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訴說-----怎樣寫景、狀物、抒情
[范文評析一]
1、雨絲、綠海
下雨天,我的窗外真美!那一片綠綠的稻田,好大的一片,像一片海。而我這小樓就像一只船。遠遠那兩叢樹林掩映的村舍,和稍近一點的那長著芒蒿的小丘,是這綠海上的島嶼;那環抱著我們的群山,在有霧的時候,就不是山,而是云,是灰色、紫色、深藍、淡青的云;而那些挺秀的電桿呢?那是帆檣,悠然地點綴在這綠綠的海上。
雨,靜靜地落著,落在稻浪上,深深密密地溶入那無邊的綠海里。于是,你禁不住要俯在窗口,向那如絲的雨凝望。你是多么想,想自己變成那只在綠海上翩躚著的白鷺,撲在那柔細清涼的雨絲里,讓它沖刷撫慰著你的頭頸,和你赤裸的背。你是多么想,想投身到那被雨水濡濕的稻浪里,泳著,拍打著雨水的花朵,和稻浪的波痕。讓你瑩潔纖細的身體,沒入那深深沉沉的綠海,去捕捉那柔柔細細的雨絲。
而當有風的時候,雨絲如珠簾般的,在淡灰的天幕前,暢快地斜斜地掃過去,掃過那波濤洶涌的稻浪,在那波峰上激起一片白濛濛的霧,給稻浪涂染上一抹夢痕。
你更會愛那不知什么時候出現的兩朵深紅的傘花,持傘的人沒在深深的稻浪里,只有那兩朵圓圓的深紅,在淺綠的海面上飄著、飄著,慢慢地,不像是要到哪里去,而只是無目的地那么飄著,在斜風細雨里。
你能不想到“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詩句嗎?
愛雨的人是不想躲開雨的。讓那雨絲的清涼,洗去你心靈上的塵;讓那雨絲的安閑,抹去你思想上的俗;讓那無聲的雨絲告訴你,那些躲在房中,關緊了門窗的人們,所永遠不會了解的,雨絲和綠海那心底的愛,和永恒的詩。
多希望你來!來看看我未關的窗,來看看我被雨絲沾濕了的窗簾,來看看為愛那如絲的雨而不肯關窗的我。(選自《羅蘭散文》,有刪動)
[點評]
“愛雨的人是不想躲開雨的”,正是這份愛,在作者的筆下,落在綠綠的稻田上的那場雨這樣的富有詩意。這詩意從作者的心中溢出,伴隨著作者豐富的想象,流淌在作者的筆尖,便成了同樣富有詩意的語言:稻田成了“海”,小丘成了“海”中的“島嶼”,連那煞風景的電線桿也成了點綴。“雨”更讓作者浮想聯翩,想著與她親近,讓她撫慰;想著受她洗禮,滌去塵俗。借雨景,抒雨情,言雨志。這一切融合在作者的筆下,就是那生動聯想,貼切的比喻,深刻的感悟。這雨倒不像從天上落下來的,分明像從作者的心底流淌出來的。
[范文評析二]
聽雨(蔣煒弢)
今天又是一個雨天,春雨綿綿地下著。昨天的考試又考砸了,我的心情也如這雨天一般陰冷。百無聊賴中我默默地注視著這一場雨。
窗外的雨如煙似霧,密密地斜織著,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無聲無息中,滋潤了大地,滋潤了萬物。雖然,她少了夏雨的熱烈與狂暴,也不及秋雨的冷峻和肅殺,可是她卻有著夏雨和秋雨所沒有的優點那就是她雖然柔弱,卻有著“潤物細無聲”的強大生命韌勁。
淅淅瀝瀝的春雨,穿越我的靈魂,點點滴滴地落在了我的心上。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是的,每一個春天都會有連綿的春雨,所以每一個春天才會有草木的勃發,百花的爭艷。這堅韌的春雨讓我們在歲月的流轉中,不論處于烈日酷暑,還是寒冬臘月,總有了希望,總有了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