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語文《小鎮的早晨》說課設計(通用14篇)
三年級上冊語文《小鎮的早晨》說課設計 篇1
一、說教材
《小鎮的早晨》是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中第四單元《塞北江南》的第二篇主題課文。這是一篇很經典、很美的文章,它主要描寫是江南水鄉一個小鎮早晨的景象。
二、說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根據重點詞概括自然段主要內容的方法。
3、了解江南水鄉小鎮早晨特有的景象,以及小鎮的發展與變化,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感情。
三、說教法學法
1、以讀代*
2、讓學生展開想像的小舟,在江南水鄉里漂流;讓學生擁有自信,在讀中品位小鎮的古香古色
四、說教學程序
。ㄒ唬、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二)、檢查字詞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ㄋ模、教師小結
。ㄎ澹、課后拓展
這篇課文是一篇描寫江南風景的文章,我們的學生生活在北方,對那里的情況了解不多,比較生疏,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恰巧又是讓學生從文本中去理解江南小鎮早晨的美,所以要讓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下學習未曾接觸過的異域風格,似乎有些難度。所以我必須在教學設計上下功夫,為此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環節:
在設計導課時,我考慮到我們的學生生活在北方,對江南水鄉了解甚少,所以我就用兩三句話向孩子們作了以下簡單的介紹,然后用相關的風景圖片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拉近他們與水鄉的距離,為后面的體悟文本打下基礎。
這篇文章從小鎮早晨的安靜、熱鬧、忙碌三個方面來寫小鎮的美。首先,我引導學生走進小鎮的早晨,親自體會小鎮剛剛被喚醒時的安詳,為此,我在這里重點讓學生去模仿櫓聲,讓女生模仿櫓聲說一段話喚醒男生,讓男生閉眼休息,醒后說一說被喚醒的感覺是什么樣的?這樣的一個活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并滲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學生肯定是在快樂中成長的。
被櫓聲喚醒的小鎮是什么樣的?自然的就進入了下一段的教學,也就是描寫安靜的段落。第二自然段使我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表面上看它寫的是小鎮早晨的安靜,但是細細琢磨之后,這份安靜中還透著一些美,于是,我在教授這節課時,先抓住安靜這個特點,應到學生去找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安靜,那些字眼讓他們體會到了安靜,然后抓住這些描寫安靜的詞語去體會朗讀,在朗讀時學生必定是有一些感受的,這種感受就體現了學生對安靜的理解程度,學生也可以在朗讀中獲得成功的喜悅,以讀帶悟,突破了難點。
當然,只停留在安靜這個層面上是不夠的,接著我引導學生去感受小鎮早晨的美。分別從水美、橋美、船美三個方面帶他們步入想象,身臨其境,利用圖片,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仿佛真的看到了那份美似的。
課文學完后,學生的學習效果怎樣呢?最后,我設計了一個齊讀的環節,在我的一個聲情并茂的引讀下,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去讀,這也是一個完美的總結吧。在設計作業時,我考慮到語文學習的工具性,故而讓學生下去后用總分的方式向別人介紹一下小鎮早晨的安靜,一來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二呢,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印象。
三年級上冊語文《小鎮的早晨》說課設計 篇2
說教材
依據教材自身特點,新課標指出:“讓孩子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于是我把“指導感情朗讀,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積累語言材料,領悟描寫方法”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并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小鎮的特點,激發學生對現實生活的熱愛。背誦喜歡的句段。
2、認字11個,寫字9個,學習新部首四字頭,學習多音字“著”,繼續練習獨立識字。
3、體會先總后分、由分而總的描寫順序,練習找段落的中心句。
3、用學過的方法學習“目不暇接”“歡鬧”“熱情”“忙碌”等詞語。
設計理念
這篇課文文章描寫細膩,語言淺顯易懂,的散文,敘述方式也特別明朗,。根據本單元本章節的訓練重點,本設計注重以人為本,以讀為本,尊重“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大膽放手,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升華情感,提高閱讀能力。在學生了解了文章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試著獨立閱讀,通過探究小鎮的早晨美在哪里?從而體會到改革開放給小鎮帶來的勃勃生機,以及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說教法、學法
1、以讀促講。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北疚氖且黄馁|兼美的寫景散文,更適合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體會。只有把讀作為理解與感悟的手段,才能體會文字背后蘊藏著的美。
2、讀悟結合。新課標明確指出:“要珍視學生獨特地感受、體驗和理解”。而閱讀本身就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因此,在教學中,充分給學生讀書的時間,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有所感悟和體會。
3、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在小組內充分討論交流,合作自主學習,教師在學生學習、交流過程中不斷提醒、點撥,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在優勢互補中使得個體對問題的理解更加豐富全面,思維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說教學程序
針對這篇課文內容簡單、結構清晰的特點,我在教學時分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學習生字新詞;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滲透由 “總——分——總”的描寫方法。第二課時,引導學生細讀課文,體會小鎮早晨“恬靜”、“熱鬧”、“忙碌”的特點;感受的體會到改革開放給水鄉小鎮帶來的勃勃生機,以及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下面,主要談談第二課時的教學思路,共分三個環節進行。
導入課文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思考一下:課文從哪些方面寫小鎮的特點的,用橫線出。
教師板書:“恬靜”、“熱鬧”、“忙碌”,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文。
品悟質疑板塊
一、出示:小組研討提綱:
1、自由朗讀全文,要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你是從哪些詞句中具體體會小鎮“恬靜”、“熱鬧”、“忙碌”這一特點的,用波浪線畫出并圈出重點詞,小組成員輪流交流,及時補充。
這幾個問題的提出目的是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說自己的想法,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學生根據思考題在文中圈圈劃劃,并在小組之間進行交流。
。ㄅ囵B學生合作學習,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匯報交流:
1、指一小組上前來匯報:一人一個自然段,先說自己的感悟,體會,再請下面的同學補充完善。最后朗讀。
2、匯報第二自然段:
(1)、出示句子:
淡淡的霞光下,寬寬的河面閃爍著片片銀鱗;河水靜得透明,猶如一條碧綠的帶子,靜靜地穿過小鎮。
兩座拱形石橋遙遙相對,坐落在小鎮的兩頭,不時有一葉葉小舟從半月型的橋洞中悄悄鉆出來,又在河上輕輕飄過。
