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趙州橋》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教學設計 篇1
一、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能從列數字,舉例子等說明方法中學習寫作的方法。
3、了解趙州橋的結構特點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
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以及設計上的特點,體會語言描寫的特色。
三、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及其好處,學會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四、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師生教學活動時間
安排設計意圖
一、復習導入復習上節課的生字詞。
2溫故知新
二、合作探究——議橋1、趙州橋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可以說是一個創舉,那你對趙州橋的了解又有多少呢?請四人小組研究討論,并且完成研究卡片的填寫。
研究課題:古老的橋──趙州橋
橋的特點:
相關資料:
研究者:5
1、構建開放式教學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
2、引導合作學習。
三、品讀感悟——賞橋1、學習重點詞句:
⑴ “趙州橋非常雄偉。”
問題:課文從哪些方面看出趙州橋非常雄偉?除了雄偉還寫了什么?從哪里可以看出堅固?
讀第二自然段。
⑵ “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交流“這句話這樣寫,好在哪兒呢?”
語言表達:用“不但……而且……”說話。
讀第三自然段。
師:第三自然段把橋寫得非常美,誰能來美美地讀一讀這一段?(指名讀、男女賽讀、齊讀)
嘗試背誦第三自然段。
、 “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
問題:創舉是什么意思?看到這句話,你想問什么?
2、從第二、三自然段分別可以看出趙州橋是一座( )的橋。(板書)
3、趙州橋之所以能夠成為創舉,你們覺得是誰的功勞?
4、總結:一個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廣大勞動人民一起建造了這樣一座橋,而且這座橋建造在遠離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舉世聞名,所以,這充分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贊揚了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181、“趙州橋非常雄偉”是一句總起句,后面介紹了趙州橋的長度、寬度、建筑材料、形狀特點等,都是圍繞“雄偉”展開的具體描寫。可以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這種圍繞一句話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2、讓學生感悟承上啟下寫法的好處。
3、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
4、鼓勵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讀書方法,在自主讀書的過程中動腦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并在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體會表達的精妙之處。
四、美文賽讀——贊橋1、你覺得趙州橋的哪兩個特點是你最喜歡的,請你用“不但……而且……”夸一夸它。
2、大家已經非常了解這著名的古橋了,讓我們通過朗讀課文來美美地夸一夸趙舟橋吧!51、把語言表達和趙州橋的特點結合起來。
2、通過朗讀感受趙州橋的美。
五、拓展延伸1、夸得好!我看出趙舟橋已進入你們的心中。看到同學那么努力,老師想給大家看一樣東西,讓大家輕松一下。(出示中國結)知道這是什么嗎?你覺得它有什么特點?
2、請你仿照趙州橋的研究課題填寫中國結的研究卡片。
研究課題:中國結
橋的特點:
相關資料:
研究者:
3、用一段話把你剛才對中國結的研究寫下來。
讓學生體會語言描寫的特色,學會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六、板書設計:
時間 歷史悠久
結構
趙州橋 雄偉堅固 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用途
美觀 非常美觀
七、作業布置:
四人小組分享剛才寫的話,并評一評誰寫得最好。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讀本課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初步學會抓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及它悠久的歷史、雄偉、堅固、美觀等特點。了解趙州橋設計的獨創性及其作用。
3.學習作者介紹事物的方法,會簡要地按一定條理介紹趙州橋。
4.感受趙州橋堅固、美觀的特點,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
初步感知說明文條理性強、用語精確的文體特點。指導學生運用重點字、詞理解一段話的方法學習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趙州橋設計的獨創性及其作用。
教學準備:
收集關于“趙州橋”的資料、圖片。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1.同學們,這單元我們已經學了《孔子拜師》的故事和《盤古開天地》的神話故事。今天,老師將帶同學們去《趙州橋》看看。(板書課題,齊讀)
2.從課題看,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篇寫事物的文章。如果讓你來介紹一座橋,你會從哪幾方面來介紹呢?現在,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作者如何為我們介紹這世界聞名的趙州橋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要求:讀通課文,讀準生字新詞。 2.檢查反饋。(1)出示詞語:
趙縣
安濟橋
石匠
堅固
雕刻
智慧砌成
橫跨
相互
抵著前爪
爪子
、僮x準第一行的字音,區別“縣”、“具”在字形上的差異。 ②學習第二行中三個動詞,理解意思。 ③區分第三行的多音字“爪”的讀音。(2)讀下列詞語:
xiáo洨河
suí隋朝
橋dūn墩
chán纏繞
三、整體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及時正音。
2.默讀課文,想想課文是怎樣介紹趙州橋的,每個自然段介紹了趙州橋的哪些方面。(指導學生對所提取的信息進行歸納,整理出每段要點。)
3.總結:一段話中,有些詞語跟整段話的主要內容關系特別密切。閱讀時,抓住這些詞語,能幫我們更快、更正確地理解課文。
四、指導寫字。
1.讀一讀課后要求書寫的生字。
2.同桌互相提醒書寫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3.結合學生提出的書寫難點,教師進行集中指導。重點指導:縣:中間不能寫成三橫,倒數第二筆為撇折,不能寫成豎折。
參:結構較緊湊,注意最后三筆方向、長短、間距。擊:中間只有一豎。 4.學生練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五、課堂小結。
趙州橋——這究竟是一座怎樣的石拱橋?它怎么會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呢?它有哪些令人驚嘆的設計呢?讓我們共同期待下節課的學習吧!
【第二課時】
一、回顧前課,初感“寶貴”。
1.回顧上節課內容,說說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寫趙州橋的。 2.面對趙州橋,作者這樣感嘆到:(出示句子,齊讀)
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教師:是什么讓作者感受到趙州橋的“寶貴”呢?這節課,我們就跟隨作者的腳步,去發現趙州橋的“寶貴”之處。
二、品讀感悟,讀懂“寶貴”。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想想從這段話中你知道了趙州橋的哪些信息?(地點、橋名、設計建造者、年代。)
出示:
地點:河北趙縣洨河橋名:趙州橋
設計建造者:李春設計并參加建造年代:1300多年
2.你能把這四方面內容用自己的話來說清楚嗎?還能怎么說?(可以,變換詞序。)
總結:有時句子中的詞語顛來倒去,能合成不同形式的句子,但是句子的意思不變。
3.齊讀第1自然段。(點評朗讀:同學們在讀的時候為什么強調了“1300多年”?體會“歷史悠久”。)
過渡:1300多年,這的確是悠久的歷史了。但我們知道在趙州橋之前肯定還有過很多很多橋。而它們為什么沒成為寶貴的歷史遺產呢?看樣子,只是說年代久遠這一點并不能完全說明趙州橋的寶貴,我們還得繼續探究下去。
。ǘ⿲W習第2自然段。
1.自由讀第2自然段,思考:全段共幾句話?整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6句,圍繞第1句話來寫的。)
2.這段中有個長句子,挺難讀,誰想來挑戰一下?
