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曹雪芹及其作品《紅樓夢》的思想和藝術成就。 2.通過對本文的學習,感受作者豐富的想象力,體會小說虛幻世界中蘊涵的現實意義。 3.認識閱讀古代小說的意義,掌握閱讀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節選章節亦真亦幻的奇妙境界。 2.分析夢境與現實之間的內在聯系。 課時安排 2 課時 教學過程 本節重點:了解曹雪芹及其作品《紅樓夢》。 一、導入新課。 在中國古典小說中找一部能像 “百科全書”一樣充分表現中國封建社會歷史,能被譽為 “金字塔”式的作品,那么首選一定是《紅樓夢》。 二、介紹作家作品。 (師生共同交流搜集整理的資料。) 1.作者簡介。 曹雪芹出身于一個有百年歷史的貴族世家:曾祖 是康熙皇帝的奶媽;曾祖父、祖父、父親和叔父三代世襲江寧織造(皇家的供貨商);兩個姑姑都被選為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其中有四次住在他的家里。曹雪芹成長于一個藏書豐富的書香門第:祖父曾是當地名士,能寫詩、填詞、編戲,還是有名的藏書家,主持刻印了《全唐詩》。他深受祖父和家庭的影響,從 小博覽群書,有豐厚的文學文化底蘊,琴棋書畫無所不能,詩 詞曲賦無所不精。不但是杰出的小說家,還是有名的詩人和畫家。生活于所謂的“康乾盛世”,但經歷了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巨大變故。 人生經歷:13 歲前,正當曹家極盛時期,曹雪芹在南京過著 “錦衣紈绔”“飫甘饜肥”的豪華生活。其后,父親獲罪革職,家產被查抄,全家由南京遷到北京,青壯年是在家境由盛而衰的過程中度過的。晚年在北京西郊,生活日漸貧困,竟然到了食粥賒酒、圍氈御寒、賣畫謀生的境地。約在1764 年,因貧病無醫,加上愛子夭折,過度傷痛,曹雪芹痛苦地離開了人間。身后留下凄苦的妻兒和幾束殘稿,連埋葬的費用都是他幾個好友資助的。 寫作經歷:《紅樓夢》寫于曹雪芹凄涼困苦的晚年。在“曹 雪芹印”中有這樣一首詩:“我也曾金馬玉 ,我也曾瓦灶繩床。 你笑我名門落拓,一腔惆悵,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間、世態 涼!襤裳藏傲骨,憤世寫群芳。字字皆血淚,十年不尋常。身前 身后漫思量,今世看真真切切、虛虛幻幻、悲悲啼啼的千古文章。”“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 十年辛苦不尋常。” 2.寫作背景與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