(2)、第一個小組成員匯報自己是從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下面的同學補充完善,教師抓住重點句子再相機啟發、誘導。指導學生邊聽邊修改自己最初的批注。
。3)、激發想象,感情朗讀。在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個體感知的基礎上,再次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小鎮的“恬靜”。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再現情境、配樂朗讀等方式,使學生真正把體會到的內容內化為自身的感悟,并引導學生用讀的形式表達出來。
3、匯報第三自然段:
(1)、出示句子:略
。2)、第二個小組成員匯報自己是從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下面的同學補充完善,教師再相機啟發、誘導。指導學生邊聽邊修改自己最初的批注。
。3)、激發想象,感情朗讀。在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個體感知的基礎上,再次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小鎮的“熱鬧”。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再現情境、小組比賽朗讀等方式,使學生真正把體會到的內容內化為自身的感悟,并引導學生用讀的形式表達出來。
4、匯報第四自然段:
。1)、出示句子:略
。2)、第三個小組成員匯報自己是從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下面的同學補充完善,教師再相機啟發、誘導。指導學生邊聽邊修改自己最初的批注。
。3)、激發想象,感情朗讀。在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個體感知的基礎上,再次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小鎮的“忙碌”。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再現情境、男女生賽讀等方式,使學生真正把體會到的內容內化為自身的感悟,并引導學生用讀的形式表達出來。
5、匯報第一、五自然段:
(1)、出示句子:略
。2)、第四個小組成員匯報自己的體會,下面的同學補充完善,教師再相機啟發、誘導。指導學生邊聽邊修改自己最初的批注。
(3)、激發想象,感情朗讀。在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個體感知的基礎上,再次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文章“總分總”的描寫方法。
寫作板塊
一、積累:
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采用比一比,賽一賽的方法。
二、1、 圍繞中心寫一段話:
校園(公園、菜市場….)的早晨 的,(熱鬧、整潔、忙碌……)
2、領著學生閱讀同步閱讀文庫(教師出示),欣賞一篇文章。新課標要求三四年級學段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不少于40萬字,因此在教學結束時引導學生閱讀《巷》這篇文章,讓學生在品味美文的同時,享受閱讀的樂趣。至此,本文的學習已經結束。但真正的語文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而應該拓展到更廣闊的生活天地中。學習完本文后,一定會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優美的作品產生興趣。所以,最后提倡孩子去閱讀更多的作品,增加學生的文化積淀。
三年級上冊語文《小鎮的早晨》說課設計 篇3
設計理念:
《小鎮的早晨》是一篇淡雅清麗的散文,描寫了水鄉小鎮特有的風韻。教學這篇課文,應引導學生抓住文本的“美點”,通過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感受水鄉小鎮的魅力,欣賞優美、精彩的語言,使語文實踐與人文精神水乳交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具體設計教學活動時,力求體現“語文教學語文味”、“別出心裁讀課文”的特色。
目標流程:
教學板塊之一:說讀活動。
1、讀了課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學生自由表達,之后導入課文:在作者的筆下,水鄉小鎮的早晨又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呢?
2、在讀通的基礎上,讓學生在課題上加一些字,說說自己的感受,這樣自然就會說出“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小鎮的早晨是熱鬧的”“小鎮的早晨是緊張的”“小鎮的早晨多美啊”等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生再次朗讀課文,要求用“小鎮的早晨是的,在……”這樣的句式說說自己的理解,先個人自說自講,之后互動交流,教師適時作評點。
說明:
這一板塊的創意是用“讀”和“說”的方式,有效地進行課文的整體教學!靶℃偟脑绯渴堑,在……”這樣的說話方式,讓學生的視線進入到課文的每一個角落,它是一條線索,串起了課文內容,也串起了同學們豐富的言語實踐活動。學生暢快的發言與教師精粹的評點交融在一起,形成動人心弦的課堂交流。
教學板塊之二:品讀活動。
閱讀欣賞:學生選擇最喜歡的句、段讀給同學們聽,并說明喜歡讀這些句子的理由,其他同學做點評。學生自主活動,然后交流共享。教師參與交流活動,適時指導理解、欣賞、讀好,比如:
△品讀“恬靜”
、艙Q詞品析。這里的“恬靜”可以換成什么詞語?(安靜、寧靜)課文為什么不用安靜、寧靜呢?讀一讀,你有什么新的感受?通過讀書交流,學生體悟到:“恬靜”不僅僅寫出了小鎮的“靜”,還寫出了小鎮的“美”,而且還描繪出了一種閑適、淡泊的生活。清澈的小河,靜靜的石橋,輕搖的小船,淡淡的霞光,晨練的老人……構成一幅淡雅、清新的水墨畫,再現了水鄉小鎮特有的恬靜的美。
、婆湟粽b讀。加一點音樂,可以更加襯托出小鎮的恬靜。請同學們在音樂聲中朗讀這一節,邊讀邊想象小鎮的畫面——出示課件(蘇教版教材配套):輕聲的音樂,課文按朗讀的速度出現,學生美美地讀,讀來輕而又緩,柔而又實,當讀到這節的省略號時,氣息和聲韻散淡開去,進入一種陶醉的境界。
、茄由煲饩场=處熍錁烦鍪径喾匀伙L光、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于大自然中等表現“恬靜”的畫面,并配上相應的文字,如“水平如鏡”“山在虛無縹緲間”“清清小溪繞山間”等,鼓勵學生說出一些表現“恬靜”的畫面。
△品讀“喚醒”
、怕撓嫡Z言環境!俺了乃l小鎮,被木船悠閑的搖櫓聲喚醒了”這句中的“喚醒”能不能換成“驚醒”?學生聯系課文第一節思考,體悟到正是由于小鎮的恬靜,才會聽到“戛—吱—”“戛—吱—”的搖櫓聲,好像在輕輕地叫喚小鎮:“醒來啦!醒來啦!”這樣就把課文讀活了。
、坡撓瞪钋榫。早上,媽媽是怎樣喚醒你的?你居住的地方,是怎樣醒來的?然后利用書上的句式說話,如:
沉睡著的小鎮,被木船悠閑的搖櫓聲喚醒了;
沉睡著的城市,被汽車急促的喇叭聲驚醒了;
沉睡著的校園,;
沉睡著的森林,;
沉睡著的草原,;
……
小鎮早晨的“緊張”和“熱鬧”這兩節完全由學生自己體會。
說明:
這一板塊的創意是突出了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讓學生直接“接觸”文本,在“品析語言”“欣賞語言”這樣高層次的語文實踐中學習語言,習得語感,提高閱讀水平!白x”的設計多樣化,力求讓學生讀出形象、讀出感受,小鎮早晨的美、語言文字的美和同學們有感情朗讀的美交融在一起。
教學板塊之三:延讀活動。
1、教材編寫組的老師來回訪,讓你們說說這篇選文選得好不好,你們喜歡不喜歡,還有什么意見和問題。
2、江南有許多著名的水鄉小鎮,如江蘇的周莊、同里等。請通過上網、查閱課外書、訪問等途徑收集信息,介紹一個水鄉小鎮。
說明:
這一板塊的創意在于延伸、擴展,體現了“綜合性學習”的思想。
三年級上冊語文《小鎮的早晨》說課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第2、3自然段,理解“猶如、坐落、不由自主”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體會小鎮早晨不同的特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2、3自然段,能背誦第2自然段。
3.能用“價廉物美”造句。
(二)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
(1)完成課堂作業第1題,請一名學生在書寫投影片上練習。
完成后看投影片反饋、集體訂正。
(1)小鎮的早晨是怎樣的恬靜、熱鬧、緊張呢?這節課我們一起去看看。
2.學習第2自然段。
(1)默讀課文,找出總起句,圈出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想一想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說明總起句的?
