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綱
故事中的許多情節,都被炎熱的氣候條件所決定。因為“火似熱”,所以眾軍漢肩挑重擔,苦熱耐熬,一路惆悵不已。因為天熱,所以不“趁早涼走”卻“正熱里”行路,因而引起抱怨。因為“紅日當天”,“熱不可擋”,所以行黃泥崗,見到松林,便要歇涼,死活不走,楊志與部下的沖突也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為天熱,所以口渴難耐,見到酒就要喝,最后楊志自己也喝了半瓢。因為天熱,所以晁蓋等人裝作歇涼爭先喝酒也毫無破綻。總而言之,吳用用蒙汗藥智取的計策,就是根據炎熱的氣候條件設計的。寫炎熱,才使故事情節的發展順理成章。
板書設計
〈水滸傳〉 內容:農民起義
局限:只反貪官,不反皇帝
自然環境:天氣炎熱
作用:鋪墊和推動情節發展
布置作業:
劃出小說中能夠表現楊志思想性格的語句。歸納其性格特點。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分析楊志的性格特點及課文的兩條線索安排之巧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個不體察下情的領導,是不受歡迎的領導,楊志正是這樣一個人,同學們,根據自己所劃的語句,討論、歸納楊志的思想性格。
二、學生討論、交流楊志的思想性格特點
教師明確:
楊志相當精明,相當警惕。他明白天下形勢:“如今須不比太平時節”,也明白一路的情勢,他知道黃泥崗“正是強人出沒的去處”,“閑常太平時節;白日里兀自出來劫人,繡道是這般光景”。他的判斷完全正確。他發現有人在對面松林里“舒頭探腦價望”,馬上前去盤問。他一見眾軍漢買酒,就斷然制止,生怕中了蒙汗藥的計策,事情果真如此,吳用之計果真用的是蒙汗藥。
但是,我們只能說楊志“相當”精明,不能說“十分”精明。凡防范措施,總須以防萬一,寧可過頭不可不防。即使酒里真的沒有下藥,還是不吃保險。吳用他們做手腳,楊志“在遠遠處望”,是看在眼里的,但是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見“吃了半瓢,想是好的”,不想一想,第二人去舀一瓢酒,為什么被奪住往桶里一傾,這舉動有沒有別的文章。他到底被吳用做的手腳蒙住了,結果中計被劫。可見,他的精明,跟吳用相比,就略輸一籌。
楊志更致命的弱點,則是不善帶兵,不善處理關系,說他“蠻橫”是不錯的。用現在的話來說,他是軍閥作風,棍棒紀律,以致他的餓部下一路怨聲載道,離心離德。他在押送隊伍中沒有威信,呀不注意協調自己與老都管虞侯的關系,不懂得籠絡人心。事前他沒有把道理講明白,不把紀律規定好,當然無法使大家齊起心來,戰勝困難。單靠打罵,最后黔驢技窮,指揮陷于僵局,他們行到黃泥崗時,楊志已徹底陷入孤立。
三、本文有兩條線索,一是押送生辰綱,一是智取生辰綱,這樣寫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學生討論后回答
教師明確:
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引人入勝,增強藝術效果。先寫楊志押送生辰綱,歸結到一點,是要寫明白楊志非常小心謹慎為什么最后準許眾軍漢喝了那桶酒,也就是說楊志怎么會掉進吳用設置的圈套。作者一路寫來,一面寫楊志的精明,一面寫他的蠻橫,終于左右不了局面,最終進入了“智多星”吳用設計的圈套。四、布置作業 完成《課課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