出示語句: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1)指名讀,正音。
。2)如何理解這段中的“創舉”?(創舉:從來沒有過的舉動。前人沒有這樣做過。)
(3)“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边@里的“這種設計”是指哪種設計呢?用橫線在文中畫出來。
。ㄖ浮斑@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
3.感受“創舉”。
。1)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這種“創舉”?
(全部用石頭砌成,沒有橋墩。只有一個大橋洞,大橋洞頂上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
(2)根據文字提示,讓同學們畫畫這座橋。
。3)請學生上臺介紹他畫的趙州橋。
在學生介紹畫的同時,引導學生理解“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這句話中每個詞都有它的作用,無法將任何一個刪除。(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4)讓我們來看看真實的趙州橋圖片,看看你畫的是不是與它相像。(出示趙州橋圖片)
。5)教師:同學們,仔細地看看這座橋,開動你們的腦筋想一想,趙州橋這樣的設計,有什么作用?課文是怎么介紹這種設計的作用的?
①指名讀找到的句子。(第2段最后1句話。)
、谧髡哂檬裁丛~把該設計的作用連接在一起?(既又)
、邸凹扔帧笔且唤M關聯詞語,它能把有關聯的兩方面內容連接起來。請同學們用“既又”造句。4.感受“堅固”。
。1)教師:一種建筑物能在世上存留幾百年,已經很不容易了,而趙州橋卻存留了1300多年。想象一下,這1300多年的歲月里,趙州橋會經歷哪些磨難?
。2)交流想象。
總結:據統計,這1300多年,它經歷了10次大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1963年的特大洪水已經淹到拱橋的龍嘴處,據當地的老人說,站在橋上都能感覺橋身很大的晃動。人們擔心拱橋會毀,然而它依然安穩地橫臥在洨河上。趙州橋如此堅固,這都得歸功于它巧妙的設計。∽x到這里,你除了感嘆橋的堅固,還在感嘆什么?(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讓我們懷著對橋的贊美,對勞動人民的崇敬,再來讀讀這句話: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ㄈ⿲W習第3自然段。
1.“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蔽覀儊碜x讀第3自然段,看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這座橋十分美觀的。(從橋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來說明美觀。)
2.課文中主要寫了哪些精美的圖案?
(1)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有的有的還有的
教師:這些都是“龍”的圖案,同學們可以通過“相互纏繞”、“相互抵著”、“回首遙望”、“雙龍戲珠”等詞語想象這幾幅精美的畫面。相信你能從這些句子中感受到更多。
。2)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這生動的畫面嗎?(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3)能工巧匠們把石龍雕刻活了,作者把石龍寫活了,你能把這些文字讀活嗎?讀一讀橋上這些精美的圖案。
。4)(出示幾幅生動的云朵圖片)天上的云朵千變萬化,千姿百態,你能把它們寫活嗎?
仿寫:天上的云朵千姿百態:有的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還有的____________。所有的____________。
3.課文的第2自然段寫了趙州橋的“堅固”,而第3自然段寫了橋的“美觀”。文中是用哪句話把“堅固”和“美觀”兩個內容連接起來的?請大家用波浪線把它畫下來。(認識過渡句,了解過渡句的作用。)
三、感情朗讀,升華“寶貴”。
1.學了課文,你能簡要介紹趙州橋嗎?(提示學生要從幾方面,有條理地介紹。)
2.同學們,學到這里,你是不是能深切感受到趙州橋是寶貴的歷史遺產了?用自己的話說說:因為趙州橋,它表現了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
3.趙州橋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讓我們自豪地齊讀全文最后一段: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四、課堂小結。
我們祖國還有很多寶貴的歷史遺產。我們能從很多途徑去獲得它們的知識,你會從哪兒去了解更多的歷史遺產呢?讓我們去找找它們,讀懂它們,相信你也會同今天學的《趙州橋》一樣,了解他們的獨特之處、寶貴之處。
教學反思:
在教學《趙州橋》的過程中,我首先抓住了“寶貴”一詞,然后通過體會文中重點的字、詞、句,分析了趙州橋的“創舉”、“堅固”和“美觀”,最后使同學們認識到趙州橋不僅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也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從而回到“寶貴”一詞。這樣使得課堂教學具有連貫性,同學們記憶深刻。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教學設計 篇3
一、【課文簡析】
《趙州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說明文,課文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通過對趙州橋的設計特點的說明,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讓學生領悟語言描寫的特色,積累語言;二是要學生認識趙州橋的建造特點,培養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二、【學情介紹】
這是學生在三年級接觸的第一篇說明文,學生雖然對文體的了解并不深,但是趙州橋在中國乃至世界建橋史上都是一個創舉,它優美的造型和非常實用的設計讓世人贊嘆,這也是中華的傳統文化之一,學生比較感興趣。學生處于三年級,識字和詞語的積累相對來說還是很重要的,結合文章和學生的特點,本課設計讓學生多讀,學生運用學過的讀書方法,多讀多想,在自讀中動腦思考,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三、【設計理念】
1、讀中感悟、探究性學習。這篇課文寫了趙州橋優美的造型和實用的設計,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把說明與具體的描寫結合起來。所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默讀、感情朗讀、演讀等不同讀法,與文本之間進行直接交流,在自讀中動腦思考,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了解趙州橋的特點,領悟語言描寫的特色。
2、理性思路,認識特點。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獨立思考,理清思路認識趙州橋的雄偉、設計獨特和美觀等特點。寫橋的雄偉,運用了幾個數字,啟發學生學會聯系生活實際去體會;寫橋的獨特設計,主要是抓住橋洞的特點來描述的'。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縣、濟、匠”等10個生字。會寫“縣、設”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設計、參加、雄偉”等23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能夠積累文中的一些優美詞句,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學習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2)能從列數字,舉例子等說明方法中學習寫作的方法。
3、情感與態度目標:
了解趙州橋的結構特點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五、【教學重點】
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以及設計上的特點,體會語言描寫的特色。
六、【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及其好處,學會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七、【課前準備】
1、制作PPT。
2、布置學生了解有關橋梁的資料。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教學設計 篇4
【設計思想】
強化通讀課文和整體感知,突出足以覆蓋全文的研讀重點,即以“一座普通的橋為什么能得到世界奇跡的贊譽”,引導學生圍繞研讀專題進行研究性閱讀,充分讓學生自主探究,結合豐富的課外補充知識,充分發揮研讀專題對全篇課文的穿透力,通過趙州橋的特點來領略古代勞動者的智慧才干。
【教材分析】