(2)討論、交流。(第一句是總起句,課文主要描寫了霞光、小河、小船、石橋等景物。)
(3)細讀分述部分,體會情境。
、佥p聲讀分述部分,找出哪些甸子寫出了小鎮的“恬靜”,仔細讀其中的一句,從中體會出小鎮“恬靜”的特點。
、诮涣骼斫狻斑b遙相對(看圖)、坐落、各色各樣”等詞語的意思。
、壑攸c研讀兩句話:
河水凈得透明,猶如一條碧綠的帶子,靜靜地穿過小鎮。(抓住“凈、靜”“透明、帶子”等詞語,通過朗讀來體會。)
不時有一葉葉小舟從半月形的橋洞中悄悄鉆出來,又在河上輕輕飄過。(重點抓住“一葉葉、悄悄、輕輕、飄”等詞語.通過朗讀來體會。)
(4)按“總--分”有感情地讀第2自然段。
(5)小結:第2自然段用“總--分”的寫法,圍繞“恬靜”的特點,從“霞光、小河、小船”幾個方面寫出了小鎮的恬靜。
(6)背誦指導。
3.學習第3自然段。
(1)速讀第3自然段,說說這一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在寫法上相同的地方。
(2)自學第3自然段。
、佥p聲讀一讀,劃一劃,完成口頭填空:
這一自然段從( )、( )、( )這( )個方面說明了( )。
、谟懈星榈刈x一讀,說說是怎樣體會的。
(3)同桌交流,說一說,讀一讀。
(4)重點研讀:
路不寬,人很多,你會不由自主地隨著擁擠的人流向前走去。
(抓住“不寬、很多、不由自主、擁擠的人流”來體會。)
來趕集的農民面帶微笑,甜甜地訴說著自己的產品價廉物美。
(結合上文說說,農民怎樣訴說,結合理解“訴說、價廉物美”,理解這句話說明了農貿市場的繁榮景象。)
(5)用“價廉物美·造句。
、賰r廉物美。
②把”價廉物美的商品“分別放在句首、句中、句尾說一句話
、塾谩眱r廉物美“造句。(口頭)
(6)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
4.作業。
(1)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2)完成課堂作業4(1)(2),5(1)。
三年級上冊語文《小鎮的早晨》說課設計 篇5
合作探究 自主發展
——《小鎮的早晨》教學設計
浙江省岱山縣實驗學校 (小學部) 徐飛
《小鎮的早晨》是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描寫了蠶鄉小鎮早晨的情景,反映了改革開放給小鎮帶來的勃勃生機。2——4自然段都是總分段式。即便于學生運用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的方法閱讀,又可供學生仿寫練習。課文不長,但文質兼美,詞語豐富,富有感情,教學時,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邊讀邊想象,使學生領悟課文意韻,喚起學生對課文的審美體驗。
我在本課設計時,將“合作—探究”法引入教學,注意體現以下教學思想:1、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學朗讀課文。2、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使學生養成與人合作的習慣,做到敢于補充修正他人的意見,向別人學習,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質疑問難。
注意集體學習與小組合作、個別自學有機組合。4、落實語文基本功的訓練,促進學生素質自主發展。
教學目標 :
1、運用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的方法閱讀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2自然段。
2、感受蠶鄉小鎮在改革開放春風的沐浴下欣欣向榮的氣氛。3、培養學生質疑問難、合作探究、敢于創新的語文能力。
教學重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第2段。
教學難點 :
通過自讀自悟,體會小鎮早晨的恬靜、熱鬧、緊張的特點。
教學準備:錄音帶、課件制作
教學過程 :
一、激趣導入 ,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齊讀。質疑:讀了課題,你知道這篇課文主要寫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
2、整體感知,質疑問難
。1)、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
。2)、四人小組交流:a、檢查課文讀通情況。b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
。3)、師生交流:你們解決了什么問題?還想弄懂什么問題?
(4)、梳理學生的問題。
二、自讀自悟,體會感情
1、過渡:被悠閑的搖櫓聲喚醒的小鎮的早晨是怎樣一番情景呢?下面就讓我們乘上烏蓬船,去感受水鄉小鎮早晨那獨有的恬靜。
2、課件欣賞。
3、帶著歸納整理的問題,默讀這一段,想想作者從哪幾方面把小鎮的早晨的恬靜寫具體?
4、再輕聲讀這一段,作者怎樣把恬靜寫具體的?你認為哪些詞句寫得好?圈圈劃劃,寫上簡單的批注,并有感情的讀一讀。
5、集體交流重點句
。1)淡淡的霞光下,寬寬的河面閃爍著片片銀鱗;河水靜得透明,猶如一條碧綠的帶子,靜靜地穿過小鎮。
(2)兩座拱形石橋遙遙相對,坐落在小鎮的兩頭,不時有一葉葉小舟從半月型的橋洞中悄悄鉆出來,又在河上請輕輕飄過。
6、配樂展開想象讀這一段,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副怎樣的畫面?7、引導背誦。
。1)小鎮以河成街,橋街相連,依河筑屋,古色古香,呈現出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這么美的畫面,我們給它配上解說詞好嗎?那得先背好解說詞。
。2)你想用什么辦法背誦?
(3)用你喜歡的方法背誦。自由練背,指名看課件解說。
三、合作研讀,開拓思維
1、剛才,我們在河邊細細領略了小鎮早晨恬靜的景象,如果我們到街邊去看看,又會見那兒是熱鬧的,更是緊張的。
2、用同樣的方法四人小組討論探究第三、四自然段。
(1)研讀一:作者怎樣把小鎮早晨的熱鬧和緊張寫具體的?你認為哪些詞句寫得好?
(2)研讀二:怎樣讀出小鎮早晨的熱鬧和緊張?
四、組際交流,培養能力
(1)這段話從人多和沿街擺滿各種土特產作買賣的場面來描寫小鎮早晨的熱鬧的。
。2)“您會不由自主地隨著擁擠的人流向前走去”,“擁擠的人流”已經說明來來往往的人很多,前面加上“不由自主”,說明擁擠的人群使你走路也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這是熱鬧情景的寫照。
(3)“沿街擺滿”以及“……”說明土特產琳瑯滿目,這也是熱鬧的寫照。
。4)有感情地讀你最喜歡的句子。
五、延伸課外,拓展創新
1、除了課文所描繪的江南小鎮,你還知道我國還有哪些水鄉小鎮?請收集有關資料。
2、收集的資料可以編寫成小報或畫水鄉風景圖等
三年級上冊語文《小鎮的早晨》說課設計 篇6
之一
浙江臺州臨海白水洋小學 劉彩琴
教學目標 :
1、感受小鎮恬靜、熱鬧、緊張的特點。
2、感受蠶鄉小鎮改革開春風沐浴下的勃勃生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總分結構和抓住特點具體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仿寫片斷。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1、上一堂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小鎮的早晨》,大家回憶一下,小鎮的早晨是怎樣的?(板書:恬靜、熱鬧、緊張)
2、這一堂課,我們繼續學習《小鎮的早晨》。
二、導學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思考:⑴想想這一段寫出小鎮早晨的什么特點,劃出總起句。
、平Y合插圖想想,課文通過哪些景物來表現小鎮早晨這一特點,用“△△”標出。
2、交流討論得出:恬靜:河水、小船(板書)
結合理解“恬靜”
3、重點研讀“河水”和“小船”的句子,用“··”標出表現小鎮早晨恬靜的詞語,再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4、交流,指導朗讀,(用上插圖)
。1)淡淡的霞光下,寬寬的河面閃爍著片片銀鱗;河水凈得透明,猶如一條碧綠的帶子,靜靜地穿過小鎮。
。ㄣy鱗指什么,在怎樣的情況下出現,說明什么)
。2)沿街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船,一只緊挨著一只。
。3)兩座拱形石橋遙遙相對,座落在小鎮兩頭,不時有一葉葉小舟從半月形的橋洞中悄悄鉆出來,又在河上輕輕飄過。
。ā帮h”換成“駛”,哪個好,好在哪里)
5、感情朗讀:讓我們邊讀邊想象小河、石橋、小船組成的圖畫,感受一下小鎮早晨的恬靜美麗吧。ㄗ杂勺x,齊讀,試背)
6、歸納閱讀步驟:
。1)找出總起句,想想小鎮早晨有什么特點;
。2)想想課文抓住哪些景物寫小鎮早晨的特點;
。3)讀有關詞句,體會課文怎樣具體體現小鎮早晨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扶學第3自然段:
1、按以上方法進行小組討論學習
2、集體交流:
⑴總起句,特點:熱鬧(板書)
⑵景物:人流、土特產、趕集農民
⑶重點理解:
、俾凡粚,人很多,你會不由自主地隨著擁擠的人流向前走去。(理解“不由自主”,為什么“不由自主”能看出熱鬧?)
