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教案
教學內容
本文在課本的第13—18頁。作者通過對海棠花的喜愛,借物思人,追憶與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的偉大愛情、友情。文章描述了他們相識、相知、相愛的過程,表達了對周恩來同志的深刻懷念與敬愛,體現了一個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尚情操與革命情懷。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應使學生了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偉大情操與高尚情懷,使他們受到鼓舞與啟迪。另外,通過教學,還應使學生掌握利用事物來描述內心感受的寫作技巧,以及用舒緩、樸素的語言從不同側面表達事物發展(相識、相知、相愛)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自主查找周與鄧的革命事跡以及偉大愛情的相關文章。
2.課堂展開對這些文章的討論。
3.本課對于有條件的學校宜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參觀革命舊址或遺物,來讓學生從內心敬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樹立為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作出應有貢獻的遠大志向。條件不具備的學校,教師可建議學生采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通過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事跡以及人生軌跡的探索,在不自覺中受到啟迪與鼓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明白自己的情感應該與自己的人生理想以及社會的發展、民族的需要統一起來,不能為了一時的享受而放縱自己的情感。
2.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對人要尊重、對事要一絲不茍的態度。這既是美德,也是成功的基礎。
3.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個人的價值要永遠以社會價值的實現為基礎;在當前,要把自己人生價值的實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蓬勃進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結合起來,若脫離它們,則永遠無法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 ’
1.理解鄧通過幾次對海棠花的描述,來表達對周的深切思念。
2.相關的歷史背景對于周與鄧的革命情操以及革命情懷的沉淀作用。
難點
1.如何用樸素、平實的語言從不同的側面描述事物發展的過程(相識、相知、相愛)。
2.如何借用其他事物來表達內心的感受。
3.一些標點符號的恰到好處的使用技巧。如引號、分號、問號、頓號。
◆教學突破
1.再次溫習標點符號的作用,夯實基本功。
2.具體分析鄧如何通過對海棠花的描述來表達情感。
3.分析如何來合理安排句子的承轉與銜接。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海棠花的圖片、周與鄧的大幅照片。若條件允許,可以通過投影儀等輔助設備來加強效果。
2.20世紀初的經濟、政治、文化的相關材料。
3.反映周與鄧的革命歷程的材料。
◆學生準備
事先準備有關周與鄧的資料。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先介紹海棠花的有關知識,并展示海棠 1.耐心聽講,觀看有關圖片,并細心默
花的圖片,讓學生形成直觀印象。 讀課文或朗讀課文。
2.介紹海棠花的內在品質,把它和某種品 2.積極思考海棠花所具有的內在品質,
德、精神聯系起來。 思考海棠花與人在品質上的相似之
處。
3.介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和 3.閱讀有關周與鄧的文章,觀看教師展
鄧穎超的生平事跡,展示相關圖片,加 示的有關周恩來和鄧穎超的其他資
深學生對偉人的了解。 料,加深認識。
4.請學生朗讀課文。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組織學生討論學習本課的感受與心得。5.認真談心得與體會,接受思想教育。
一、交流預習心得.導入 新課(約 分鐘)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1.介紹海棠花的有關知識,包括海棠花 | 1.認真聽教師介紹有關海棠花的知識,了 |
二、設置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約 分鐘)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1.點名讓學生朗讀課文。 | 1.配合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三、組織活動,交流心得(約 分鐘)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1.點評學生對上述問題的回答,表揚或 | 1.積極就自己的認識參與討論,并力爭代 |
這是一篇在主體構思上托物思人,語言上清新、淡雅、樸實,節奏上舒緩、平和但能表達深厚情感的好文章。
文章具有雙重意義:從文章本身說,這是一篇美文,作者表達的真情實感讓人為之肅然起敬;從文章之外的角度來說,這篇文章有助于廣大的青少年讀者加深對于把自己的情感與社會的發展、民族的需要統一起來的認識,確立謙遜、自重的做人理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板書設計
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
鄧穎超
海棠花——思念、追憶周恩來——回憶與周恩來相識、相知、相愛——情感升華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通過本課的學習,應該弄清楚以下幾個問題:
1.如何從不同側面來描述一個復雜事物的發展歷程(周與鄧的相識、相知、相愛的過程),這對我們有什么啟發?
2.課文最后的情感升華如何處理?顯然作者給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我們要認真體會,爭取在該升華的時候不落俗套,有點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