《趙州橋》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說明文,它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為我們呈現了趙州橋設計的意義以及創造與修建的智慧,并從建筑藝術這個角度,介紹了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了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緒。課文簡潔明了,用不同數據介紹了趙州橋的特點,是學生自讀、自悟、自得的一篇好課文。
三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 理解書本上的字面意思應該不成問題。但在現代化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高科技大橋層出不窮。站在這樣的高度去透視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趙州橋,也許學生很難欣賞這座古橋之美。教學時要借助課外資料,讓學生體悟課文語言,體會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學情分析】
總分結構的段落對三年級的同學來講,已不再陌生。在《秋天的雨》、《花鐘》都已有接觸。但過渡句是個新的知識概念,教師應著重讓學生了解其特點和作用。
【教學目標】
㈠知識教學點: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隋朝”、“石匠”、“世界聞名”、“設計”、“創舉”、“雄偉”、“雕刻”、“遺產”等詞語。
、婺芰τ柧汓c:理解詞語;運用“不僅……而且……”造句;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了解句與句的聯系,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行朗讀訓練。
㈢情感滲透點:從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與建造及其在造橋史上的意義,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及設計上的特點。
難點:通過深刻理解語言文字,了解趙州橋的特點,認識到中國璀璨偉大的歷史文化,從而激發心中的自豪感
【教學策略和手段】
主要運用研究性學習,通過主問題的探究和朗讀突破來解決趙州橋的奇特之處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預習,準備作文草稿本
2、教師準備趙州橋圖片、資料,準備PPT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中國是個文明古國,悠悠五千年歷史,留下了璀璨的歷史文化,留下了寶貴的歷史建筑,你知道有哪些?(學生自由說)
2、今天我們要去認識一座橋。(板書:趙州橋)學生讀題,這是一座被稱為“華北四寶”之一的橋,學生再讀題,讀出自豪的感情。
3、看到這座橋的名字,你現在最想了解哪些信息?
預設:它是誰建造的?是什么時候建造的?它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樣子的?它有什么特點?……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帶著上述問題,自由朗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學生自由朗讀
2、(1)根據回答隨機解決課文生字詞語
設計 參加 橫跨 創舉 堅固 美觀 相互纏繞 前爪 圖案
智慧 寶貴 雕刻 全部
區分“縣”和“具”的字形,“zhu!焙汀皕hǎo”的字音
(2)相機提問:從第一自然段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第二自然段主要在講什么?(總結:圍繞“趙州橋非常雄偉”來寫,我們把這一句叫做總起句)
第三自然段主要在講什么?(美觀)
(3)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礎上,完成填空:
(1)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2)趙州橋既非常雄偉,又十分堅固。
(3)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4)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總結:觀察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之間有一句話非常重要,把兩個段落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趙州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趙州橋》這篇說明性的課文共分4個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課文語言準確、簡練,又不乏生動。短短的幾百字,不但寫了趙州橋的位置、設計者、建造年代,而且把趙州橋的外形特點清楚地展現在了人們的眼前,然后講這樣設計的好處:減輕沖擊力,節省石料;并對其設計的美觀加以描繪,使人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梢约ぐl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緒。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小學生,處于從小學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時期,他們善于發現問題,對問題也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大部分學生喜歡表現自己,但對有一定思考性的問題,個別同學不能開動腦筋思考。而且信心不足,更多的學生愿意聽其他人的發言而自己不積極主動。因此,授課時要注重調動全班同學積極性。
【教學要求】
教學目標:
第一 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 “世界聞名”、 “創舉”、“雄偉” 、“雕刻”、“遺產”等詞語。
。ㄔO計意圖: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對字、詞的理解是基本的要求,也是理解課文的保障。)
第二 能力目標。運用“參加”、“既……又……”造句;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了解句與句的聯系,有感情朗讀課文。
。ㄔO計意圖:讓學生造句,使他們能夠聯系實際做到會用。加強學生理解能力的鍛煉。)
第三 思想品德目標:從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與建造及其在造橋史上的意義,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及愛國情愫。
(設計意圖:本單元主旨就是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感悟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為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感到驕傲是本文的中心意圖。)
【教學重點】
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及設計上的特點。
。ㄔO計意圖:三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有限,不能直接領悟文章主題,所以只有通過讓學生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及設計上的特點的方式讓學生領悟到課文在贊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通過讓學生深刻理解語言文字,用幻燈片展示,有感情朗讀課文來使學生掌握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以達到預設目標。)
【教學難點】
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學習圍繞一個中心思想把內容寫具體的寫作特點。
(設計意圖:圍繞一個中心思想把內容寫具體是本文的寫作特點。例如課文在介紹趙州橋雄偉、堅固、美觀的特點時,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趙州橋在設計上的特點,然后從不同側面,運用不同方法具體說明。這樣便使描述的內容更加具體形象。三年級的學生初步接觸寫作,因此,對于這種寫作手法還不能輕易理解。通過讓他們讀課文,思考每一句話的意思來自己探索發現,一個自然段里的句子都是圍繞第一句話來展開寫作的,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來發現問題既實現了我的預設目標又能讓學生深刻記憶。)
【教學方法】
講授法、情境教學法、讀書指導法
。ㄔO計意圖: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讓他們完全自己理解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以講授法為主要教學方法,同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加以引導。對于較低年齡段的學生而言,利用幻燈片圖片創設情境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搞活課堂氣氛。)