②沿街擺滿了各種土特產:……………………大白鵝……
、邸鹛鸬卦V說……價廉物美。(理解“價廉物美”)
說話練習:農民是怎樣訴說的,也學學農民訴說一番。
、壬衔恼f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這里又說是熱鬧的,這不矛盾嗎?這里的“又”表示什么?
3、合理選擇方式,如朗讀、設計表演等,再現小鎮熱鬧的景象。
A、設計表演:請一個同學當導演,設計這一段文字的表演,請大家結合插圖,也可以根據平時經歷,想一想。
(1)一位同學談設計:誰愿意發表一下自已的高見。掃
(2)其他同學改正、補充意見
。3)分配演出人員:
。4)演后評價,小結:小鎮的早晨就這么熱鬧,你能從中感受到什么嗎?
B、感情朗讀
四、自學第四自然段:
1、用以上方法自學第4自然段
2、交流(請一位同學上臺當小老師)
、盘攸c:緊張
、凭拔铮旱赇、小攤、熟食店、農家姑娘
3、重點理解最后兩句話:
(1)為什么出現的人流是“彩色”的呢?
(2)過去,一尺絲綢一根絲線都要從外面買進來的蠶鄉小鎮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巨大的變化呢?(改革開放給蠶鄉小鎮帶來的勃勃生機)
4、感情朗讀
五、小結:
是啊,美麗的蠶鄉小鎮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不斷發展,不斷前進,煥發著勃勃的生機,這只是我們偉大祖國社會主義建設飛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讓我們用敏銳的雙眼去觀察身邊的變化,感受祖國快步前進的腳步吧!
六、仿寫練習:學校(家庭)的早晨是緊張的。
。1)說:從哪些方面表現緊張;(2)寫;(3)評;
板書設計 :
恬靜:河水 小船 美麗
小鎮的早晨 熱鬧:人流 土特產 趕集 農民
緊張:店鋪 小攤 熟食店 農家姑娘 勃勃生機
三年級上冊語文《小鎮的早晨》說課設計 篇7
之一
浙江省仙居縣城關一小 陳雅芬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在指定的詞語中正確使用“的”“得”“地”
2.會用“價廉物美”、“吸引”各寫一個句子;能給句子加上頓號,并能說出頓號的作用。
3.能用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的方法閱讀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第1、2自然段。
4.感受蠶鄉小鎮在改革開放春風沐浴下欣欣向榮的氣氛。
教學重點
能用看課題推想課文的方法閱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能給指定的詞語正確使用“的”、“得”、“地”。
。2)背誦1、2自然段。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14個生字;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2.運用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的方法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討論學習第1、2自然段,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
4.理解蠶鄉小鎮恬靜的情景。
教學過程
一、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
1.揭題,齊讀課題。
2.讀題后,讓學生說說,讀了課題,你知道了這篇課文主要寫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師歸納問題:課文寫了小鎮早晨哪幾方面的特點?
二、初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思考:①課文寫了小鎮早晨哪幾方面的特點?劃出三個概括小鎮早晨特點的句子。完成練習題一。
2.自學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借助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完成練習題二。
3.不懂的地方打“?”。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抽讀生字新詞。
2.把你認為最難寫的字書空一遍。
3.檢查練習題。
四、討論學習1、2自然段。
。ㄒ唬┑1自然段。
1.自由讀。讀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2.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隨機討論解決。
著重理解“驚醒”和“喚醒”的意思。完成練習題三。
3.朗讀訓練。自由試讀→說說怎么讀→個別讀→齊讀。
4.引背。
。ǘ┑2自然段。
過渡語:被悠閑的搖櫓聲喚醒的小鎮早晨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呢?(打投影)師用飽滿深情的語言描述小鎮恬靜的情景。
1.觀賞小鎮早晨的迷人風光,談感受。
2.根據學生發言,品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這段話在寫作方法上,有什么特點?
。2)回憶閱讀總分段式方法(投影:①先找出哪一句話是總起句,主要講什么。②是從哪個方面作具體說明的?),自學。
(3)交流討論:
a.在自學過程中你讀懂了哪些問題?
b.在自學過程中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c.你認為哪些詞句值得與大家共同品味。
在學生品析朗讀中相機引導,重點理解。
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淡淡的霞光下,寬寬的河面閃爍著片片銀鱗;河水凈得透明,猶如一條碧綠的帶子,靜靜地穿過小鎮。沿街的河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船,一只緊挨著一只。一些油光發亮的烏篷船翹起尖尖的船頭,顯得格外醒目。兩座拱形石橋遙遙相對,座落在小鎮兩頭,不時有一葉葉小舟從半月形的橋洞中悄悄鉆出來,又在河上輕輕飄過。
。4)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準備背誦。
(5)師生合作,一邊再次觀賞小鎮早晨恬靜的風光,一邊介紹。
五、小結。
1、學生小結學法。
2、教師小結: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下節課,我們還將用同樣的閱讀方法繼續學習課文,領略小鎮早晨熱鬧、緊張的情景。
六、作業 :
抄寫生字各兩遍。
板書設計 :
小鎮的早晨
《小鎮的早晨》練習題
一、讀課文,填空。
課文寫了小鎮的早晨____、________和____這三方面的特點。
二、看意思寫詞語。
1.光亮而透明。 ( )
2.價錢便宜物品美好。( )
三、選詞填空。
1.媽媽用親切的聲音( )我,免得我上學遲到。
2.一聲響雷,把我從睡夢中( )。
三年級上冊語文《小鎮的早晨》說課設計 篇8
之四
吳海芳
教學目的
1、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水鄉小鎮的意境美,增強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 在讀背中理解課文內容,積累語言材料。
教具 課文精彩段落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小鎮的早晨是什么樣的?
