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教案3
教學目標1. 學習本文托物抒情的寫法。
2. 理解飽含深情的句子。
重點、難點
1. 重點:了解老一輩無產階級真摯的愛情。
2. 難點:理解含蓄地表達情感的句子。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預習
二、 導入
1. 作者簡介。
2. 導語。
2004年2月4日是鄧穎超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今天我們來學習她的《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以表達對這位杰出女性的紀念和緬懷。
本文寫于1988年4月,中南海西花廳海棠花盛天之際。
三、 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四、 理解文章思路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全文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見花思人,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2-6):抒發對周恩來的思念之情。
第三部分(7-9):深情回憶和周恩來相識、相知、相愛的過程。
第四部分(10-11):再次抒發思念之情,結束全文。
五、 探究
1. 作者深情地回憶和周來相識、相知、相愛的過程,為什么從西花廳的海棠花寫起?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因為海棠花是周恩來的心愛之物,在海棠樹前留下了周恩來的足跡和身影,留下了兩人許多美好的回憶,睹物思人,勾起對與周恩來共同生活的點點滴滴的回憶。
2. 作者回憶了與海棠花相關的哪些片斷?每個片斷最感人的地方在哪里?
討論并歸納:
第一個片斷是:因為愛海棠花,就選定盛開著海棠花的院落來居住,而且一住就是二十六年,三十八年。
這些詞用得很精彩“偶爾”“就”“整整”,表明對海棠花的喜愛非常執著,也說明了兩人的愛情非常運堅貞。
第二個片斷是:海棠花與鄧穎超共同經歷了三十八個年頭,仍然生機勃勃,花團錦簇,果實累累。人們不但可以賞花,還可以品嘗果實。
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畫面啊。海棠花似乎是個有情物,它用它美艷的花,酸甜的果來報答喜愛它的鄧穎超與周恩來同志。
第三個片斷是:細致描繪了周恩來生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常抽幾分鐘有時獨自駐足觀賞,抬頭看了又看,以此業得以稍稍休息,有時與鄧穎超并肩賞花。
最精彩的句子是“你看花的背影,仿佛就在昨天,就在我眼前。”“十二年本來是短暫的,但是我感到又是漫長漫長的。”
因為深愛對方,所以過去的回憶仿佛就在眼前那么清晰,所以說“短暫”但愛人離去,思念之情與日俱增,所以十二年又是漫長的
第四個片斷是:鄧穎超為遠在日內瓦的周恩來剪了一枝海棠花,壓在書本里,通過鴻雁傳情,表達她的思念,體貼之心。
這段寫得頗為真摯動人,這對革命的伴侶,他們愛得那么真,那么純,令人動容。
第五個片斷是:“我認為你一定隨著春天溫曖的風,又踏著嚴寒冬天的雪,深入到祖國的高山,平原,飄進了黃河、長江進入了無邊無際的海洋。”
這句話寫出了作者對周恩來的無限敬意,寫出了周恩來并沒有離開我們,他正為我們的國家,為全人類的進步事業繼續工作著,祖國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周恩來同志永遠活在鄧穎超的心里,也永遠活在中國人民,世界人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