【課時】
一課時。
【教具準備】
幻燈片。
【教學設計】
一、提問導入
(設計意圖: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各抒己見,不僅可以自然導入新課,還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充分運用電教設施,利用幻燈片展現趙州橋風采。
。ㄔO計意圖:讓學生有直觀的認識,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2、范讀時給學生留有思考問題。
(設計意圖:避免學生不認真聽講講。)
三、再讀課文,仔細品讀
1、此環節充分利用電教手段。
。ㄔO計意圖:以使課堂變得活躍、新穎、吸引學生。)
2、巧妙提出問題,如:趙州橋的別名一問題采用趙州橋有問題想考考大家的方式提出。
(設計意圖:令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在猜謎中學習的。用不同的方式將問題巧妙的提出可避免語文教學中的'枯燥感,真正實現輕松學習)
3、課文中出現的多音字,注重在全班同學面前強調以引起學生重視。
。ㄔO計意圖:引起學生重視、并有利于學生牢記。)
4、注重對學生進行寫作手法的教導,如:第二自然段總寫句的運用。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經驗。)
5、使學生通過讀的練習從語言的實踐中來體會“既……又……”這一對關聯詞語的并列關系。
。ㄔO計意圖:避免講語法術語,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利用幻燈片將“既”和“又”后面內容的位置交換進行讀的訓練恰到好處。真正做到在讀的過程中使學生充分理解。并讓學生用這對關聯詞說句子,使他們做到會用。)
6、同樣通過讓學生讀來突破對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話承上啟下作用的理解。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思考我加以引導,以加深學生的記憶。)
7、利用幻燈片以不同順序翻出描繪龍的句子讓學生朗讀,并要求學生通過朗讀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進而理解分號在句子中的作用。
。ㄔO計意圖:這樣既使學生了解趙州橋外表的建筑美,又使學生懂得在書面表達中如何正確使用標點。)
四、回顧總結
(設計意圖:在學生掌握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一些簡單的文章結構教學,著眼于培養學生的能力。)
五、知識探索
。ㄔO計意圖:擴展學生知識面、著重對學生進行創造思維的訓練。)
六、升華主題
。ㄔO計意圖: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使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作業】
1、 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第3自然段。
。ㄔO計意圖:豐富積累。)
2、 畫出自己心目中美麗的趙州橋。
。ㄔO計意圖:綜合學科間的相關性。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動手繪畫能力。)
【板書】
(設計意圖:板書設計簡潔明了,便于學生理解。)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教學設計 篇6
一、【課文簡析】
《趙州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說明文,課文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通過對趙州橋的設計特點的說明,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讓學生領悟語言描寫的特色,積累語言;二是要學生認識趙州橋的建造特點,培養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二、【學情介紹】
這是學生在三年級接觸的第一篇說明文,學生雖然對文體的了解并不深,但是趙州橋在中國乃至世界建橋史上都是一個創舉,它優美的造型和非常實用的設計讓世人贊嘆,這也是中華的傳統文化之一,學生比較感興趣。學生處于三年級,識字和詞語的積累相對來說還是很重要的,結合文章和學生的特點,本課設計讓學生多讀,學生運用學過的'讀書方法,多讀多想,在自讀中動腦思考,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三、【設計理念】
1、讀中感悟、探究性學習。這篇課文寫了趙州橋優美的造型和實用的設計,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把說明與具體的描寫結合起來。所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默讀、感情朗讀、演讀等不同讀法,與文本之間進行直接交流,在自讀中動腦思考,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了解趙州橋的特點,領悟語言描寫的特色。
2、理性思路,認識特點。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獨立思考,理清思路認識趙州橋的雄偉、設計獨特和美觀等特點。寫橋的雄偉,運用了幾個數字,啟發學生學會聯系生活實際去體會;寫橋的獨特設計,主要是抓住橋洞的特點來描述的。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縣、濟、匠”等10個生字。會寫“縣、設”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設計、參加、雄偉”等23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能夠積累文中的一些優美詞句,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學習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2)能從列數字,舉例子等說明方法中學習寫作的方法。
3、情感與態度目標:
了解趙州橋的結構特點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五、【教學重點】
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以及設計上的特點,體會語言描寫的特色。
六、【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及其好處,學會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七、【課前準備】
1、制作PPT。
2、布置學生了解有關橋梁的資料。
八、【教學課時】2課時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教學設計 篇7
一.教材分析
《趙州橋》是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說明文,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課文開頭先交代趙州橋的所在地,設計人及建橋時間,然后重點介紹趙州橋雄偉、堅固、美觀的特點,最后講作者由衷的贊美。全文層次清晰、重點突出,通過對趙州橋設計特點的說明,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二.教學目標
、僬J知目標:了解趙州橋的建造的特點。
、诩寄苣繕耍簩W習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矍楦心繕耍毫私馕覈鴦趧尤嗣竦闹腔酆筒鸥桑鰪娒褡遄院栏小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理解趙州橋雄偉、堅固、美觀的建筑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2)、教學難點:
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及其好處。
四、說教法、學法
A.教法
1、“以讀代講”法
重視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這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課文寫趙州橋“美觀”部分,語言生動優美,教學這一部分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讀中理解,讀中體會。
2、“直觀教學”法
通過圖片直觀演示,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啟發孩子思考,突破教學難點。
B.學法
與教法相適應,采用“問——讀——說——畫——議——說”的學習方法,在多種多樣的課堂教學訓練中理解課文,培養能力,陶冶情操。
五、說教學程序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你們見過哪些橋呢?那些橋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出示圖片。
為什么課本不說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不介紹精鋼做的橋、木頭做的橋,而偏偏介紹一座石頭橋呢?
