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閱讀突圍方略:說明文理清說明順序篇
【知識導學】任何說明文,總是循著一定的順序來介紹事物的形狀、性質、構造等,或者解說事理的成因、功用、關系等。我們閱讀時,如果弄清了說明順序,就有利于把握作者的思路,掌握被說明事物的特征。
常見的說明順序一般包括以下三種:
時間順序:介紹事物發展變化過程,或按照事物發展的先后為次序,或以事物從早到晚、從古至今的時間為序,或以某事物制作的步驟、演變的過程為順序。
空間順序:就是按照被說明對象的空間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自左而右,或由前到后,或從外到里,或由某一中心點向四面擴散開去呈輻射式對事物作介紹。
邏輯順序:是指按照事物內在的聯系或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規律來進行說明的一種順序。常用的邏輯順序包括以下六種:從現象到本質,從原因到結果,從特點到用途,從整體到部分,從概括到具體(或從一般到個別),從主要到次要。
要理清說明順序,一般的方法是:
一、認清說明對象,分析說明順序
一般對實體性的事物,包括建筑物、名勝等的結構或布局的介紹,多以空間為序;一般事理性的說明文常會運用邏輯順序;像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工藝流程,事物的歷史沿革等,一般都以時間順序說明。
二、注意標志性的詞語
以時間為序的說明語段過程明晰,線索清楚,縱向排列明確有序。一般運用時在文中會出現表示時間或先后的標志性詞語。
以空間順序說明的語段常會出現“東”“西”“南”“北”“里”“外”“左”“右”等方位詞。例如:
大殿正中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臺,上面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背后是雕龍屏。方臺兩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著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周圍環繞著六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下面的寶座。梁枋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姿多態,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
該段以“朱漆方臺”為中心點,向四面擴散開去呈輻射式順序。有“上面”“背后”“兩旁”“中央”“周圍”等標志空間順序的方位詞。
以邏輯為序的語段常會出現“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的詞。例如:
為什么我國的石拱橋會有這樣光輝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其次,我國石拱橋的設計施工有優良傳統……再次,我國富有建筑用的各種石料……
三、概括要點,理清說明順序
就一個語段而言,先將段落分成幾個層次,然后概括每層的主要內容,最后把層意銜接起來就很容易弄清說明順序了。
就全文而言,先逐段概括要點再用“同類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劃分為相對獨立的幾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連綴起來,就能比較清楚地顯示出全文的說明順序。
例如《蘇州園林》一文的主體部分(第二至第九自然段):第二段總體概括蘇州園林的特征“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第三段寫蘇州園林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第四段寫它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第五段寫它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第六段寫它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那么第三至六段可以歸并為一個大的層次,對蘇州園林的特點從四個主要方面具體說明。而第七至第九段分別從每個角落的構圖美、門窗的圖案美和房屋的色彩美等方面作補充。這一大的層次從次要方面說明了蘇州園林的特點。這樣分析,清晰地顯示出文章采用了先總后分的結構,并按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說明了蘇州園林的共同特點。