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 文言文詞語一詞多義歸類
第一節 一詞多義歸納
初中文言文詞語一詞多義歸類(七年級上冊)
詞
義項
例句(標明出處)
期
約定 陳太丘與友期(《陳太丘與有期》)
時
時候 故時有物外之趣。(《童趣》)
期限 度已失期(《陳涉世家》)
時常 余憶童稚時(《童趣》)
希望 期在必醉(《五柳先生傳》)
故
舊的知識 溫故而知新(《論語》)
富
富裕 宋有富人(《智子疑鄰》)
舊(原來)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狼》
多 家富良馬(《塞翁失馬》)
所以 故時有物外之趣。(《童趣》)
亡
丟失 暮而果大亡其財(《智子疑鄰》) 故逐之《曹劌論戰》
逃跑 馬無故亡而入胡(《塞翁失馬》) 故君子有不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陳涉世家》 故余雖愚《送東陽馬生序》
通“無”,沒有 河曲智叟亡以應(《愚公移山》)
故意 廣故數言欲亡《陳涉世家》
滅亡 秦滅韓亡魏(《唐雎不辱使命》)
原因 公問其故《曹劌論戰》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此獨以跛之故(塞翁失馬》)
殆
有害 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行
奉行 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論語》
大概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也(《隆中對》)
行走 三人行(《論語》)
即
就是 即公大兄無奕女(《詠雪》)
罔
迷惑而無所得 學而不思則罔(《論語》)
立刻 即書詩四句(《傷仲永》)
無 罔不因勢象形(《核舟記》)
去
離開 “太丘舍去”“ 委而去之”《陳太丘與有期》
知
了解 人不知而不慍(《論語》) 去國懷鄉《岳陽樓記》
知道 溫故而知新(《論語》)
距離 日中去人近《兩小兒辯日》
明白 知之為知之(《論語》)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兩小兒辯日》
通“智”,聰明 是知也(《論語》)
若
像 未若柳絮因風起(《詠雪》)
善
好、好的 擇其善者而從之(《論語》) 孰若孤《孫權勸學》。
擅長 京中有善口技(《口技》) 若夫淫雨霏霏《岳陽樓記》
危
高 惟有危樓一座(《山市》) 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記》
危急 奉命于危難之間(《出師表》) 中有樓若者,堂若者 《山市》
洞
像洞一樣 窗扉皆洞開(《狼》) 燁然若神人《送東陽馬生序》
打洞 一狼洞其中(《狼》)
你 若為傭耕(《陳涉世家》)
觀
景觀(景象) 作青云白鶴觀(《童趣》)
如 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送東陽馬生序》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已
已經 待君久不至,已去《陳太丘與有期》 天下之偉觀也《觀潮》 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輸》
觀察 觀之興正濃(《童趣》)
停止 死而后已 《論語》
觀賞(看) 予觀乎巴陵勝狀《岳陽樓記》 胡不已乎《公輸》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
初中文言文詞語一詞多義歸類(七年級下冊)
實詞
義項
例句(標明出處)
當
掌管 當涂掌事《孫權勸學》
市
集市 東市買鞍馬《木蘭詩》
應當 但當涉獵《孫權勸學》
買 愿為市鞍馬《木蘭詩》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項燕《陳涉世家》
自
自己 并自為其名《傷仲永》
在 當是時《口技》
從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傷仲永
對著 木蘭當戶織《木蘭詩》
聞
聽說 余聞之也久《傷仲永
絕
極 以為妙絕《口技》
名聲 不能稱前時之聞《傷仲永》 佛印絕類彌勒《核舟記》
名
名字 并自為其名《傷仲永》
停止 群響畢絕《口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