2.以讀促悟,說說收獲。
教學開始,我引導孩子們大膽發言,說說自己想知道關于趙州橋的知識。然后帶著自己的問題走進課文。通過讀,從課文中知道趙州橋在哪,有多久的歷史,什么時候建造的和是誰建造的等等。
3.集體探究,解決“這是一座怎樣的橋”。
在這個環節的處理上,我大膽放手,讓孩子們在初步感知課文后用課文中的詞來說說這是一座怎樣的橋。通過學生的反饋板書關鍵詞:世界聞明、雄偉、堅固、美觀等等.再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描寫這些詞的相關句子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重點圍繞趙州橋的設計展開深入的學習。
4.小組合作,共同探究
1、體會趙州橋的雄偉。
2、理解趙州橋的設計特點
。1)運用簡筆畫的方法,直觀地表現趙州橋的設計特點。
。2)理解趙州橋設計的優點
。3)初步認識過渡句。
5、總結全文,升華感情。
用課文中的最后一段話來贊美趙州橋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教學設計 篇8
本周,蔡老師來校指導校本教研,聽取了三、四年級的公開課各一節。我上的是《趙州橋》;谇岸螘r間科組老師對語文課如何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困惑,我有意識想給大家上一節把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緊密結合、互相滲透的示范課例。我的設計理念是:“知識與能力”是語文學科核心性目標,同時也是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依托。語文課應該緊緊抓住語文之本——文本的語言因素,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去感悟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情感因素,從而使語文課洋溢著一種語文課獨有的迷人氛圍和人性魅力,使學生對語言產生強烈的興趣,進而使師生雙方都得到共同發展。
課前,我布置學生搜尋自己感興趣的有關橋或與《趙州橋》相關的資料(我也展開了這方面的工作,并參考了不同的教法)。在研究教材時,我發現《趙州橋》雖然是一篇說明文,文章的情感不易被學生所察覺,我應適時激揚之情,撥動文章之情,引領學生之情,在教材的情感點、學生的情感點和教師的情感點之間架起一道暢通無阻的'橋梁。趙州橋的三大特點:雄偉、堅固、美觀,都是隱含作者情感的詞匯,是知識與情感水乳交融的語言例子,也是最佳切入點。這三大特點,如果逐一來講讀、理解,學生勢必感到單調、乏味。而考慮到我班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高,并且喜歡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課文時,讓他們抓住這三大特點去合作學習,應該是完全可行的。于是,一個以新課標理念為依托,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并試圖把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學案在我腦海中漸漸明晰了。
在《趙州橋》第一課時的學習中,由于師生搜集到的資料比較多,我重點選擇了有關趙州橋傳說的故事和民歌作為導入,以激起學生對趙州橋的興趣和向往之情。但正是由于顧著擴張資源(事后我思考,是不是可以把交流資料放到課后?但這樣能保證交流的質量嗎?),我第一課時的內容沒上完(計劃中的講讀第一自然段沒時間上),以至于第二節公開課容量偏多,我為此斟酌再三,決定減掉原設計中一些讀書的環節,以省下時間保證把整課書學完。我想,這一決定是造成我這節課讀書少缺陷的直接原因。
我所預設的學案在第二課時較順利地得以完成。我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學習,在語言訓練中注意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雖然整節課看起來比較流暢、令人耳目一新(葉老師評課所語)。但是,正如我自己在評課中反思時所說的,我太顧及環節的完美而減少了讀書的時間,這其實無意中犯了一個重形式而輕內容的毛病。
蔡老師一方面表揚我跟著新課程成長,掌握了許多新理念。另一方面也中肯地向我指出,雖然我這節課觀念很新,但在達成上較虛,不夠落實。比如,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沒有給他們自主學習的時間;這篇課文文字優美,應以讀為重點;部分知識點要求過高;要處理好資源擴張和文本研讀之間的關系。這些意見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我雖然掌握了一些新課標的理念,但如何用理念指導教學實踐,如何在教學行為中更好地踐行理念,仍需我不斷嘗試、不斷總結、不斷反思啊!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能找出重點詞句,正確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理解17個詞語的意思。
3.能照樣子,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4.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它的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學會15個生字,理解17個詞語意思;能抓住重點詞句,正確理解一段話的主要意思。
教學難點:
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語。
2、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二)教學過程
啟發談話。
2.指導預習。
(1)讀課題。注童讀準zhàozhōu這兩個翹舌音。
(2)輕聲讀課文。拼讀生字音節,聯系上下文想想新詞的意思。
(3)用部首查字法查“創、固、慧、遣”等字。
3、檢查預習。
(1)指名認讀生字,講講詞語意思。
(2)指名回答結果。
(3)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什么。
4.指導學習第l自然段。
(1)閱讀本單元“學習提示”,明確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抓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
(2)指名讀第1自然段,教師在圖上指出趙州橋的位置。
(3)課文是圍繞哪個重點詞語來敘述的?(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4)說說“世界聞名”的章思。跟這個重點詞語有關的詞語還有哪些?(“隋朝”“已經有1300多年了”)
小結:
以上這些詞語是趙州橋“世界聞名”的原因之一。
5.練習作業。
(1)抄寫生字。重點指導“減、慧”書寫的間架結構。注意“減”字的偏旁是兩點,“慧”字上面部分中間不要加豎。
(2)完成作業本1、2題。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知道趙州橋的設計是建橋史上的一個創舉。
(二)教學過程
1.復習生字。
2.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
3、指導閱讀第2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思考:這段中的重點詞句是什么?(“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個創舉!)
(2)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5句話)第1句寫了什么?
(橋面又長又寬);第1句寫了什么?(全都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第3句寫什么?(寫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第4句寫什么?{這一句揭示了“這種設計”的作用);第5句寫什么?(點明了為什么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是一個創舉”)
教師小結:因為“這種設計”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是世界建橋史上從未有過的,所以說它“是一個創舉”。
4.完成作業本第5題。
第3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照樣子,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并成—句話。
3.知道趕州橋世界聞名,它的設計是建橋史上的一個創舉,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才干而自豪。
(二)教學過程
1.聽寫生字詞語,寫好后同桌同學互批.有錯誤的進行訂正。
2.讀第3自然段.讓學生劃出這段的重點詞句(“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3句話)第1句寫了什么,這一句起了什么作用?(這一句是承上啟下,引出了趙州橋建筑的又一特點:美觀)第2、3句寫了什么?(第2、第3句是以“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來具體說明它的“美觀”)第2句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列舉了一些龍的圖案,具體說明橋的“美觀”。
啟發學生說說這一段是圍繞哪一句話的意思來寫的.怎樣寫出橋的美觀。根據重點詞句讓學生說說這一自然段的主要童思。
3.讀第4自然段。
板書:寶貴的歷史遺產
討論:聯系上面3個自然段,說說什么地方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的才干,哪里告訴我們是寶貴的歷史遺產。
(設計獨特,堅固、美觀,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建橋年代久遠,至今已有1300多年。這是前人留下的,所以是寶貴的歷史遺產。)
4.重點指導“不但……而且……”關聯詞語的運用。
5.教師總結:趙州橋不但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且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6、完成《作業本》3、4、6題。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學目標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第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并從中初步學會抓重點詞句讀懂一段話的方法。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
2、說說第1自然段寫了什么。
(二)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
默讀第2自然段。
1、想想:這一段共寫了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這幾句話都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2、討論上述問題。
這一段共5句話。第1-3句具體介紹趙州橋的設計特點:第4句寫這種設計的作用;第5句點明了為什么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這一段是圍繞第5句話寫的。
3、重點理解句子(用投影儀展示)
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壞,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1)學生研究這個句子,質疑。如:
、佟斑@種設計“指怎樣的設計?
