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鄉五月》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槐鄉五月》教學設計 篇1
教材簡解:
《槐鄉五月》是蘇教版三下中的一篇課文,是一篇散文,它以優美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槐鄉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表達了作者對美麗迷人的槐鄉五月,對勤勞能干,熱情好客,淳樸可愛的槐鄉孩子的喜愛.文章寫人又寫花,花與人交融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這一主旨自然生發開去.
課文語言如詩般美妙動人,對稱句式錯落有致,描寫抒情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現出較強的節奏感和濃濃的意境美,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淀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教學目標: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槐鄉五月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孩子的勤勞能干,熱情好客和純樸可愛,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槐鄉五月的美麗景色以及槐鄉孩子勤勞能干,熱情好客,純樸可愛的特點.能夠背誦課文.
設計理念:
1.激發興趣,感受文本美.《論語·學而》有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柏拉圖在《理想圖》中提出:"若把'強制'和'嚴格'訓練少年們強硬求學的方式改變引導興趣為主,他們勢必勁力噴涌,欲罷不能";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根本保證.同時,它還是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探求的重要標志.因此在教學中一開始,我就讓學生看圖想象課文會寫什么,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
2. 品味感悟,積累文本美.感悟既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項重要目標,又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種基本方法.在教學中必須按著學生的心,引導學生慢慢進入文本世界,去品味課文,感悟課文.本文的文字是優美的,如文中運用了一系列的疊詞:白生生,傻乎乎,甜絲絲等;文中還運用許多對偶句:"采走了香的粉,釀出了甜的蜜."等都是十分優美的,是值得學習積累的.
3.體驗提升,表現文本美.
美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學生在感悟,積累之后就應該去表現.其實表現美是學生鞏固美,豐富美,發展美,創造美的過程.如采用讓學生通過朗讀來表現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喜歡的語調,展現文本的美,展現槐鄉風景美,槐鄉孩子美,讓聽者身臨其境;如在教學中,運用插圖,向學生展現一幅幅美的圖畫,讓他們真真切切的感受美,然后讓他們發揮想象畫畫,孩子的想象是無限的,一個人一幅畫,全班五十多人那就是一幅巨大的畫卷.再如學完課文,讓孩子當一回小小導游,向大家介紹槐鄉五月.
設計思路:
根據課文內容,語言,結構等方面的特點,結合《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設計了以下思路:1.揭示課題,激發興趣;2. 初識課文,接觸感受;3.細讀課文,品位感悟;4.熟讀背誦,體驗提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1.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槐鄉去看一看.出示投影:五月的槐鄉是一個最美麗迷人的地方.板書:槐鄉五月
2.當《槐鄉五月》這個課題映入你眼簾的時候,在你的腦海里出現了些什么問題 (學生交流)
3.發揮你的想象:五月的槐鄉會有什么呢 (激發興趣,吸引學生走進文本)
二,初讀課文,接觸感受.
過渡: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走進槐鄉的五月去感受那里美好的景色吧!
教師范讀,學生按要求聽讀.
出示聽讀要求:認真聽讀;標上自然段序號;聽準生字的字音;注意一些長句的停頓.
學生自己讀讀,讀后檢查:認讀字音,及時正音;讀讀課文,一些長句是否讀準,課文是否讀通順.
再次讀讀課文,思考:課文描寫了槐鄉五月哪些的美
學生讀后交流回答:(1)五月的槐鄉槐花盛開,很美.(2)槐花很香.(3)槐鄉的孩子非常熱情好客.(4)槐花可以做各種好吃的,還可以做裝飾物.(5)五月槐鄉讓人不想離開.
齊讀課文,感受槐鄉五月的美.
三,細讀課文,品味感悟.
1.出示重點句,質疑:
出示: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
指名讀,讀了這句話,你有疑問嗎 怎么解決自己的疑問 (學生交流引入學習課文.)
2.自由讀第一小節,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劃出自己最喜歡讀的一句話,并說說最喜歡讀的理由.
a.學生自由圈畫讀書.
b.討論:作者用生花妙筆寫下了槐花盛開的情景,在這美妙的文字中,你最喜歡讀哪一句
第二句:山山洼洼,坡坡崗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形象地寫出了槐花開得又多又白,美麗無比.
第三句:作者用比喻的方法又遠及近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槐花不同的形態美,
第四句:"嗡嗡嗡……"小蜜蜂飛來了,采走了香的粉,釀出了甜的蜜.寫出了花香引來小蜜蜂,"嗡嗡嗡"是小蜜蜂的語言,猜猜,小蜜蜂在說什么
第五句:"劈啪啪"……猜猜,劈啪啪是什么聲音 能想象省略號里省略的孩子的話語嗎
第六句:中午,桌上……香噴噴的槐花飯,清香,醇香,濃香……寫出了槐花的香氣襲人.
第七句:這時候,連風打的旋兒也都香氣撲鼻,整個槐鄉都浸在香海中了.用夸張的手法寫出了槐花香.)
說到槐花香,槐花飯好吃,第二小節作了更生動細致的描繪呢!走,我們去看看被香氣熏醉的孩子!
2.精讀第二小節:
a.指名讀第一句.
b.多香的槐花,多可愛的孩子啊!槐花不光美,香,還能做好吃的槐花飯,哪位廚師來介紹一下槐花飯怎么做的
c.真象個小廚師,說得我們口水都要流下了,等我們這的槐花開了,你一定要做給我們吃哦!
d.第二小節除了寫槐花香醉人,槐花飯饞人,還寫了什么 用下列句式說話:槐鄉的孩子真——啊,你一走進槐鄉,他們準會——————;你離開槐香,他們還會————————.
3.五月,槐花開了,對槐鄉的孩子來說,槐花帶給他們的遠遠不止是絕美的風景,甜甜的槐花蜜,美味的槐花飯,更是無窮的樂趣.
a.女同學們,讓我們象槐鄉的小姑娘一樣,用槐花裝扮自己,變得更美(引讀第二句)
b.男同學們,讓我們象槐鄉的小小子,到槐樹下大飽口福.(引讀第三句)
c.現在,你明白為什么作者說五月屬于飄香的槐花,屬于槐鄉的孩子了吧.(因為,五月,槐花漫山遍野,美麗無比,香飄萬里;因為槐花盛開的季節,是孩子們最快樂的季節,他們打槐花,吃槐花飯,嘗槐花蜜,用槐花打扮自己……
d.槐花,還可制藥,有止血利尿的功效呢.
e.槐樹,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植物,我國很多地方因為有美麗的槐花,成為聞名于世的風景區呢.(看資料)
f.槐花多,自然槐鄉的孩子也多啊,他們走出槐鄉,來到城市的各個角落,依然無法忘記記憶中開得最燦爛的槐花,他們用各種文字,用音樂寫下他們的懷念,讓我們再來讀讀吧!
四,熟讀背誦,體驗提升.
(一)過渡:真美呀,槐鄉五月,那里景美,人更美,你想把這美記下來嗎 老師讀完課文后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記下來.
教師范背.
誰也能背下來了 可以是一個段落的.
背得真棒,交流一下你是怎樣記憶的 (學生交流各自方法.)
那么就用剛才同學的建議試著練練看.學生練習背誦.
比一比,看誰背得又快又好 激發鼓勵學生盡快完成記憶.
(二)過渡:剛才我們學習了課文,欣賞了這美景,又將課文記了下來,積累了優美的語句,接下來呀,我們也要學學課文來展現展現美.
1.假如你是槐鄉的孩子,有客人來了,你如何向客人介紹槐鄉呢
2.小組練習.
3.每組推薦代表上臺講解,及時點撥.評議,表揚優秀的.
4.除了這種方法來展現槐鄉的美,你認為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表現出課文所描繪抒發的美呢
5.鼓勵學生采用不同方法來展現美,將槐鄉的美與大家分享,從而學會去欣賞美,積累美,表現美.(可以用繪畫形式,寫話形式等等)
《槐鄉五月》教學設計 篇2
《槐鄉五月》 教學設計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83
《槐鄉五月》教學設計
鳳凰語文網友 smxlxq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明媚的春天是鮮花盛開的季節,今天上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束花,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這種花不僅好看,而且好吃。今天學的這篇課文就與它有關,你知道是哪一課嗎?(板書)昨天我們初步領略了槐鄉的景色,今天這節課我們要走進槐鄉細細地欣賞那里的美景。
二、整體感知,直奔中心
1、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2、交流: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 3、指名讀 齊讀 4、哪些自然段主要寫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哪些自然段五月是槐鄉孩子的季節?
