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父親節主題班會教案(精選3篇)
小學父親節主題班會教案 篇1
一、活動內容:通過教師的引入和一系列的講解,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自己的爸爸以及爸爸為孩子付出的辛勞和無私的愛。
二、活動目的:
(一)知道六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懂得向爸爸祝賀節日快樂。
(二)讓學生了解親情,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
(三)讓學生懂得回報親情,把對父母的愛付諸實際行動。
(四)豐富學生的生活和情感積累,激發學生從小有愛心。
三、準備活動:
學生:請父親填寫家長信、準備與自己爸爸的小故事、照片等。
教師:準備歌曲、場景設計、渲染環境、奠定情感基調。
四、教學過程:
(一)感受父愛,引出課題
1、聽歌曲,談感受
師:首先,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歌曲。播放VCD《我有一個好爸爸》(配有歌詞字幕)。
師:說一說歌中唱的爸爸是什么樣的?
生1:會做飯會洗衣服,這個爸爸真能干。
生2:爸爸生氣時會打孩子的屁股,很嚴厲。
生3:爸爸有時很厲害,有時又很和藹。
……
師:你們的爸爸是不是也像歌中唱到的那樣呢?今天我們就來感恩父愛(出示課題:感恩父愛)。
(設計意圖:通過歌曲引導學生暢談自己的爸爸。)
2、暢談父親,感受父愛。
師:課前同學們準備了和爸爸的合影,下面就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講一講自己的爸爸以及你和爸爸之間有趣的小故事。
學生間相互交流。
師:我們請幾位同學到前面來介紹一下自己的爸爸。
生1:我的爸爸長得較高,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別人都說爸爸苗條,我卻感覺爸爸苗條過度了。爸爸是個個體戶,他的業余愛好很多,有打籃球、上網看新聞、看電視、打乒乓球……
爸爸對中國的乒乓球賽、排球賽呀,總免不了看上幾場,哪怕是半夜賽,爸爸也要起床為中國隊加油,有時還會像場上的總教練一樣神情激動,在他的影響下,我都快成小球迷了……
爸爸還會修各種東西。有一次,我騎著自行車從坡上沖下來,車子像風一般向前奔馳,速度到了這輛車的極限。在第二個坡時,我想再快些,便更加用力地蹬。誰知,車鏈條掉了,害得我差點摔了一跤,我只好把車停下來,裝上鏈條。可沒騎多久,那不爭氣的鏈條又掉了。這時候,爸爸向我走來,看著我愁眉苦臉的樣子,問我:“怎么了?”我吞吞吐吐地說:“爸爸,我……車的鏈條掉……了。”爸爸笑著說:“這還不容易?”說著從房間里取出鉗子,麻利地把一顆鏈頭去下來,接著又把鏈條接起來,我的自行車修好了……我的爸爸真能干!
生2:我有一個好爸爸,爸爸是家里的頂梁柱,是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我的這個家庭雖然不算太富有,但是一家人和和氣氣的在一起生活,生活的有滋有味,其樂融融。爸爸工作忙,整天很晚回家,不是這個原因,就是那個理由。因此讓我和媽媽煩惱。
我記得有一天深夜,爸爸值班回來,這時我早已進入了夢香,可是爸爸檢查了我的數學作業,發現一道計算題錯了,爸爸這時就走進我的房間里叫醒了我來修改作業,我那時就迷迷糊糊醒了。當時我拿起鬧鐘看了看,已經是11點多了,爸爸這時用和藹可親的笑容對我說:“聰,你的數學作業錯了一道題,快起來更正吧!”我就說:“明天再改吧,只是錯了一道計算題,明天一早起來改也不遲,我正睡得香,還做著好夢呢!”這時,爸爸聽到這,和藹可親的笑容馬上變得嚴肅起來,把臉一沉,怒目圓睛,指著我繼續說:“你的老師不是教育你不要被困難壓倒自己,一定要把困難壓倒嗎?而且今天的事情一定要當天完成,不能夠等到明天,老師的話你還記得嗎?”。聽了這翻話語,我恍然大悟地覺醒過來說:“是的,爸爸大人”。那時我和爸爸一同地笑了起來,爸爸的怒氣立即飛到九宵云外了,我也提高精神認真地改作業了。
