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在設計中體現出作品新穎獨特的一面。
美術是與生活緊密相連的一門學科。借古代的杯子圖片,讓學生看到祖先的設計意識和制作水平,感受杯子的悠久歷史。而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回憶并觀察生活中各種材料制作的杯子,初步感受杯子在材質、外觀上的區別,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以一只較為典型的杯子作為分析對象,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了解杯子的結構,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學生設計出杯子奠定了基礎。
部分孩子的作品過于注重杯子的附加功能,比如電子顯示屏、加熱冷凍等,忽視了杯子本身要便于拿放、清洗等基本特點。他們的設計更像是一個多功能的小家電。
小學美術教案《杯子的設計》教學設計 篇4
《杯子的設計》是一節五年級的“設計。應用”課,旨在讓學生通過欣賞、評述,了解杯子各部分結構、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知識,滲透設計意識,了解設計要素,掌握美術設計的基本方法,了解設計與應用之間的關系,啟發學生從實用角度出發,用設計的思想進行杯子的設計,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同時加強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的德育教育,發現設計應用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在設計本課的教學環節時,我以走進“杯子博物館”,走進“杯子商店”,走進“杯子設計室”三個部分展開,讓學生了解杯子各部分結構、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知識,在進一步認識到功能與形象之間的關系,達到能夠運用設計意識,設計出既有實用性又有觀賞性的杯子。通過《杯子的設計》的教學實踐,我對“設計。應用”這一美術學習領域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現結合我的課堂教學實踐展開教學反思:
1、將藝術作品的美觀性充分展現給學生。在教學中,我運用課件向學生展示了大量圖片,包括歷史上不同材質、造型的杯子,現代生活功能各異、千奇百怪的`杯子,學生對這些杯子充滿好奇和驚嘆,接著通過學生欣賞和評述,進一步感受杯子作品中所體現的造型美、色彩美、創意美,讓學生意識到,在生活不經意的使用中,我們還享受到了杯子的藝術美。學生結合自己已掌握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在創作充分發揮自己想象,畫出豐富多彩的杯子,有可愛的動物造型、優美的貝殼、扇子、書籍的造型、還有極具裝飾性的盾牌、面具造型等,這些都體現學生對美的認識和理解,表達著學生對生活美的感受。
2、在“設計”的課堂中強化設計意識和理念。在本課的教學環節中,我以“如何體現杯子的功能性”進行提問,讓學生對杯子的實用、作用展開探討,學生能發現杯子設計中一些巧妙之處,對人性化的設計進行一定的分析、評述。學生創作中也體現了一部分對杯子功能的關注。但相對而言,學生更多傾向與對杯子美觀性的表現。作為美術課中的“設計。應用”領域,強調以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而進行設計和制作,讓學生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進行有目的的創意和設計活動。這就需要在教學環節中大量滲透設計的理念,引導學生關注設計、分析設計、表現設計,在美術創作中體現設計的思想,表現設計的手法,真正地感受到設計與其它美術教學活動的區別。
3、將“設計—應用”滲透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杯子的設計》教學內容十分貼近生活,這讓學生對本課的教學充滿興趣。其實,在生活中處處是設計,自古到今,人類的生活與設計緊密相關。因此,在這一學習領域的教學中,教師應遵循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從學生實際出發,多選擇設計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內容,聯系社會,加強趣味性、實用性,就會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濃厚興趣和創作欲望,同時也將美術課堂與學生的生活有機的聯系起來。
此外,課堂教學評價以學生作品評價為例,通過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三者相結合的形式,共同評析作品。但是在本節課中,留給學生自由創作的時間還是感覺少了點,少數學生沒有完成作業。深深感到在美術課堂中,要留給學生充足的創作實踐時間,而一節課的時間就那么40分鐘,這就要求教師在美術課的講授過程中,一定要反復推敲,把握住重難點,掌控好課堂節奏。在教學中我還存在一些細節上的問題,語言方面,還有待加強,最好能精煉不重復,場面在熱鬧些不屈于平淡。針對以上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特別注意,逐一改正。我覺得上好一堂課,除了要課前的準備,臨場的發揮外最重要的還是駕馭教學及學生還有整個場面的掌控能力要扎實。而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在經驗、臨場等諸多方面我顯然還很不成熟。但我相信勤能補拙,我會將平時的每一堂課都當作公開課來準備,都以公開課的心態去教學。多跟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多自我反思。努力上好每一堂課。
小學美術教案《杯子的設計》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杯子的制作材質,掌握設計杯子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圖片,動手操作,體會杯子的設計理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欣賞前人設計的杯子,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設計新穎獨特的杯子。
2.難點:如何利用不同的材質來設計有特色的杯子。
三、教學過程
1.導入:同學們,有沒有聽過烏鴉喝水的故事?烏鴉為什么喝不到水呢?如果你可以為烏鴉換一種方式喝水,會給它換一個什么樣的喝水工具?引出杯子的設計。
2.新授:(1).既然想設計一個杯子,首先,我們要先了解杯子,你知道杯子都有哪些材質么?
