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 文言文詞語一詞多義歸類
感動和激動:由是感激《出師表》
聰明
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感謝
臣不勝受恩感激《出師表》
已
止
然志猶未已《隆中對》
行
品行
性行淑均《出師表》
已經(jīng)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 已經(jīng))自董卓已來 (通“以”)《隆中對》
軍隊
必能使行陣和睦《出師表》
遂
終于
然操遂能克紹《隆中對》
會
聚會
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岳陽樓記》
于是
由是先主遂詣亮《隆中對》
機會
適逢其會
信
通“伸”,伸張:欲信大義于天下《隆中對》
適逢(正好):會天大雨。會賓客大宴《口技》
信用
信義著于四!堵≈袑Α
一定
長風破浪會有時
因
憑借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隆中對》
體會
每有會意《五柳先生》
順著
罔不因勢象形《核舟記》
卒
最終
卒之為眾人《傷仲永》
因此
余因得遍觀全書《送東陽馬生序》
最后
故余雖愚,卒有所聞《陳涉世家》
于是
因屏人《隆中對》
士兵
卒數(shù)萬人《陳涉世家》
效
成效
恐托付不效《出師表》 意
心愿
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與朱元思書》
效果
不效(效果)則治臣之罪《出師表》
意思
每有會意《五柳先生》
指
手指
手有百指《口技》
打算(想)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指出
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記》
指向/指著
爭高直指《與朱元思書》 若
好像
燁然若神人 《送東陽馬生序》
皆指目陳勝《陳涉世家》
你
若為傭耕《陳涉世家》
致
得到
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
如果
若士必怒《唐雎不辱使命》
招致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隆中對》
像
非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
數(shù)
屢次
數(shù)有功 《陳涉世家》
如
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送東陽馬生序》
扶蘇以數(shù)諫故《陳涉世家》
開
放晴
連月不開《岳陽樓記》
計算
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隆中對》
散開
日出而林霏開《醉翁亭記》
幾 卒數(shù)萬人 《陳涉世家》
打開
晶晶然如鏡之新開《滿井游記》
初中文言文詞語一詞多義歸類(九年級下冊)
私
偏愛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鄒忌諷齊王納諫》
實詞
義項
例句(標明出處)
私情
不宜偏私 《鄒忌諷齊王納諫》
池
護城河
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刺
指責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鄒忌諷齊王納諫》
池塘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桃花源記》
刺殺
聶政之刺韓傀也《唐雎不辱使命》
發(fā)
被任用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道
仁政(道義)
得道者多助
表現(xiàn)
征于色發(fā)于聲《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說
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士
獄官 管夷吾舉于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路
道不通《陳涉世家》
賢士 入則無法家拂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拂
不順
行拂亂其所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子
先生、老師
子墨子聞之《公輸》
通“弼”,輔佐
入則無法家拂 bì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對男子的尊稱,您
愿借子殺之《公輸》
得
取得
故不為茍得也《魚我所欲也》
說
同“悅”,高興
公輸盤不說 《公輸》 不亦說乎《論語》
擁有
二者不可得 兼《魚我所欲也》
解說
請說之《公輸》
通“德”感激
所識窮乏者 得 我與?《魚我所欲也》
起
出發(fā)
起于魯《公輸》
生
生命
舍生而取義者也《魚我所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