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變奏曲》自學評估
達標訓練 1.江河,原名________,1949年生,北京人。1980年在《上海文學》發表處女作《星星變奏曲》。是新時期________詩的代表詩人之一。2.詩中出現的下列一些物象,哪些象征光明美好的世界?哪些象征黑暗冰冷的現實世界?星星、詩、蜜蜂、柔軟的晚上、湖、螢火蟲、睡蓮、春天、鳥、白丁香、凍僵的夜晚、寒冷、僵硬的土地、冰雪、飄動的旗子、瘦小的星、火。(1)象征理想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象征冰冷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怎樣理解“風吹落一顆又一顆瘦小的星星”這句詩? 能力提高 1.“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與“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這兩句詩在語意上有著怎樣的聯系?詩人為什么用“閃閃爍爍”來形容聲音? 2.比較課文兩小節詩在結構上及語言形式上的異同點,簡述這兩節詩是怎樣構成主題與變奏的關系的? 3.仿照《星星變奏曲》,圍繞一個主題與主要意象,變換情境,作一首詩。如“太陽變奏曲”“童年變奏曲”……,要表現“太陽”“童年”……出現的不同情景以及和不同的事物相結合所呈現的情境、氛圍。 開放探究 閱讀《七子之歌》,回答問題。 七子之歌聞一多 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姓?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請叫我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母親!我要回來,母親!1.詩中,詩人將祖國和澳門分別比作什么?這樣比喻有怎樣的深意?2.詩中“我”和“你”分別代指什么?以第一人稱“我”作為抒情主體,以第二人稱“你”作為抒情客體,這樣安排有怎樣的表達效果?3.如何理解詩中畫橫線的詩句的含義?4.全詩的最后一句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參考答案【達標訓練】1.于友澤 朦朧2.(1)星星 詩 蜜蜂 柔軟的晚上 湖 螢火蟲 睡蓮 春天 鳥 白丁香 飄動的旗子 火(2)凍僵的夜晚 寒冷 僵硬的土地 冰雪 瘦小的星3.“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們對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僅太陽這樣輝煌燦爛的光明失去了,連“瘦小的星星”也被“一顆又一顆”地吹落,可見“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無情。 【能力提高】1.這兩句詩分別從聽覺上和視覺上描寫聲音的隱約,白丁香的朦朧,將人們帶入一種令人陶醉的朦朧迷離的美好意境,表現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詩人用“閃閃爍爍”來形容聲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因為聲音一會兒入耳,一會兒消失,一會兒清晰,一會兒模糊的感覺與視覺上“閃閃爍爍”的感覺是相通的。這是以形容視覺的詞語來表現聽覺,以視覺感來突出對聲音的時斷時續、隱隱約約的真切感覺。2.兩節詩都采用“如果……誰還需要……還會……”的句式開頭,各引出一組遞進式的比喻。不同點在第一節的前十二行由“誰不需要……誰還會……誰不愿意……誰不愿意……”的肯定句式;第二節變為“誰還需要……誰還會……誰愿意……誰愿意”的否定句式。上下兩節詩,都以“星星”為主要意象,但第一節主要以一系列美好的意象,寫出詩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第二節由對光明的向往轉為對現實的否定。隨著意象的變換,詩中的情境也由溫馨美好變為寒冷嚴酷,從而構成圍繞主題與變奏的關系。3.略 【開放探究】1.母親和兒子。 這樣的比喻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兩者之間親密關系。2.“我”代指澳門,“你”代指祖國。這樣寫使抒情效果真切、誠摯而強烈。3.表達了澳門人民對被侵略的痛恨和對祖國母親的無限愛戀、忠誠。4.表達了澳門人民渴盼回歸祖國母親懷抱的迫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