、凇斑@種設計”有什么作用?
③“創舉”是什么意思?
④為什么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
。2)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通過認真讀課文解決所提出的問題。
。3)口頭填空(練說)
“這種設計“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創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稱它是個”創舉“,是因為它有__________、_____兩點好處。
4、這一段突出了趙州橋的什么特點?(雄偉、堅固)
5、總結學法:抓住重點詞句讀懂一段話。
(三)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齊讀第三自然段。
1、運用抓重點句讀懂一段話的方法,找一找:這一段主要是圍繞哪一句寫的?這是什么句,起什么作用?
2、出示“不但______而且______“練習說話。
3、用“﹏﹏“劃出寫趙州橋美觀的句子。(重點理解”有的______有的______還有的______所有的______“描寫龍的不同姿態來說明圖案的精美。)
。1)比較下列句子,讀一讀,說說讀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①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的一樣。
、谠趯W生充分經歷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四)小結
課文第2、3自然段分別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兩段之間是用過渡句連接起來的。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學目的和要求
1、理解詞句,讀懂課文,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和設計上的特點。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及用詞的準確。
三、教學時數:三課時
四、教具:掛圖、投影片、生字卡片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的引入。
你也許觀賞過大海,游覽過公園,卻沒想到在我們河北省趙縣的河上還有一座建造獨特的石拱橋,它就是趙州橋。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去觀賞這座雄偉、堅固、美觀的趙州橋。
。ㄒ唬┏鍪緬靾D,借助配樂范讀課文。
(二)按要求自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課文,要讀得正確、流利。
2、劃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3、標出課文的自然段,想一想每段的主要內容。
。ㄈ┲干侄卫首x課文,注意正音。
。ㄋ模z查學生的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以字帶詞,指生讀。
2、指生分段朗讀課文,要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3、讀讀寫寫課后3題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上節課所學內容。
1、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讀一讀。
2、指生分段朗讀課文后,用一句話概括每段的主要內容。
(二)重點句、段指導,理解課文內容。
1、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出示投影)
問:①“創舉”的意思是什么?為什么說是一個創舉?(提示:趙州橋建造700年后,在法國太克河上有人造過類似的石拱橋,早已倒塌了)
、谶@種設計指的是什么?
、壑干x一讀這部分課文,看誰讀得最準確。
2、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出示投影)
問:①堅固、美觀各是什么意思?
②哪些語句寫了趙州橋的堅固,誰讀一讀?
、圳w州橋的美觀表現在哪里,誰再讀一讀?
、苓@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互相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像活的一樣。(出示投影)
、倮斫狻袄p繞”、“抵”、“回首遙望”的意思。
、谥干x一讀,想一想這段話是圍繞哪個詞語來寫的?突出了趙州橋的什么特點?
③照樣子用“有的……有的……還有的……所有的”說一句話。
4、討論:為什么說“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ㄈ⿲W生再讀課文,舉幾處用詞準確的地方多讀幾遍。
。ㄋ模┱n堂小結:(思想教育)
趙州橋是一座石拱橋,充分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我們應該為我們有這樣的祖先感到自豪,我們要學習他們那種勇于發明創造的精神,把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第三課時
。ㄒ唬⿲W生輕聲讀課文,回答課后第1題的問題。
。ǘ1、學生試著復述課文。
2、指導背誦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3、聽寫生字、詞語。
(三)作業 :觀察一處有特色的建筑物,用一段話有順序地寫下來。
板書設計 :9、趙州橋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喜歡的部分。
3、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4、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學習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趙州橋的建造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及其好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生字的記憶和理解,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1、你們看見過哪些橋?
2、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座一千三百年前的橋。
3、師: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樣子、地方、什么時間、設計者、材料)
二、自讀課文
1、帶著問題讀課文。
。1)讀準字音、句子。
。2)了解課文大意。
2、學生自學,教師巡堂
3、檢查自學情況
。1)開火車讀生字。
。2)指名讀新詞。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
1、指名分段讀課文,指名評價。
2、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介紹了什么?
3、學生可同桌交流。
4、課文中有哪些詞語不理解?同桌交流,指名匯報。
四、指名讀第一段,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
五、指導書寫
1、觀察,說說要注意什么?
2、師范些,生練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喜歡的部分。
2、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3、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學習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趙州橋的建造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及其好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詞,你知道哪些詞語的意思?
2、課文講了什么?分哪幾個方面講?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二段:
(1)趙州橋為什么世界聞名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二段。一邊看課文,一邊看書上的插圖,弄清趙州橋在設計上有哪些特點。
(2)出示趙州橋圖,特別的地方是什么呢?
。3)趙州橋還有什么特點?指名讀第3段。
三、結尾升華
1、師:一個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廣大勞動人民一起建造了這樣一座橋,而且這座橋建造在遠離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舉世聞名,課文是怎樣夸它的?指名讀。
2、帶著這種感受自由再讀課文。
四、指導背誦:你喜歡那一段?能試著背一背嗎?
五、課后拓展:除了趙州橋外,你們還知道我國有哪些聞名世界的建筑?我們的家鄉有哪些古建筑?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準"洨,砌,吐"的字音,掌握多音字"爪,橫",了解"縣,匠,擊,雕"字的部首,注意"縣,設,舉,貴,慧,橫"字的書寫.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喜歡的部分.
3.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設計上的特點.