二、細讀課文
1、自由選擇一段朗讀,思考:這一段圍繞哪句話來寫的,圍繞這句話寫了哪些內容,你體會到了什么?
2、交流第一節。(不定)
。1)學習第一節 A 中心句: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
B 從哪里可以看出恬靜呢?
C 朗讀師生對讀
D 交流總結學法
A找中心句B讀句子體會
3、交流第二節 A中心句:小鎮的早晨是熱鬧的。
B“熱鬧”表現在哪些方面?
C體會用詞用句的精當。
D熟讀成誦出示填空題,幫助學生背誦。
4、第三節方法同上。
5、教學第五節小鎮的早晨美在哪里?
三、背誦課文反饋
四、作業 :
五、寫作特點:
1、全文先分后總,每段內又“由總到分”的順序來敘述的。層次清楚,結構嚴謹。
2、篇幅短小,語言淺顯、流暢。在敘述中自然流露出對小鎮的贊美之情。
六、實踐活動參觀南郊早晨的農貿市場、街道、商店、工廠等,并按“先概述,后具體”的敘述方法,抓住某一方面特點,作口頭介紹。
聽寫詞語。自讀課文,歸納。
學生根據問題回答通過描寫“小河”、“小橋”、“小船”、“太陽”、“晨練”的“老人”等句子加以體會。
自由練讀,指名讀。
按以上方法自學課文朗讀體會讀一讀,說說好在哪里?
齊讀第五節聯系上下文說說根據板書的提示背誦挑幾句或一節指名背
1、背誦課文
2、圍繞“課外活動時,校園真熱鬧啊”這一句中心句,把“熱鬧”寫具體。
三年級上冊語文《小鎮的早晨》說課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在指定的詞語中正確使用“的”“得”“地”
2.會用“價廉物美”、“吸引”各寫一個句子;能給句子加上頓號,并能說出頓號的作用。
3.能用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的方法閱讀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第1、2自然段。
4.感受蠶鄉小鎮在改革開放春風沐浴下欣欣向榮的氣氛。
教學重點
能用看課題推想課文的方法閱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能給指定的詞語正確使用“的”、“得”、“地”。
。2)背誦1、2自然段。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14個生字;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2.運用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的方法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討論學習第1、2自然段,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
4.理解蠶鄉小鎮恬靜的情景。
教學過程
一、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
1.揭題,齊讀課題。
2.讀題后,讓學生說說,讀了課題,你知道了這篇課文主要寫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師歸納問題:課文寫了小鎮早晨哪幾方面的特點?
二、初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思考:①課文寫了小鎮早晨哪幾方面的特點?劃出三個概括小鎮早晨特點的句子。完成練習題一。
2.自學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借助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完成練習題二。
3.不懂的地方打“?”。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抽讀生字新詞。
2.把你認為最難寫的字書空一遍。
3.檢查練習題。
四、討論學習1、2自然段。
。ㄒ唬┑1自然段。
1.自由讀。讀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2.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隨機討論解決。
著重理解“驚醒”和“喚醒”的意思。完成練習題三。
3.朗讀訓練。自由試讀→說說怎么讀→個別讀→齊讀。
4.引背。
。ǘ┑2自然段。
過渡語:被悠閑的搖櫓聲喚醒的小鎮早晨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呢?(打投影)師用飽滿深情的語言描述小鎮恬靜的情景。
1.觀賞小鎮早晨的迷人風光,談感受。
2.根據學生發言,品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這段話在寫作方法上,有什么特點?
。2)回憶閱讀總分段式方法(投影:①先找出哪一句話是總起句,主要講什么。②是從哪個方面作具體說明的?),自學。
。3)交流討論:
a.在自學過程中你讀懂了哪些問題?
b.在自學過程中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c.你認為哪些詞句值得與大家共同品味。
在學生品析朗讀中相機引導,重點理解。
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淡淡的霞光下,寬寬的河面閃爍著片片銀鱗;河水凈得透明,猶如一條碧綠的帶子,靜靜地穿過小鎮。沿街的河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船,一只緊挨著一只。一些油光發亮的烏篷船翹起尖尖的船頭,顯得格外醒目。兩座拱形石橋遙遙相對,座落在小鎮兩頭,不時有一葉葉小舟從半月形的橋洞中悄悄鉆出來,又在河上輕輕飄過。
(4)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準備背誦。
。5)師生合作,一邊再次觀賞小鎮早晨恬靜的風光,一邊介紹。
五、小結。
1、學生小結學法。
2、教師小結: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下節課,我們還將用同樣的閱讀方法繼續學習課文,領略小鎮早晨熱鬧、緊張的情景。
六、作業:
抄寫生字各兩遍。
板書設計:
小鎮的早晨
《小鎮的早晨》練習題
一、讀課文,填空。
課文寫了小鎮的早晨____、________和____這三方面的特點。
二、看意思寫詞語。
1.光亮而透明。 。ā 。
2.價錢便宜物品美好。( 。
三、選詞填空。
1.媽媽用親切的聲音( 。┪,免得我上學遲到。
2.一聲響雷,把我從睡夢中( 。。
三年級上冊語文《小鎮的早晨》說課設計 篇10
一、說教材
《小鎮的早晨》是蘇教版第九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作者依循由“分”到“總”的結構方式,抓住小鎮早晨“恬靜”、“熱鬧”、“緊張”這三方面的特征寫出了它的美麗。課文篇幅短小,結構清晰,語言淺顯、流暢。
依據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指導學生自由朗讀,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積累語言材料,領悟敘述方法”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并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小鎮的早晨多美!”這句話在全文中的作用,學習由“分”到“總”的敘述方法。
3、理解課文內容,憑借文中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水鄉小鎮的意境美,增強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學程序
針對這篇課文內容簡單、結構清晰的特點,我在教學時分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指導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習生字新詞;滲透由 “分”到“總”的敘述方法。第二課時,引導學生細讀課文,體會小鎮早晨“恬靜”、“熱鬧”、“緊張”的特點;感受水鄉小鎮的意境美,增強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下面,著重談談第二課時的教學思路,共分五個環節進行。
。ㄒ唬⿵土晫
上課伊始,我引導學生回憶上節課的學習內容,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小鎮的早晨是_______的!边@一句式說一說。這樣,既復習了舊課,又為學習新課作了鋪墊。
(二)導學第二自然段
這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之一。分成三步教學:
1、充分誦讀,找出特點。我讓學生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這一段寫出了小鎮早晨的什么特點,在學生充分讀之后,引導學生畫出總起句,初步感知小鎮早晨“恬靜”的特點。
