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語文文段閱讀復習:寫人散文篇
【知識導學】
新課標提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寫人散文的閱讀理解恰巧能較好地體現出對此要求的考查情況,所以在近年來各類試卷中寫人散文成了一道亮麗的考查“風景線”,下面就講解幾種這類文章的閱讀方法。
一、感知文章大意,概括文章主題。
任何文章都會有主題,領會文章的主題是我們閱讀文章的一個重要目的。只有領會了文章主題之后,我們才能正確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出更多生活道理來。因此準確把握文章主題是寫人散文的重要考點之一。
文章的主旨是通過材料表現出來的,因此我們可以從所選的材料中概括,只要我們讀出了文章所選的材料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觀點、態度、感情,我們就可以從中找到作者要表達的主題思想。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或暗示主題的提示語、關鍵詞語,從中領悟文章主題。答此類題目時我們可以參考這樣的格式:本文通過記敘(描寫)……的故事(事跡、經過、事件、景物),表現了(反映了、歌頌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實質),抒發了作者……的感情。另外我們還要注意兩點:①能利用原文詞語,盡可能使用;②沒有原文詞語可利用時,要注意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層次性,要做到言簡意賅又不漏掉答題點。
二、理清文章層次,把握文章順序。
這部分的知識點主要包括找出文章線索、過渡句,劃分段落層次,分析文章的寫作順序、結構特點等。
具體說來,線索可從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變換、事情的進展、人物的活動、感情的發展、一線穿珠的物件等方面入手分析;文章順序可從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包括事物發展的變化或思想感情的變化)等方面分析;結構特點可從總——分——總、總——分、分——總等幾種結構分析。
三、解析描寫作用,分析人物形象。
寫人散文中的描寫主要包括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人物的活動都是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的,所以這里的環境是展示人物性格的環境,它對人物形象起著襯托或烘托的作用,因而它是為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題服務的;刻畫人物形象是此類文章反映社會生活的重要手段,所以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是閱讀文章的重點。分析人物形象,要從對文章的整體感受出發,從描寫人物的各種有關句子、關鍵詞入手歸納出人物的性格特點,體會人物對揭示文章主旨所起的作用。
人物描寫主要分為肖像(包括外貌、神態、衣著)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而最生動、最有表現力的細節描寫我們一定要格外注意,它抓住了生活中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往往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的描寫之中,它會用極精彩的筆墨將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惡丑和盤托出。從描寫角度分的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我們也要分辨出來。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
四、聯系語言環境,品味文章語言。
品味語言是語文學習的重點,也是一大考點,考題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1.字詞含義:這類題題型主要是根據原文中的拼音寫出詞語并結合語境解釋詞語的含義。填寫詞語要靠平時的積累,解釋詞語要根據詞語前后語句的內容、含義來推斷,還要結合文章或段落的主題來解答詞語的含義;另外,還要注意詞語在語境中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