我們先來學習為什么說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
三、精讀品悟
(一)、自由讀第一小節,用——劃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并在旁邊的空白處簡單寫上你喜歡的理由。? 1、學生自由圈畫讀書。 2、班級交流:作者用生花妙筆寫下了槐花盛開的情景,在這美妙的文字中,你最喜歡讀哪一句?并說明原因。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句子。
(1)“槐鄉的山山洼洼……一片白茫茫。”
①指名有感情的讀
②能說說你喜歡讀的理由嗎?(教師相機板書:多、白)
③誰能比他讀得更好?
(2)過渡:哪位同學再來讀你喜歡的句子?
(2)①,出示句子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遠看像玉雕的圓球;有的槐花一條一條地掛滿枝頭,近看如維吾爾族姑娘披散在肩頭上的小辮兒。
2、能說說你喜歡讀的理由嗎?
3、邊讀邊想象,把句子讀美
4這是作者眼中的槐花,你眼中的槐花是什么樣的,像什么呢?看畫面想像描述。(形:一串串成熟的葡萄;掛滿珠子的大吊燈)
(3)過渡:槐花還美在哪?誰再來讀你喜歡的句子?
1、出示“中午,……都浸在香海中了。
2、能說說你喜歡讀的理由嗎?哪些詞語寫出槐花的香味?(香噴噴、清香”、“醇香”、“濃香、香氣撲鼻、香海……)
3、這一自然段最后一句中,還有一個“浸”字,雖然沒有直接寫槐華的香味,但這個字卻形象的寫出了槐華的香味很濃很濃。課前老師查了下字典,“浸”在字典中有這三個意思,你能告訴我在這篇課文中應選哪個嗎?為什么?(槐鄉到處開滿了槐花,槐花的香氣彌漫在槐鄉的每一地方,槐鄉簡直成了香海,芳香撲鼻)
4、齊讀
(4)、多美多香的槐花呀,瞧,把誰給引來了(蜜蜂、孩子們),
1、指名讀一讀。
2、出示句子:“嗡嗡嗡,小蜜蜂飛來了,采走了香的粉,釀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們跑來了,籃兒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裝著喜盈盈的滿足。”
3、能說說你喜歡讀的理由嗎?
嗡嗡嗡”是小蜜蜂的語言,猜猜,小蜜蜂在說什么?
5、一起再讀一讀,感受一下詩一樣的韻味。
過度:槐花真美呀,難怪,一到五月,孩子們就要高興地喊起來——五月,洋槐開花了!
3、配樂齊讀第一自然段,再次感受槐花的美
小結:四處的樹,滿眼的花,人浮在香氣里,香氣浸入到每一個人的心里去!真是滿樹白花遮望眼,接天香氣蕩天來。(板書)
(二)賞讀第二自然段。【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那為什么又說是槐鄉孩子的季節呢?走,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槐鄉的孩子。
1、用自己的喜歡方式學習第二自然段。可以一個人,可以幾個人一起學習。可以表演、可以讀。然后說說槐鄉的孩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匯報交流 教師根據情況對學生提出要求。
如果讀 可在學生讀后讓大家評議讀的效果是否有感情 是否把槐鄉孩子的熱情 游人的陶醉讀出來。 評完后有感情的讀。
如表演 讓學生在表演后評議通過表演者的神態動作語言是否體現槐鄉孩子的熱情。評議著再表演。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度:多熱情的孩子呀!你瞧,他們來了,他們笑得合不攏嘴。(出圖)他們為什么這么高興?請大家自己讀讀第三自然段。
誰來說說小姑娘為什么這么高興?
交流:槐花使小姑娘變得更俊俏了,
(1)(出示句子)槐花讓小姑娘更俊俏了……
賞“飄”
這里老師有一個疑問:人怎么會飄呢?作者寫錯了吧?誰來說服我?
生:小姑娘衣襟上別著槐花,發辮上戴著槐花,還可能手里也拿著槐花,她們渾身上下都是香的,她們跑到哪里,香味就飄到哪里。所以用“飄”很貼切。
生:小姑娘有了槐花的裝點,變得更俊俏了,她們心里真快樂呀,連走路都是那么輕松,就像一朵云飄起來了。
生:小姑娘們被花香陶醉了,整個人都飄飄欲仙了。
(2)小姑娘漂亮了很高興,小小子為這么高興?
學生用書中語言回答 要讀出感情 槐花讓小小子大飽口福。
大大咧咧的小小子生吃槐花確實算得上槐鄉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1、女同學們,讓我們象槐鄉的小姑娘一樣,用槐花裝扮自己,變得更美(引讀第二句) 2、男同學們,讓我們象槐鄉的小小子,到槐樹下大飽口福。(引讀第三句)
小結:不喜桃花三月艷,但愛五月遮天槐。槐花是我們槐鄉孩子的寵物,它飽了我們的眼福,填了我們的肚皮,香了我們的村子,也甜了我們的生活。
四、1、現在,我們明白作者為什么說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了吧?
2、再次有感情朗讀最后一段
五、這篇課文作者運用了許多優美的疊詞寫槐鄉的五月,下面老師出一段話來檢測一下大家的學習情況。
五月,洋槐開花了!槐鄉一片------------。辛勤的小蜜蜂--------------地飛來了,孩子們-------------地跑來了,籃兒挎走-------------的槐花,心里裝著------------的滿足,他們不時朝嘴里塞上一口----------、----------------的槐花。小朋友來了,準會-------------的不想回家。
六、策劃槐花節,理解“游人的季節”。
槐花的美麗芬芳,槐鄉孩子的熱情好客,槐鄉獨特的鄉村風情讓我們陶醉,使我們產生了把槐鄉介紹給更多的人的沖動,讓它也變成游人的季節。那么,就讓我們一起策劃一個令人神往的槐花節吧!
可以寫一份以五月請到槐鄉來為主題邀請書;
為槐花節形象大使槐花仙子設計服;
為槐花節提供一份槐花美食套餐;
設計歡迎標語。
現場分小組設計歡迎標語。
五、 作業
課后繼續共同策劃槐花節。
六、板書設計:
槐鄉五月
接 滿
天 美 白 多 香 飄香的季節 樹
香 白
氣 花
蕩 遮
天 好客 俊俏 口福 孩子的季節 望
《槐鄉五月》教學設計 篇3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69
《槐鄉五月》教學設計
一、 導入新課。
1. 同學們,你們認識槐樹嗎?見過槐花嗎?有這樣一個地方,那里的山山洼洼、坡坡崗崗,到處都栽著槐樹,因此人們也把這里叫做槐鄉。五月里,洋槐開花了,大地一片白茫茫,連風打的漩兒都香氣撲鼻。我們趕快去槐鄉看看吧!
二、 學習第一節。
1. 讀讀第一節,說說作者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 各自自學。指名回答。
3. 看到了什么?“槐鄉的山山洼洼,坡坡崗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讀了這句話,你明白了什么?多,白,美。“有的槐花抱在一起,遠看像玉雕的圓球;有的槐花一條一條地掛滿枝頭,近看如維吾爾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辮兒。”這句話告訴我們槐花的形態美。
4. “槐鄉的山山洼洼,坡坡崗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遠看像玉雕的圓球;有的槐花一條一條地掛滿枝頭,近看如維吾爾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辮兒。”
a.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寫槐花的姿態的?打比方。不打比方行不行?為什么?
b.那你會用比方嗎?請你也用上打比方的方法,說說圖上的槐花。想不想試試看?
c.指名說。
d.同學們和作者一起將這槐鄉描繪得如在目、如臨鼻端。這么美,這么多的槐花,你能不能用你學過的詞語來形容形容呢?出示:千姿百態、婀娜多姿、冰清玉潔、粉妝玉砌、潔白無暇、溢彩流芳。
5. 聽到了什么? “啪啪啪……”?他們的心情如何?讀出來。
6. 6.聞到了什么?“中午,桌上就擺出了香噴噴的槐花飯,清香、醇香、濃香……這時候,連風打的旋兒都香氣撲鼻,整個槐鄉都浸在香海中了。” 這段話中哪幾個詞語是寫“香”的呢?(香噴噴、清香、醇香、濃香、香海) “香海”并不是指海,而是指到處都是香味。你還知道類似的詞語嗎?(花海、林海……)還有一個字,雖然沒有直接寫槐花的香味,但這個字卻形象地寫出了槐花的香味很濃很濃。(生:浸)師:整個槐鄉到處洋溢著香氣,香味的濃,濃得不但鼻子聞得到,好象身體也能感受到,手能摸得到,眼睛能看到一樣。
7. 師:四處的樹,滿眼的花,人浸在香海里,香氣浸入每個人的心里。五月的槐鄉,真是槐花飄香的季節。讓我們齊讀第一自然段,再次感受槐花的美與香。
三、品讀第二、三自然段
欣賞著槐花的美,聞著槐花的香,再讓我們去看看槐鄉的孩子們吧!