理解趙州橋怎么樣體現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學用具:
幻燈機,教學圖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激趣導入:
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一組圖片(現代橋的圖片和古代的石拱橋的圖片),剛剛同學們感受了當今大橋的現代氣息,領略了古代石拱橋的風韻,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我國著名的一座石拱橋--趙州橋,你們想知道這座橋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為什么它能聞名于世呢 下面我們就帶著疑問一起來學習第19課--趙州橋.
全班齊讀課題.
學習生字:
為了更好的學習課文,我們先來學習本課的生字詞
(①,全班讀上課前板書好的生字詞:趙縣,洨河,安濟,隋朝,石匠,堆砌,橋墩,橫跨,堅固,雕刻,纏繞,前爪,抵抗,智慧;②,指名讀,指名評價;③,多音字組詞;④,掌握字的部首;⑤,指名書寫幾個容易出錯的字,指名評價,然后全班一起書空.)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問題讀課文:①,作者描寫了趙州橋的哪些特點 ②,文中有一句
承上啟下的過渡句既總結了上文的內容,又提示了下文的內容,請在第2,3自然段中找出這句話,并用你的筆畫下來.
2,全班齊讀.
3,整體了解趙州橋的特點:堅固,美觀.(板書"趙州橋")
三,細讀探究:
4,學習第一自然段:
從過渡句中我們了解到趙州橋的兩個特點:既堅固又美觀,那趙州橋還有沒有其他的特點呢 作者是怎么樣描寫的它的堅固和美觀的 我們一起來接著學習課文
讀一讀:請喜歡讀第一自然段的同學起立,一起來讀一讀.
答一答:從第一自然段我們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從"一千三百多年"這個數字中我們體會到了什么 (板書"歷史悠久","堅固")
趙州橋經歷了千年的風雨仍如此堅固,讓我們帶著對趙州橋的感嘆之情再一次朗讀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1,繼續學習第二自然段:
趙州橋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歷史,飽經風雨的洗禮,至今仍能安然無恙地屹立在世人的眼前,它在設計上有什么特點呢 我們一起學習第二自然段.
讀一讀:請喜歡讀第二自然段的同學起立,一起來讀一讀.
答一答: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第一句)
文中的哪些語句,詞語體現了雄偉的特點 (第二句和橫跨這個詞)(通過圖片,講解理解橫跨的意思)(板書"雄偉")
趙州橋設計上有哪兩個特點 (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沒有橋墩,大橋洞頂上有兩個拱形小橋洞.)(看圖指出大小橋洞的位置)(板書)
這種設計的好處 (第2段第5句)
這種設計的優點 (第2段最后一句)
理解"創舉"的意思.(創舉和創造有什么相近之處呢 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為什么說這種設計是建橋歷史上的一個創舉 不容易被大水沖毀說明了橋的什么特點 在遙遠的古代人們就能設計這樣舉世聞名的橋說明了什么 )
誰能用"既……又……"關聯詞造句.
如此堅固的橋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讓我們帶著感情再一次朗讀第2自然段.
2,學習第三自然段:
讀一讀:請喜歡讀第三自然段的同學起立,一起來讀一讀.
從第三段的第一句話的寫法好在哪里呢 (既總結了上文趙州橋的特點,又提示下文將要寫趙州橋美觀的特點,是個過渡句.)
趙州橋美在哪里 文中是怎么樣描寫的
欄板上雕刻了哪幾種形態的龍 (看圖理解文中"纏繞","抵著"等詞,直觀地了解龍的各種形態)
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那些龍都是什么樣的形態,他們都在做些什么 看了作者的文字,讓我感覺那些雕刻在欄板上的龍仿佛都在游動,都動起來了,作者描寫得真是栩栩如生.雕刻這么美的圖案需要什么呢 說明了什么呢
(引導學生理解這些都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你們知道為什么欄板上雕刻的是龍的圖案而不是別的圖案嗎 (介紹有關知識,拓展學生知識,豐富課文的內容,便于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
這么美的圖案,這么有智慧的勞動人民,讓我們帶著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敬佩之情和對趙州橋的喜愛之情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3,學習第四自然段:
讀一讀:請喜歡讀第四自然段的同學起立,一起來讀一讀.
為什么說趙州橋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誰能總結得說一說
4,老師介紹有關趙州橋的資料,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課文的感情.
趙州橋聞名于世,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驕傲,帶著你自己學習后的感情再一次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書:
趙州橋
歷史悠久
堅固 雄偉
美觀
一千三百多年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過程 :
一、復習舊知,引出新知
1.師:上節課我們學了《趙州橋》這篇課文的前兩節,請同學們說說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介紹橋的?
生:作者是從趙州橋的長、寬和橋的結構來介紹橋的。趙州橋長50多米,有9米多寬,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大橋洞。
生:作者是從趙州橋的設計是世界建橋史上一個偉大的創舉來介紹橋的。因為這么長的橋沒有橋墩,在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小橋洞。這種設計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
〔復習不是機械的簡單的重復知識,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注意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2.運用文字投影片進行口頭練習
(1)趙州橋全部用( )砌成,下面( )橋墩,( )一個拱形大橋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 )。
(2)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 ),既減輕了( ),( ),又減輕了( ),( )。
〔在復習過程中,注意運用電教媒體,有利于全體學生鞏固知識!
師:請同學們看第二個填空內容,我們把“既減輕了”后面的內容和“又減輕了”后面的內容位置交換一下(用投影復片將上述兩部分內容的位置交換一下)再讀一讀,想一想:意思變化了沒有?
生:意思沒有變,說明既……又……這兩部分內容不分先后,先說哪一部分內容都可以。
〔使學生通過讀的練習,從語言的實踐中來體會既……又……這一對關聯詞語的并列關系,沒有講語法術語。在復習中滲透新知識。這里很巧妙地運用投影復片將“既……又……”后面內容的位置交換進行讀的訓練,恰到好處。〕
二、繼續講讀課文
師:趙州橋的這種設計是一個創舉,這是橋的內在體現堅固。請大家讀一讀第三小節的第一句話,想一想這句話在這里有什么作用?
生: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句話在這里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是要說橋的另一個特點:美觀。
師:請大家默讀這一節,寫橋的美觀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
生:整個一節是圍繞著“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寫的。
師:課文中主要寫了哪些精美的圖案?