2、再讀課文,體會課文語言文字中流露的小鎮早晨“恬靜”的特點。學習時,指導學生用“△△”標出文中是通過哪些景物來表現小鎮早晨這一特點的。接著,讓學生說說自己是從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教師再相機啟發、誘導。
3、激發想象,感情朗讀。在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個體感知的基礎上,再次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小鎮的“恬靜”。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再現情境、配樂朗讀的方式,使學生真正把體會到的內容內化為自身的感悟,并引導學生用讀的形式表達出來。
。ㄈ┛偨Y學法
學習完第一自然段后,引導學生回憶剛才學習的過程,總結學法:①畫總起句,找出特點;②抓住事物,體會特點;③展開想象,讀出特點。
。ㄋ模┻\用學法,自學第二、三自然段
鑒于本文的特點,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我充分放手讓學生運用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在自學的基礎上交流討論,引導學生讀中悟、悟中讀。
。ㄎ澹┛偨Y全文,感情升華
課堂教學要遵循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原則。在研讀了前三自然段的基礎上,我出示了“小鎮的早晨_________啊!”這一句式,旨在引導學生把讀完課文后的感受表達出來。最后點明主題,激發熱愛家鄉之情。
三、說教法、學法
(一)“教是為學服務的”。一節課選擇了較為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由導學到大膽放手自學的方法。教育學告訴我們,利用知識的類比進行訓練,在此過程中扶放結合,讓學生遷移運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古語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師導學第一自然段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學二、三兩個自然段應該是水到渠成的。
2、以讀代講法。《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闭Z文教學強調感悟,而讀書則是感悟的前提,課文接觸得越多,讀的實踐越多,自然感悟越深,體驗越深,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再者,本文也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更適合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體會。
。ǘ┙逃慕K極目標不僅僅在于使學生學會知識,更主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由“學會”變成“會學”,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教是為了將來不再需要教”。因此,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根據教材特點,我指導學生采用了“讀、思、劃、想(想象)”的方法進行學習,重點引導學生嘗試以下學法:
1、自主學習法。鼓勵學生在“學習方法”的引導下,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第二、三自然段,但“放手”并不等于“放羊”,教師在學生自學前、自學時不斷提醒、點撥,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在優勢互補中使得個體對問題的理解更加豐富全面,思維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2、讀悟法。新《課標》在“前言”的“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中明確指出:“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而閱讀本身就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學生在閱讀中并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意義,而是積極主動地發現、建構意義,甚至創造意義。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給學生讀書的時間,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有所感悟和體會。
四、說教后感
在新課程改革的潮流下,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時刻激勵自己用教學去實踐新課程的理念,提升課堂教學的品位。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來自課程改革新理念的洗禮。
三年級上冊語文《小鎮的早晨》說課設計 篇11
《小鎮的早晨》片斷賞析
師:你能很快的完成這個作業嗎?請快速地讀課文里的二、三、四段。
教師出示“小鎮的早晨是( )、( )、( )。”
生:(讀書,完成填空)
師:這么快就完成了,你們有什么竅門?
生:我們一下子就找到了每一段的總啟句,找到恬靜的、熱鬧的、緊張的。
師:你們真能干,真會學習。
(設計意圖:
讓孩子完成這個填空作業,目的就在于引導學生發現總啟句,找到重點詞,這是一種學法的指導,但是,這種鼓勵學生在自行研究的基礎上完成,更能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愉悅。同時,設計這項難度不高的作業,讓全體學生都能有效地參與。)
《小鎮的早晨》片斷賞析
師:請繼續學習課文的第三、四兩句。說說寫的是什么?并且把這個詞寫在課文旁邊。
生:(默讀后,均在課文旁邊寫上“船”)
師:誰能告訴大家哪些詞說明船很多。
生:(一邊劃,一邊舉手。急于發言。)
師:不著急,劃到一個不稀奇,比誰找得多。
生:(在老師的激勵下,又埋頭讀句子。)
師:現在可以說了,找到三個的舉手。(紛紛舉手)
生:找到了“各式各樣”,“一只緊挨一只”,還有一個是“停滿”。
師:是停還是滿?
生:(集體回答)是“滿”。
師:嗯,學得真不錯。你們真會學習。來,你們這個小組的同學就當作是船吧,快,你們一只緊挨一只。(孩子紛紛靠攏)同學們,瞧各式各樣的船,一只緊挨一只,你們覺得格外醒目的是什么船。
生:(笑著指著穿黑衣服的小男孩兒說)烏篷船。
師:烏篷船?哦,他剛好穿著黑衣服。行,我們就把他當作烏篷船吧。你們說說為什么它格外醒目。
生:它是油光發亮的,它是翹起尖尖的船頭的。
師:對呀,我們來把三、四兩句讀一下。讀出有趣!
生:(有趣地朗讀。)
師:老師不明白了,這么多的船怎么能說恬靜呢?
生:(思考,一下子被老師問住了。)
師:其實,這兩句話中有一個詞告訴我們“恬靜”,聰明的孩子肯定會發現的。仔細找。把它圈出來。
生:(一下子又進入了課文的研究中,不一會兒舉起了手)
師:哪個詞?(孩子們紛紛說“!)
對呀,這么多船如果都在開,肯定很熱鬧,現在都停住,所以就顯得格外的靜。
(設計意圖:
教師一直以平等的身份,引導孩子自己去研究課文,讓他們在不斷的發現中,體驗成功,因為教師的指向明確,梯度不高,學生稍做努力就可以達到。這樣的設計讓全體學生都能進入學習。在一次次的達成中,不斷增強學習情趣。特別是中間插進“一只緊挨一只”的直觀游戲,讓孩子進入興奮,那么接下來的說話練習和課文朗讀顯得更有情趣。)
《小鎮的早晨》片斷賞析
師:現在我們學習第五句了,老師覺得你們自己肯定會學得很好,就像剛才一樣把表示恬靜的詞找出來,像老師一樣寫在小黑板上,待會兒你來當老師,你來向大家介紹為什么選這個詞。
生:(饒有興趣的開始劃劃、圈圈,教師巡視作個別輔導,并把小黑板發給舉手的孩子。)
師:可以了嗎?誰先上來?(不少孩子拿著黑板上來了。)
生:我找到的詞是:“悄悄鉆”,悄悄鉆當然就是恬靜。
生:我找到的同是:“輕輕飄”,輕輕飄也是很靜的。
生:我找的就是“飄”,輕了才能飄。
生:我找到的是“一葉葉”,像樹葉…樣,一葉葉的小舟,很輕很輕。
師:說得真好,如果是一艘艘的大輪船那就不會恬靜了。
生:我找到的是“小舟”。因為大船就不會恬靜了。
師:還有嗎?
生:我找到的是“遙遙相對”。
師:誰和誰“遙遙相對”?
生:座落在小鎮上的兩座拱形石橋。
師:是的,這邊一座橋,那邊也有——座橋,兩座橋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靜靜地守在小鎮的兩頭,看起來就格外的恬靜。是嗎?(學生笑著回答“是的”)
師:你們真了不起,把恬靜的詞都找出來了,下邊你們幫我一個忙,你們讀,我來畫,你們可要慢慢讀,要不我來不及畫的。你們讀得好,我就會畫得好,我們開始吧!
生:(慢慢地誦讀)兩座拱形橋遙遙相對,座落在小鎮兩頭,不時有一葉葉小舟從半月形的橋洞中悄悄鉆出來,又在河廣輕輕飄過。
師:(在學生的朗誦中完成小橋、小舟的簡筆畫)是這樣嗎?