(2).欣賞不同材質的杯子。(陶瓷、玻璃和塑料)
(3).我們了解杯子的材質,現在我們了解下杯子的組成?哪位同學可以跟我們分析一下呢?出示杯子的組成部分,再介紹各個部位的作用。(杯底、杯身、杯蓋、杯把手)
(4).到了我們的關鍵環節,如果你想設計被自己,我們應該如何設計杯子呢,首先讓我們欣賞一些獨特的杯子圖片。
(5).欣賞杯子,(從古至今新穎精致的杯子圖片),總結出杯子的設計理念:大膽想象,造型各異,材質拼接。
(6).總結看來我們的古人很聰明,給我們帶來了便捷,欣賞了這么多有趣的杯子,下面老師來給大家做個示范。(邊示范邊講解)
3.設計要求:實用,美觀
4.實踐展評:(評價圍繞要求,既說優點,又要說不足,如何改進)
5.作業要求:把課堂上的作品拿給你的爸爸媽媽看,并講述你為什么這樣設計。
小學美術教案《杯子的設計》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了解杯子各部分結構、材料、用途等知識,設計一個造型新穎、使用方便的杯子。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杯子的設計制作方法,設計制作能力與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物以致用、以人為本的理念,感受藝術創作的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觀察分析杯子各部分的設計意圖,了解功能與造型之間的關系,掌握杯子的設計步驟與方法,創作一幅杯子的設計圖。
難點:能夠巧妙的結合材料、造型與裝飾,設計一個既實用又美觀的杯子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采用謎語的形式導入課題:前后一個樣,獨耳旁邊站。天天大口張,喝水不吃糧。
謎底:杯子。
(二)新授
1.PPT展示不同時代的杯子,《牛角杯》《云形玉杯》等,了解從古至今杯子的在造型以、功能以及材料上的發展。
2.引導學生欣賞不同造型的杯子,并結合生活經驗討論杯子的材料:玻璃、金屬、陶瓷竹木等等。
3.分析杯子的結構并小組討論杯子各部分的功能,為什么要這么設計。
4.欣賞新穎獨特的杯子,并思考杯子的設計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5.出示各種杯子,請學生說說最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6.教師示范杯子的設計步驟,學生觀察并總結:1、構思;2、畫草圖、3、標注尺寸;4、設計說明
(三)練習
要求:
1.造型美觀、功能方便
2.考慮到使用對象
3.標出尺寸、名稱和功能。
學生創作過程中我將在班級內進行巡視輔導。
(四)展評
評出:造型獎、最多功能獎、創意獎。通過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五)小結拓展
總結重難點,鼓勵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發散思維,大膽創作。
四、【板書】
小學美術教案《杯子的設計》教學設計 篇7
小班化教育的核心是關注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地發展。尊重每個學生,營造溫馨氣氛,讓愛充滿學生學習生活的每個角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杯子的設計》是人美版小學美術二年級上冊中的一課。畫杯子對于學生來說應該不成問題,但是標注尺寸和寫簡單的文字說明難度較大。一是學生對尺寸的認識不明確,二是學生識字量不足。所以授課中有一個環節是我指名板畫杯子,然后引導學生注意設計圖還包含有其他要素,接著我再具體演示標注尺寸和寫文字說明的方法。實踐時,我卻發現一些學生根本不講究構圖而且忽略了標注尺寸和寫文字說明。不少學生主動讓我檢查他們作品中是否存在問題,有的指點后還是沒有完全改正,于是在耗費了大量時間后,我依然漏掉了個別學生作品中的不足。課下反省后,我覺得學生板畫時,應該畫一個外框讓學生直觀理解如何構圖。當不少學生作品中出現標注尺寸方法不正確時,我應該再次簡單板畫示范,避免一個個糾正浪費時間,難以顧及全體。我雖然提倡學生遇到不會的字就問老師,但是忽略了有的學生可以當小老師,把這樣的機會給予識字量大的學生,會讓他們很有成就感,今后識字的興趣會更足。
小班盡管人數減少了,教師要面面俱到,兼顧每個學生的發展還是要講究方法和策略。學生有優劣,讓能力強的學生幫助和輔導能力差的學生,才能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