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關(guān)心》練習
10評價古人,不能苛求古人,課文公正的評價了東林黨人讀書和講學,結(jié)合全文談?wù)勀愕目捶?結(jié)合當前實際說說你對對聯(lián)“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的見解.
思維沖浪
吃 瓜 子
豐子愷
①從前聽人說:中國人人人具有三種博士的資格:拿筷子博士、吹煤頭紙博士、吃瓜子博士。
②但我以為這三種技術(shù)中最進步最發(fā)達的,要算吃瓜子。近來“瓜子大王”的暢銷,便是其老大的證據(jù)。常見閑散的少爺們,一只手指間夾著一枝香煙,一只手握著一把瓜子,且吃且咬,且咬且吃,且吃且談,且談且笑。從容自由,真是“交關(guān)寫意”!他們不須揀選瓜子,也不須用手指去剝。一粒瓜子塞進了口里,只消“格”地一咬,“呸”地一吐,早已把所有殼吐出,而在那里嚼食瓜子的肉了。那嘴巴真像一具精巧靈敏的機器,不絕地塞進瓜子去,不絕地“格”、“呸”、“格”、“呸”——全不費力,可以永無罷休。
③發(fā)明吃瓜子的人,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天才!這是一種最有效的“消閑”法。要“消磨歲月”,除了抽鴉片以外,沒有比吃瓜子更好的方法了。其所以最有效者,為了它具備三個條件:一、吃不厭;二、吃不飽;三、要剝殼。俗語形容瓜子吃不厭,叫做“勿完勿歇”。為了它有一種非甜非咸的香味,能引逗人不斷地要吃。想再吃一粒不吃了,但是嚼完吞下之后,口中余香不絕,不由你不再伸手向盆中或紙包里去摸。我們吃東西,凡一味甜的,或一味咸的,往往易于吃厭,只有非甜非咸的,可以久吃不厭。瓜子的百吃不厭,便是為此。俗語形容瓜子吃不飽,叫做“吃三日三夜,長個屎尖頭”。為消閑計,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條件。倘分量大了,一吃就飽,時間就無法消磨。這與賑饑的糧食目的完全相反。賑饑的糧食求其吃得飽,消閑的糧食求其吃不飽。最好只嘗滋味而不吞物質(zhì)。最好越吃越餓,像羅馬亡國之前所流行的“吐劑”一樣,則開筵大嚼,醉飽之后,咬一下瓜子可以再來開筵大嚼,一直把時間消磨下去。要剝殼也是消閑食品的一個必要條件。倘沒有殼,吃起來太便當,容易飽,時間就不能多多消磨了。一定要剝,而且剝的技術(shù)要有聲有色,使它不像一種苦工,而像一種游戲,方才適合于有閑階級的生活,可讓他們愉快地把時間消磨下去。
④具足以上三個利于消磨時間的條件的,在世間一切食物之中,想來想去,只有瓜子。所以我說發(fā)明吃瓜子的人是了不起的天才,而能盡量地享用瓜子的中國人,在消閑一道上,真是了不起的積極的實行家!試看糖食店、雜貨店里的瓜子的暢銷,試看茶樓、酒店、家庭中滿地的瓜子殼,便可想見中國人在“格,呸”、“的,的”的聲音中消磨去的時間,每年統(tǒng)計起來為數(shù)一定可驚。將來此道發(fā)展起來,恐怕是全中國也可消滅在“格,呸”、“的,的”的聲音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