1、自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邊讀邊想,你眼前出現了一幅幅怎樣的畫面。
2、指名說說自己仿佛看到的畫面。
3、把你覺得最有意思的畫面在小組里和同伴交流一下,可以讀、說或演。
4、組織交流,相機出示有關語句,朗讀感悟。
(1)、走進槐鄉被熏醉(槐花實在是太香了。)
(2)、吃槐花飯(多香的槐花,多可愛的孩子呀!槐花不光美、香,還能做好吃的槐花飯。哪位小廚師再來介紹一下?槐鄉的孩子多好客、多能干啊!板書:好客能干)
(3)、臨走前的禮品(熱情好客)
(4)、俊俏的小姑娘(人怎么會“飄”呢?動作演示:衣襟上別著 發辮上戴著)
(5)、生吃槐花的小小子(大大咧咧、小小子生吃槐花確是算得上槐鄉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5、師:五月,對槐鄉的孩子來說,槐花帶給他們的遠遠不止是絕美的風景、甜甜的槐花蜜、美味的槐花飯,更是無窮的樂趣!生讀第二、三自然段。
6、出示:槐鄉的孩子真 ! 。(結合課文內容說話)六、第四小節總結全文。
1.五月,洋槐開花了,那朵朵花兒千姿百態、婀娜多姿、冰清玉潔、粉妝玉砌、潔白無暇、溢彩流芳、沁人心脾。對槐鄉的孩子來說,五月的槐花帶給他們的不僅是甜甜的槐花蜜、美味的槐花飯,更是無窮的樂趣!所以大家都情不自禁地贊嘆: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
七、延伸:
1. 你知道嗎?槐花不僅可以吃,比如做槐花飯,還可以做槐花糕、槐花糯米粥、槐花燉蛋,還可以提取芳香油,還是一味中藥呢!槐花有降血壓、預防中風的特殊功效,還能治療便血、尿血、痔血等血熱病癥。不僅槐花可以食用,槐樹的嫩葉也可以食用。不僅槐花有用,槐花謝了之后結成的種子,可以做肥皂、油漆……想了解更多嗎?請閱讀補充閱讀。請到圖書館里去查找更多的資料,了解槐樹吧!
2. 槐花是這樣的美麗優雅,引得文人墨客為他寫下了許多文章,老師也給同學們找了兩篇,請仔細地讀讀,體味其中的含義。歡迎和我交流討論。可以登錄我的個人主頁,給我留言,也可以給我發電子郵件。好嗎?
轉載自:
《槐鄉五月》教學設計 篇4
《槐鄉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優美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槐鄉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表達了作者對美麗迷人的槐鄉,以及勤勞能干、熱情好客、淳樸可愛的槐鄉孩子的喜愛。課文的語言如同詩一樣的美妙,對稱句式的描繪,長句短句的錯落、描述抒情的柔和,使全文呈現出詩一般的節奏感和意境美,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供了很好的依據。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寫出和“白茫茫”等詞語結構相似的詞語。
3、借助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槐鄉五月的美麗景色,以及槐鄉孩子勤勞能干、熱情好客、淳樸可愛的特點。
教學安排
第2課時(第1課時主要是學習生字新詞,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了解作者是從槐花與孩子這兩部分來表達對五月的槐鄉的贊美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現在正值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也是槐鄉孩子的季節(出示,學生講,教師板書槐花與孩子,學生齊讀這句話。)。想不想跟隨老師再次去五月的槐鄉看一看?(想)
師:好的,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提示學生坐端正)
二、欣賞槐花飄香
師:來到槐鄉,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槐鄉的山山洼洼……一片白茫茫。”(出示,指名學生讀。)
師:你們覺得這里的槐花怎么樣?(很多)
師: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山山洼洼、坡坡崗崗、一片白茫茫)
師:能讀出槐花的多嗎?(指名兩到三名學生讀。)
師:槐花除了數量多,它的顏色還很(白)。是的,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從似瑞雪初降,白茫茫等處看出來的。
師:真不錯,能抓住關鍵的詞句來體會,這個學習方法很好。能讀出槐花的白嗎?(學生讀,教師評議后,再帶領大家讀。)
師:是的,槐鄉的槐花是花多色白。(板書:花多色白)
師:你們看這些槐花,有的抱在一起,遠看像玉雕的圓球(出示圖);有的一條一條地掛滿枝頭,近看如維吾爾族姑娘披散在肩頭上的小瓣兒。(出示圖)
師:同學們兩個句,老師覺得很有意思。句子中分別用了“像“和“如”。(出示像、如)知道這兩個字的意思嗎?(就是好像)
師:真聰明,作者把槐花比作了圓球和小瓣兒。這里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像”與“如”在這里是比喻詞,像這樣的比喻詞還有很多,比如我們剛剛學到的“似”就是的。
師:老師有一個問題,同樣是槐花,為什么作者可以把它比作不同的事物呢?
生:因為花的姿態不同。
師:是的,每一朵都有每一朵的樣子。還有呢?
生:他看的位置不同。
師:看的位置有近有遠,有的看的是一朵,有的看的是一串。所以就比作了不同的事物。看來只要善于觀察,敢于想象。槐花的姿態還遠不至這些,你們會不會觀察,(會)敢不敢想象。(敢)老師這兒有一張圖片,看看這里的槐花都像什么?(學生想象說話,比如像鞭炮、像葡萄、像貝殼等。)
師:你的大膽想象,讓我們感受到了槐花的千姿百態(花形不一)。能響亮地讀出這段話嗎?(學生讀句子)
師:讀了之后有什么感覺?(開心、高興)能帶著這份心情再把這句話讀一讀嗎?這次老師的要求可要提高了,不光要讀得響亮,還要讀出自己的感受來。相信你能做到的。(學生再讀課文)
師:讀得真好,還有誰想讀,(指名讀,及時評議。)
師:(選一位讀得好的學生)請你讀讀這段話。(出示:嗡嗡嗡……香海中了。)
師:槐花不僅花多色白、花形不一,還(很香),能找到文中描寫花香的詞語嗎?(指名學生說。)
師:(出示“清香、醇香、濃香”。)同樣是香,為什么要用三個不同的詞,這三個詞有什么區別嗎?
生:清香是有一點兒香,醇香是(學生講不出。)
師:是很難說出來,只能聞出來。
生:我覺得清香是有點兒香,濃香是香味十分濃。
師:是的,這是一種感覺,我們能感覺到它們香的程度不同就可以了。
師:(出示)這時候,連風打的旋兒都香氣撲鼻,整個槐鄉都浸在香海中了。這句話中,有一個字老師特別喜歡,猜猜看,哪一個?
生:浸。你猜出來了,說明你也喜歡這個字,能告訴大家為什么嗎?還有誰要來說?(學生說,只要合理就行。)
生:“浸”就是包圍的意思。
師:這個字作者用得好,你們理解得更好,你們真會讀書。整個槐鄉都被槐花的香氣包圍住了,浸在香海中,真是心曠神怡,如癡如醉,誰來如癡如醉地讀一讀。(指名學生讀文,評議。)
師:讀得真好,讀出了槐花的芳香四溢,讀出了槐花的香氣撲鼻。五月,洋槐開花了,那么多,那么美,那么香,吸引蜜蜂來采蜜,吸引孩子摘槐花。
師:(出示嗡嗡嗡……滿足)這兩句話老師是這樣排列的,你比較一下,有什么發現?
