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語文專題復習資料:六冊文學常識與課文主要內容匯總
13、《桃花源記》:陶淵明,東晉,世稱“五柳先生”、“靖節先生”。代表作:《歸園田居》、《飲酒》。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為線索。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人人平等,沒有剝削,沒有戰亂,生活安定,民風淳樸的社會。成語:“世外桃源”、“落英繽紛”、“豁然開朗”、“怡然自樂”、“無人問津”。 《五柳先生傳》: “不求甚解”,“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14、《隆中對》:陳壽 晉朝《三國志》 成語“三顧茅廬”;政治藍圖“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15、《三峽》:酈道元,北魏,地理學家。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三峽: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6、《望岳》:杜甫。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鬃印暗翘┥蕉√煜隆。 史詩: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17、《小石潭記》:柳宗元,唐,游記。寫小石潭環境幽美,靜穆。抒發貶官失意后的憤懣之情。
18、《馬說》:韓愈,唐,千里馬:喻人才(文中自喻)。伯樂:喻圣明的君主。托物寓意的寫法。文章抨擊了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摧殘埋沒人才的社會現象。
19、《陋室銘》:劉禹錫,唐。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成為一種文體,一般用韻。托物言志。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0、《傷仲永》:王安石 宋代,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 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
21、《木蘭詩》:宋代郭茂倩編寫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所產生的成語“撲朔迷離”。
22、《孫權勸學》: 《資治通鑒》司馬光(北宋)主編 成語:“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吳下阿蒙”。
23、《岳陽樓記》:范仲淹,宋,“卒章顯其志”。曠達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遠大政治抱負:“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拔⑺谷,吾誰與歸”:表達作者希望與古仁人同通之情,又強烈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和對朋友的期望之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遠;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愿與古仁人同道的曠達胸襟和遠大抱負。四大名樓: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山西的鸛雀樓,湖南岳陽的岳陽樓。一陰一晴,一悲一喜:文中的描寫抒情為議論服務。
24、《醉翁亭記》:歐陽修,自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宋, “樂”字為文眼!凹那樯剿,與民同樂”。朝暮四時之景的句子為:“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背烧Z:“峰回路轉”,“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
25、《記承天寺夜游》:蘇軾。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
26、《愛蓮說》:周敦頤,北宋。說:一種議論性文體,就一事、一物或某一現象抒發作者的感想!坝瑾殣凵徶鲇倌喽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