我畫得可以嗎?(學生點頭稱贊)那么,看著我畫的圖,大伙兒試著背背看。
生:(背誦第5句)
師:你們這么快都記住了,真不簡單。
三年級上冊語文《小鎮的早晨》說課設計 篇12
之六
浙江省溫州市上陡門第一小學 鄧夏秋
教學內容:2—4自然段。
教學目標 :
1. 讀懂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小鎮早晨的特點。
2.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感受蠶鄉小鎮在改革開放春風沐浴下欣欣向榮的氣氛。
教學重點: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背誦第2自然段。
教學難點 :
體會小鎮早晨三個不同方面的特點。
課前準備:
1. 課件。
2. 學生帶圖畫紙、蠟筆、勾線筆。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這篇課文的生字新詞以及第一自然段。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齊讀課題)。
1. 師說詞義,生寫詞語。(恬靜、喚醒、價廉物美、悠閑)投影校對。
2. 齊背第一自然段。
3. 說說小鎮早晨的三個特點。(課件出示3個總起句,學生齊讀,師板書:恬靜、熱鬧、緊張)
二、明確教學目標 。
指板書,說:這節課我們將深入地學習小鎮早晨的特點。
三、理清寫作方法。
1. 快速瀏覽2—4自然段,你發現了什么相同之處?
2. 學生匯報,師板書:總分。
3. 復習學習總分段式的學法。學生匯報后,教師小結,課件出示:
學習先總起后分述段落的方法:
(1) 劃出總起句。
。2) 分幾個方面把總起句寫具體。
?四、這節課,我們將用這種方法自己學懂課文。四人小組任選其中一個特點合作學習,可采用以下的匯報形式。
(課件出示):匯報形式:
(1) 板書概括;
。2) 列出圖表;
? (3) 感情朗讀;
。4) 繪畫表示;
(5) 語言表達;
……
五、合作學習,匯報交流。(隨機點撥)
。ㄖ攸c點撥第2自然段)
第2自然段!靶℃偟脑绯渴翘耢o的。”
1.根據學習方法匯報。分幾個方面寫具體。師板書:霞光、河水、小船(烏篷船)、拱形石橋、小舟。
2.從哪些地方表現出恬靜呢?請選擇表達方式匯報。
3.指導寫“河水”的句子。
開火車(3人)讀寫河水的句子,問:你有什么感覺?
想來看一看這河水嗎?(課件出示畫面+課文中的句子)
你為什么發出贊嘆?
A如果你就是這小鎮上的居民,每天清晨推開窗,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一幅美景,你覺得怎樣呢?請你讀一下,將你的感受從聲音中表現出來。(聽你的朗讀真是一種享受,你不但讀出了聲,而且讀出了情。)
B如果你是一名游客,面對這樣的畫面,又作何感想呢?誰愿來讀一讀?(聽了你的讀,我也真希望能親眼去看一看。)
C如果你是攝影愛好者,當你將鏡頭對準這一條小河時,你又如何呢?也請你讀一讀。
還有無數個“如果”,那么將你自己的理解讀出來吧。R讀句子)(多美呀!真感謝你們。
4.指導背誦。紹興電視臺需要招聘一位導游,考試內容就是課文第2自然段。給大家2分鐘準備一下。(配上畫面+音樂)(指名2人背誦,愿意背的都來試一試。)
第三自然段“小鎮的早晨是熱鬧的!
1.學生匯報,師板書:人很多、擺滿土特產(還可以從哪里看出?“……”)
2.出示人多的句子,指名讀,特別是哪一個詞最能體現人多?(不由自主加紅點)
3.這時候,你就在這人群中,你能把這句話讀好嗎?(你都站不穩腳跟了。看來你確實感受到了人多。)齊讀。
4.師引讀:沿街擺滿了各種土特產:——生接。
5.告訴我,你們為什么面帶微笑?又在甜甜地訴說著什么呢?
6.真想聽聽你們再來甜甜地讀一讀這句話,好嗎?(齊讀句子)
學習第4自然段“小鎮的早晨更是緊張的!
1.學生匯報,師板書:大街兩旁點心店、路邊小攤、大橋邊熟食店、河對岸彩色人流
2.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緊張”呢?
3.出示句子:“河對岸”請你聯系上下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4. 對呀,她們正在為著自己幸福的生活而忙碌,奔波,雖然緊張,卻充滿了美好的希望!再來讀一讀這句話。
5. 所以,小作者說(出示句子)小鎮在變化,在前進!齊讀。能不能將“前進”和“變化”交換一下?
6. 小鎮的變化多么可喜呀!它必將朝著現代化的目標前進!
五、練一練。
有感情地背誦第2自然段。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摘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仿寫:學校(或家庭)的早晨
北京的金秋是多么的絢麗多姿。白楊樹發出“沙沙”的響聲,仿佛在告訴人們:“秋天來了!秋天來了!”一陣秋風吹過,山坡紅了,那是火紅的楓葉,如晚霞,如紅云;湖水清了,清得可以照人,宛如明鏡;山菊花開了,那樣絢麗,那樣嬌艷,真是別具風姿;還有的柿子,紅艷艷的蘋果……
三年級上冊語文《小鎮的早晨》說課設計 篇13
之二
山東省博興試驗區博興縣第一小學 孫清華
教材分析:
《小鎮的早晨》一課,以散文的體裁、清麗的文字把人、景、物融為一體,描繪了江南水鄉小鎮的早晨安靜、熱鬧,忙碌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小鎮新貌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第一課時教學要點:
1、了解江南水鄉小鎮早晨特有的美景以及小鎮的發展與變化,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2、繼續學習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細細品讀。
3、認識并理解生字詞,借助一些詞句幫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具:幻燈片、課文伴奏帶(建議選擇鋼琴曲或絲竹樂)
教學過程 :
一、聯系生活實際自然走入教材。
導入 :同學們早晨幾點到學校?每天上學的路上,都能聽到些什么聲音?看到些什么景象?
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一談。
總結:這些都是我們北方小縣城早晨特有的景象。這節課老師帶大家到另外一個不同的地方去看一看、聽一聽,一起去領略一下江南水鄉小鎮的早晨。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小鎮的早晨》?戳苏n題,你猜這篇課文會寫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老師這就帶大家去,滿足你的愿望。
(設計意圖:江南水鄉距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所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自然走入教材,既構成對比,又創設了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欲望。)
二、范讀課文,聽讀識字,初步領略課文內容。
1、放伴奏帶,范讀課文。
2、你覺得小鎮怎么樣?有什么特點?學生談聽讀后的感受。
3、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嗎?那就讀一讀吧!你們覺得怎么讀好呢?給自己提提要求。(自己解決生字詞的讀音、互相交流對難點的理解)表揚讀書習慣好的同學,樹立榜樣。
4、教師巡視,隨時指導學生的讀書習慣。發現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
5、出示學生朗讀中遇到困難的詞語,鼓勵學生教一教,讀一讀。掌握扎實。
6、通過讀書,大家不僅學會了許多生字詞,還了解到小鎮的早晨是安靜的、又是熱鬧的,還是忙碌的。接下來就讓我們隨著木船的櫓聲,走進小鎮安靜的早晨,去聽一聽,看一看。
。ㄔO計意圖:課文篇幅長,學生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讀通課文,教師的范讀既創設了優美的情景,便于學生感悟課文內容,又能使學生在聽讀時識字,可謂事半功倍。在鼓勵學生自己讀一讀,進一步鞏固生字詞,體悟課文內容和韻味。)
三、重點品讀第二自然段,教給學法。
1、重點指導第二段。出示第二自然段。
仔細讀讀這一段,想想從哪兒能體會到小鎮的早晨是安靜的。
為什么從這句話中你就能體會到小鎮早晨安靜的特點?