生:我覺得這樣排列很美。
師:很像一首詩,“嗡嗡嗡”對“啪啪啪”,“小蜜蜂”對“孩子們”,“白生生的槐花”對“喜盈盈的滿足”。這兩句話的節奏相同,讀的時候要掌握好節奏。讀有勇氣來讀讀這首小詩。(生讀,給予鼓勵。)
師:孩子們跑來干什么?(采槐花)你們采過槐花沒有?(沒有)采槐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爬到槐樹上才行。槐鄉的孩子不光會采槐花,而且還能做出香噴噴的槐花飯。真是勤勞能干。(板書)
三、感受槐鄉孩子
師:槐鄉的孩子除了勤勞能干,還有哪些地方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呢?請同學讀讀課文的2、3小節。(生自讀課文)
師:同學讀得真是認真,仿佛自己就是槐鄉的孩子了,誰來講講在洋槐開花的季節里,你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指名學生發言)
生:我請大家到家里作客。
師:說說你是怎樣招待客人的。(生讀相關課文)真是熱情好客呀!(板書)
我們也來招待一下遠到的客人。(出示填空,齊讀)
師:還有哪些有趣的事呢?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小小子又是怎么做的,小小子是當地的方言,其實就是小男孩兒。
師:請這位俊俏的小姑娘講講。(指名一女生回答)
師:這里為什么不用走,而用飄呢?(因為走得快,走得輕,所以用飄,說明心情快樂。)
師:再請這位可愛的小小子談談。(指名一男生回答)
師:“大大咧咧”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換一個意思相近的詞?(大大方方)
師:在五月的槐鄉,姑娘們因為快樂,所以腳步變得輕快,小小子們因為快樂,所以大大咧咧,自由自在。槐鄉的孩子是淳樸可愛的。(板書)讓我們帶著快樂、輕松的心情,一起讀讀這段話。(學生讀文)
四、總結
師:槐花是潔白無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讓人大飽口福的花,槐鄉的孩子是勤勞能干的孩子,是熱情好客的孩子,是最最淳樸可愛的孩子。作者巧妙地把槐花與槐鄉孩子融為一體,寫花又寫人,槐鄉的景美人更美。難怪他會從心底里感嘆到“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
板書設計:
11 槐鄉五月
花多色白
槐花 花形不一 景美
花香味濃
勤勞能干
孩子 熱情好客 人也美
淳樸可愛
《槐鄉五月》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槐鄉五月》是蘇教版語文第六冊第七單元的一篇文質兼美、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作者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槐鄉五月迷人的景色和槐鄉孩子的美好品格。語言優美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槐鄉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表達了作者對美麗迷人的槐鄉五月,對勤勞能干、熱情好客、淳樸可愛的槐鄉孩子的喜愛。文章寫花又寫人,花與人交織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題自然的生發開去。課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五月的槐鄉到處盛開著槐花,婀娜多姿,香氣醉人。第二自然段寫被香氣熏醉的孩子們盡情享受槐花飯的香甜。第三自然段寫孩子們用槐花裝扮自己,表示他們對槐花的喜愛之情。 第四自然段總寫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課文的語言如同詩一樣的美妙,讀起來優美動人。課文對稱句式的描繪,長句短句的錯落、描述抒情的柔和,使全文呈現出詩一般的節奏感和意境美,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供了很好的依據。
[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可借助掛圖感知槐花的形象。引導學生賞讀文中如同詩一樣美妙的句子,讓學生感悟五月的美麗景色,以及槐鄉孩子勤勞能干,熱情好客,純樸可愛。指導學生反復誦讀,細細咀嚼,讀出滋味來。但文中情景交融的寫法,語句中蘊涵的意境,對學生來說,理解上可能有一定的困難,而且文中所描寫的槐鄉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有一定的距離,這些,都是教學中應該重視的。
[設計思路]
1、本課教學為第二課時,配合本單元練習中的口語交際一題“根據照片描述畫面”。指導學生在讀文中學習選取主要畫面進行“讀—品—悟”,讓學生在感悟語言文字中受到情感熏陶,學習語文的同時提升語文素養。
2、“五月,是槐鄉孩子的季節”——在學生充要感受槐鄉的美麗畫面體會“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的基礎上,以“為什么說五月是槐鄉孩子的季節”為中心問題,引導學生感受孩子們在洋槐花開的五月生活的幸福與甜蜜,同時感受槐鄉孩子勤勞能干、熱情好客和純樸可愛的品格,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能說出和"白茫茫"等詞語結構相似的詞語。
3、學會通過邊讀邊畫關鍵詞的方法讀懂課文,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方面的作用——感受槐鄉五月槐花飄香的美景,以及槐鄉孩子勤勞能干、熱情好客、純樸可愛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通過語言文字體會作者為什么說“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季節”
[教學準備]掛圖、槐樹的圖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教學內容:
1、學習生字新詞
2、讀通課文。
3、運用邊讀邊畫關鍵詞的方法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背誦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回味槐鄉的花香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槐鄉五月這篇課文。當我們走進五月的槐鄉,漫山遍野的槐花如雪似玉,香氣四溢,把我們深深地吸引了。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說說你對槐鄉五月的總體印象?(出示中心句: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齊讀。(板書:槐花飄香的季節,槐鄉孩子的季節)
過渡:為什么說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讓我們跟著槐鄉的孩子來到槐鄉,一起來尋找答案,一起來欣賞五月的槐花,去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
二、學習新課,感受槐鄉人的美。
1、學習課文第二、三自然段,整體感受“槐花樂”
自由輕聲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思考:為什么說五月是槐鄉孩子的季節?槐鄉孩子又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2、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槐鄉孩子的“熱情好客”。
(1)師問:槐鄉孩子又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熱情好客)
這里的客人指誰?文中哪句是寫走進槐鄉的小朋友?指名讀第一句。
從他的朗讀中你們仿佛聞到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2)你最喜歡這句話中的哪個詞?聯系生活理解“熏醉”。
什么叫“傻乎乎”?小朋友為什么傻乎乎地臥在槐樹下不想回家呢?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使學生通過讀,來體會槐花香氣醉人。
(3)文中哪些詞最能體現槐鄉孩子的熱情好客?
①通過表演“拉”、“請”“美美地吃”等詞語體會。
②通過指導朗讀句子來體會。
(4)槐花不光美、香,還能做好吃的槐花飯,哪位同學來做一下小廚師來介紹一下槐花飯怎么做?(學生一邊表演一邊朗讀。)
真像個小廚師,說得我們口水都要流下來了,有機會你可一定要做給我們吃哦!哪些同學喜歡吃咸的槐花飯的?(讀“吃咸的”)哪些同學喜歡吃甜的槐花飯?(讀“吃甜的”)(學生任選讀寫吃槐花飯的句子。)
客人吃完飯該走了,槐鄉的小朋友還會干什么呢?(“小朋友臨走時……槐花新蜜”)(指名讀)
通過做槐花飯,送槐花新蜜你可以感受到槐鄉的孩子們怎么樣?(熱情好客)
(5)想象練說:勤勞能干的槐鄉人還會給客人制作哪些槐花食品呢?
3、精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感受槐鄉孩子的“快樂生活”。
過渡:
槐花的香把人熏醉,槐鄉的孩子熱情好客,這美麗的風景,這甜甜的槐花蜜,還有這美味的槐花飯,真讓人流連忘返。作者情不自禁地拿起攝像機拍下了孩子們玩樂的鏡頭。
(出示圖片)看,小姑娘和小小子們來了,瞧,他們笑得都合不擾嘴了,他們為什么這么快樂呢?請大家自己讀讀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想想這段圍繞快樂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2)再讀第三自然段,用直線和波浪線分別畫出表現小姑娘和小小子快樂生活的詞語。
(3)想不想嘗嘗做槐鄉孩子的感覺?
①誰來告訴老師槐鄉的小姑娘為什么這么快樂?(出示句子“槐花的小姑娘變得更俊俏了……)
②女同學們,讓我們像槐鄉的小姑娘一樣,用槐花裝扮自己變得更美,(女生齊讀第二句 ,一邊讀一邊做動作“別”、“戴”、“飄”。) 理解“飄”字。
③小姑娘漂亮了很高興,那小小子呢?(出示句子“小小子呢……可真有口福呢。”)
④男同學們,讓我們像槐鄉的小小子,到槐樹下大飽口福。(男生讀第三句,一邊讀一邊做動作“裝”、“拿”、“塞”。)
指名表演讀、評議、齊讀。
4、你喜歡槐鄉的小姑娘呢?還是小小子?為什么?