生: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映出單片讓學生仔細觀察畫面,想象出圖案中龍的自在的情景。)
生: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映出單片讓學生欣賞并根據畫面和文中的句子所描繪的內容,同桌進行演示,體會圖案中龍的神態。)
生: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映出單片讓學生觀察,討論“戲”字的含義。)
〔運用畫面形象、生動的投影片,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結合文中有關句子,提出想象和演示要求,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思維訓練,體現了教師備課的精細!
師:請同學看這一段內容。
(映出文字投影片,省略號中的內容為活動的薄膜復片。)
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有的刻著……;還有的刻著……。所有的龍……。
師:精美圖案后面的冒號是什么意思?和后面的內容有什么關系?
生:這里的冒號是起了提出下文的作用。
生:冒號后面的有的……有的……還有的……和所有的龍都屬于精美的圖案。
師:說得很好!再請同學看課文中有的……有的……還有的……后面是什么標點?這些標點說明什么?現在我們來做個練習,邊看投影邊朗讀。當讀到“有的”“有的”“還有的”時,看老師翻出的是什么內容就讀這一內容。(教師利用復片,翻出描繪龍的句子讓學生朗讀。)
〔結合朗讀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進而理解標點在句子中的作用。既使學生了解趙州橋外表的建筑美,又使學生懂得在書面表達中如何正確使用標點。〕
師:同學們,這樣讀了以后,你們明白了用分號的道理嗎?
生:這里“有的刻著”“有的刻著”“還有的刻著”是不分先后的,可以先說中間一幅精美圖案,也可以先說后面一幅精美圖案,中間用分號,最后用句號。
師:請大家齊讀這一小節,看看這一節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學生齊讀)
生:是按照總起、分述、小結的順序寫的。
〔在學生掌握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一些簡單的文章結構教學,著眼于培養能力!
師:作者在文章中著重介紹趙州橋的堅固和美觀是為了什么?
生:這是為了歌頌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生:這是在贊美我國歷史遺產。因為這座橋是建筑在隋朝,離開今天已有1300多年了。這樣古老的大橋,當今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趙州橋》是一篇說明文。教師在學生了解了橋的堅固、美觀的前提下,巧妙地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寫橋的美觀和堅固?”從而使學生理解作者通過本文歌頌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也贊美了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這樣做,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了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樹立民族自豪感。體現了加強德育,滲透思想教育的做法,是可取的!
(在本課結束前,教師播放了《趙州橋》的錄像片。播放前,教師還提示同學在觀片中注意哪些內容課文中已經寫到了,哪些內容文中還沒寫到,要看得更仔細。特別要認真聽片中的解說詞,進一步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點評:
吳愛光老師積極從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嚴格要求自己,認真鉆研教材,能結合學生實際,從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出發,認真備課。擅長于運用電化教學手段,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努力使教學形象、生動,啟發學生理解和掌握教材,提高學生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本課教學特點:
一、充分運用電教手段,突出重點、難點,取得顯著效果
吳老師根據《趙州橋》這篇課文的特點,確定了教學的重點、難點是第二、三節。因此,在第二節教學設計中兩次運用投影片,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的建造特點,突出了這座橋的設計是一個創舉。接著在理解第三節時,又運用投影片使學生從感性上認識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些較難理解的句子,通過一幅幅單片的放映,使學生深刻領會趙州橋欄板圖案之精美。
二、充分運用電教手段,使閱讀和練習緊密結合起來,加強了操作性
在整個教學過程 中,吳老師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落實了教學要求。
如吳老師把“讀”作為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并貫穿在教學始終!白x”的形式多樣化,有朗讀、默讀等,每次讀都有明確要求。如通過讀文字投影片,主要使學生從語言的實踐中理解“既……又……”這一對關聯詞語的并列關系;并以同樣的方法,通過文字投影片朗讀第三節中有關精美圖案的句子,使學生體會分號的用處。
三、充分運用電教手段,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教育
在本課結束前,吳老師播放《趙州橋》的錄像片,以加深印象,并提示學生注意錄像片中的解說詞,進一步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學生通過教學,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受到了教育與感染。
總之,看了本課教學實錄后,定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充分運用電教手段,對發展語言,發展認識,發展思維,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教學設計 篇15
學習目標:
1、認識“縣、濟、匠”等10個生字,會寫“縣、設”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設計、參加、雄偉”等2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喜歡的部分。
3、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滲透環保教育。
4、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學習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學習重點:
讓學生了解趙州橋的建造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學習難點:
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及其好處。
課前準備:
學詞卡片,搜集課文相關資料。
主要學習方法:
自主讀悟,小組合作探究
課時:2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今天,老師要來考考你們,義烏城內有哪些橋?
學生回答,教師出示相應圖片
2、是啊,這些橋橫跨在義烏江上,為義烏的交通通便利,經濟繁榮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應該愛護它們。
3、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座古代工匠設計并建造的橋。(板書課題:趙州橋)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文,同桌互讀字詞、正音。
2、出示生字詞,多種形式認讀。
齊讀→開火車認讀
3、說說李春設計的趙州橋是一座怎樣的橋?
根據回答,引導整理板書:
歷史悠久
雄偉堅固
非常美觀
三、品讀課文
1、自主選擇,小組合作學習
選擇其一,找到相應段落,讀一讀,說一說,讀后的收獲,提出不明白問題。
2、匯報交流
。1)歷史悠久
匯報→朗讀
。2)雄偉堅固
匯報
讀課文中的語句
預設問題:什么是創舉?
(3)非常美觀
A、匯報
B、引導理解“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句話這樣寫,好在哪兒?
用“……不但……,而且……”練習說話。
C、引導學生想象龍的其他形態。
D、出示“宗澤橋”石欄圖案,仿照課文說一說。
E、宗澤橋既堅固又美觀,作為一名義烏人怎么愛護宗澤橋。
四、課堂總結延伸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聽寫詞語
2、用自己的話說說趙州橋的特點
二、朗讀體驗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試背喜歡的部分
3、情感交流,想對李春或古代的工匠說些什么?
4、抄寫自己喜歡的語句
三、擴展交流
1、展示課前搜集的橋的資料。
2、說說義烏的古建筑,激發愛家鄉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