有哪些詞語來體現這個安靜的特點?你還能說出表達安靜這個意思的詞語嗎?怎樣讀才能把小鎮早晨的安靜表達出來?怎樣能讀好?
說一說。(輕聲讀)指名讀,評一評再讀。聽老師讀一讀,談體會。再自己試一試。齊讀有關句子。
配樂讀
2、回顧學法,加以總結。讀一讀課文,畫一畫重點詞語,說一說自己的理解,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ㄕn文中的2-4自然段形式相同,所以教師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在品讀中滲透學習方法的教育,然后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后兩個自然段,是這一類型的課文較好的教學方式。)
四、自主選擇,小組合作學習3、4自然段。
1、掌握了這種學習方法,我們就可以自己試著學習后面的兩個自然段,深入了解小鎮的早晨是怎樣熱鬧和忙碌的了。同學們可以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個自然段,先自己讀一讀,標一標,畫一畫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再和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說一說自己的感受,互相讀一讀,評一評。
2、小組合作學習第三段、第四段。教師巡視指導過程中,注意隨時樹立榜樣,教給合作方法。
3、展示合作成果。說一說,讀一讀。注意關鍵詞句的理解和訓練。
。ㄔO計意圖: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就要學以致用,學生在自主、合作的過程中既深入理解了課文,又進一步鞏固了這種學習的方法,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四、總結,合作讀全文,升華對課文的領悟。
同學們剛才游覽了小鎮的早晨,淡淡的霞光,凈得透明的小河,熱鬧的街市,忙碌的人群,都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多美的小鎮的早晨!我們合作來表達對小鎮的贊美之情吧。女生讀第二自然段,男生讀第三自然段。教師讀每段的第一句話。
。ㄔO計意圖:美妙的音樂,能幫助學生更好的進入教材,進入情景,在抒發自己情感的同時,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受到美的熏陶。)
五、布置作業 。
1、抄一抄,寫一寫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積累自己的語言,豐富自己的詞匯。
2、讀一讀,背一背自己喜歡的句子。
三年級上冊語文《小鎮的早晨》說課設計 篇14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了江南水鄉的小鎮,領略了那兒的美景。今天,就讓我們再次去江南小鎮走一走、看一看,去細細品味——(師引讀)《小鎮的早晨》。
二、品文悟境
(一)整體感知美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說說小鎮的早晨是怎樣的?
2、出示:小鎮的早晨多美呀!
指名讀,齊讀。
3、(邊板書邊提要求)小鎮的早晨真美呀,那為什么會讓我們感到這么美呢?打開課本,默讀全文,找找課文中的哪幾句話告訴了我們原因。
4、出示:小鎮的早晨是安靜的。
小鎮的早晨是熱鬧的。
小鎮的早晨是緊張的。
。ǘ┢纷x感受“安靜美”
1、默讀第二自然段,想想這段話描寫了小鎮早晨的什么特點?找出能體現小鎮早晨特點的詞句,做上標記,體會體會。
2、教師發現大家書上都留下了思考的痕跡,快把你的讀書收獲和觀點說一說。
3、同學們交流得真熱烈!我們一起說一說吧!(全班交流)
這段話描寫了小鎮早晨安靜的特點。
a、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閃爍著一片片銀鱗。
淡淡的霞光像銀鱗一樣的河面,多靜,多美!誰來讀一讀。
b、河水清得透明,靜靜地和街道并行穿過小鎮。
河面靜,只有銀鱗閃爍,河水靜,悄無聲息地流進小鎮,誰愿做這條靜靜的美麗的小河,試著讀讀這兩句話。
指名讀,同桌互讀。
c、不時有一只小船從半月形的橋洞中悄悄鉆出來……輕輕蕩漾。
表演讀、師生接讀。
4、“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用心再讀第二自然段,找找還從哪些詞句體會到小鎮早晨安靜的?
5、交流:停泊的船群、靜靜的石橋。
小結:這段話按一定順序描寫了小鎮早晨安靜的特點,如果我們學習交流時按順序會更好!
淡淡的霞光,清澈的小河,停泊的船群,靜靜的石橋,輕巧的小船,好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又像一首清新的小詩,安靜的小鎮早晨多美呀!
讓我們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再次向大家介紹這安靜的美麗的小鎮的早晨,不僅要讀出聲,更要讀出情來!
(三)自主學習“熱鬧美”、“忙碌美”
1、用學習第二段的方法自學三、四段。
2、小組內交流交流,互相補充、共同提高。
3、展示學習成果。
a、第三自然段寫出了小鎮早晨熱鬧的特點。
交流:人多,理解“不由自主”
物多。讓我們隨著擁擠的人流一起到小鎮的街上去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不止這么多,文中還用了省略號,說明還有很多,你的眼睛全看清楚了嗎?太多了,眼睛都看不過來了,就是“目不暇接”,在生活中有過“目不暇接”的感受嗎?
蔬菜的新鮮,尤其是鮮活的大魚、小蝦,又蹦又跳的小羊、長毛兔、大鵝不停地叫喚,更讓感覺熱鬧。
小結:那擁擠的人流,那琳瑯滿目的物品,那聲聲高昂的叫賣,那淳樸熱情的微笑,又讓我們感受到熱鬧的小鎮早晨的多美!
b、那怎樣能讀出小鎮早晨的熱鬧呢?(歡快、高興、大聲點)
c、那讓我們用歡快的語氣由衷地贊美這熱鬧、繁榮的景象吧!齊讀第三自然段。
d、展示第四自然段的學習成果。
第四自然段寫出了小鎮早晨忙碌的特點
學生、婦女、個體戶、農家姑娘
e、怎樣能讀出“忙碌”?
指名讀。
小結:小鎮人民忙碌、朝氣蓬勃的身影更讓人們感受到小鎮的早晨是多么美!
。ㄋ模┬℃側嗣耠m然忙碌著,但是他們快樂著,因為他們的忙碌使得小鎮不斷在變化,在前進,小鎮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小結:貧窮落后的小鎮已成為過去,如今這里興旺發達繁榮昌盛,將來人們會用智慧和勤苦把小鎮建設得更加美好!
四、總結:今天,我們隨著作者伴著晨曦,游覽了早晨的桃源小鎮,感受到了它的安靜、熱鬧與忙碌,欣賞了這番背景后,你想說些什么呢?
讓我們一起由衷的贊美:啊,多美的小鎮的早晨!
五、小練筆:
按照“先總后分”的敘述方法,抓住某一方面特點,進行了一次小練筆《校園的早晨》。
板書設計:
安靜
小鎮的早晨 { 熱鬧 多美啊
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