槐鄉的小姑娘:(歡樂愉快)
槐鄉的小小子:(可愛調皮)
5、指導朗讀、背誦課文。
三、總結全文,回歸整體。
五月,槐花漫山遍野、潔白無暇、美麗無比、香飄萬里,這是孩子們最快樂的季節,他們打槐花、吃槐花飯,熱情招待客人,用槐花裝扮自己,槐鄉孩子是勤勞能干的孩子,是熱情好客的孩子,是純樸可愛的孩子!所以說——生讀: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
四、作業。
1、把課文中描繪的畫面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幅畫下來。
2、積累文中的優美語句,摘抄你最喜歡的幾句話。
[板書設計]
槐花飄香的季節 多 美 香
21、槐鄉五月{ 熱情好客
槐鄉孩子的季節 {
快樂生活
[作者簡介]作者陳淑嬌,大專學歷,小學一級教師,自1999年調入三明市三元區實驗小學以來,積極參加學校的語文課題組《新課程與學習方式的轉變》實驗研究活動,平時教學能與教研實驗相結合,課堂中很注意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內容,體驗情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到閱讀的方法。本設計參加區級交流公開教學活動。
簡評:
本課課教學設計的主要特色是以讀為本,引導學生在讀中品、讀中悟。
1、以讀貫穿始終。本文是一篇文質兼美、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怎樣讓學生真切地體會課文中優美的語言,感受槐鄉五月迷人的景色和槐鄉孩子的美好品格,教師沒有過多地講解分析,而是運用各種形式的讀(想象讀、品讀、表演讀等)讓學生感受課文意境,受到情感熏陶,通過讀讓學生理解語言、欣賞語言,促進語言積累和語感積淀。
2、重視詞語教學。本節課的設計,在方法手段上,教師摒棄了那種脫離語境,就詞解詞的場景,如“別”與“戴”的區別;“裝”、“拿”、“塞”這三個詞的辨析都采用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對這些詞語有比較準確、比較感性的認識。這樣的詞語教學,學生越難以遺忘,越容易被提取,才是有效度的詞語。
《槐鄉五月》教學設計 篇6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439
《槐鄉五月》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主要寫洋槐開花的五月槐鄉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表達了作者對美麗迷人的槐鄉五月以及勤勞能干、熱情好客、純樸可愛的槐鄉孩子的喜愛。文章寫花又寫人,花與人交融在一起,不枝不蔓,相得益彰,使“花美人更美”這一主皆自然地生發開去。
學情分析:這篇課文可借助掛圖感知槐花的形象。引導學生賞讀文中如同詩一樣美妙的句子,讓學生感悟五月的美麗景色,以及槐鄉孩子勤勞能干,熱情好客,純樸可愛。指導學生反復誦讀,細細咀嚼,讀出滋味來。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照樣子寫重疊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槐鄉五月的美麗景色,以及槐鄉孩子勤勞能干,熱情好客,純樸可愛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感受槐鄉五月的美以及槐鄉孩子勤勞能干,熱情好客,純樸可愛的特點。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在我們中國,有“茶鄉”,因為那里盛產茶葉;有“橘鄉”,因為那兒的柑橘遠近聞名。還有一個地方,那里每到五月份,到處就會開滿了潔白似雪,芳香醉人的槐花,可美了!于是,人們稱這個地方為——槐鄉。(板書)大家想去那看看嗎?好,讓我們一起走進《槐鄉五月》。(完成板書)指名讀、齊讀課題。
二、初讀指導
1、聽錄音讀課文。
2、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洋槐、坡坡崗崗、瑞雪初降、釀出、挎走、喜盈盈、濃香、傻乎乎、拌上、咸的
(2)指名讀、齊讀生字詞。
(3)指導寫字。
4、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評議。
三、精讀第一自然段。
師:自由讀第一節,用喜歡的符號劃出最喜歡讀的話,并說說最喜歡讀的理由。學生自由圈畫讀書。
1、討論:(任意選擇地去讀)
(第二句:山山洼洼,坡坡崗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形象地寫了槐花開得多又白,美麗無比。
第三句:作者用比喻的方法又遠及近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槐花不同的形態美,
第四句:“嗡嗡嗡……”小蜜蜂飛來了,采走了香的粉,釀出了甜的蜜。寫出了花香引來小蜜蜂,“嗡嗡嗡”是小蜜蜂的語言,猜猜,小蜜蜂在說什么?
第五句:“啪啪啪”……猜猜,這是什么聲音?能想象省略號里省略的孩子的話語嗎?
第六句:中午,桌上……的槐花飯,清香、醇香,濃香……寫出了槐花的香氣襲人。
第七句:這時候,連風打的旋兒也都香氣撲鼻,整個槐鄉都浸在香海中了。夸張手法寫槐花香。
說到槐花香,槐花飯好吃,第二小節作了更生動細致的描繪呢!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板書設計:22、槐鄉五月
槐花飄香
花多色白
花形不一
花香味甜
花 美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準備好課件、板書
一、復習導入
1、師: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上節課,老師帶小朋友們走進了槐鄉,見到了美麗的槐花,到底那是怎樣的美呢?現在,讓我們再次走進五月的槐鄉(課件-復習第一小節,引導背誦第一小節)。
2、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五月,也是孩子們的季節。讓我們走進課文,自由地讀一讀課文的二三兩個自然段,找找課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五月是孩子們的季節?(隨機學第二或者第三小節)
二、學習第二小節
1、出示:在洋槐開花的季節,只要哪位小朋友走進槐鄉,他呀,準會被香氣熏醉了,傻乎乎地臥在槐樹下不想回家。
師:誰來讀一讀這句話?你讀懂了什么?(香)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熏醉、傻乎乎地臥在槐樹下不想回家)是什么樣兒的?誰來表演一下?
教師扮演客人:小朋友,你為什么躺在這兒不想回家呢?
師:好,我們再請小朋友來讀一讀。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師:槐花香醉了小朋友們,那么槐鄉的孩子們是怎么做的呢?
2、過渡:這個時候槐鄉的孩子看到了,就會把他拉到家中,請他美美的吃上一頓槐花飯.
師:這句話說明了什么?找出句中的一個詞。(好客)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拉)拉去干什么呢?哦,請他美美的吃上一頓槐花飯。多香的槐花,多可愛的孩子啊!槐花不光美、香,還能做好吃的槐花飯,槐花飯應該怎么做呢?四人小組先說一說。馬上我們請哪位廚師來介紹槐花飯怎么做的?
先讓孩子們表演,再出示:槐花飯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吃咸的,澆上麻油、蒜泥、陳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指名讀、齊讀)
師:真象個小廚師,說得我們口水都要流下了,等我們這的槐花開了,你一定要做給我們吃哦!誰再來做小廚師?(指名讀,)好,我們一起來做小廚師!(齊讀)
3、師:剛才我們已經知道了槐鄉孩子是一群熱情好客的孩子,他們的熱情好客還能從哪看出來呢?
出示:小朋友臨走時,槐鄉的孩子還會送他一大包蒸過曬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
指導朗讀(從你的讀聲中老師感受到槐鄉孩子的熱情)這真是槐鄉孩子的季節呀!
(課件重置,重復第二小節的內容。)
三、學習第三節
師:五月,槐花開了,對槐鄉的孩子來說,槐花帶給他們的遠遠不止是絕美的風景,甜甜的槐花蜜,美味的槐花飯,更是無窮的樂趣。看,小姑娘和小小子們來了,瞧他們笑得都合不擾嘴了,他們為什么這么高興?
師生交流:引導出(槐鄉的小姑娘變得更俊俏了,她們的衣襟上別著槐花,發辮上戴著槐花,她們飄到哪里,哪里就會有一陣清香)讀,讓孩子自己從讀中體會和發現。
小姑娘們都用槐花裝扮著自己使自己更俊俏了,她們是怎樣裝扮自己的呢?
出示:小姑娘衣襟上別著槐花,發辮上戴著槐花。(點出兩個動詞)
里面有一個字用得很好,你能找到嗎?小姑娘有了槐花的裝點,變得更俊俏了,她們心里真快樂呀,連走路都是那么輕盈,她們沉浸在香海中,就像一朵云飄起來了。槐鄉的小姑娘用槐花把自己裝扮得更加美麗,這真是小姑娘的季節呀!
師:為什么小小子也這么高興?
他們口袋里裝著槐花,手上拿著槐花,還不時朝嘴里塞上一把,大大咧咧的小小子生吃槐花確實算得上槐鄉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槐鄉的小小子們裝著、拿著、吃著槐花,快樂極了,真是孩子們的季節呀!
師:學習了這么多,槐鄉的孩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淳樸可愛)
師:五月,洋槐開花了,槐花讓槐鄉的小姑娘變得更俊俏,讓小小子們大飽口福,五月,真是孩子的季節呀!
師小結: 槐花是潔白無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五月,他讓槐鄉的孩子變得勤勞能干,讓槐鄉的孩子懂得熱情、好客,五月,真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
四、拓展延伸
1、槐鄉的五月不僅花美、人美,連課文中的詞都寫得很美,誰能用自己的小眼睛去發現,課文中有什么形式的一些詞語呢?abb aabb abab
清亮清亮:好,是abab結構的詞,你還會說出這樣結構的詞嗎?用它來說句話。
山山洼洼:好,是aabb結構的詞,你還會說出這樣結構的詞嗎?用它來說句話。
白茫茫:好,是abb結構的詞,課文中還有這樣的詞嗎?它們用得好,好在哪?(更形象地寫出了槐花的白,槐花的香甜,孩子們的開心快樂)你還會說出這樣結構的詞嗎?用它說句話?白茫茫 白生生 香噴噴 甜絲絲 喜盈盈 傻乎乎
師:孩子們,你們說槐鄉五月美嗎?真美!你看,課文寫得多美,讓我們找出最喜愛的段落,美美地讀一讀。好,開始!