生3:我和爸爸的關系很奇妙,有時我像沒了氣的車帶,而爸爸卻是打氣筒。記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去爬山,好不容易爬到山腰,我卻由于太累不想再繼續爬了。爸爸告訴我:“有困難一定要咬緊牙關,勇于克服。”有了爸爸的鼓勵,我們父子倆手牽著手終于爬上了山頂。
有時我在爸爸面前像一只弱小的羚羊,而爸爸卻是怒吼的獅子,掄起手來,“啪!啪!”,我的屁股就挨了兩巴掌。一次,我考試得了九十四分,回家后,爸爸嚴厲地批評了我,我沒有反駁,反而知恥而后勇,從此,我再也沒有考過低于九十五分的分數。
……
(設計意圖:通過相互介紹自己的爸爸,進一步感受父愛的偉大。)
(二)了解《父親節的來歷》
師:同學們,父親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他們是家中的天、孩子們心目中的山。他們的愛也許并不熱烈奔放。父愛是一種沉默的力量,就是因為這樣一種力量,將我們一點點地舉向藍天,推我們展翅飛翔,就是因為這樣一種沉默,他們常常是背后默默為我們祝福的人。為了表達對爸爸的愛,于是美國華盛頓州的士波肯市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發起設立一個節日——父親節。
1.學生看書,讀《父親節的來歷》
師:同學們打開書33頁,自己讀一讀《父親節的來歷》,請同學們仔細閱讀。
師:誰來說一說,通過閱讀你知道了什么?(出示投影)
生1:我知道了父親節是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生2:我知道父親節這一天,人們胸前佩戴紅玫瑰向健在的父親表示愛戴,佩戴白玫瑰是對去世的父親表示悼念。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己閱讀,談感受)
2.師介紹父親節
師:同學們閱讀得真仔細。那你們還想知道更多關于父親節來歷的知識嗎?
生:想。
師:國際“父親節”是于1910年,在美國華盛頓州的士波肯市由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所發起的。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于1910年誕生在美國。父親節是怎樣誕生的呢?
1909年5月,住在美國華盛頓州士波肯市的布魯斯·多德夫人,在參加完教會舉辦的母親節感恩禮拜之后,心里有了很深的感觸,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既然有紀念母親的‘母親節’,為什么不能有一個紀念父親的節日(‘父親節’)呢?”她對于父親的印象比對于母親的印象更深刻。
多德夫人的母親在她十三歲那一年去世,遺留下六名子女(她和五個兄弟)。他們慈愛的父親,全心帶大六名兒女。
多德夫人排行老二,是家里的女孩。女性的細心特質,讓她更能體會父親的辛勞:斯馬特先生白天辛勞地工作,晚上回到家里還要料理家務,照料每一個孩子的生活、學習。經過十幾年的辛苦,兒女們終于長大成人。當子女們盼望著能讓斯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際,他卻因為經年累月的過度勞累而病倒辭世了。許多年過去了,姐弟六人每逢父親的生辰忌日,總會回想起父親含辛茹苦養家的情景。
1909年5月,當多德夫人參加完教會的母親節感恩禮拜后,她特別地想念父親。直到那時,多德夫人才明白,她的父親在養育兒女的過程中所付出的愛心與努力,并不亞于任何一個母親的辛苦。于是,多德夫人在1910年春天開始推動成立父親節的運動,并建議將節日定在6月5日她父親生日這天。在她的奔走努力下,美國總統正式簽署了建立父親劫的議會決議,把節日定為每年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今年的父親節是6月20日。
師:聽完老師的介紹,現在同學們知道為什么會有父親節了吧!
生:知道了。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父親節的來歷,感受父親的重要性,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
(三)走近爸爸。
師:在課前,我給每位同學的爸爸發了一封家長信,請他們為你們送上一句寄語,下面我們來聽一聽、看一看。(播放錄制的VCR短片、錄音、其余的教師宣讀。)
師:聽完爸爸的話,你想對爸爸說些什么?
