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訴說-----怎樣寫景、狀物、抒情
這便讓我想到,在許多時候,我們的力量是微弱的,我們的處境也是困難的,但我們不能輕言放棄。因為只要不放棄,哪怕是最微弱的力量,微弱如柔美的春雨;哪怕是最平凡的努力,平凡如每年的春雨,我們也總會有希望,也總會有等待。
窗外的雨依舊下著,可我的心情分明已經晴朗了起來:不再哀嘆自身的渺小,不再懼怕學習的困境,相信付出總會有回報,亦如,雨后會有更綠的草,更紅的花。
[點評]
這是一篇學生習作,就像小作者說的那樣“是的,每一個春天都會有連綿的春雨”。春雨很平凡,但不平凡的可以是我們“聽雨”的思考,雨有什么樣的特點?不僅用我們的眼睛卻觀察,更要用我們的心靈去感悟。這感悟便成了文章雖不巧妙,較為深刻的立意。文章到這兒已成功了一半,接下來就是語言的表達功夫,小作者的筆還很稚嫩,但盡量地模仿引用課文原句,盡量用一些整句表達,使語言流暢起來。當然文中對雨的描寫略顯單薄了一點,使內容不夠不夠充實,抒情言志略顯牽強。
[文題集萃]
1、聽雨
2、在雨中(雨中情)
3、雨天,我想起了……
4、以“雨的形成(空中有朵雨做的云)”為題,寫一篇說明文。
5、選擇一個季節的雨作為描寫對象,抓住帶給你的某一種突出的感覺,寫一篇抒情文章。
[審題思路]
第3題:
本作文題如果寫人敘事,可以將敘事部分淡化處理,雨要作為主要載體出現,以雨為主的景物描寫最好要貫穿全文,與故事情節和人物刻畫有機融合起來:或烘托人物心情,或推動情節發展。不要把“雨”作為一個機械的場景,像標簽一樣貼在故事上,所寫故事與雨沒有有機的聯系,給人穿靴戴帽的感覺。要使雨景成為故事情節的有機組成部分。也只有這樣才能將寫人敘事淡化處理,使文章意境優美,情味深沉。所以在語言表達上,寫景要清新、淡雅;如有對話,則要簡潔、雋永,寫出抒情味。
第5題:
朱自清散文《春》里,就有一段寫春雨的文字,大家可能還記憶猶新。寫雨中的景物,寫得細膩、生動,給人感覺是一副淡雅的水墨山水,是一副很具特色的“江南春雨圖”。本題的關鍵就在這里:要把握好“一個季節”的“一種突出感覺”,抓住景物的特征,寫出真實而獨特的感覺體驗。這就要學會觀察中多角度、多側面地發現和感知景物的特點。觀察和感知時可以由此及彼地進行一些聯想與想象。然后運用修辭、富有表現力的動詞等把你對景物的感覺表達出來。內容上還應該寫一些人的活動,寫眼前的雨景,還可以寫“雨前”和“雨后”的情景。構思立意上可以以物傳情,如范文一;可以觀物思理,如范文二。
[習作平臺]
請在以上題目中自選一個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