板書:
22、 槐鄉五月
槐花飄香的季節 孩子們的季節
花多色白 勤勞能干
花形可愛 熱情好客
花香味甜 純樸可愛
花 美 人 美
轉載自
《槐鄉五月》教學設計 篇7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32
《槐鄉五月》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品味語言文字,學習欣賞作者的優美詞句。
3.借助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槐鄉五月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孩子的勤勞、熱情淳樸,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通過語言文字體會作者為什么說“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讀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了解到的槐鄉五月是怎樣的呢?板書:槐花、孩子。
3.默讀課文,找找句子。出示句子,朗讀。那作者為什么說,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呢?
二、感悟花“香”
1.輕輕讀讀課文的第一段,把感受最深的句子劃下來。
交流。
2.出示句子“連風打的旋兒”。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了什么呢?指導朗讀。
3.還從第一段的哪些地方也感受到槐花的香?再次默讀第一段,找找。
4.交流指導。齊讀。
5.從“海”字中體會到了什么呢?出示句子。讀著這些句子,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樣的情景呢?出示圖片欣賞。齊讀。
配樂齊讀第一段。
7.此時此刻,整個槐鄉僅僅是沉浸在香海中嗎?它還沉浸在哪里呢?交流。
板書:樂。齊讀句子。
三、品味“醉”意
1.走在槐鄉,到底是什么讓你陶醉呢?自由讀第二段。
2.組織交流。走在槐鄉,是什么讓你醉?
3.除了香氣讓你醉,還有什么也讓你醉呢?指導朗讀。
4.那除了槐花的香味讓你醉,槐花飯的美味讓你醉,還有什么也讓你陶醉呢?指導朗讀。
板書:美。朗讀句子。
四、體悟“快樂”
1.創設情景。出示圖。觀察圖片,欣賞感受快樂。
2.出示句子。自由讀段。
3.小姑娘起立。現在,你們就是槐鄉的小姑娘了,讓大家看看,你們長得多俊俏呀,再用槐花裝扮自己,讓自己變得更美,來美美地讀好這句話。
那小姑娘們,透過這個“飄”字,你想表達自己怎樣的心情呢?齊讀。
小小子,該我們了,看到小姑娘這么美滋滋的,也趕快裝上槐花,拿起槐花,大飽口福吧。一起來讀。從小小子們“大大咧咧、不時、塞上一把”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呢?齊讀。
4.看,五月,洋槐開花了,小姑娘會用槐花裝扮自己,小小子會不時嘗嘗槐花的美味,孩子們都盡情地享受著這份快樂,五月,豈不就是槐鄉孩子的季節嗎?出示句子,配樂朗讀。
五、釋放體驗
1.那里要舉辦一次槐花節,想請同學寫一則廣告語,讓更多的游客到槐鄉來做客。
2.再次齊讀句子。
六、板書設計
槐花 香
槐鄉五月 美
孩子 樂
轉載自聽松聞鶯的博客
《槐鄉五月》教學設計 篇8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43
《槐鄉五月》教學設計
五月,洋槐開花了。槐鄉的山山洼洼,坡坡崗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遠看像玉雕的圓球;有的槐花一條一條地掛滿枝頭,近看如維吾爾姑娘披散在肩頭上的小辮兒。“嗡嗡嗡……”小蜜蜂飛來了,采走了香的粉,釀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們跑來了,籃兒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裝著喜盈盈的滿足。中午,桌上就擺出了香噴噴的槐花飯,清香、醇香、濃香……這時候,連風打的旋兒都香氣撲鼻,整個槐鄉都浸在香海中了。
在洋槐開花的季節,只要哪位小朋友走進槐鄉,他呀,準會被香氣熏醉了,傻乎乎地臥在槐樹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鄉孩子就會把他拉到家中,請他美美地吃上一頓槐花飯。槐花飯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吃咸的,澆上麻油、蒜泥、陳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小朋友臨走時,槐鄉的孩子還會送他一大包蒸過曬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
五月,洋槐開花了。槐鄉的小姑娘變得更俊俏了,她們的衣襟上別著槐花,發辮上戴著槐花,她們飄到哪里,哪里就會有一陣清香。小小子呢,衣褲的口袋里裝的是槐花,手上拿的還是槐花。他們大大咧咧的,不時就朝嘴里塞上一把,甜絲絲、香噴噴的,可真有口福呢。
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
教學理念:
1、努力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讓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有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與感悟,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感受與體驗。努力創設一種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
2、正確處理好學生自主和教師引導之間的關系,一方面關注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也要通過教師的合理有效地引導推動學生更有效地學習與探究。
3、課堂應該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深入對話的場所,師生應該在其間共同展開學習,互相進行思維碰撞,最終讓師生都有所習得,進而讓語文素養不斷得到積淀。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幫助學生進一步學會在讀中思考(文字中蘊藏的意思),在讀中想象(文字中蘊藏的畫面),在讀中感受(文字中蘊藏的情感)的學習方法。
2、正確理解和把握課文的重點詞句,反復品味語言文字,讓學生在感悟語言文字中學習欣賞文中的優美詞句。
3、借助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槐鄉五月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孩子的勤勞能干、熱情好客和純樸可愛,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為第二課時,配合本單元練習中的口語交際一題“根據照片描述畫面”。創設旅游攝影這一主要情境,指導學生在讀文中學習選取主要畫面進行“讀—品—悟”,讓學生在感悟語言文字中受到情感熏陶,學習語文的同時提升語文素養。
●其中重點“五月,是槐鄉孩子的季節”突破設想:在學生充要感受槐鄉的美麗畫面體會“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的基礎上,以“是什么讓槐鄉的孩子這么快樂”為中心問題,引導學生感受孩子們在洋槐花開的五月生活的幸福與甜蜜,同時感受槐鄉孩子勤勞能干、熱情好客和純樸可愛的品格,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生活。
●對文中兩次出現“五月,洋槐開花了。”的理解:第一次,作者帶著喜悅告訴大家洋槐開花了,槐鄉美景迷人,香氣襲人——槐花飄香的季節來了;第二次,作者帶著難抑的興奮心情告訴大家洋槐開花了,它給槐鄉孩子的生活帶來了無比的甜蜜和快樂,它為孩子的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洋槐開花了,槐鄉成了孩子們的季節。
簡要教學流程:
課前:談話激趣,創設課文情境話題——旅游、攝影。并鼓勵學生善用一雙會發現的眼睛和一顆會感受的心。
(目的:鋪墊好本課基調——游文字,攝畫面,發現文字的美,感受文字的情。)
板塊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主要思路:
1、 以語言渲染。
2、 借畫面烘托。
具體設計:
今天這一節課,就讓顧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帶上會發現的眼睛和會感受的心去旅游吧,讓我們選一個陽光燦爛的五月天,邁上輕盈的步伐,迎著一路花香,走進——指題,齊讀課題:槐鄉五月。去那里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去那里用心感受,最好在腦海中留下最美的鏡頭,大家準備好了嗎?