生1:我想說爸爸您辛苦了。
生2:我想告訴爸爸我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生3:我想為爸爸捶捶背,幫爸爸倒杯水。
生4:我想對爸爸說我會聽您和媽媽的話的。
……
(設計意圖: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做法)
(四)回報父愛。
(1)發起倡議
師:同學們,我們是雛鷹,總有一天要離開母親溫暖的懷抱,總有一天要離開父親如山般的脊梁,總有一天我們要撐起屬于我們的那片藍天。但在今天,我們拿什么奉獻給摯愛我們的人呢?
生:在此我向同學們發起倡議:我們要體諒父母,孝敬父母,從小事做起,“為父母捶捶背、幫父母刷一次碗,洗一件衣服,掃一次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減輕父母的辛苦,回報父母的恩情!
(設計意圖:教學生如何去做。)
(2)卡片表達愛
師:請同學以《我心中的爸爸》為題目,在卡片上為自己的爸爸畫一幅畫,要畫出爸爸的特征,在即將到來的父親節作為禮物送給爸爸。(學生伴著《我有一個好爸爸》的音樂開始作畫。)
(3)我對爸爸說
請每位同學在卡片上寫下你對爸爸最想說的一句話。比如:爸爸我愛您。爸爸您辛苦了。或者你想為爸爸做些什么?再或者是你今后的打算。
學生寫完后,進行交流。
生1:我要做家里的小主人,和爸爸媽媽一起承擔家務事。
生2:我以后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生3:我今后要好好學習,不讓爸爸媽媽為我擔心。
……
(4)師總結:同學們寫的真好,那就從今天開始,(出示課件)做家中的小主人,做好自己的事情,為自己的成長負責,讓爸爸不再為我們的成長操心、受累。做個聽爸爸話的好孩子吧!
(設計意圖:在為爸爸送上父親節禮物的同時,教學生如何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愛。)
五、活動評析:
本節課是《和諧成長》中關于講述父愛的一節活動課,通過上這節課我感受到了平時孩子們并沒有真正感受到父親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和對自己的關愛,認為家長對自己好是應該的,很多孩子不知道還有“父親節”。但通過這節活動課的學習,我想讓孩子們知道,爸爸平日是多么的辛勞,每天不單要照顧我們的生活起居,而且還要管我們的學習。課上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都能夠深切的感受到爸爸對自己的愛,特別是當孩子們聽到或看到爸爸對他們的寄語時,我看到了很多孩子眼眸里的光芒,這一刻我知道他們真的體會到了爸爸的愛,他們頭腦中一定有很多想法。我深信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都會有很大的進步,都會為爸爸媽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好好學習,今后不再讓爸爸媽媽為自己操心受累了。
小學父親節主題班會教案 篇2
班會目的:
1、讓學生知道子女在家庭生活中應遵守的道德規范及應有的家庭責任感。
2、理解父母的心意,接受父母的教育,關心父母的健康,不向父母提過分的要求。
班會準備:
1、書籍《新三字經》
2、《七旬父母將五名子女告上法庭》、《小黃香》等故事
3、同學準備發言稿
4、歌曲《媽媽的吻》
班會形式:
教師講解與學生討論相結合
分析道理與故事賞析相結合
班會過程:
一、由母親節、父親節引入
1、同學們,母親節早成過去,父親節才剛剛邁步。我聽說不少同學都為父母準備過禮物,這是個好現象,說明大家都知道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子女在家庭中的道德規范,是子女的天職和義務,但在現實生活中,在我們的身邊,卻有不少人喪失良知,未能很好地履行孝敬父母的義務。
2、講述報紙上《七旬父母將五名子女告上法庭》的事情。
3、聽了這真實的事例后,你們有什么感想,你認為他們做的對嗎?為什么?
二、為什么要孝敬父母?