板塊二:讀、品、悟,走進五月的槐鄉
◆ 第一自然段:走進這飄香的季節
(關鍵語言:五月,洋槐開花了。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
主要步驟:
1、整體讀課文。
2、通過第一幅畫面的引領,讓學生嘗試憑借文字在腦海中展開畫面并學會選取主要畫面展開想象的學習方法。
3、通過品讀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進一步感悟句子表達的情感。
4、帶著自己的體驗進行富有感情的個性朗讀。
主要畫面預設:
1、師引領:槐鄉全景圖槐鄉的山山洼洼,坡坡崗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主要感受槐花多、白、美及帶給人的喜悅(瑞雪初降)。采用方法:品詞感悟。
2、槐花遠景近景圖:有的槐花抱在一起,遠看像玉雕的圓球;有的槐花一條一條地掛滿枝頭,近看如維吾爾姑娘披散在肩頭上的小辮兒。
主要感受槐花生命的旺盛及形態之美。重點方法:在品詞中感悟。
3、蜜蜂采蜜、孩子采花圖:“嗡嗡嗡……”小蜜蜂飛來了,采走了香的粉,釀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們跑來了,籃兒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裝著喜盈盈的滿足。
通過詩一樣的語言體會孩子勤勞與喜盈盈的心情。主要方法:想象說話、品讀詩化的句子。
4、槐花飄香圖:中午,桌上就擺出了香噴噴的槐花飯,清香、醇香、濃香……這時候,連風打的旋兒都香氣撲鼻,整個槐鄉都浸在香海中了。
感受槐花飄香的美好意境。主要方法:在品讀帶有香的詞語基礎上,聯系上文,進一步感受“浸”在“香海”的意境。
◆ 第二、三自然段:走進這孩子的季節
(關鍵語言:五月,洋槐開花了。五月,是槐鄉孩子的季節。)
主要步驟:
1、圍繞主要問題過渡:槐鄉的孩子在五月的槐鄉為什么生活得這么快樂幸福。?(細化為:槐花給孩子們帶來了哪些快樂?)展開研讀。
2、組織學生交流:通過“讀-品-悟-讀”的方法讓學生感受五月是槐鄉孩子的季節。
中心問題:“槐花給孩子們帶來了哪些快樂”:
1、 第二自然段中:
第一層次:槐花飯——能品嘗到這兒獨有美味是快樂。
第二層次:將自己的快樂傳遞給別人是更大的快樂,體會他們的好客熱情,及由此而產生的喜盈盈的滿足。
2、第三自然段中:
槐花使姑娘更俊俏,借一個“飄”字體會快樂。
槐花讓小小子大飽口福,借一個“塞”字感受喜愛之情,快樂之心。
板塊三:升華情感
1、 表達對生活在槐鄉孩子的喜愛與贊揚。
2、 表達對五月槐鄉的喜愛與贊美。
3、 以最后一小節的抒情朗讀結束,并再次點題。
板塊四:布置自主型作業
(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做一項)
★背誦課文,摘抄槐鄉五月中的優美詞句
★★背誦課文,摘抄課外閱讀中描寫一種花草的片段,學習景色描寫的方法。
★★★背誦課文,認真觀察自己喜愛的一種花草,并學習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向別人介紹一下它。
板塊五:拓展延伸
課后推薦語文補充閱讀之《槐鄉孩子——槐鄉八月》
(板塊四、五可作為第三課時教學內容)
板書設計:
槐鄉五月
飄香的季節
孩子的季節
轉載自:
/user1/2082/archives//80842.html
《槐鄉五月》教學設計 篇9
這是一篇好長的課文,從54頁一直寫到57頁,我和學生花了整整四節課才學完了它。可學生從開始到結束一直都學得津津有味。因為這回學生真的是跟著作者那詩一般美麗的文字走進了五月的槐鄉,和作者一樣迷戀上了那賞心悅目又清新可口的槐花。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讀第二小節的時候。這一段講的是被香氣熏醉了的外鄉孩子們盡情地品嘗著槐花飯的甜美,享受著槐鄉孩子的熱情款待。
“在這洋槐開花的季節,你們一定很想去槐鄉看看吧”(一張張小臉寫滿了對槐花的向往)
“那就跟著作者去吧,盡情地去讀讀課文第二小節,好好的在槐鄉逛逛。”(學生很起勁地讀了起來)
“剛剛你們都在槐鄉干了些什么呢?”
“我到了槐鄉就被槐花的香氣熏醉了,傻乎乎地臥在槐樹下不想回家。”
“你們也都去了槐鄉,你們看到翁宇峰在槐樹下那樣兒了嗎?”這下學生可都樂了,小手一個比一個舉得高,爭著跟我說看到了。
“老師,他呆呆地坐在槐樹下,連我叫他都沒聽見。”
“他一個勁伸手抓槐花往嘴里塞,一不留神就撞著樹了。”
“他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槐花看呢!”
……接著又有學生說自己在槐鄉吃到了香噴噴的槐花飯,現在想起來還流口水;還有說槐鄉孩子送了他一大包的槐花。就這么說著說著,孩子們不知不覺就走進了文字和作者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此時的朗讀以不再需要我刻意的指導,每一句聽來都是那么動人。讀書就當是這樣才會是一種享受吧!
《槐鄉五月》教學設計 篇10
作者:闞曉茵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照樣子重疊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槐鄉五月的美麗景色,以及槐鄉孩子勤勞能干、熱情好客、純樸可愛的特點。
學情分析:
本課行文如流水,語言詩化,讀起來瑯瑯上口,是值得學生誦讀的好文章。它素潔高雅,恬淡雋永,意境美妙,如同一首田園詩,值得學生背誦積累。由于篇幅較長,學生在背誦時可能有一些難度。
教學重點難點:背誦課文
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照樣子重疊詞語。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激發興趣(由荷藕之鄉、茶鄉、橘鄉引入)
板書課題,提醒“槐”的寫法。讀好課題。
當“槐鄉五月”這個課題映入你眼簾的時候,在你的腦海里出現了什么問題?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新詞。
大聲朗讀課文,可以自由結合找同伴。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檢查生字:洋槐坡坡崗崗瑞雪初降釀出挎走
喜盈盈濃香傻乎乎拌上咸的澆上
(1)讀準字音
(2)哪些字易讀錯?哪些容易寫錯?
(3)比較:破坡槐環釀浪跨垮挎
(4)找出文章的疊詞,仿照形式說說。
2、各自輕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相機齊讀難讀的句子。
4、默讀課文,說說每一節的意思。
5、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看看最喜歡文章的哪個地方?把自己喜歡的,有把握的句子讀給同學聽。
三、課堂作業
1、寫生字。(描紅,評議)
2、練習冊的有關題目。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槐鄉五月的美麗景色,以及槐鄉孩子勤勞能干、熱情好客、純樸可愛的特點。
教學過程 :
一、背誦古詩,創設情境,導入 課文。
1、春光明媚的五月是鮮花盛開的季節,你能背誦描寫春景或物的古詩嗎?(宿新市徐公店,村居等)
2、春天是令孩子們最興奮的季節。讀了《槐鄉五月》,你已經有了哪些收獲?
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槐鄉之美和槐鄉孩子的美麗可愛。
出示句子: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
二、自由讀一讀課文,看看你最喜歡讀文章的哪個地方?你最喜歡什么呢?自由板塊式學習課文(根據學生的選擇,學習課文)
◆◆感受洋槐花開時,槐鄉的景美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為什么喜歡它呢?
2、逐步讓學生總結歸納出:
花多色白:瑞雪初降茫茫一片
花形多姿:玉雕圓球??
花香花甜:香氣撲鼻沉浸香海
3、指導朗讀,誰的槐花最美麗最芬芳?
4、引讀指導背誦:有的…………遠看……有的……近看
小蜜蜂飛來了……孩子們跑來了……
這時候……整個槐鄉……
5、小結: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
◆◆感受槐鄉孩子的美麗可愛(2-3)
1、指名朗讀第二、三自然段。你喜歡什么呢?
2、討論歸納:
熱情好客、聰明能干(拉到、送、外加)
俊俏美麗(別、戴)
純樸可愛(大大咧咧、塞上一把)
3、指導朗讀,哪些詞語寫出孩子的這些特點?(各種形式朗讀)
4、指導背誦。試背重點句子
5、小結:五月,是……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
三、小結課文
1、讀了課文,你想說什么?
2、教師小結:槐花是潔白無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裝扮孩子,讓孩子們大飽口福的花。槐鄉的孩子是勤勞能干的孩子,是熱情好客的孩子,是純樸可愛的孩子。作者巧妙地把槐花與槐鄉孩子融為一體,寫花又寫人,真切自然地抒發作者對槐鄉五月的喜愛之情。
3、練習背誦課文。
四、完成練習冊
花多色白:瑞雪初降茫茫一片
槐花 花形多姿:玉雕圓球??
花香花甜:香氣撲鼻沉浸香海
槐鄉五月
熱情好客、聰明能干(拉到、送、外加)
孩子 俊俏美麗(別、戴)
純樸可愛(大大咧咧、塞上一把)
《槐鄉五月》教學設計 篇11
一、導入
1、春游的時候,我們遠遠看到了龜山上星星點點的槐花,你們還在什么地方也見過槐花?
2、你們認為什么地方才稱得上槐鄉?
3、今天,我們就走進課文,去領略一下槐鄉的風光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一)體會槐花的白和多、美
1、大家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把你們在文中見到描寫槐花的句子劃下來。
2、學生自由讀,劃句子,集體訂正。
3、學習第2句。
(!)我在這句話中沒有見到一個地方寫著槐花,你們怎么就知道這是寫槐花的呢?
(2)引導學生領悟坡坡崗崗、山山洼洼、白茫茫、瑞雪初降中對槐花白和多的描寫。
(3)大家悟得好,讀得一定更好,齊讀第2句。
4、學習第3句
(1)槐花這么多,這么白,忍不住要好好地去欣賞它們。
學生看圖,讀句子。
(2)說說那么欣賞到了什么?引導學生體會遠看的密,近看的可愛。
(3)這么可愛的槐花,怎么想大家介紹呢?
練習誦讀。
(4)打擊欣賞到的槐花還有什么樣子的嗎?讓我們也學著作者那樣來說一說。
有的槐花。
(二)體會槐花的香
1、今天我們看到了這么多的槐花真是開心。看又有誰來了?讓我們把第一自然段余下的部分默讀一下。
2、小蜜蜂為什么來了?孩子們為什么來了?
3、槐花飯的香味,究竟有多少種啊?讓我們來數一數。
一樣的槐花,一樣的槐花飯,怎么會有這么多不同的香味呢?讓我們和小組的同學一起來討論一下。
4、交流體會。
5、槐花的香味讓人陶醉,你也能讀得讓我們陶醉嗎?
(三)總結:這槐花開放的季節可真是個節日,難怪,一到五月,孩子們就要高興地喊起來五月,洋槐開花了!
三、學習二、三自然段
1、五月的槐鄉這么美麗的景色,同學們心里會這么想?
2、讓我們默讀課文2、3自然段,看看五月的槐鄉,小客人會有什么的奇遇,槐鄉的小主人又會怎么樣?
3、全班交流。體會槐鄉孩子的熱情、好客、能干、勤勞
4、指名讀2、3自然段。
四、總結
五月,洋槐開花了,花兒帶來了美景,也給人們帶來了快樂,讓我們不由得要贊嘆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節日。
五、摘抄詞句,語言積累。
板書
22、槐鄉五月
白好看
槐花多好吃孩子的季節
香好玩
《槐鄉五月》教學設計 篇12
作者:陸鳳娟
教學目標 :
1.精讀課文,在反復誦讀中引導學生感受槐鄉五月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的美好,槐鄉孩子們的純正、好客、熱情。
2.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生動、形象,有感情地朗讀好課文。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去槐鄉走了一走,初步領略了槐鄉的景色,今天這節課我們要走進槐鄉細細地欣賞那里的景色。
二、抓全文的中心句
1.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2.引導學生交流: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
指名讀 齊讀
三、細讀品悟寫“槐花”的語句,感受美麗的景色。
1.請你自己讀讀第一 三自然段,槐鄉的槐花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2.引導學生交流:
(1)引導學生從課文的語句中體會到槐鄉槐花的“多”。并指導讀好語句。
◆槐花很“多”。
語句:五月,洋槐開花了。槐鄉的山山洼洼,坡坡崗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語句:有的……有的……
語句:她們的衣襟上別著槐花,發辮上戴著槐花……
語句:小小子呢,衣褲的口袋里裝的是槐花,手上拿的還是槐花……
另外,槐鄉的人們還把槐花蒸過曬干;制成槐花新蜜;用槐花一起做飯,也可以看出槐鄉的槐花很多。
(2)引導學生從課文的語句及詞語中體會到槐鄉槐花的“美”。并指導朗讀好句子。
◆槐花的“美”
語句:有的槐花抱在一起,遠看像玉雕的圓球;有的槐花一條一條地掛滿枝頭,近看如維吾爾族姑娘披散在肩頭上的小辮兒。
詞語:瑞雪初降 白茫茫
結合看圖,想象體會槐花的美。
(3)引導學生從課文的語句中體會到槐鄉槐花的:“香”。并指導朗讀好句子。
◆槐花的“香”
語句:中午,桌上就擺出了香噴噴的槐花飯,清香、醇香、濃香……這時候,連風打的旋兒都香氣撲鼻,整個槐鄉都浸在香海中了。
語句:在洋槐開花的季節,只要哪位小朋友走進槐鄉,他呀,準會被香氣熏醉了,傻乎乎地臥在槐樹下不想回家。
語句:……她們飄到哪里,哪里就會有一陣清香。
語句:……香噴噴的,可真有口福呢。
(4)引導學生從課文詞語句子的描寫中體會到槐鄉槐花的“甜”。并指導讀好句子。
◆槐花的“甜”。
語句:……釀出了甜的蜜。
語句:……甜絲絲……
四、細讀品悟寫槐鄉“孩子”的語句,感受他們的美好。
1.請同學們再快速地讀1——3自然段,槐鄉的孩子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2.引導學生交流。
學生交流:
(1)槐鄉的孩子“勤勞能干”。
語句:孩子們跑來了,籃兒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裝著喜盈盈的滿足。中午,桌上就擺出了香噴噴的槐花飯……
(2)槐鄉孩子的“熱情好客”
語句:好客的槐鄉孩子就會把他拉到家中,請他美美地吃上一頓槐花飯……槐花新蜜。
(3)槐鄉孩子的“純真可愛”以及對槐花的喜愛之情。
語句:五月,洋槐開花了。槐鄉的小姑娘變得更俊俏了,她們的衣襟上……發辮上……小小子呢,……裝的是槐花,……拿的還是槐花。……不時就朝嘴里塞上一把……
引導學生從課文的語句中體會到槐鄉孩子的“勤勞能干”、“熱情好客”、“純真可愛”,以及對槐花的喜愛之情。
指導學生朗讀好句子,讀出感情。
五、再讀全文的中心句,總結全文。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
槐花 多美香甜
11.槐鄉五月
孩子 勤勞能干熱情好客純真可愛
《槐鄉五月》教學設計 篇13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
| by: 海霞 ]
《槐鄉五月》課堂實錄
一、課前談話
師:請同學們向后看,看到這么多的老師,你們緊張嗎?
生:不緊張。
師:你們不緊張,老師緊張呀。怎么辦呢?請你們給老師出出注意吧!
生:像平時一樣;保持鎮定;保持冷靜。
師:老師就用你們的金點子。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槐鄉五月》。邁著輕盈的腳步,我們來到了槐鄉。讓我們一起去聽一聽槐鄉的聲音,看一看槐鄉的美麗,聞一聞槐花的芳香吧。
二、新課教學。
第一自然段:以指導朗讀為主。
1、 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師:說說五月的槐鄉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香;雪白雪白的。
師:同學們真會讀書。再讀第一節,你的印象會更加深刻。
師:想不想看看槐鄉的景象。(撥放槐花的畫面,配上音樂。)
看到這么美的槐花,你想說些什么?
指名說。
師:能讀出槐花的美嗎?
學生自由讀。喜歡哪句就讀哪句,并說說喜歡的原因。
⑴槐鄉的山山洼洼,……
指名讀,說原因;齊讀。
⑵有的……
指名讀,生:比喻很形象。
老師出示圖片,感受“小辮兒”的形象和“玉雕的圓球”。
看完再讀。
師:一個“抱”字讓你想到了什么?
說完指名讀。
小結:無論遠看槐花,還是近看槐花,它總是那么美。(板書:美)
⑶齊讀二、三句
⑷師:剛才是我們用眼睛看槐花,你還聽到了什么?
指名讀“嗡嗡嗡……”“啪啪啪……”
師:看來,孩子們也非常地……
生:高興、快樂……(板書:樂)
師:這兩個句子形式整齊,把它讀出來。
指名讀;分角色讀(男:蜜蜂;女:孩子)
⑸師:你們還聞到了什么?(板書:香)
出示句子:中午,……
師:有那些詞語寫出了槐花的香?
指名說。
師:讀一讀這些詞語,把它們積累下來。
指名讀:清香 濃香 醇香
師:把這些詞語的位置調換一下好不好?
醇香 濃香 清香
師:從這些詞語可以看出槐花已經香得無法形容了,所以書上用了一個……
生:省略號。(老師點擊省略號)
師:誰來讀讀這些句子,讓我們也來聞到香味。
指名讀。
⑹齊讀第一節,配樂,老師引讀。
第二自然段:以小導游為主。
2、 如果你是槐鄉的孩子,老師是槐鄉的客人,你們準備怎么招待我呀?
學生自由讀第二節。
師:誰先來招待我?
指名讀,老師扮演客人:
⑴我什么飯都吃過,就是沒有吃過槐花飯。向我介紹一下槐花飯吧。
⑵不喜歡吃甜的怎么辦?
⑶還打算做什么?
生:送東西;看槐花。
師:作者也被槐鄉給迷醉了,他拿起相機,拍下了槐鄉小孩們玩樂的情景。
學生自由讀第三小節。
師:你覺得哪個部分最有意思?為什么?(同桌交流)
指名說,生:小小子。
有一個學生說不出來,老師點評:一切盡在不言中。
一個“塞”字,讓學生通過做動作來理解。
出示吃槐花的畫面,學生給畫面配上聲音。(用文中的句子來說)
師:有誰覺得小姑娘有意思的?
指名讀,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師:如果老師在你們的衣襟上、發辮上別著槐花,感覺怎么樣?(指名說)
師:人怎么會“飄”呢?是不是寫錯了?
生:因為開心,腳步輕快,所以“飄”起來了。
師:讓我們也來讀一讀,也來飄一飄。
學生齊讀小姑娘的句子。
小結:槐花美了我們的眼睛,填飽了我們的肚皮……讓我們和作者一起發出贊嘆:
學生齊讀最后一節。
3、 作業:
讓我們一起來策劃一個“槐花節”,讓更多的人知道槐鄉。請你們為槐鄉的人們出一些“金點子”。
指名說。
老師建議:
寫一份邀請書;設計歡迎標語;為槐花大使設計服裝。
板書:
槐鄉五月
美 樂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