1、讓學生自由發表看法
2、投影出示《新三字經》
(1)學生齊讀“為人子,方少時。尊長輩,習禮儀。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親養兒,多辛苦。報春暉,寸草心。
(2)學生講《小黃香》的故事。
3、教師小結: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人世間最偉大,最崇高的感情。父母把我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并花費了不少血汗和汗水將我們哺育成人。若沒有父母的悉心照料和苦心教導,我們能夠茁壯成長嗎?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作為子女的是怎樣報答也報答不完的。
三、應該怎樣孝敬父母?
1、出示《新三字經》,齊讀“孝父母,不能忘。愛父母,生孝情。存孝意,獻孝心。父母心,知體諒。心里話,不隱瞞。求上進,父母安。孝父母,不能忘。”
2、結合《新三字經》小組討論。
3、說說怎樣孝敬父母?
四、自省自察及今后做法
1、說說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些存在不足之處?今后如何改正?
2、根據平時的觀察,表揚班上孝敬父母的好同學。
3、誰能說說你所知道的有關孝敬父母的故事。
(可有《花木蘭代父從軍》,《朱德總司令孝敬父母》,《陳毅外長愛母親》,《全國“十佳”少先隊員之一――杜瑤瑤的故事》,《爭孝》等)
五、總結
1、通過今節班會課的討論,大家應該知道了對父母的養肓之恩要報答,要懂得孝敬父母。
2、齊唱《媽媽的吻》結束本課。
自我評價:
這個教案針對我班部分同學在家庭中自我意識過于強烈,常忽視父母的感受,甚至有意抵觸父母意見,聽不進教育而做出的一些努力,首先是針對性強;其次,借用事例,古今貫通,貼近生活,說服性強;再次思路清晰,平易淺顯,注重交流,活動性強;且包含了一定的知識性與趣味性,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教育效果明顯。
小學父親節主題班會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父親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現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繁忙、威嚴,孩子與爸爸接觸交流的機會甚少。為此,明達小學開展“父愛如山”感恩父親節活動,讓學生了解父親的無私和偉大。
【活動目的】
1、使學生知道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知道爸爸的艱辛。
2、讓學生學會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體諒關心父母,與父母和諧相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以實際的行動來回報父母。
【活動時間】
6月13日-6月16日
【活動安排】
一、“心意卡”活動。
活動內容:給父親親手制作一張精美的“心意卡”,把自己想對父親說的話寫在卡片上。
活動對象:1-6年級學生。
活動時間:6月12日(周四)晚上做好,6月13日(周五)帶到學校在班里展評,每班選出一等獎一個,二等獎兩個,三等獎三個,選好后將名單報到學生成長中心以備發獎,卡片讓學生帶到家里星期日送給父親。
二、感恩實踐作業。
1、一、二年級學生:在6月12日-6月15日期間,一邊給父親捶捶背,唱首歌,一邊聽父親講孩子小時候受到無私關愛的一件事,并傾聽父親的教誨,改正自己的一個缺點,并大聲對父親說:“我愛你,爸爸”這幾個字,用實際行動來感恩。(建議班主任,讓家長把孩子的表現拍下來,發到班級郵箱。)2、三、四年級學生:在6月12日-6月15日期間,給父親洗洗頭,并傾聽父親的教誨,改正自己的一個缺點,大聲對父親說:“我愛你,爸爸”這幾個字,用實際行動來感恩。(建議班主任,讓家長把孩子的表現拍下來,發到班級郵箱。)
3、五、六年級學生:在6月12日-6月15日期間,給父親洗洗頭,并在媽媽的指導下,給父親做一次飯菜,傾聽父親的教誨,改正自己的一個缺點,并大聲對父親說:“我愛你,爸爸”這幾個字,給父親寫封感謝信,也用實際行動來感恩。(建議班主任,讓家長把孩子的表現拍下來,發到班級郵箱。)
4、全體學生在父親節(星期天)這天,如果爸爸仍需上班,請跟爸爸上一天班,觀察、體驗爸爸工作的辛苦,要求家長一定把孩子體驗的照片拍下來,發到班級郵箱。
5、全體同學牢記四個感恩節(母親節:5月的第2個星期日,父親節:6月的第3個星期日,父母的生日)。
父愛如山,父愛同母愛一樣的無私,他不求回報;父愛是一種默默無聞,寓于無形之中的一種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